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4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区别是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A.水蒸气B.氨C.二氧化碳D.氧气2、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3、下列设备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扬声器B.电铃C.动圈式话筒D.发电机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成对的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会互相分开B.成对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会互相分离C.形成的生殖细胞中只有原来细胞的任何一半基因D.受精时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机会是均等的5、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变异现象B.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C.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可能性是6、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A.苹果、香蕉B.牛奶、鸡蛋C.巧克力、橙汁D.而包、饼干7、小李患龋齿;近日非常疼痛.结合图示,说明细菌已侵入到了他的()

A.①B.②C.③D.④8、你能想象自己的腹腔里藏着篮球场吗?若把一个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铺平,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这足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小肠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A.小肠绒毛壁较薄B.有肌肉层能蠕动C.肠腔中有消化酶D.内壁突起形成皱襞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铵盐的检验:铵盐与____混合加热后,都有____放出,____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10、如右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m,OB=0.2m。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G,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G的重力大小为____N,力F大小为____N。

11、某家用桶装纯净水手压式饮水器如图所示,在手连续稳定的按压下,在出水口获得所需要的水,在手连续稳定的按压下人做功的过程中是将人体的生物能最终转化为出水口水的____能和____能。

1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叫做“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种节能减排的措施.乙醇是一种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13、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人类向自然界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____.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____.

(3)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溶液是粉红色的.现将。

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14、(2016•舟山)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

15、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8分)17、(2015•金华)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后.某科学小组同学对于“含氧化合物制氧气“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Ⅰ.只有含氧化合物才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Ⅱ.任意一种含氧化合物都可以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已知】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2H2O22H2O+O2↑②2KCIO32KCl+3O2↑③2KMnO4K2MnO4+MnO2+O2↑

对于以上观点;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加以证明.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针对观点I;大家一致认为不需要设计验证实验就可直接判定该观点是正确的。

(1)他们判定观点Ⅰ正确的理论依据是____。

(2)除上述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物以外,请你再列举﹣种能分解生成氧气的非金属氧化物____。(填化学式)

【探究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以及试管(主要成分是SiO2);酒精灯、铁架台等必要的仪器.请从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及仪器;从含氧物质加热能否产生氧气的角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证明观点Ⅱ错误.

(3)上述对照实验的方案是:____。(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评价交流】比较①、②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MnO2作催化剂,但KClO3霱要加热;比较②、③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加热,但KClO3还需要催化剂;根据上述分析,对含氧化合物制氧气,归纳槪括出一个新的观点(观点Ⅲ)。

(4)观点Ⅲ:含氧化合物若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____。18、(2015•温州)温州产盐历史悠久;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1)用如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

(2)海水晒盐过程中,还能得到氯化镁(MgCl2)。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获得镁和氯气(Cl2),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腌制咸鸭蛋需要合适溶质质量分解的食盐水。现有1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若将其稀释到20%,需加水多少千克?

19、(2015•温州)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地,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的纸杯10个;按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组。

②将A组纸杯提升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③分别用B;C、D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时间(秒)

速度(米/秒)

纸杯质量0.10.20.30.40.50.60.70.80.91.0m0.50.81.01.11.21.21.21.21.21.22m0.61.01.31.51.61.71.71.71.71.73m0.81.31.61.92.02.12.22.22.22.24m0.91.51.82.02.22.42.52.62.62.6(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变量尽可能相同?____

(2)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依据:____20、为什么地球会依依不舍地绕着太阳转?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原始大气的成分;据此解答.

【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选:D2、C【分析】【分析】(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解答】解:A;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若再有该病原体入侵,抗体还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A正确;

B;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B正确;

C;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因此抗体不能够破坏和排斥所有的病原体,C错误;

D;抗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D正确。

故答案为:C3、A【分析】【解答】A.扬声器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

B.电铃主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B不合题意;

C.动圈式话筒主要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C不合题意;

D.发电机主要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不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各选项的原理逐一分析作答.4、C【分析】【解答】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基因都要分开,染色体、基因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且不成对。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意在考查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时,成对的基因互相扥开。5、D【分析】【解答】A;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这是一种变异现象,A正确;

B;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称为相对性状,B正确;

C;能卷舌是显性性状;因此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C正确;

D、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是不是D错误.

