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3/wKhkGWedgTeAbpnkAALe8PJhVGI045.jpg)
![浙江诸暨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3/wKhkGWedgTeAbpnkAALe8PJhVGI0452.jpg)
![浙江诸暨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3/wKhkGWedgTeAbpnkAALe8PJhVGI0453.jpg)
![浙江诸暨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3/wKhkGWedgTeAbpnkAALe8PJhVGI0454.jpg)
![浙江诸暨某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2C/03/wKhkGWedgTeAbpnkAALe8PJhVGI0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诸暨中学2024届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室温下,1L含0.1molHA和0.1molNaA的溶液a及加入一定量强酸或强碱后溶液的pH如下表(加入前后溶液
体积不变):
溶液a通入0.01molHC1力口入0.01molNaOH
pH4.764.674.85
像溶液a这样,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后pH变化不大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和0.1mol・I「HA溶液中HzO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向溶液a中通入0.1molHCI时,人-结合H+生成HA,pH变化不大
C.该温度下HA的a二10""'
D.含0.1mol-L-'Na2HPO4与0.1molL-'NaH2PO4的混合溶液也可做缓冲溶液
2、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
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8g乙酸乙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3NA
B.常温常压下28gFe与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L5NA
A
C.标准状况下,2.24LCb与CH4反应完全,形成C一C1键的数目为O.IN
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为IOMNA
3、缓冲溶液可以抗御少量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人体血液里最主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
维持血液的pH保持稳定。己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时,反应H2c03,-11(:03-+田的Ka=10g,正常人的血液中
c(HCOy):C(H2CO3)-20:1,Ig2=0.3o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液内Kw=1014
B.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血液的pH约为7.4
_2"+
C.正常人血液中存在:C(HCO3-)+C(0H)+2C(CO3)=C(H)+C(H2C03)
D.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只有发生HCO3—+OH-=CO32—+H2O的反应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分别向相同浓度的
前者无现象,后者有Ksp(ZnS)<Ksp
AZnSCh溶液和溶液
黑色沉淀生成(CuS)
中通入足量H2s
常温下,分别测等浓
酸性:
B度的NaX溶液和前者pH小于后者
HX>H2cO3
Na2c03溶液的pH
将铜粉加入FeCh溶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C金属铁比铜活泼
液中体出现
将表面附有黑色的
银器为正极,
Ag2s银器浸入盛有
D黑色逐渐褪去Ag2s得电子生成单
食盐水的铝质容器
质银
中
A.AB.BC.CD.D
5、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而含有Fe。以下操作选择及排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少量氮水②加入少量KI溶液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B,①③C.②③D.③②
6、比较纯碱的两种工业制法,正确的是
选项项目氨碱法联合制碱法
A.原料食盐、氨气、生石灰食盐、氨气、二氧化碳
B.可能的副产物氯化钙氯化镀
C.循环物质氨气、二辄化碳氨气、氯化钠
D.评价原料易得、产率高设备简单、能耗低
A.AB.BC.CD.D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g9%的葡萄糖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F2通入足量饱和食盐水中可置换出0.个CL
C.工业合成氨每断裂NA个N=N键,同时断裂6NA个N-H键,则反应达到平衡
D.常温下1LpH=7的Imol/LCKOONH,溶液中CLCOCT与NH;数目均为NA
8、某学生设计下列装置,在制取某些物质A的同时,还能提供电能,可行性的是()
-T用电器区+
5rv-
-q一11二
Z-Z-::««-:--Z-分离fA
•L!
