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C/03/wKhkGWefHviAHIyKAAHNoTJlBEU184.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C/03/wKhkGWefHviAHIyKAAHNoTJlBEU1842.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C/03/wKhkGWefHviAHIyKAAHNoTJlBEU1843.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C/03/wKhkGWefHviAHIyKAAHNoTJlBEU1844.jpg)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C/03/wKhkGWefHviAHIyKAAHNoTJlBEU1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4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人王安石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赏梅。此时诗人体内()A.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B.皮肤血管舒张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汗腺分泌增加2、某人腰椎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3、小李运动时,不小心摔伤了膝盖,膝盖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局部血红蛋白增多引起的B.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C.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D.由于外力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4、肾的颜色为紫红色,主要原因是肾内含有()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小动脉5、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十分复杂,存在一个精密的调控机制,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与呼吸作用有关C.正常胰岛B细胞内的K+浓度大于细胞外,K+外流受阻触发Ca2+通道打开D.人体缺钙可能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含量升高6、植物在受伤时会释放系统素(一种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内含20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B.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C.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D.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优点:容易______、_______广泛,_______稳定。8、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红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9、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10、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12、突触的类型: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轴突——_________;传递特点_____________性。13、高等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合物。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化合物名称脂肪RNA叶绿素乙烯元素组成C、H、OC、H、O、N、P(1)C、H、O、_____C、H存在部位花生、大豆等植物的种子里(2)主要分布在_____(3)叶绿体的_____(4)_____功能(5)细胞内__________物质mRNA:蛋白质合成模板。
(6)tRNA:_____
(7)rRNA:_____(8)_____(9)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主动免疫接种的是抗体,被动免疫接种的是抗原;通过注射抗血清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方式属于主动免疫。______A.正确B.错误15、艾滋病是一种因感染艾滋病病毒而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被削弱的疾病,至今还无法治愈;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AIDS。______A.正确B.错误16、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______A.正确B.错误17、接触过敏原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______A.正确B.错误18、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____A.正确B.错误19、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______A.正确B.错误20、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______A.正确B.错误2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B.错误22、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引起对侧上肢的运动。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3、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图甲表示生长素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表丙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对菠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丙: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对菠菜。
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
。组别清水浓度a浓度b浓度c浓度d浓度e平均株高(cm)162038362012
(1)图甲中B;C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试写出生活中能体现其生理作用特点的一种常见生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请在表丙实验的基础上完善探究油菜素甾醇促进菠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菠菜幼苗,均等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等量的多株菠菜,并编号。
③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对应组的菠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菠菜株高,计算取平均值。24、苦马豆为耐盐碱的中旱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盐碱草地;河岸低湿地,是防止草地退化和保持水土的重要植物。为研究盐胁迫下,外源植物激素对苦马豆抗盐性和脯氨酸代谢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_______作用。
(2)有研究表明;外源ABA(脱落酸)可有效提高植物对盐分的适应性;提高自身的抗逆性;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可促进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实验组以NaCl进行胁迫,2周后,结果如图1所示。
图1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苦马豆生长速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经6-BA和ABA处理后,其生长速率相对对照组而言,变化趋势为_________。由此表明:_________
(3)植物盐胁迫条件下;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会发生改变,通过调节渗透压,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目前研究表明,鸟氨酸氨基转移酶OAT在脯氨酸合成途径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检测了上述实验条件下OAT酶的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
