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新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苏教新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苏教新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苏教新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苏教新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教新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所受重力为G的铅笔盒施于桌面的压力F;地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N,下列正确说法是()

A.N是由铅笔盒形变而产生的力。

B.F是由地面形变而产生的力。

C.因为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G与N相等。

D.两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弹力作用。

2、下列情况中加下划线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小汽车通过苏通大桥的运行快慢B.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C.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D.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3、放在马蹄形磁铁两极之间的导体棒ab,若磁铁上端为S极,导体棒中通有自b到a的电流时,导体棒ab受到安培力的方向为()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向上。

D.向下。

4、【题文】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为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A.B.mgC.mgD.mg+mg5、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大发射速度C.它是地球同步卫星运动时的速度D.所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速度都不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6、真空中有相距为r的两个点电荷A、B,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如果将A的带电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B的带电量不变,要使它们的静电力变为则它们的距离应当变为()A.16rB.4rC.2rD.2r7、一对男女溜冰运动员质量分别为m

男=80kg

和m

女=40kg

面对面拉着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如图所示,两人相距0.9m

弹簧秤的示数为9.2N

则两人(

)

A.速度大小相同约为40m/s

B.运动半径分别为r脛脨=0.3m

和r女=0.6m

C.角速度相同为6rad/s

D.运动速率之比为v脛脨v女=21

8、假如一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加1

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F=GMmr2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为原来的14

B.根据公式v=r娄脴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为原来的2

倍C.根据公式F=mv2r

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为原来的12

D.根据公式F=mr娄脴2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增大为原来的2

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头通过路基旁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1m/s,车尾通过该电线杆时的速度是7m/s,那么,火车中心位置经过此电线杆时的速度是____.10、如左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____,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这说明____.

1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过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估计出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倍.12、目前,物理学将自然界中物体的相互作用归纳成4种基本相互作用形式,这4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3、【题文】如图所示皮带转动轮,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2倍,A是大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一点,C是大轮上一点,C到圆心O1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转动时皮带不打滑,则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____,B、C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____。14、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R1:R2=1:3,那么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F1:F2=______,周期之T1:T2=______。评卷人得分三、识图作答题(共9题,共18分)1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1)A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2)B的名称叫_______________,l分子的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示表示)________________。(3)C对于生物体来说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6、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外界氧浓度在0~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17、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种,数量比为____。18、下图表示细胞膜结构,图中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①A代表__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②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这五种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③癌细胞的细胞膜上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19、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育种方法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2点即可)。(2)若要测定玉米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3)通过①⑧的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所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4)通过②⑥⑦的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的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5)通过②③④的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至少需要________年。(6)过程⑤⑦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为了解秋水仙素的作用,可用显微镜观察比较过程⑥和⑦形成的植株细胞中的________数目,可知秋水仙素的作用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20、如图表示某种生物膜结构以及物质进出膜的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为呼吸道上皮细胞膜,则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的结构是[__]__.(2)若图为心肌细胞膜,则图中箭头[__](填字母)表示氧气运输过程.(3)若图为消化道上皮细胞膜,则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填字母).(4)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__](填字母).(5)图中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的是[__](填字母).21、下图表示细胞膜结构,图中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①A代表__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②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这五种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③癌细胞的细胞膜上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22、下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用文字作答。

(1)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是通过____连接起来的。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NA分子复制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其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1是某雌性动物(2N=4)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动物一个细胞中的核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图3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中某指标Y的部分变化曲线,图4表示生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的①至④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②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一定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3)图2中的EF段可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图。(4)图3中,若Y表示细胞染色体数且α=2N,则该图可表示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变化曲线。①有丝分裂②减数第一次分裂③减数第二次分裂(5)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B的配子,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假设不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6)图4中Ⅰ的数量关系可对应图1中的细胞___________,若由Ⅱ变为Ⅲ,其原因是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4题,共32分)24、暑假里,小明去游乐场游玩,坐了一次名叫“摇头飞椅”的游艺机,如图1

所示,该游艺机顶上有一个半径为4.5m

的“伞盖”,“伞盖”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下面的悬绳转动,其示意图如图2

所示。“摇头飞椅”高O1O2=5.8m

绳长5m

小明挑选了一个悬挂在“伞盖”边缘的最外侧的椅子坐下,他与座椅的总质量为40kg

小明和椅子的转动可简化为如图2

所示的圆周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伞盖”保持在水平面内稳定旋转,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g

取10m/s2sin37?=0.6cos37?=0.8

在此过程中,求:图1

图2

(1)

座椅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2)

小明运动的线速度大小。25、质量为m

的物块A

上固定一轻质弹簧,以v1=3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另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B

以v2=4m/s

的速度与A

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两物块相距最近时,它们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6、我国将于2022

年举办冬季奥运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

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娄脤1=0.25

变为娄脤2=0.125.

