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学案(第3课时)_第1页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学案(第3课时)_第2页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学案(第3课时)_第3页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学案(第3课时)_第4页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学案(第3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12《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导学案(第3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分布和移动规律;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形成和分布;3.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1.大气环流(1)概念:(2)作用: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分布:全球近地面共有___个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___个风带。其中,___个低气压带。(2)季节移动:原因——地球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_______而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季____移,冬季____移;南半球夏季时____移,冬季时____移。练习1:地理填充图册P18页第八、九题,P19页第十题。三圈环流的形成与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练习2:结合右图,列表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解析]由赤道向两极地区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是产生三圈环流的根本原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造成的结果。在此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类比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如下表1和表2)。表1风带流向属性信风带由副流向赤道低压带,由相对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干燥西风带由副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相对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湿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相对温度低处流向温度高处干燥表2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影响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夏季,陆地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根本原因仍是____作用,它是由海陆______差异和海陆______状况所决定的。即____差异导致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2)气压分布:北半球7月: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切断。(此时大陆上为____压中心,海洋上为____压中心),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切断。(此时大陆上为____压中心,海洋上为____压中心)。南半球由于________,其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练习3:读图填充并回答:(1)下图中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2)冬、夏两季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冬季,亚洲大陆形成强大的_____又叫______,北太平洋形成______;夏季,亚洲大陆形成_______又叫_____,北太平洋则形成_____。4.季风环流(1)概念:盛行风向随________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2)成因:____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原因_____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3)东亚季风:成因_______风向:冬季_____季风,夏季______季风(4)南亚季风:成因________风向:冬季_____季风,夏季______季风受北半球大气活动活动中心的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季风气候,其风向见下图: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图练习4:列表比较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解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表地域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源地成因特点范围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我国云南南部、海南岛

自我测评: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2.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B.1月份,亚洲高压切断赤道低压带C.7月份,大陆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D.南半球气压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3.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4.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双向选择题)()A.极地高压和副热带高压成因相同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极地高压的一部分C.南半球40°~60°之间吹西北风D.高低纬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5.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有(双向选择题)()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北印度洋洋流影响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D.飓风6.当亚洲高压势力强盛时(双向选择题)()A.北半球为夏季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C.南半球为夏季D.济南昼短夜长7.读图7回答:(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①;②;③。(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由于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冬季向移动。(3)下列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与图A所表示的时间相符的是()A.东南沿海台风频繁B.亚洲高压势力强大C.华南开始进入雨季D.印度一带盛行东北季风788.读图8“亚洲季风图”,回答:(1)图1代表的季节是,图2代表的季节。(2)图1斜线部分的气压名称是;图2中位于世界最大大陆气压名称是。(3)图中A表示季风,B表示季风。(4)图2中C季风的性质。季风的成因:。(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原因是______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大气环流(1)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作大气环流。(2)①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②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763(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北南南北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1)热力热力分布(2)副热带高热低压(亚洲低压)低高冷高压高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练习3.(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低压(阿留申低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高压(夏威夷高压)4.季风环流(1)季节(2)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东南(4)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北西南练习4.地域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偏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高压太平洋亚洲高压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特点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范围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我国云南南部、海南岛自我评测:1.D2.C3.A4.CD5.AC6.CD7.(1)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2)太阳直射点南(3)A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