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9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13年7月,在东阳巍山镇白坦村诸永高速公路所经的顾家山(又称干草山)发现了西周古墓群4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较为合理的是A.反映西周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墓葬主人地位不高C.反映了西周时期私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D.此三脚瓷鼎应该是一种釉陶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4、“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C.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D.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5、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6、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图所示),这种国际体制

A.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7、爱德华•多明克在《机械宇宙:艾萨克•牛顿、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中写道“这些开国元勋们在阐释美国的政治机构设计时,坚持依照平顺运行、自我调节的宇宙模型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伍德罗•威尔逊也认为:“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这在本质上表明()A.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崇尚科学理性B.华盛顿等人认同牛顿的科学成就C.经典力学理论有利于规划民主政治体制D.美国政治机构的设计应与宇宙运行规律一致8、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士商相混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绅商”或“儒商”这样的词汇使用频率很高。绅商这个群体,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很多大、中城市乃至部分乡镇最有权势的在野阶层。这一现象A.说明传统的四民观念已经解体B.体现了封建国家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C.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D.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题文】“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10、【题文】外国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1、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____(判断对错)12、铁犁牛耕到东汉时已经推广到珠江流域,唐朝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____(判断对错)13、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____(判断对错)14、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在本质上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16、17世纪世界出现了第一个贸易高峰,依次填入表中甲、乙、丙三处的是亚洲、美洲、非洲。____(判断对错)

分组甲乙丙商品酒、镜子、玻璃球玉米、烟草、蔗糖奴隶、象牙、珠宝16、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17、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16、17世纪世界出现了第一个贸易高峰,依次填入表中甲、乙、丙三处的是亚洲、美洲、非洲。____(判断对错)

分组甲乙丙商品酒、镜子、玻璃球玉米、烟草、蔗糖奴隶、象牙、珠宝18、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其理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客观上推动启蒙运动在欧洲大规模展开。____(判断对错)1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判断对错)20、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与中国的辛亥革命性质相同。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3题,共6分)21、材料。

康熙元年;下了一道严令:各省荒地“限自康熙二年始,五年垦完。六年秋,请旨遣官严查。各省垦过地亩,如荒芜尚多,督抚以下分别议处”。这以后,康熙帝又规定了具体条例,把垦荒和人口增加与否,作为考核各级官员升降奖罚的基本依据。康熙帝说得好:“自古国家久安长治之谟,莫不以足民为首务,必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而又取之不尽其力,然后民气和乐,聿成丰亨豫大之休。”康熙八年,他亲政之始,便下达禁止圈地的命令:“朕缵承丕业;乂安天下,满汉军民原无异视。比年以来,复将民间房地圈给旗下,以致民生失业,深为可悯。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这场公开掠夺民地的暴行,延续多年以后,终于被永久禁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康熙执政初期推行的农业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执政初期农业政策的作用。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1870年工部省成立,成为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中心。为了贯彻执行“殖产兴业”的方针,扶植资本主义成长,明治政府决定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1880年,政府以廉价“处理”方式,将国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到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戊戌年)五月十六日上谕云:“农务为富国根本;亟宜振兴。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不准空言搪塞。”

六月廿九日谕云:“训农通商;为立国大端,前迭谕各省整顿农务;工务、商务,以冀开辟利源,各处办理如何,现尚未据奏报。著即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其各省府州县,皆立农务学堂。”

七月十三日谕云:“现在讲求商务;业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并谕令上海;汉口试办商务局,拟定办法奏闻,现尚未据奏到。商会即商务之一端,著刘坤一等,归案迅速妥筹具奏。”

--摘编自(清)宋玉卿《戊壬录》

(1)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步骤。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兴办实业的内容方面有何不同?综合以上材料,从策略的角度说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2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重要成就。①的提出是在中共二大(1922年),而大革命失败是在1927年,因此该项错误;②项是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③是遵义会议;④是这一时期共产党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因此②③④正确,各项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逐渐成熟的历程。【解析】【答案】C2、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手工业。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采用奴隶集体耕作,而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排除A;从出土文物数量来看,墓主人地位应该较高,故排除B;西周时期手工业属于官营手工业,故排除C。所以D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制瓷业【解析】【答案】D3、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16)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这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教育变革.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革命,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等博学家做出的贡献.【解析】【解答】题目中给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一切以人为核心,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基本以宗教题材为主,但是弘扬人性,故A项符合题意.

抨击教会腐败;是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不是美术创作,所以B不正确;

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形式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所以C不正确;

D是浪漫主义时期;不符合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所以D不正确.

故选A.4、D【分析】【分析】按照材料“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这一关键信息,体现了马丁·路德对世俗生活的认可,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按照材料所述,马丁·路德把信仰从精神领域扩展至世俗领域,其目的在于发动底层群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即可获救,这被称之为“因信称义”,这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点评】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思想。

【补充】“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的理解: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

“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5、C【分析】【分析】“一边倒”是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不符,故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和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外交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符,故B、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故C项正确。6、B【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国际关系,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取得海上霸权地位,建立起广阔的殖民地,之后荷兰崛起,成为“海上马车夫”,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故A项错误;中心—边缘等级格局一直保持了动态中的平衡,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等先后成为世界霸主,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故B项正确;二战之后,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故C项错误;在这一格局下,主要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开拓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B。【解析】【答案】B7、A【分析】依据题干“坚持依照平顺运行;自我调节的宇宙模型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可以看出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崇尚科学理性;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美国的政治机构与科学理论的关系。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关键信息“坚持依照平顺运行、自我调节的宇宙模型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的分析理解。【解析】A8、C【分析】【分析】材料中绅商的出现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一些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的人也从事经商活动,这属于新的社会阶层,是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积累和历史转型的结果。故选C。AB项错误,清朝时期从总体上看依然是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四民观念依然是主要的观念;D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主要是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1957年完成;而中共八大1956年在北京召开,该题说法错误。

考点:“一五”计划。

点评:高考对“一五”计划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一五”计划背景;②“一五”计划的内容;③“一五”计划的影响。“一五”计划完全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解析】【答案】B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外国商品和资本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促使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经济侵略下兴起,该题说法正确。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A11、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需要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的理解,结合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解答即可.【解析】【解答】依据题干“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反映的是盲目排外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集中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1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发展的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13、对【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此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德国西门子发明大功率的发电机,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14、A【分析】【分析】本题以人民公社会化运动为考查背景,考查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知识点的掌握.【解析】【解答】由材料中“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结合课本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

故答案为A.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应该是欧洲,此题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应该是欧洲,此题错误.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解析】【解答】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主张人是由猿演变来的,打破了上帝创人说,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后,应该是启蒙运动促进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3题,共6分)21、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康熙帝的历史功绩.考查康熙执政初期推行的农业政策及其作用.需要掌握康熙帝的农业政策措施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解析】【解答】(1)本小问的农业政策;依据材料“下了一道严令:各省荒地限自康熙二年始,五年垦完.六年秋,请旨遣官严查.各省垦过地亩,如荒芜尚多,督抚以下分别议处”;“康熙帝又规定了具体条例,把垦荒和人口增加与否,作为考核各级官员升降奖罚的基本依据”可以得出提倡和奖励垦荒;“下达禁止圈地的命令”可以得出抑制土地兼并.

(2)本小问的作用;依据第一小问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作用是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盛世”确立稳固而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故答案为:

(1)农业政策:提倡和奖励垦荒;抑制土地兼并.

(2)作用: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盛世”确立稳固而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发展近代工业的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