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近年来;“晋商”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晋商。

①从明代开始出现。

②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

③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

④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新旧两个世界的相遇,不妨看作是两个巨大而相对封闭系统的交汇——就像一条运河凿通两个湖泊之后,必然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鱼群相互游动。开放和交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但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以下不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A.美国白蛾入侵中国后,到处繁殖蔓延,破坏生态环境B.中国的大闸蟹随着船只“偷渡”到英国后,称霸河道C.病菌或入侵生物在新环境中出现爆发式增长D.物种交流推动全球粮食产量提高,使世界人口激增3、下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A.人类抗饥荒能力提高B.采集渔猎时代的生活C.人民饮食习惯的改变D.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4、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英国近代运河体系()A.满足了国内军事斗争需要B.推动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以蒸汽轮船广泛运用为前提D.适应大宗物资运输的需要5、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这表明英国A.实现全行业机器生产B.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C.由工业资产阶级掌权D.垄断了世界棉布生产6、中世纪的欧洲人普遍谴责放贷谋利的行为,认为这在上帝看来是可恶可厌的罪恶”。16世纪中叶,法国法学家查理·杜莫林要求人们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于是,以借贷取利的活动不再被视为不义,高利贷可以畅通无阻了。这一观念变化A.反映出社会道德的沦丧B.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C.是新教广泛传播的结果D.是法律偏袒贵族的体现7、图1;图2是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示意图。与图1相比;图2所示工具的进步之处是。

A.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动力系统发生了变化C.转变了农业的耕作方式D.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8、图一;图二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英国。

A.商品输出的特征显著B.主要进口工业制造品C.资本输出是主要方式D.入超额度呈增长趋势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

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

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

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12、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3、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商帮是从明朝开始出现,商帮是地域性商人的群体;晋是山西的简称,晋商就是山西商人结成的商帮;他们在明清时期拥有强大的商业势力;商帮的出现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①②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如果两者差别悬殊,那么大交换首先带来的或许是灭顶之灾”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物种交流的消极影响,D是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符合题意;ABC均是物种交流的积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D。3、B【分析】【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岩画描绘了妇女集体采集谷物的场景,符合采集渔猎时代的特征,B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抗饥荒能力低下,排除A项;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只能被动地从自然中获取食物u,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男耕女织的经营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4、B【分析】【详解】

据材料可知,英国早在工业革命前,就先后修建了桑基运河、布里奇沃特运河,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这些运河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国内货物的运输发展,推动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开展提供了统一市场,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国内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军事斗争,排除A项;18世纪中期蒸汽轮船尚未产生,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运河上运输的货物并不一定是大宗物资,排除D项。故选B项。5、B【分析】【详解】

从材料“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出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也意味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提出“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并没有涉及实现全行业机器生产,故排除A选项;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但还是不能达到掌权的地步,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选项D中的“垄断”一词过于绝对且与题意无关,排除D选项。6、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欧洲人对放贷行为由谴责变为可以接受;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道德沦丧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新教传播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法律偏袒贵族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7、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是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翻车,以人力作动力;图2是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筒车,使用水力作动力。由此可知,与图1相比,图2所示工具的进步之处是动力系统发生了变化,解放了人力,B项正确;瓦特改良型蒸汽机问世,使人类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水利灌溉,未涉及农业的耕作方式,排除C项;筒车出现在唐代,无法说明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8、A【分析】【详解】

题干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其进口贸易以原材料为主,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符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际贸易中商品输出显著的特点,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排除B项;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排除C项;此时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排除D项。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设问“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根据所给铁路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从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铁路技术的输出对全球观的影响等方面提取论点。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解析】示例。

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铁路运输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蒸汽机车率先在英国出现并运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世纪末,欧美国家建成电气化铁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示例。

论题:铁路技术的输出与全球观。

19世纪下半叶,英德等国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他们在亚洲、非洲地区大量修建铁路,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21世纪以来,中国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表明,不同的全球观理念下,铁路技术的输山对世界的影响截然不同。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12、略

【分析】【详解】

原因:根据题干数据和时间1911年,9292千米;1924年,约1.2万千米;2004年底,约7.15万千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列强入侵,战乱频繁、积贫积弱的局面,因此铁路修建滞后;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独立,而且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从社会环境而言,和平发展是主流,因此铁路建设成就较大。【解析】建议教师首先向学生指出以下这三个数字:1911年;9292千米;1924年,约1.2万千米;2004年底,约7.15万千米。

原因: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做比较即可得出,过去是列强人侵、积贫积弱、战乱频仍;今天是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和平发展。13、略

【分析】【详解】

(1)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主张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2)经济对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