![陕西省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09/wKhkGWefSpSACAsRAAQrJVAPGgM032.jpg)
![陕西省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09/wKhkGWefSpSACAsRAAQrJVAPGgM0322.jpg)
![陕西省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09/wKhkGWefSpSACAsRAAQrJVAPGgM0323.jpg)
![陕西省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09/wKhkGWefSpSACAsRAAQrJVAPGgM0324.jpg)
![陕西省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09/wKhkGWefSpSACAsRAAQrJVAPGgM0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材料一:回顾经典,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血沸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经典文艺形象跨越时空传递着精神力量。何为经典文艺形象?经典文艺形象指的是,文学艺术创作深为受众喜爱、经过一定时间检验、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形象。经典文艺形象不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以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使人们获得不断强化的美好审美经验。一个人物形象能够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传世性和普适性,也就是说,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又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喜欢。经典文艺形象何以具有如此魅力?一方面,作品立得住,故事足够精彩,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时间考验,其中的文艺形象往往也会深入大心,流传久远。古往今来,那些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到《茶馆》《骆驼祥子》等舞台经典,无不因为其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这样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其中的文艺形象也会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进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经典文艺形象身上浓缩着家国历史、时代印记和人性光辉,即便经历时代变迁,艺术魅力也不会因此削减。“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对经典作品的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经典人物形象,尤其是“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三大要素。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基本要素,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创作、塑造经典文艺形象的基本遵循。经典文艺形象有着鲜明的时代感。新征程、新起点,广大文艺工作者仍然重任在肩,既要对经典人物形象进行当代表达,更要紧跟时代塑造更多经典文艺形象。(摘编自唐鑫《经典文艺形象跨越时空传递精神力量》)材料二:作为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和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艺形象承载着新的文化使命,也必然遵循相应的文化逻辑。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审美理想。中华美学精神根植于古代中国“气化流行”“天人同构”的宇宙观和礼乐文明传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形态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是中华各门类艺术的原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儒道释兼容并蓄,孕育出致中和(情感)、求气韵(意境)、重形神(意象)、强感悟(欣赏)的独特审美形态。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其逻辑起点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突出的统一性,其现实土壤是工业社会人类对审美和情感本体的重新审视。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需要以“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为最高美学要求,在文艺形态、文艺观念、文艺实践和接受主体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当代语境中,深入丰富的社会生活,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探人类精神世界,创造形象的美、情感的美、意蕴的美,成就中华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坚持人民立场、阐发中国精神的意义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是对人民文艺在当代语境中的突出与重申,是对人类文艺活动历史中不断被印证了的创作立场和价值理想的强化,反映了符合文艺发展需要、符合文艺生产规律、符合文艺接受与评价的高度融合。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追寻意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内核,从孔子“成于乐”“尽善尽美”的价值自觉,到承孟子“知人论世”“知言养气”而来的“文如其人”(突出作者的价值主导作用)的批评传统,注重文艺的价值取向、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始终是我国传统文艺的优质基因。作为民族精神活动史中的一环,我们今天的文艺活动既要自觉保存文化过往有价值的东西,又要记录当代文化的意义踪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提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愿景。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始终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共赢共生。