甲乙电解质溶液A
AH2Cl2稀HC1HC1
N某可行溶液
B2H2NH3H2O
CCO2NH3NaCl饱和溶液NaHCOj
溶液
DPbPbO2H2s04PbSO4
B.BC.CD.D
9、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氟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OH+Ch一->CO2+4+。一+
H2O(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
B.该反应中,若有ImolCN一发生反应,则有5NA电子发生转移
C.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
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一在负极区发生反应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InwlPMP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R.O.lmolHz和O.lmol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干。.2NA
C.20mLiOmol/L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D.O.lmolNIh-所含电子数为6.02X1023个
11、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电NiOOH
极
电极3
—
Ni(OHk
碱性电解液
A.连接Ki可以制取O2
B.电极2发生反应2H2O+2e=H2T+2OH
C.电极3的主要作用是通过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
D.连接K2溶液的pH减小
1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0c水浴
浓硫酸、浓硝酸和茶的混1合物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
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储得到产品
13、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的物质制备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气中点燃>苧a(州)>
A.CCOTCO2-°HNa2c(h
B.Cu.ABNO泻q)_>CU(NO3)2溶液」“刈叫)一>Cll(OH)2
点燃>儿
C.FeFe2O3Fe2(SO4)3溶液
>1:
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食醋除水垢2H++CaCO3=Ca2++CO?t+H2O:
+2
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2H+SO3=SO21+H2O
C.处埋工业废水时Cr(VI)的转化:Cr2O7r3SO3、8H+=3SO4z-+2C产+4出。
2+2+
D.用酸性KMnO4测定草酸溶液浓度;5C2O4+2MnO4+16H=2Mn+10CO2t+8H2O
15、如图,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氯化核固体与氢氧化银晶体[Ba(OH)2・8%O)],并用玻璃棒搅
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知()
冰龈闻
A.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氯化铉与氢氧化领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4C1+Ba(OH)2-*BaCl2+2NH3*H2O-Q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u2\Br\Cl"
2-
B.能使酚酸变红的溶液中:K'、Na\C03>A10/
23
C.c(C10-)=lmol・L的溶液中:Fe\Al\N03\「
2
D.K,/c(0H-)=0.Iniol・!?的溶液中:NH;、Mg\S0?\CH3CO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化合物甲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化学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己知丙和丁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常见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一。
(2)甲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已知化合物甲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正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负价,则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
素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一o
18、下列A〜J十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为正盐;常温、常压下,B、
C、D、E、G、H、I均为气体,其中D、G、H为单质,H为黄绿色气体,I通常为红棕色气体,I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E的大16;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G能在H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C易溶于水;J是一元含氧强酸。
Un
rE
L0
回答下列问题:
(DA的化学式为
⑵一定条件下,B和D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为
(3)J和金属Cu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4)H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⑸在I和F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羽的质量之比为o
19、无水硫酸铜在加熟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某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温度下气体产物的组
成.实验装置如下:
无水太比割
每次实验后均测定B、C质量的改变和E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E中气体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
实验组别温度称取CuSO4质量/gB增重质量/gC增重质量/gE中收集到气体/mL
①Ti0.6400.32000
②T20.64000.256v2
③T30.6400.160Y322.4
④
T40.640x40.19233.6
(D实验过程中A中的现象是______.D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
(2)在测量E中气体体积时,应注意为,然后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的液面相平,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
测得气体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实验①中B中吸收的气体是____.实验②中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4)推测实验②中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③中理论上C增加的质量丫3=_______g.
(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比较T3和T.温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0、肿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联(N2H4H2O)O
己知:N2H4小2。高温易分解,易氧化
制备原理:CO(NH2)2+2NaOH+NaCiO=Na2CO3+N2H4H2O+NaCI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0%/\
NaOHA;—\
溶液超韭药
⑴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填标号)
A.容量瓶B.烧杯C.烧瓶D.玻璃棒
⑵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实验二)制取水合胱。(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温度计
温度计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储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4馆分。
⑶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CO(NH2)2溶液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蒸馈时需要减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O
(实验三)测定馆分中骄含量。
(4)水合肿具有还原性,可以生成氮气。测定水合阴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信分5.000g,加入适量NaHCCh固体(保证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配制1000mL溶液。