一滑雪者从倾角娄脠=37鈭�

的坡顶A

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

处为一光滑小圆弧)

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

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L=26m

取g=10m/s2sin37鈭�=0.6cos37鈭�=0.8

求:

(1)

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

滑雪者到达B

处的速度;

(3)

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27、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30鈭�

的光滑斜面;斜面长L

为10m

一小球从斜面顶端A

处以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g

取10m/s2.

求:

(1)

小球沿斜面滑到底端B

点时的水平位移s

(2)

若在斜面上沿AB

两点所在的直线凿一光滑的凹槽,则小球由静止沿凹槽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4分)28、【题文】用细线吊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水平面距离悬点h,距离水平地面H.若细线突然在A处断裂;求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A的水平距离.

29、

30、【题文】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如图乙所示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图甲。

图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D【分析】

A;铅笔盒施于地面的压力F;地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N,支持力是由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而铅笔盒形变产生的力是压力.故A错误;

B;铅笔盒施于地面的压力F;地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N,支持力是由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而铅笔盒形变产生的力是压力,并不是地面形变而产生的力,故B错误;

C;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所以G与N相等,故C正确;

D;弹力的产生条件是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两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弹力作用,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弹力的产生条件是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垂直.弹力是不同于重力;摩擦力的又一种性质力.

从效果角度看压力;支持力均属于弹力范围.

2、C【分析】解:A;研究小汽车通过苏通大桥的运行快慢时;由于大桥长度远远大于小汽车的长度,此时小汽车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

B;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此时大小可以忽略,所以此时可以看作质点,故B正确;

C;火车过桥时;火车长度和桥的长度相比不能忽略,因此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时;飞船体积可以完全忽略,此时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本题要求选不能看作质点的;即选错误的,故选C.

质点是高中物理引入的第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即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

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平时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解析】【答案】C3、A【分析】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其方向均由左手定则来确定.

左手定则内容是:伸开左手大拇指垂直四指且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指的是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就是安培力的方向.

由题意可知,磁铁上端为S极,因此磁感线自下而上,而电流自b到a;所以有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解析】【答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其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来判定.

4、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长木板没有动,受力平衡,它受到木块给它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给它的向左的静摩擦力,等大反向,所以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故选B

考点:摩擦力。

点评:中等难度。在求解摩擦力大小时,一定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能根据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来求解.【解析】【答案】B5、D【分析】解:A、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速度v=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故A错误;

B;它是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故B错误;

C、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速度v=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所以同步卫星运动时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

D;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第一宇宙速度是围绕地球做匀圆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同时也是近地轨道圆周运动的速度;它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解决该题关键要知道第一宇宙速度有三种说法:①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②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

③它是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解析】【答案】D6、B【分析】解:当距离为r时有F=k①

当距离变化后依据题意有=k②

联立①②可得R=4r

所以选B.

对于这两种情况下分别根据库仑定律列方程即可求解.

正确理解库仑定律公式以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由于公式涉及物理量较多,因此常用两式相比的方法进行求解.【解析】【答案】B7、B【分析】解:弹簧秤对甲;乙两名运动员的拉力提供向心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录脳R录脳娄脴录脳2=M脪脪R脪脪娄脴脪脪2=9.2N

由于甲;乙两名运动员面对面拉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所以娄脴录脳=娄脴脪脪

R录脳R脪脪=M脪脪M录脳=12

则R录脳=0.3mR脪脪=0.6m

由于v=R娄脴

知两人的线速度不等,即速率之比为v脛脨v女=12

根据F=M录脳R录脳娄脴录脳2

解得:娄脴录脳=2360rad/s.

故B正确;AC

D错误.

故选:B

面对面拉着一弹簧秤做圆周运动的溜冰表演;故二者的角速度相同,弹簧秤对各自的拉力提供向心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解.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甲乙两人角速度相等,靠弹簧的弹力提供向心力.【解析】B

8、A【分析】解:A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卫星轨道半径增加1

倍,其受到的引力减为原来的14

故A正确;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知,当轨道半径变化时,万有引力变化,卫星的角速度娄脴=GMr3

随着变化,所以,不能用公式v=r娄脴

讨论卫星的线速度变化;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知,当轨道半径变化时,万有引力变化,卫星的线速度v=GMr

随着变化,所以不能根据公式F=mv2r

讨论卫星向心力的变化;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知,当轨道半径变化时,万有引力变化,卫星的角速度娄脴=GMr3

随着变化,所以,不能用公式F=mr娄脴2

讨论卫星的向心力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当轨道半径变化时,万有引力变化,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随着变化,所以,不能用向心力的表达式来讨论一些物理量的变化.

