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模块03高考命题研究2_第1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模块03高考命题研究2_第2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模块03高考命题研究2_第3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模块03高考命题研究2_第4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模块03高考命题研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中外历史关联、比较的高频考点1.古代史部分中外关联、比较的高频考点举例(1)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的比较古代中国古代雅典政权结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帝制、皇权至上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参政)、陪审法庭(司法、监察)人民地位及权利专制统治下的臣民,无参政权符合一定条件者享有公民资格,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成员来自公民群体生产方式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农业落后,粮食缺乏,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文化特色宣扬“忠君”思想,重视封建道德的教育、颂扬个人对国家的奉献精神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人的享受和“人”的价值尊严,反对专制后世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思潮的比较①相同点a.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例如,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等。b.都强调道德的作用。例如,古希腊思想家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以德教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民。②不同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先秦儒家思想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个体”的人,即以个体(个人)为中心强调“社会”的人,即以集体(社会)为中心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例如,亚里士多德研究自然,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3)古代中国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征及原因项目古代中国近代西方不同特征关注人,以农业科技为主,强调思维的直觉性和意识性,并以实用经验为前提关注自然,崇尚理性,思维模式是沿袭逻辑与分析的传统,注重对知识的检验原因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国家鼓励科技发展,推行重商主义思想条件文化专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制度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1.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时,总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A.平等相待 B.启发引导C.辩证思考 D.逻辑推理解析:材料中显示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用一种提问题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思考,这种方法不是平等相待,故A项错误;这种方法就是启发诱导,故B项正确;辩证思考指的是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这种方法不是逻辑推理,故D项错误。答案:B2.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两则故事都()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B.提倡男女平等思想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解析:两则故事的主旨都体现出人性解放和思想解放的特点,而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是薄伽丘的《十日谈》,故A项错误;提倡男女平等思想是薄伽丘的《十日谈》的思想观念,故B项错误;这两则故事强调的是反对压抑人性,故C项正确;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是近代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故D项错误。答案:C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16世纪的历史时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材料中“心满意足的注视着过去”的根本含义是()A.固守农耕文明 B.坚持君主专制C.昧于世界大势 D.实行“闭关锁国”解析:16世纪的欧洲“正在崛起”,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逐渐摆脱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走向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中国“注视着过去”,应指其停留在封建社会,固守农耕文明,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只是“注视着过去”在政治上的体现,故B项错误;昧于世界大势是“注视着过去”在思想观念上的体现,故C项错误;“闭关锁国”是“注视着过去”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2.近代史部分中外关联、比较的高频考点举例(1)西方各国内阁与近代中国内阁的比较①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最高行政机构,它制约王权并对议会负责,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②美国的内阁是为总统决策提供顾问的智囊团和秘书班子,没有最终决策权。③德国的内阁由宰相主持工作,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④南京临时政府以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权力,但是不久就被袁世凯破坏。(2)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项目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企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社会生活开始变化,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文化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及习俗发生变化文化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进一步变化4.17~18世纪,朱子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这一现象表明()A.启蒙思想根源于理学B.启蒙思想和理学在本质上一致C.利用理学为批判现实服务D.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解析:材料中“从中吸取营养”不等于根源于理学,故A项错误;两者本质上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思想,后者是封建时代主导思想,故B项错误;利用理学中的仁政等“吸取营养”为批判法国封建专制服务,与材料中“17~18世纪……在法国”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不等于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故D项错误。答案:C5.《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C.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D.阁臣弄权不合制章解析:根据题目中“能治国,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并非国家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个人意愿,故B、C项均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答案:D6.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①“光荣革命”②辛亥革命③法国共和制的确立④美国1787年宪法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故①正确;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故②正确;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故③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一系列妥协的产物,包括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妥协,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妥协,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妥协,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现代史部分中外关联、比较的高频考点举例(1)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②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优先支持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③以工代赈,开拓国内市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动国民收入和社会需求的增长。④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⑤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2)美苏“冷战”局势的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①1949~1955年: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政策。③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苏中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④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⑤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加重大国际组织活动。7.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斯穆特—霍利法案》,大幅度提高关税,而在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与多国开展贸易谈判,到1939年,美国同22个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关税率平均降低13%,其主要目的在于()A.保护民族工业 B.扩大国际市场C.缓解国际矛盾 D.重建贸易秩序解析:关税降低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罗斯福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降低关税,是为了扩大国际市场,刺激出口,缓解国内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在经济危机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故C项错误;重建贸易秩序不是罗斯福采取挽救经济危机措施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答案:B8.1970年6月4日,美国众议院第一次从其援外拨款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紧接着,美国驻法大使向中国驻法大使馆传递美方的意图: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打开一条联络中国的保密通讯渠道。这反映出当时()A.美中苏鼎足的世界格局出现B.中美建交是美国的战略目标C.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影响D.美国急于瓦解社会主义阵营解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还无法和美苏构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故A项错误;此时中美建交的目标提出还过早,美国还处于对中国的遏制之时,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华沙这个论坛太公开,也太拘谨,美方希望另外打开一条联络中国的保密通讯渠道”可知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冷战的影响,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阵营已于60年代瓦解,故D项错误。答案:C9.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表示,中国在G20杭州峰会向世界展示出卓越领导力。他非常感谢中国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为本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他还盛赞中国与美国在气候领域展开的重要合作。材料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