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88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A.中国地图B.广东省地图C.开平市地图D.世界地图2、读图;完成13-14题。

图中甲区域七月平均气温较中国其它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有()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3、读“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完成19-20小题。

港珠澳大桥连接了____入海口两侧的城市。()A.长江B.黄河C.钱塘江D.珠江4、【题文】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B.地势影响C.纬度位置D.海陆差异5、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区。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区。

C.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7、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和东西降水差别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地势。

8、【题文】与中国有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A.印度B.俄罗斯C.越南D.朝鲜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图所示民族聚居区的景观描述.A.①B.②C.③D.④10、从所处半球位置的角度来说我国属于()

A.东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北半球。

11、【题文】原来被称为“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区12、【题文】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青藏高原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属于“三江源”的是:()A.长江B.黄河C.塔里木河D.怒江13、【题文】下列关于中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东多西少B.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慢C.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我国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9个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上____数和出口____毛最多的国家,还是重要的牛肉和____出口国.目前,澳大利亚的____业已大大超过____业和工矿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面积居世界第____位.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15、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______.(判断对错)16、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河,所在区域为区。17、利用当地___________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___________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___________”的重要内容之一。18、我们河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简称是____。19、昆仑山南北两侧地形区:北_________________,南________________。20、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这一特点的形成主要是______因素造成的。

(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

(3)到达北京后;小明参观了人民大会堂,领略了北京作为我国______(城市职能)中心的风采;到达哈尔滨后,小明到松花江上体验了溜冰的乐趣。松花江冬季河水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一月均温在______℃以下。

(4)酒泉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它位于______省。载人航天工业属于______产业。

(5)乌鲁木齐是______(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的行政中心;该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6)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______宫,品尝了当地特有的______酒。

(7)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北京的是______(填字母)。

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1、长江沿江地带与沿海经济地带以及西部广大地区构成了“H”型的经济格局.22、位于东海的钓鱼岛和台湾岛是我国的固有岛屿,她神圣不可侵犯.23、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判断对错)24、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12分)2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号所表示的铁路名称:②____,④____,⑤____,⑦____。(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铁路枢纽名称:A____,D____。26、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到A____,此山是黄土高原和____平原的分界线。西抵B____。(2)黄土高原地区跨山西、____、宁夏、____等省区。(3)流经本地区的河流①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②③是黄河的重要支流____和____。②河上有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③河上有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4)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人为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7、针对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差异;上游和中下游地区分别应该如何利用?

28、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特点?基本国情是什么?

29、请把图中字母或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列各空.

A______山B______山C______山D______岭E______岭F______山。

G______山H______山。

①______高原②______高原③______盆地④______半岛⑤______丘陵⑥______海⑦______海⑧______岛。

河流:⑨______⑩______.

30、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①是______江;②是______江.

(2)湖泊③是______;④是______.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4)长江干流中正在建设中的规模巨大水利枢纽工程⑤是______.

(5)长江干流沿岸最年轻的直辖市为______;入海处的直辖市是______.

(6)该河全长______千米;是我国______长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广东省地图>开平市地图;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所以开平市地图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解析】【答案】C2、C【分析】解:从图中看出;甲区域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七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故选:C。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

本题主要考查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解析】C3、D【分析】解: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连接的是珠江入海口两侧的香港;珠海、澳门三个城市的交通。

故选:D。

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北与深圳市相邻,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北与珠海市相邻。

本题考查港珠澳大桥的相关知识点,牢记即可。【解析】D4、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有关知识。【解析】【答案】D5、B【分析】【分析】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西北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其西部是黄土高原,其东南是伸向渤海的华北平原,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位置。

【点评】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西靠太行山,北靠燕山,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AC【分析】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由于纬度高,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由于海拔高,青藏高原成为夏季气温最地3的地区.

故选:A;C.

【解析】【答案】北方纬度高;南方纬度低,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白天短,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温低;冬季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大且白天较长,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较高.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大,气温急剧下降,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特别是东西走向的山脉的阻挡,到达南方时势力很弱或已不能影响南方,南方气温较高.所以北方冬季寒冷,南方冬季气温较高,南北气温相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由于海拔高,青藏高原成为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7、AC【分析】

由于纬度因素;对于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所以,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我国从东向西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东西降水差别大.

故选:AC.