注意理解控制变量法.

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与半径有关,讨论这些物理量时要找准公式,正确使用控制变量法.【解析】A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

以火车为参考系,设火车的长度为L,有联立两式得.

故本题答案为:5m/s.

【解析】【答案】该题可以以火车为参考系,电线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车头的速度为1m/s,过车尾的速度为7m/s,求过中间位置的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进行求解.

10、略

【分析】

A做自由落体运动;A;B两球同时落地,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两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球1离开斜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球2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相同,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本题答案是: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球1落到光滑水平板上并击中球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答案】实验中;A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落地,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两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球1离开斜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球2做平抛运动,如观察到球1与球2水平方向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位移相等,说明球2的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

11、略

【分析】

如图所示,∠OBA=60°,

在△OAB中,

即:OA:AB=

∵v=

∴OA=v声t,AB=v飞机t;

∵声音从空中传到某同学处的时间和飞机飞行的时间是相等的;

∴v飞机:v声=3

即: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声速的倍.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当飞机在某同学头顶处发出声音后;飞行继续前进,如图,知道∠OBA=60°,根据三角形的角边关系可求出飞机飞行路程AB和声音传播路程之间的关系,因为声音从空中传到某同学处的时间和飞机飞行的时间是相等的,根据速度公式可知飞机飞行速度和声速的大小关系.

12、略

【分析】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简称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故答案为: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解析】【答案】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13、略

【分析】【解析】设C点角速度为w,AC为共轴,角速度相同,A的线速度为2wr,B的线速度为wr,B的线速度与A的线速度相同为2wr,角速度为2w,可求出三个线速度与角速度之比【解析】【答案】1:24:114、9:21:3【分析】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F=G=mR

解得T=2π

所以;

==•()2=×()2=

==

故答案为:9:2,1:3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表达式分析讨论即可。

本题关键是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这一思路,能灵活选择向心力,采用比例法解答。【解析】9:21:3三、识图作答题(共9题,共18分)15、(1)C、H、O、N、P(2)核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磷酸

(3)携带遗传信息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分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核酸的种类、分布、核苷酸的组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分析图形: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E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说明D是DNA,E是RNA;构成DNA和RNA的单体是B核苷酸;核苷酸经过脱水缩合构成C核苷酸链;组成核苷酸的化学元素A由C、H、O、N、P构成。

2、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解答】(1)由题意分析;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E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故D;E分别为DNA、RNA,组成核酸的元素是C、H、O、N、P。

(2)B的名称是核苷酸,一分子B是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

(3)C代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解析】(1)C、H、O、N、P(2)核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磷酸

(3)携带遗传信息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6、(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2)有氧呼吸葡萄糖(3)1.5【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之间的数量关系,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及应用,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细胞呼吸方式的综合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

(1)据图分析:外界氧浓度在0~10%以下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故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P点后,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说明这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根据反应式,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CO2释放量为0.4,则无氧呼吸CO2释放量为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故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需氧呼吸的倍。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解析】(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2)有氧呼吸葡萄糖(3)1.517、(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

(3)YyRR或YyRr2或41:1或1:1:1: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图像分析能力。【解答】(1)由题意及图可知,后代圆粒:皱粒=3: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是Rr×Rr;黄色:绿色=1:1,故亲本相关基因型为Yy×yy。因为亲本的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故其基因型为YyRr×yyRr。(2)由于亲本的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yyRr;故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概率为1/2×1/4=1/8,和绿色皱粒,概率为1/2×1/4=1/8,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为yyRR(1/2×1/4=1/8)和yyrr(1/2×1/4=1/8),故F1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8+1/8=1/4。(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若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有2种情况,第一种:YyRR×yyrr,F2的性状类型有(1黄:1绿)圆,共2种,比例是1:1,第二种:YyRr×yyrr,F2的性状类型有(1黄:1绿)(1圆:1皱)即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共4种,比例是1:1:1:1。【解析】(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

(3)YyRR或YyRr2或41:1或1:1:1:118、(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2)a、e选择透过性(3)糖蛋白【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图可知,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分子,D表示糖蛋白,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外侧,所以跨膜运输的方向a、b、c、d是从外向里,e是从里向外;a、e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c、d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b不需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解答】(1)根据题图,可知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a和e需要载体和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明显减少的是D糖蛋白。

