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货概述知识分享_第1页
一-存货概述知识分享_第2页
一-存货概述知识分享_第3页
一-存货概述知识分享_第4页
一-存货概述知识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存货一、存货概述(1)存货的定义: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资等.存货的内容:1.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产成品,商品,委托代销商品2.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存货: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3.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存货:原材料,燃料,包装物思考:低值易耗品是存货吗?一、存货概述(2)存货的特性:

1.有形性2.以出售为目的3.变现能力强4.潜在的盈利性5.潜在的亏损性二、存货的取得(1)取得方式入账价值外购存货购货价格+附加成本+相关税费自制存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加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成本+加工费+相关税费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合同或协议价、评估价盘盈的存货实际成本(存在同类存货)或者市场价值接受捐赠的存货发票单据价格+企业承担的相关税费(能取得相关单据的);同类存货的市场价值+企业承担的相关税费(不能取得相关单据的)。计价——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二、存货的取得(2)----会计核算1.外购存货的核算(假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要点:增值税进项=不含税价*17%+运费*7%外购存货入帐价值=实际取得成本+价内税+运费*(1-7%)+其他直接支出分三种情况:(1)单料同到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2)单到料未到收到单据时,借: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收到材料时: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二、存货的取得(3)----会计核算(3)料到单未到收到材料时,不作处理到月末,单据未到,按估计金额处理: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冲销上述分录: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原材料收到单据时: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二、存货的取得(4)----会计核算会计业务题:某公司5月20日够入材料一批,已验收入库,但发票等凭证尚未收到,月末暂时估计为1200元.6月8日,企业收到相关单据,增值税发票标明材料价款为1000元,增值税为170元.另外,收到运费普通发票一张和途中保险费发票一张,注明运费为100元,已知运费的增值税抵扣比率为7%,保险费为10元.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二、存货的取得(5)----会计核算答案:5月20日,不做处理5月31日,借:原材料12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2006月1日,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1200贷:原材料12006月10日,借:原材料1000+100*(1-7%)+10=110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17%+100*7%=177贷:银行存款1280二、存货的取得(6)----会计核算外购物资的途中损耗(1)合理损耗----不处理,提高了采购单价(2)非正常损耗发现时,冲减采购成本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在途物资查出原因: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管理费用(原因不详)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二、存货的取得(7)----会计核算2.接受投资的存货要点:存货按合同约定价格计价例题:某企业接受投资材料一批,约定价值为100万元,占股本的10%,股本总额为8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借:原材料100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贷:股本800*10%=80万资本公积100+17-80=37万二、存货的取得(8)----会计核算3.接受捐赠的存货要点:如果能够取得相应的单据,存货按单据上的价值和相关支出入帐;如果不能取得单据,存货按市价和相关支出入帐,但是,增值税不予抵扣.(1)能取得单据例:某企业接受捐赠,增值税发票标明材料1000元,增值税170元.另外,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了100元运费,适用抵扣增值税率为7%.二、存货的取得(9)----会计核算借:原材料1000+100*(1-7%)=109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100*7%=177贷:银行存款100递延税款1000*33%=330资本公积1093+177-100-330=840(2)不能取得单据例:该材料无单据,市场价格为1100,其他资料同上.二、存货的取得(10)----会计核算借:原材料1100+100*(1-7%)=119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7%=7贷:银行存款100递延税款1100*33%=363资本公积1193+7-100-363=7374.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5.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存货三、存货发出的计价(1)思考:既然准则规定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些不同方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商品进销差价)三、存货发出的计价(2)现举例说明:假设某企业采购和使用A材料的资料如下:1月1日材料余额为200件,单价为50元/件;1月10日,购进800件,单价为60元;1月11日,生产领用600件;1月18日,购进500件,单价为70元;1月20日,生产领用了800件;1月23日,又购入了100件,单价为80元.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材料本月发出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三、存货发出的计价(3)----先进先出法

(期初)10000+(购入)91000=101000=(领用)86000+(期末)15000项目进出存1.1期初(200)200*50=100001.10购入(800)800*60=4800010000+48000=580001.11领用(600)200*50+400*60=34000400*60=240001.18购入(500)500*70=3500024000+35000=590001.20领用(800)400*60+400*70=52000100*70=70001.23购入(100)100*80=80007000+8000=150001.31期末(200)15000合计9100086000-----三、存货发出的计价(4)----后进先出法项目进出存1.1期初(200)200*50=100001.10购入(800)800*60=4800010000+48000=580001.11领用(600)600*60=36000200*50+200*60=220001.18购入(500)500*70=3500022000+35000=570001.20领用(800)500*70+200*60+100*50=52000100*50=50001.23购入(100)100*80=80005000+8000=130001.31期末(200)13000合计9100088000-----(期初)10000+(购入)91000=101000=(领用)88000+(期末)13000三、存货发出的计价(5)----加权平均法期末计算的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购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本例中:加权平均单价=101000/1600=63.125元/件发出存货成本=63.125*1400=88375元期末存货成本=63.125*200=12625元(期初)10000+(购入)91000=101000=(领用)88375+(期末)12625