在世界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对于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在全球化全媒体时代,在当今开放的世界,我们需要以鲜明的文明旨归贯注经典文艺形象创造的全链条,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追求先进的艺术表达,诠释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让广为传颂、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仅屹立于世界艺术长廊,让海外观众在中华文化形象中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和谐之美、道德之美、情怀之美和气韵之美,而且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场域中释放能量,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摘编自徐贞《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的文化逻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既要经得起时间考验,也要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喜欢,这是其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B.中国的文艺经典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历史、时代印记和人性光辉,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削弱。C.作为中华各门类艺术的原动力,经典文艺形象既是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随着世界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交流在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中国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文艺形象展开论述,但二者论述的重点及方向并不相同。B.虽然经典文艺形象存在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它们使人们获得美好审美经验的审美知觉形式是相同的。C.材料二第三段中两处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阐明“文艺要坚持人民的立场”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我国传统文艺一直都注重文艺的价值取向,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对于文艺作品的具体内容反而并不在意。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舞剧《五星出东方》从汉朝的文物故事入手,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主题融入作品当中,塑造了“春君”等典型形象。B.电视剧《于成龙》着眼于中华优秀历史人物,刻画了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于成龙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契合了当今弘扬廉政文化的价值追求。C.话剧《谷文昌》“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深情勾勒出把个人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的基层干部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D.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把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搬上银幕,赋予意义拓展,将其设定为自我救赎成就侠义英雄的形象。4.材料一第三段是如何论述经典文艺形象具有如此魅力的原因的?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4分)5.假如你是一名新时代的作家,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应如何塑造经典文艺形象。(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城防图(节选)陈刚宜昌城俨然变成了一个晃荡不安的世界:大街上不耐烦的连喇叭声,江面上惊慌失措的轮船鸣笛声,码头边慌不择路的逃难者,连低垂的乌云也仿佛杀机四伏。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的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大家把头转向墙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城防地图,上面标注的各种符号,代表了火力凶猛的暗堡部署情况,守备兵员人数和策应位置,各种火炮布控点和防控区间,还有沿江密布的堑壕、碉堡和地雷。宽阔的指挥部里,全是守备部队团长以上的军官和谋报部门的负责人,大家围坐在宽大的会议桌边,像围棋竞边逐界后即将收官的几粒棋子。124军军长赵援在城防地图前不停地比画,把之前确定的“以守为攻”作战方案,调整成了“以攻为守”,火力防控部署更加机动,江面上新增多艘军舰、炮船巡弋助守,与江岸的炮兵阵地两相呼应。只听了几句,胡文胜的精神就开始高度紧张起来。这与十天前传送给上级的城防情报发生了巨大变化。胡文胜不禁忧心如焚,这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如果根据以前提供的情报部署攻城战略,无疑将牺牲更多的同志。他刚翻开笔记本,准备趁机记点儿什么,负责会场保密纪律的一名卫兵走过来,敬了个礼,很礼貌地附在他耳边说,请长官配合,只能用心记,不准记录。声音很轻,但透出一股威厉。会议持续开到凌晨,胡文胜才回到办公室。他绵软无力地躺靠在椅子上,用双手按住太阳穴,让回忆以倒退的方式次第往后,偶尔在犹疑处进进退退,但最后的结果,只有八成数据敢肯定无误。这没有把握的两成,可能挟裹着数百上千人的鲜血和生命。胡文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坐在镜子面前。他对着镜子和自己干杯。人生的重要决定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没有啜饮美酒那么漫长、优雅的过程,甚至来不及细细品味,就是那么一下子,如同他手中的酒杯碎掉在地上一样干脆。此刻,他已经做好决定: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迅速拿到这张最新的城防地图。胡文胜心中充满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的力量让他的步子变得轻盈。太阳已偏西,像一只蛋黄斜挂在屋檐。仿佛轻轻一戳就会淌下一地金黄,失真般构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危险幻境。拐上楼梯,胡文胜就看到两个身影静立在夕阳下的走道里,守护着作战指挥部。他刻意向卫兵迎面走去,半仰起脸,老远拿着文件晃了晃。一个卫兵赶紧向他伸出巴掌,示意止步。胡文胜眯起眼笑了笑,语气中饱含着挑衅与不屑,紧急情报,谁敢耽误?他说得慢条斯理,又无懈可击。对不起,司令例行巡防去了。卫兵的口气坚决。胡文胜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迅速转身离去。刚走几步,又定住,满脸焦虑地拐了回来,口气严肃地命令道,重要军机,耽误不得,打开会议室,我等长官回来。两个卫兵迟疑地对视一眼,狠不情愿地打开了会议室的门。会议室是个大套间,里面还有一扇紧闭的防弹铁门,那是指挥部的作战会议室。城防图就挂在里面。胡文胜坐下来,跷起二郎腿,为自己点了一支烟。点火的瞬间,他顺势从舌头下吐出钥匙,滑落到掌心。他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对着门口叫了声,喂,倒杯茶。一个卫兵满脸不悦地走了进来。胡文胜在皮鞋后跟按了一下,一只注射器悄无声息地弹出来,里面有能快速致人昏迷的麻醉剂。他对着魁伟背影的腰椎部位迅猛扎进去,卫兵晃了晃,就歪倒在地。门外的卫兵刚探头进来,胡文胜就像出膛的炮弹,猛扑上去,奋力用胳膊箍紧他的脖子,卫兵很快疲软下来。胡文胜脸涨得通红,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的手颤抖得厉害,用钥匙捅了好几次,才打开指挥部的铁门。一幅巨大的城防地图悬挂在墙上,他赶紧地按下相机快门。胡文胜刚走出院门,三辆黑色的别克车呼啸着迎面开来,马达轰鸣声在他身后戛然而止。司令率众巡防回来了。胡文胜的脑子和脚步一起急速地运转起来。