【解析】(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2)a、e选择透过性(3)糖蛋白19、(1)生长周期短,节约时间;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准确

(2)10

(3)基因突变

(4)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3

(6)染色体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变异与育种的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生长周期短,节约时间;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准确。(2)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若要测定玉米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10条染色体。(3)通过①⑧的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所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4)通过②⑥⑦的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的最大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通过②③④的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至少需要3年。(6)过程⑤⑦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为了解秋水仙素的作用,可用显微镜观察比较过程⑥和⑦形成的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知秋水仙素的作用结果是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1)生长周期短,节约时间;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后代数目多,统计结果准确(2)10(3)基因突变(4)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3(6)染色体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20、(1)C糖蛋白(或糖被)

(2)b

(3)B

(4)A

(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知识的综合性较高,解此题意的关键在于对题图的分析和审查后的信息获取。据图分析: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糖被),a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d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出细胞。【解答】(1)若图为呼吸道上皮细胞膜[C]糖蛋白(或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2)若图为心肌细胞膜,需要大量消耗氧气,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因此图中箭头b表示氧气运输过程。

(3)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B](磷脂双分子层)。

(4)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A](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5)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a表示主动运输。

【解析】(1)C糖蛋白(或糖被)(2)b(3)B(4)A(5)a21、(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2)a、e选择透过性(3)糖蛋白【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图可知,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分子,D表示糖蛋白,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外侧,所以跨膜运输的方向a、b、c、d是从外向里,e是从里向外;a、e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c、d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b不需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解答】(1)根据题图,可知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a和e需要载体和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明显减少的是D糖蛋白。

【解析】(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2)a、e选择透过性(3)糖蛋白22、

(1)氢键50%

(2)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基因。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特点和DNA复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间的网络结构能力。【解答】

(1)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

(2)DNA分子复制具有的两个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3)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其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称为基因。【解析】(1)氢键50%

(2)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基因。

23、(1)①②③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2)②④

(3)④

(4)①

(5)AB、ab、ab

(6)④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分析】【分析】本题结合柱形图、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然后进行答题。分析题图:图1中①至④细胞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2为减数分裂中DNA含量变化;图4中a为染色体、b为姐妹染色单体、c为DNA。【解答】(1)图1的①至④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有丝分裂中期,该动物为雌性,②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据上述分析可知,图1中一定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②④。(3)图2中的EF段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可对应图1中的④图。(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2N→4N→2N,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2N→N→2N→N,图3中,若Y表示细胞染色体数且α=2N,则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变化曲线。(5)某生物基因型AaBb,若它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与它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的的基因型是AB、ab、ab。(6)图4中Ⅰ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等,则可对应图1中的细胞④,若由Ⅱ变为Ⅲ,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其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解析】(1)①②③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②④(3)④(4)①(5)AB、ab、ab(6)④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四、计算题(共4题,共32分)24、解:(1)向心力沿水平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拉力:

(2)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其中R0=4.5+5sin37°=7.5m

解得:v=7.5m/s【分析】解题的关键是从运动情况出发得到受力情况,结合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解题。(1)

根据运动情况得到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到绳子的拉力的大小;(2)

根据水平方向合力等于向心力得到做圆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解析】解:(1)

向心力沿水平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拉力:T=mgcos37鈭�=500N

(2)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娄脠=mv2R0

其中R0=4.5+5sin37鈭�=7.5m

解得:v=7.5m/s

25、解:AB

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速度相同;取碰撞前B

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共同速率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到。

mv脪脪鈭�mv录脳=2mv

解得v=0.5m/s

【分析】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竖直方向上AB

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水平面的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系统不受外力。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速度相同;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二者的速率。

本题含有弹簧的碰撞问题,往往遵守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两大规律。中等难度。【解析】解:AB

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速度相同;取碰撞前B

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共同速率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到。

mv脪脪鈭�mv录脳=2mv

解得v=0.5m/s

26、略

【分析】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雪者在斜坡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至速度v1=4m/s

期间的加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

(2)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速度大于4m/s

时的加速度;球心速度为4m/s

之前的位移,从而得出加速度变化后的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滑雪者到达B

处的速度。

(3)

根据动能定理分别求出在水平面上速度减为4m/s

之前的位移和速度由4m/s

减小到零的位移;两个位移之和为滑行的最大距离。

本题综合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规律,关键理清滑雪者的运动过程,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解题;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解析】解:(1)

设滑雪者质量为m

滑雪者在斜坡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至速度v1=4m/s

期间,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鈭�鈭�娄脤1mgcos37鈭�=m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