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第02讲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通史跟踪活页练)_第1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第02讲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通史跟踪活页练)_第2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第02讲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通史跟踪活页练)_第3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第02讲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通史跟踪活页练)_第4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第02讲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通史跟踪活页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跟踪活页练(二)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时间:40分钟,分数: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7·四川巴中诊断)“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A.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 B.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解析:南朝后期,为了重新实现大权独揽,皇帝常常刻意任命一些出身地位卑微的庶族小地主来担任诸多位卑权重的官职,意图逐渐削弱士族门阀特权,显然不是“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得知,这是皇权在力图排斥士族(门阀)而独揽大权,故B项错误;根据皇权的独断性和不可转移性,“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这是专制皇权在利用地位卑微的庶族地主以图独掌天下,故D项正确。答案:D2.(2017·济宁模拟)据《三国志》,董昭上疏说:“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其言论揭示了()A.文化教育的严重危机 B.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C.国家分裂产生的影响 D.儒家思想已趋于衰落解析:材料“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体现了文化教育出现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青年的教育问题,没有说明国家分裂的影响,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只是受到冲击,没有衰落,故D项错误。答案:A3.(2017·安阳调研)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解析:唐代科举制注重才能,不是重视门阀士族,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提高官吏素质,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选拔的标准,没有涉及唐代科举制的影响,因此并未说明其扩大了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规定,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答案:D4.(2017·珠海模拟)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解析:唐朝时铸造开元通宝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且没有滥发,因而达不到利用钱币来聚敛财富的目的,故A项错误;唐朝时开元通宝用年号钱取代量名钱,钱币具有了象征意义,并非非常珍贵,故B项错误;材料“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及“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可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称为“宝”或“宝货”,故C项正确;开元通宝依然为铜钱,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5.(2017·湖北荆、荆、襄、宜四地联考)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解析:材料用磁石“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唐朝制瓷业的成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唐朝瓷器的世界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于制瓷业,并没有体现十分广泛,而且设问词是表明,题干材料上没有表现的就不对,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长沙期末)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A.三教合一的趋势 B.社会经济的繁荣C.天理人欲观对立 D.佛学诗词的兴盛解析:三个伟大的文学家分别体现了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说明三教的并行与融合,故A项正确;三个诗人分别代表唐代不同的时期,无法体现经济的繁荣,故B项错误;天理人欲的对立主要在宋代理学形成后才提出,故C项错误;三位诗人不是全部的佛学诗词,故D项错误。答案:A7.(2017·保定、唐山摸底)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解析:根据题目中“宰相李沆”,宰相不属于台谏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宰相李沆和包拯对宋朝皇帝的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是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从汉到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包拯”不是宋朝宰相,故D项错误。答案:B8.(2017·南昌二模)《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解析:材料未涉及宋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故A项错误;据材料“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可知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故D项错误。答案:B9.(2017·长沙检测)南宋时期,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南宋诏令在两淮地区“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普及农村租佃关系 B.募民垦荒恢复农业C.防范金兵南下侵宋 D.发展江淮商品经济解析:根据题目中“南宋北伐战争后”“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五年内免税的目的是因为战争,农民和农业需要休养生息,故B项正确;根据题目中“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是在战争后,故C项错误;“许民户租佃”主要是在农业,故D项错误。答案:B10.(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此做法()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D.保证了盐业市场的稳定解析:政府不再专卖食盐,但商人向政府购买盐钞,实际上是向政府预交商业营业税,不一定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人凭盐钞到指定地点换取食盐进行销售,而非违反政府禁令的民间私盐贸易,故B项错误;此做法反映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下,政府改变了食盐的经营方式,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商人自由销食盐,一定程度上加剧市场波动,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7·广安、遂宁一模)宋代士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日知录》也记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这表明()A.火葬这一习俗始于宋代 B.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微C.士人阶层倡导移风易俗 D.佛教的影响进一步深入解析:仅从宋代士人洪迈和《日知录》的记述不能说明火葬习俗始于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微的问题,故B项错误;宋代士人洪迈主要是记录火葬的现象,不能代表其提倡,故C项错误;“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说明火葬习俗来源于佛教,“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可以看出佛教影响的进一步深入,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7·郑州二模)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C.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 D.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理学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理学还吸收了佛道的部分思想,故B项错误;理学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表明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故C项正确;理学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不能表明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13.(2017·安徽江南十校模拟)《草子木》一书中记载,元世祖“立中书省以总庶务,立枢密院以掌兵要,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世祖尝言:“中书朕左手,枢密院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这说明元朝()A.形成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和军权D.皇权受到更多的制约解析:根据材料“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突出了监察功能的重要作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立中书省以总庶务,立枢密院以掌兵要,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属于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立御史台以纠弹百司”“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监察权是独立于“中书”和“枢密院”的,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体现了皇权对相权的制约,故D项错误。答案:C14.(2017·江西联考)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D.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解析:材料“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就是为了防止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可知元代有意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张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元代行省划界出于政治目的并非经济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行省划界并未体现“以北制南”的理念,故D项错误。答案:B15.(2017·合肥模拟)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义贞。此事实反映了()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解析:为了统治的需要,材料中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体现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故A项正确;材料儒学只是部分现象,故B项错误;C项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故错误;材料体现周边少数民族的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25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三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材料四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表现及原因。(8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6分)(3)据材料三,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