【解析】【答案】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影响我国东西降水差别大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8、A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四个国家都是我国邻国;但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也就是两处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只有印度与俄罗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①交通便捷,有利于陆上、远洋国际交流交往;②温湿的太平洋空气深入内陆,给东部广大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五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热带——气候温暖适宜,四季分明,动植物生长有利。经纬度位置。疆域四至点:北(530N,1230E),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40N,1120E),南海南沙群岛南端曾母暗沙。东(1350E,480N),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主航道中心线;西(730E,390N),新疆帕米尔高原。我国陆地领土:(1)陆地面积960万km2,居世界第三位。(2)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3)海岸线1.8万多千米;东起逆时针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濒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可望印度洋。四海分界线:渤海黄海——渤海海峡。黄海东海——长江口北岸到济州岛。东海南海:福建南端到台湾高雄。我国的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全是我领海。三大岛顺次是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我国的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渤海有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由北到南: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解析】【答案】AB9、CD【分析】解:我国民族众多;风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傣族的孔雀舞,②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③是朝鲜族的跳板,④是蒙古族的摔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描述,蒙古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故选:C.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本题考查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牢记即可.【解析】CD10、AD【分析】

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

故选:AD

【解析】【答案】牢记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不难得出答案;

11、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东北平原主要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甜菜等,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华北平原主要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花生等,属于半湿润地区,选项BD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C.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解析】【答案】AC12、A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故A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主要河流的分布.【解析】【答案】AB13、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10个: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点评: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92%,其他55个民族共占了8%,为少数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绵羊羊小麦服务农牧六【分析】【分析】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还是重要的牛肉和小麦出口国。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面积居世界第六位.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故答案为:绵羊;羊;小麦;服务;农牧;六。

【点评】澳大利亚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澳大利亚大量出口羊毛、小麦、煤和铁矿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发展迅速.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称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15、略

【分析】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区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故答案为:√.

依据北方地区的地形分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解析】√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称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中途消失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考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划分;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解析】【答案】外流;外流。1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自然环境存在不同的自然优势,应该遵自然特点发挥自然优势,促进农业的生产。把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点:理解“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解析】【答案】自然条件布局因地制宜18、郑州豫【分析】【分析】河南省的简称是豫;行政中心是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故答案为:郑州;豫。

【点评】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三种情况:(一)取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二)用本省著名的山水作简称;(三)用本省市的历史名称作简称。19、略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昆仑山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

故填: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解析】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0、略

【分析】解:(1)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因此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而北京后则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观;

(2)从图中看出;甲地为我国的南方地区,乙地为我国的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哈尔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该区域1月气温在0℃以下,因此该地的松花江冬季河水有结冰现象;

(4)从图中看出;酒泉位于甘肃省;载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因此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6)拉萨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是布达拉宫;当地有青稞酒;

(7)从景观图看出;A是西藏的布达拉宫,B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包,C是位于西北地区的沙漠;驼队,D是位于北京的天坛。

温差大;纬度;(2)秦岭;淮河;(3)政治;0;(4)甘肃;高新技术;(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6)布达拉;青稞;(7)D。

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降水多,往西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解析】南北温差大;纬度;秦岭;淮河;政治;0;甘肃;高新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布达拉;青稞;D四、判断题(共4题,共8分)21、√【分析】【分析】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是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长江沿江地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地区构成H形格局,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22、√【分析】【分析】位于东海的钓鱼岛和台湾岛是我国的固有岛屿;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神圣不可侵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等众多岛屿.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23、√【分析】【分析】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24、√【分析】【分析】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五、连线题(共2题,共12分)25、略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线路和主要铁路枢纽的名称。读中国铁路分布图,可知:(1)图中数码号②所表示的铁路名称为京九线;图中数码号④所表示的铁路名称为陇海线;图中数码号⑤所表示的铁路名称为宝成线;图中数码号⑦所表示的铁路名称为兰新线。(2)图中字母A表示的铁路枢纽名称为北京,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京哈线交会的铁路枢纽;图中字母D表示的铁路枢纽名称为成都,是宝成线和成昆线交会的铁路枢纽。【解析】(1)②京广线,④陇海线,⑤宝成线,⑦兰新线。(2)A北京,D成都。26、略

【分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概况和黄河水土流失的问题。读图可知:(1)考查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它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至B乌鞘岭。(2)考查黄土高原的行政范围。黄土高原地区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3)黄河主要支流是②汾河和③渭河流经本区的河流。②河流经是山西省,该省的行政中心是太原,③河流经的是陕西省,该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4)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因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这一现象的自然原因有:地形多坡地,多沟谷;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夏季。人为原因是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开矿、修路导致地形更加破碎。【解析】(1)太行山华北平原乌鞘岭(2)陕西甘肃(3)汾河渭河太原西安(4)自然原因:1.地形多坡地,多沟谷2.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3.地面缺乏植被保护4.降水集中夏季。人为原因是1.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开矿修路导致地形更加破碎。​六、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7、略

【分析】

长江上游段;由于地形复杂,地势落差大,河谷深切地面,受构造控制,江面时宽时窄,比降时大时小,流速也时快时慢.上游虽不利于航运,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中下游段,两岸地势低平,江面宽阔,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开始淤积.湖泊众多,水网稠密,处处水乡泽国.沿岸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物产丰富.

故答案为:上游:多山地;应发展水电业,也可以发展旅游业.中下游:多平原,应发展养殖业和航运业,也可以发展旅游业.

【解析】【答案】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28、略

【分析】

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所占的比重小.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

故答案为:

一;人多地少.我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