①6-BA处理的苦马豆幼苗,OAT酶活性_______,ABA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苦马豆幼苗,而且______部位的OAT酶活性对植物激素更为敏感。
②结合实验结果分析,ABA和6-BA提高植物在高盐浓度下抗性的原因___________。
③研究者注意到盐胁迫状态下,ABA处理组的OAT酶活性反而低于对照组,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25、脱落酸(ABA)素有“逆境激素”之称。科研人员欲探讨拟南芥在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微管结合蛋白)、微管、Ca2+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旨在深入了解气孔运动机理,为农作物抵御干旱;保证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AB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
(2)保卫细胞;气孔与微管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研究小组为探究在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与微管的关系,设计实验:
取野生型和WDL3变异拟南芥植株(无法形成WDL3)叶片;置于表皮条缓冲液中,光照2h使气孔充分打开,然后分别移至相同处理液中,30min后撕取下表皮制片并用。
__________观察;测量气孔开度,结果如左图;同时检测保卫细胞中微管的排布状态,结果如右图。
此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处理液应用__________(溶液)再加ABA配制而成。
根据左图结果推测;WDL3与气孔开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
综合两个结果推测WDL3对气孔开度影响的机理是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的基础上;为验证“WDL3会促进叶片失水”这一假设,将WDL3变异植株叶片放于通风橱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重量,计算叶片失水率。请完善该实验方案:_______。
(4)有资料显示:ABA发挥作用需与细胞中的相应受体结合,之后引起保卫细胞中微管及Ca2+的相互作用,Ca2+通过调节保卫细胞微管动态排布进行信息传递;反过来,保卫细胞微管动态排布对Ca2+的流动也存在调节作用;影响气孔的开闭,最终调节植物失水率。
请结合上述实验及资料内容,用文字和“→”(可添加必要的注释)表示在ABA诱导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微管、Ca2+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写出可能的途径)。___26、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A、B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8分)27、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泡内的液体是_____;一般是由_____中的水分大量渗出而形成的。
(2)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含量不同。
(3)内环境是由图中的____(填标号)组成的。其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是____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4)若③为皮肤的真皮细胞,箭头处的氧气浓度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28、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人在寒冷环境中能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说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即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增加产热,汗液分泌减少,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减少散热。
【详解】
A;王安石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感受寒冷刺激后,机体散热速率加快,散热增加,同时产热量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A错误;
BD;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B、D错误;
C;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加快细胞代谢,增加产热,C正确。
故选C。2、A【分析】【分析】
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
【详解】
“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问题。“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说明神经中枢可能受伤。因此,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其次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信息“有感觉”、“下肢运动障碍”排除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再进一步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一定难度,也属于易错题。3、B【分析】【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毛细淋巴管堵塞,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局部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等等。
【详解】
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血红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局部血红蛋白(呈红色)增多引起的,A正确;
B;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B错误;
C;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C正确;
D;由于外力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D正确。
故选B。4、B【分析】【分析】
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详解】
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颜色较深。因此肾脏的颜色呈现紫红色,B正确。
故选B。
【点睛】5、D【分析】【分析】
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
2、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减低。
【详解】
A;题图中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且需要载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题图中显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促进ATP与ADP的比值上升,进而促进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故与细胞呼吸有关,B正确;
C、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是协助扩散需用的转运蛋白,细胞内K+浓度大,因而当K+发生协助扩散时应是K+外流,K+外流受阻,说明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触发Ca2+通道打开;C正确;
D、图中Ca2+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释放,故缺钙可能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D。6、B【分析】【详解】
系统素是一种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含有19个肽键,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B项正确;依题意信息可知,系统素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但不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基因的表达,不能发挥信号传递的作用,C项错误;系统素是通过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而发挥作用,并没有和害虫或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因此系统素不是植物“抗体”,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合成原料效果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解析】显著影响10、略