故选: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表明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父母都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如Aa.遗传图解如图:

6、B【分析】【解答】选B。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可见B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分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7、C【分析】【解答】选C.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如图,牙齿的结构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髓,③牙髓内有丰富的神经,某人因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患龋齿后常感到疼痛难忍,这说明细菌已伤及③牙髓.故答案选:C

【分析】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图中,①是牙釉质,②是牙本质,③是牙髓,④是牙根.8、A【分析】【解答】选A。小肠绒毛壁薄;由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与消化无关小肠能通过肌肉层的蠕动来促进消化.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故答案选:A

【分析】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有许多特点与消化与吸收功能相适应。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碱氨气氨气蓝【分析】【分析】鉴别铵态氮肥通常用以下方法:将铵态氮肥与碱混合加热;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是铵态氮肥。

【解答】铵盐遇见碱放氨气;并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故答案为:碱;氨气;氨气;蓝10、19.629.4【分析】【分析】已知物体G的质量;可直接利用重力公式计算物体G的重力,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OB=G•OA可直接求F的大小。

【解答】】解:G=mg=2kg×9.8N/kg=19.6N;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OB=G•OA可得:

F=(G•OA)/OB=(19.6N×0.3m)/0.2m=29.4N

故答案为:19.6N29.4N。11、动重力势【分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在手连续稳定的按压下人做功的过程中,消耗了将人体的生物能,使水发生流动,并提升一定高度,最终转化为出水口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动;重力势。

【分析】明确消耗的能量与获得的能量分别是什么,即可得出能量的转化情况12、可再生12:3:8C2H5OH+3O22CO2+3H2O【分析】【解答】解:乙醇俗称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其化学式为C2H5OH;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可再生;12:3:8;C2H5OH+3O22CO2+3H2O.

【分析】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时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13、焦炭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分析】【解答】(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故填:焦炭;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生活中常在铁的表面涂上铝粉.其原因是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故填:常温时,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保护里面的铁不被腐蚀;

(3)金属钴投入稀盐酸中时,发生化学反应:Co+2HCl=CoCl2+H2↑;随着反应的进行,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故填:金属不断溶解,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分析】(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空气、石灰石和焦炭;

(2)铝比较活泼;通常情况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实验现象.14、上升Ca(OH)2【分析】【分析】根据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综合,属于学科交叉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理压强的知识进行.

【解答】解:水和生石灰混合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上升,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是:CaO+H2O═Ca(OH)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Ca(OH)2;

答案:上升;Ca(OH)215、太阳夏至【分析】【分析】①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太阳圆形的像;即小孔成像;②在物体到小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据此分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

【解答】解:茂密的树叶缝隙形成许多小孔;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即我们看到的圆形光斑,地上的圆斑就是太阳经此小孔成的像.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不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也最接近正圆形.

故答案为:太阳;夏至.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解答题(共4题,共8分)17、(1)质量守恒定律。

(2)H2O

(3)操作方法:分别取5g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三只试管口;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又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氯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氯酸钾也会释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锰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证明加热二氧化锰没有产生氧气。

结论:观点Ⅱ是错误的。

(4)含氧化合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分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根据实验要求来设计实验;

(4)通过比较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填:质量守恒定律;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填:H2O;

(3)要想验证观点Ⅱ错误;可以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观察是否能产生氧气;

故填:操作方法:分别取5g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三只试管口;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又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氯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氯酸钾也会释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锰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证明加热二氧化锰没有产生氧气。

结论:观点Ⅱ是错误的。

(4)由实验比较可知;含氧化合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故填:含氧化合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故答案为:

(1)质量守恒定律。

(2)H2O

(3)操作方法:分别取5g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三只试管口;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高锰酸钾产生了氧气;又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氯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氯酸钾也会释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锰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证明加热二氧化锰没有产生氧气。

结论:观点Ⅱ是错误的。

(4)含氧化合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18、(1)过滤;(2)MgCl2Mg+Cl2↑;(3)2.5kg.【分析】【分析】(1)过滤可以将固体与液体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