三、存货发出的计价(6)----移动加权平均法项目进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出存1.1期初(200)200*50=100001.10购入(800)800*60=4800010000+48000=580001.11领用(600)(10000+48000)/(200+800)=58600*58=34800400*58=232001.18购入(500)500*70=3500023200+35000=582001.20领用(800)58200/(500+400)=64.67800*64.67=51733100*64.67=64671.23购入(100)100*80=80006467+8000=144671.31期末(200)14467合计9100086533-----(期初)10000+(购入)91000=101000=(领用)86533+(期末)14467四.材料发出的核算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生产领用)制造费用(生产一般性消耗领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领用)其他业务支出(销售原材料)营业费用(销售部门领用)在建工程(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耗用)贷:原材料(实际成本,但是在计划成本法下则为计划成本)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在计划成本法下)五.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1)思考:前面讲了材料以实际成本核算,那么,为什么还要以计划成本核算.三个帐户:1.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物资采购-----按实际成本核算3.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表示超支(实际大于计划)或者转出发出存货的节约差异,贷方表示节约(实际小于计划)或者转出发出存货的超支差异(一)原材料的购入借:物资采购(按实际成本)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贷:物资采购(按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五.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二)发出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需要在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分配,具体分配方法如下: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期末结存存货应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期末存货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那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五.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3)案例:假设某企业采购和使用A材料的资料如下:1月1日材料余额为200件,单价为50元/件;1月10日,购进800件,单价为60元;1月11日,生产领用600件;1月18日,购进500件,单价为70元;1月20日,生产领用了800件;1月23日,又购入了100件,单价为80元.计划成本为55元/件另外,发出材料的1400件,其中,基本生产车间领用800件,车间一般消耗领用200件,管理部门领用100件,销售部门领用100件,用于正在建设的厂房100件,卖出材料100件.要求:请用计划成本法对以上业务进行核算,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五.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4)期初的材料成本差异=200*(50-55)=-1000本期购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800*(60-55)+500*(70-55)+100*(80-55)=14000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200*55=11000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800+500+100)*55=77000材料成本差异率=(-1000+14000)/(11000+77000)=14.77%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600+800)*55=770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77000*14.77%=11373期末材料的计划成本=200*55=11000期末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1000*14.77%=1627验证:(期初的材料成本差异)-1000+(本月购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14000=13000=(发出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1373+(期末存货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627五.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5)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结转原材料:借:生产成本800*55=44000制造费用200*55=11000管理费用100*55=5500营业费用100*55=5500在建工程100*55=5500其他业务支出100*55=5500贷:原材料770002.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借:生产成本44000*14.77%=6501制造费用11000*14.77%=1624管理费用5500*14.77%=812营业费用5500*14.77%=812在建工程5500*14.77%=812其他业务支出5500*14.77%=812贷:材料成本差异77000*14.77%=11373*六、低值易耗品的核算(1)1.一次摊销法(实质是不摊销,直接领用)借:制造费用(车间领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营业费用(销售部门领用)其他业务支出(对外销售)在建工程(自建工程领用)贷:低值易耗品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2.分期摊销法(按月摊销)领用时:借:待摊费用贷:低值易耗品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摊销到每月时:借:制造费用(车间领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营业费用(销售部门领用)贷:待摊费用3.报废时回收残料(上述两种方法会计处理相同,都是冲减当期费用)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车间领用)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营业费用(销售部门领用)*六、低值易耗品的核算(2)3.五五摊销法-----领用摊一半,报废摊一半(1)领用: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月末,摊一半:借:费用等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2)报废时,摊另一半:(分录同上)同时,冲减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回收残料,同时冲减费用:借:原材料贷:费用等如果上述分录是按计划成本核算,还需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费用等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七、包装物的核算(1)包装物的范围:属于:1.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3.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4.出租和出借给购买单位的包装物不属于:1.包装材料2.储存保管产品的包装物*七、包装物的核算(2)1.生产领用借:生产成本贷:包装物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2.随同产品,不单独计价借:营业费用贷:包装物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3.随同产品,单独计价借:其他业务支出借:现金等贷:包装物贷:其他业务收入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七、包装物的核算(3)4.出租和出借包装物(1)发出包装物借:其他业务支出(出租)或营业费用(出借)贷:包装物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2)收取租金-----出租借:现金等贷:其他业务收入(3)收取,反还或没收押金收取:借:现金等贷:其他应付款反还:反冲上述分录没收: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出租)或营业费用(出借)营业外收入(实质是罚款)(4)报废借:原材料贷:其他业务支出(出租)或营业费用(出借)*八、产成品和自制半成品的核算1、自制半成品的核算(1)生产自制半成品借: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贷:生产成本(2)继续加工时借:生产成本、贷: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2、产成品核算(1)产成品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2)发出产成品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九、存货清查的核算1.盘盈(1)发现问题: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解决问题: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2.盘亏(1)发现问题: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解决问题: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属管理失误)其他应收款(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十.存货的期末计价(1)----重点<<会计准则----存货>>规定:(1)存货的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3)会计处理采用备抵法.1.第一句:存货的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1)什么是成本?(2)什么是可变现净值?A.有市价的情况下(如:产成品,原材料等):可变现净值=市价—处置费用—相关税费B.无市价的情况下(如: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可变现净值=市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费用—处置费用—相关税费(3)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十.存货的期末计价(2)----重点请确定钢锭的可变现净值:第一种情况:企业有钢锭一吨,钢锭的市场价格为3000元/吨,估计处理时的搬运费300元,估计销售费用200元.第二种情况:企业有钢锭一吨,钢锭的市场价格不详,但是,知道一吨钢锭可以生产出两个缸体,每个缸体的市场价格为1500元/个,钢锭生产成缸体需要加工费200元/个,估计缸体的搬运费100元,估计销售费用200元.要求:请就以上两种情况分别计算钢锭的可变现净值.十.存货的期末计价(3)----重点答案:第一种情况:钢锭的可变现净值=3000—300—200=2500元/吨第二种情况:钢锭的可变现净值=1500*2—200*2—100—200=2300元/吨十.存货的期末计价(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