【分析】略【解析】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2、略
【分析】【分析】
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轴突-肌肉突触: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轴突-腺体突触:轴突末梢与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
【详解】
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轴突-肌肉突触: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轴突-腺体突触:轴突末梢与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解析】树突轴突胞体肌肉腺体单向13、略
【分析】【分析】
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RNA是是转录的产物,有mRNA、tRNA和rRNA三种;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乙烯是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分为mRNA、tRNA、rRNA三种,其中tRNA是功能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主要功能是捕获光能。
乙烯存在于植物体各个部位;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点睛】
本题较为基础,考查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存在部位和功能等知识,熟记教材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解析】N、Mg细胞质类囊体薄膜植物体各个部位良好的储能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构成核糖体捕获光能促进果实成熟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B【分析】【详解】
机体人工获取特异性免疫的方法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通过向机体注射抗原;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射特异性抗体。
故错误。15、B【分析】【详解】
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HIV;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
故错误。16、A【分析】【详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发起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故正确。17、B【分析】【详解】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故错误。18、B【分析】【详解】
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侏儒症智力发育正常。
故错误。19、B【分析】【详解】
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本题说法错误。20、A【分析】【详解】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故正确。21、A【分析】【详解】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故正确。22、B【分析】【详解】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引起头面部肌肉的运动。故错误。四、实验题(共4题,共20分)23、略
【分析】【分析】
分析甲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分析乙图: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而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分析表格丙: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b时;平均株高最高。
【详解】
(1)甲中B;C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效果不同;B点为抑制作用,C点为促进作用,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能体现两重性的例子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等。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增加,说明这两种激素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脱落酸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根据实验的设计原则;探究油菜素甾醇促进菠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b时,平均株高最高,但不能说明浓度b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a至浓度c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菠菜幼苗,均等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等量的多株菠菜,并编号。
③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喷洒对应组的菠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菠菜株高,计算取平均值。
【点睛】
本题借助图表,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相关激素的功能,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和表格,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解析】两重性顶端优势(或根的向地性)脱落酸促进衰老和脱落在浓度a和浓度c之间配制一系列等梯度浓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24、略
【分析】【分析】
1;分析图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外源ABA(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对苦马豆幼苗耐盐特性的影响,结合坐标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盐浓度、是否用6-BA溶液、外源ABA(脱落酸)进行喷洒,因变量是苦马豆幼苗的生长速率和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
2;图2中;每天喷施清水的A组是对照组,根据盐浓度不同分为8组,每天喷洒6-BA溶液的B组是实验组,根据盐溶液浓度不同分为8组;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同等盐溶液浓度条件下,每天喷洒6-BA溶液的苦马豆幼苗生长速率大,在植物ABA处理组在高盐浓度下脯氨酸含量少于对照组,说明6-BA可以使植物不依赖脯氨酸浓度提高而提高抗盐性能。
【详解】
(1)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每种激素的作用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发育时期、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
(2)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盐浓度;是否用6-BA溶液、外源ABA(脱落酸)进行喷洒。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没有施用外源激素或者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实验组,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苦马豆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经6-BA和ABA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降的速率相对缓慢。结合题干信息“外源ABA(脱落酸)可有效提高植物对盐分的适应性,提高自身的抗逆性;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可促进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盐胁迫可以降低苦马豆的生长速率;6-BA和AB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苦马豆生长速率的影响,且高盐情况下苦马豆仍能保持基本正常的生长(或提高了苦马豆对盐分的适应性)。