从二楼窗户望过去,可以清晰地看到胡文胜从大街匆匆拐进墨池巷的背影,蝗虫一样密集的追捕者从后面扑了过去。他已经被蜂拥而至的敌人围困在巷道里。稻香阁、小桃园、醉贤楼……那些巷道两旁的门面楼在他的脑海里急速后退,他知道只要朝前再跑三十米,就是“同德元”大药房的后窗——那是组织上安排的一处秘密联络点。他朝后打完了最后一粒子弹,将枪扔了出去。身体朝前一个雀跃,手里的相机像小鸟一样,顺着两指宽的窗棱,钻进了药房的窗洞。与此同时,他还听到身体深处传来两声闷响,一颗子弹从后背钻进了他的胸膛,一颗子弹洞穿了他的右腿。倒地的瞬间,他看到胸前绽开了一朵红艳艳的杜鹃花。(有删改)文本二:巧取智送城防图——天津解放前夕的一段斗争经历(节选)【注】子千王文源找到麦璇琨,与他商量如何搜集敌人城防工事的资料,如何绘制成图纸。麦璇琨说:“我只负责一段城防工事的工程监理,这一段好办,我有资料,其他几段很难。”王文源说:“要搞成一张完整的城防图,一段资料肯定是不够的,其他几段你有办法搞到吗?”对党忠心不二的麦璇琨。想了想又坚定地对王文源说:“老王,你放心,其它几段也有办法搞到。”听了麦的表态,王文源心里踏实多了。麦璇琨接受任务后,利用他担任一个工段总监工的身份,在几个熟人的帮助下,搜集到敌人全部城防工事的资料,并经过实地观测,掌握了第一线的情况。他利用中午、晚上别人下班的时间,自己在办公室绘图。有一天中午,他正在绘图时,突然进来一个人,把他吓了一跳。一看,原来是个熟识的同事。那人说:“这么忙啦,中午也不休息?”麦璇琨解释说:“有点紧急事没有完成,急等着用,中午加加班。”几句话搪塞了过去。在十几天的时间里,他冒着危险,利用各种关系和时机,及时巧妙地把一份标有城防外围线、护城河宽度、深度和坡度、行人道、交通壕等详细数据,还有碉堡的位置、形状、出入口、厚度、高度及碉堡枪眼位置和尺寸的详图,绘在一张硫酸纸上,城防图总算弄出来了。【注】本文来自作者对天津地下党负责人王文源的采访。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详细交代城防图上标注的内容,突出其重要价值,同时为后文故事的展开提供缘由。B.“像围棋竞边逐界后即将收官的几粒棋子”运用比喻,预示战争会很快结束,敌军必将被打败。C.胡文胜在解决掉守卫士兵后,“脸涨得通红”“手颤抖得厉害”,表明此时他内心的紧张害怕。D.敌人临时更改作战方案,又在指挥部前安排卫兵警戒,构成了小说情节发展中的“突发事件”。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是小说,注重用紧张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文本二是纪实文学,注重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B.文本一中描写太阳偏西,“像一只蛋黄”“失真般构成危险幻境”,既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也体现出小说虚构的特点。C.文本一运用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语言绵密细腻;文本二简述了“智取城防图”的过程,语言通俗平实。D.两个文本都以获取“城防图”为核心事件,突显了英雄们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使人获得崇高的精神力量。8.请结合文本一,谈谈小说是怎样塑造胡文胜这一英雄形象的。(6分)9.《城防图》和茹志娟的《百合花》都写到了人物英勇牺牲的过程,但作者叙述的视角和详略的安排并不相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余黑。(3分)尽吾志也[A]而不能[B]至者[C]可以[D]无悔矣[E]其孰能[F]讥之乎[G]此余之[H]所得也。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的“以”意义不同。B.“是月丁未”和“于是余有叹焉”中的“是”意义不相同。C.“阳”指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己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泰山记》第一段中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勾画了泰山的总貌。B.《登泰山记》第二段中写由山麓到山顶的登山过程,以精简的文字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C.王安石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而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D.《游褒禅山记》中作者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不是个个人都可以到达的,只有有力、有物的人才能到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14.两篇材料同为游记,请简要分析它们表达方式上的异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开篇两句,由远及近地描绘了一幅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表现了词人谪居黄州的淡淡的哀伤。B.三四两句,词句对仗,工整严密。意境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隐约带着百无聊赖、自寻安慰的心境。C.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词人乘兴游赏的快意,也暗表心中不平与无奈之情。D.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了人物雨后游赏欢快、闲适的心境,充满着云淡风轻的浮生之叹。16.请从景物描写技巧的角度对“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进行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用侧面描写表现音乐魅力,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晒干也无法挺直的原因是“”,并提示人们“”才能见识明达,行为没有过失。(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起草原,无论是苍茫无涯的碧野风光,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丰饶,都令人A。但你可能没注意到,海底其实也有草原。(甲),海底草原并不热门,但依然有“一川草色青袅袅”的奇景。这一秘境的重要参与者,是成片生长的海草。除寒冷南极外,全世界沿岸海域都有它们的身影。(乙):一个是处于温带海域的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另一个则是海南、广东等热带——亚热带海草分布区。海草还是海藻?以前,海草与海藻并没有专门区分,又因为名字相似,许多人认为它俩是孪生兄弟。其实,海草与海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迥然不同。2014年,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上,我国多种被命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投资协议例文(三篇)
- 洗涤剂原料氨水配送合同
- 咖啡厅装修合作协议样本
- 专卖店装修分包合同
- 足球场地施工方案
- 建筑工程资金周转居间合同
- 体育场馆食堂装修合同
- 咨询服务办公空间改造协议
- 工业园区改造维修合同
- 家电配送安装一体化合同
- 彭大军桥牌约定卡
- 烟气管道阻力计算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论证方法课件15张
- 2022医学课件前列腺炎指南模板
- MySQL数据库项目式教程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Linux(RHEL8、CentOS8)(微课版)(第4版)》全册电子教案
- 职业卫生教学课件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性损害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