(3)①图2实验每组均有8个对照组;8个实验组;共16组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中NaCl浓度和是否喷洒6-BA、外源ABA(脱落酸),实验的因变量是细胞中OAT酶活性。由柱形图数据可知,实验组喷洒6-BA后OAT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OAT酶活性高于外源ABA(脱落酸)组,说明6-BA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盐性,而且根系部位的OAT酶活性对植物激素更为敏感。
②几乎所有的逆境;都在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尤其干旱胁迫时脯氨酸累积最多。高盐浓度下存活下来的植物细胞渗透压明显升高,细胞中脯氨酸含量变化最显著,则可能是细胞中脯氨酸含量的提高引起细胞渗透压的提高。由“植物盐胁迫条件下,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会发生改变,通过调节渗透压,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信息可知,6—BA处理后,OAT酶活性增强,脯氨酸合成增加,细胞渗透压升高,高盐浓度下抗性增强。
③ABA是一种胁迫激素;它调节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盐胁迫状态下,ABA处理组的OAT酶活性反而低于对照组,最可能的原因是在多种胁迫下,体内ABA含量大幅度升高,过多的植物激素,造成了植物生理调节的紊乱,从而造成酶系统的失调,游离脯氨酸不能合成。
【点睛】
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解析】调节逐渐下降下降相对缓慢在一定范围内,盐胁迫可以降低苦马豆的生长速率;6-BA和AB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苦马豆生长速率的影响,且高盐情况下苦马豆仍能保持基本正常的生长(或提高了苦马豆对盐分的适应性。高于根系6—BA处理后,OAT酶活性增强,脯氨酸合成增加,细胞渗透压升高,高盐浓度下抗性增强。过多的植物激素,造成了植物生理调节的紊乱,从而造成酶系统的失调。25、略
【分析】【分析】
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可能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伸长也有抑制作用。素有“逆境激素”之称。本题接下来的问题均是在探讨拟南芥在ABA诱导的气孔关闭信号通路中,WDL3(微管结合蛋白)、微管、Ca2+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旨在深入了解气孔运动机理。
左图是野生型和WDL3变异拟南芥植株(无法形成WDL3)叶片加入脱落酸前后分别的气孔开度;在ABA的作用下,气孔开度降低;右图是野生型和WDL3变异拟南芥植株(无法形成WDL3)叶片保卫细胞中微管的排布状态,加入ABA后,辐射状和网状微管减少,解絮状微管减少。
【详解】
(1)ABA脱落酸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可以在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2)取野生型和WDL3变异拟南芥植株(无法形成WDL3)叶片;置于表皮条缓冲液中,光照2h使气孔充分打开,然后分别移至相同处理液中,30min后撕取下表皮制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测量气孔开度,同时检测保卫细胞中微管的排布状态,此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处理液应用表皮条缓冲液处理,以保持表皮细胞的形态,再加ABA配制而成。
根据左图结果推测;WDL3与气孔开度的关系是在ABA的作用下,WDL3阻碍气孔开度降低。
右图中叶片保卫细胞中微管的排布状态;加入ABA后,辐射状和网状微管减少,解絮状微管减少,相比较,WDL3变异拟南芥植株效果更明显。
综合两个结果推测WDL3对气孔开度影响的机理是WDL3通过影响保卫细胞中的微管排布状态来抑制气孔开度下降。
(3)在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的基础上;为验证“WDL3会促进叶片失水”这一假设设计实验:
该实验方案有两处需要补充:第一;补充测定实验开始时叶片重量;第二,补充一组将野生型植株叶片做同样处理的对照。之后再进行将WDL3变异植株叶片放于通风橱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重量,计算叶片失水率。
(4)已知植物的生理现象为ABA会诱导气孔关闭,可能存在多条信号通路,WDL3、微管、Ca2+之间可能存在的调节关系如下图:
【点睛】
cAMP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与GTP结合的调节蛋白(G蛋白)的耦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cAMP信号通路由质膜上的5种成分组成:①激活型激素受体(Rs);②抑制型激素受体(Ri);③与GDP结合的活化型调节蛋白(Gs);④与GDP的抑制型调节蛋白(Gi);⑤腺苷酸环化酶(C)。
(1)Rs与Ri
Rs与Ri位于质膜外表面;识别细胞外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受体有两个区域,一个与激素作用,另一个与G蛋白作用。
(2)Gs与Gi
G蛋白也称耦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它将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耦联起来,使细胞外信号跨膜转换为细胞内信号,即第二信使cAMP。
(3)腺苷酸环化酶。
cAMP信号通路的催化单位是结合在质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它催化ATP生成cAMP。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是通过蛋白激酶A完成的。①激活靶酶:通过对蛋白激酶A的活化进而使下游靶蛋白磷酸化,从而影响细胞代谢和细胞行为是细胞快速答应胞外信号的过程。
②开启基因表达:是一类细胞缓慢应答胞外信号的过程,这就是cAMP信号通路对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解析】信息显微镜表皮条缓冲液在ABA的作用下,WDL3阻碍气孔开度降低WDL3通过影响保卫细胞中的微管排布状态来抑制气孔开度下降该实验方案有两处需要补充:第一,补充测定实验开始时叶片重量;第二,补充一组将野生型植株叶片做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26、略
【分析】【分析】
1;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二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2;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需要设置A、B两组实验。要验证这是不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需要切除实验动物的甲状腺,防止甲状腺激素对实验产生干扰,同时对照组也要切除甲状腺,以排除外伤手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最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详解】
(1)本题实验的因变量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的变化;因此要测定A;B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含量。
(2)要验证这是不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洋潜标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定安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过关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四篇)
- 2025年二年级语文组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 2025年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承包合同(2篇)
- 2025年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2篇)
- 2025年二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总结(三篇)
- 2025年二手房屋装修合同(五篇)
- 《配电网设施可靠性评价指标导则》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CJJ 169-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 食品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及其报告格式参考
- 产品质量法解读课件1
-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仓库搬迁及改进方案课件
- 精神科护理技能5.3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 采购管理学教学课件
- 《供应商质量会议》课件
- 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评价研究的中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