b.移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水,摇匀。
C.用0.2000mol/L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⑸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___滴定管中(选填:“酸式”或“碱式”)水合肿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0
⑹若本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8.20mL,储分中水合脐(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21、我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强国。
LiZnAs是研究铁基超导材料的重要前体。
(DLiZnAs中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o
(2)AS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A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CO分子内因配位键的存在,使C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高而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CO有剧毒。
1mol[Zn(CN)4产离子内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配原子为。
⑷镇的叙化物常用作电极材料的基废口纯粹的NiO晶体的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同,为获得更好的导电能力,
将纯粹的NiO晶体在空气中加热,使部分Ni2+被氧化成Ni3♦后,每个晶胞内02•的数目和位置均未发生变化,银离
子的位置虽然没变,但其数目减少,造成晶体内产生阳离子空位(如图所示)。化学式为NiO的某银氧化物晶体,阳
离子的平均配位数为,阴离子的平均配位数与纯粹的NiO晶体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
2+3+
变,叫写出能体现银元素化合价的该晶体的化学式示例:F^O4写作FeFe2O4)o
⑸所有的晶体均可看作由某些微粒按一定的方式堆积,另外的某些微粒填充在上述堆积所形成的空隙中。在面心立方
紧密堆积的晶胞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空隙:八面体空隙和四面体空隙(如下左图所示)。在LiZnAs立方晶胞中,Zn以
面心立方形式堆积,Li和As分别填充在Zn原子围成的八面体空隙和四面体空隙中,在a=0,0.5和1三个截面上
Zn和Li按下图所示分布:请在下图As原子所在的截面上用补画出As原子的位置,并说明
a=0和1由侬面a=0.5的假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题分析】
A.溶液a为酸性,HA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相对于纯HA,同浓度下,溶液a中存在一部分A。,起始时有了一
部分产物,所以溶液a和O.lmol/LHA溶液中HA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从而H2O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A
选项错误;
B.根据表中数据,向溶液a中通入0.1molHQ时,溶液a中一共只有1L含O.lmolNaA,则完全消耗NaA,这就
超出了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了,NaA变成了HA,溶液便失去了缓冲能力,pH不可能变化不大,B选项错误;
c(H+).c(A)
C.HA的Ka=由表可知,1L含0.1molHA和0.1molNaA的溶液a的pH=4.76,但此时c(A)不等
c(HA)
于c(HA),故该温度下HA的居,不等于IO』,,C选项错误;
D.向0.lmol・LTNa2Hp04与O.lmollTNaH2P0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溶液的组成不会明显变化,故
也可做缓冲溶液,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2、C
【解题分析】
A.8.8g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是0.1m",其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L4NA,A错误;
B.常温常压下Fe在浓硝酸中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CL(0.Imol)与CH4反应完全,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形成C—C1键的数目为0.IN.、,C正确
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铁、铝与硝酸反应的原理,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在
加热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io
3、B
【解题分析】
A.25c时,Kw=1044,人的正常体温是36.5C左右,所以血液内的小>1。」3A项错误;
B.由题可知,Ka.HCOJ:f):20X:(H+)=]那么怆除=怆(20乂。(川))=lg20+lgc(T)
c(H二COJ1
即lg&i=lg20_pH,代入数值得pH=1g20-1g&尸1.3+6.1=7.4,B项正确;
C.选项中的等式,因为电荷不守恒,所以不成立,即c(OH-)+c(HCO;)+2c(CO:)wc(H+)+c(H2cOJ,C项
错误;
D.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时,还会发生H2co,+2OH-=CO;-+2H2。,D项错误;
答案选B
4、D
【解题分析】
A.ZnS04无现象,C11SO4生成黑色沉淀,ZnS的溶解度比CuS的大,因两者是相同类型的沉淀,则证明Kp(CuS)v
Kp(ZnS),A项错误;
B.测定盐溶液的pH,可比较HX、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不能比较HX与碳酸的酸性,B项错误;
C.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Cu加入到铁离子中,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不会有固体产生,C项错误;
D.铝比银活泼,将银器放入铝容器中,会形成原电池,活泼的铝做负极,失去电子,不活泼的氧化银做正极,得到
电子,所以银器做正极,硫化银得电子,生成银单质,黑色会褪去,D项正确;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本题侧重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加试剂的顺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学生在做实验时也要注意此类
问题,化学实验探究和综合评价时,其操作要规范,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多思考、多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
5、A
【解题分析】
三价铁离子遇到硫第根离子显血红色;
二价铁离子遇到硫粗根离子不变色,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碘离子和铁离子反应和亚铁离子不反应。
【题目详解】
先根据Fj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氨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然后加入寂化剂氯水,如果含有Fe。Fe?•被飙化剂氧
化成Fe"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的存在,加入少量KI溶液和铁离子反应,和亚铁离子不反应,不能证明含亚铁
离子,操作选择及排序为③①。
答案选A。
6、B
【解题分析】
氨碱法制纯碱,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煨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
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核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
NaCl+NH3+H2O+CO2=NaHCO,I+NH4C1,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微小晶体,再加热煨烧制得纯
力口执
碱产品ZNaHCOa—HNazC。?+H2O+CO2T,放出的二氧化碳与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铉的滤液与石灰乳
[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
力口执
2NH4CI+Ca(OH)2^^CaCl2+2NH3T+2H,0,氯化钠的利用率低。
联合制碱法,以氨气、水、二氧化碳、氯化钠为原料。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钱,这是第一步。第二步
是:碳酸氢钱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核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在该温度下它的溶解度较小。最
后一步,加热析出的碳酸氢钠得到纯碱,原理(方程式)为:
(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1+NaHCO.J
(3)2NaHCC)3型Na2co3+H2O+CO2J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革除了CaCO?制CO?这一工序。
【题目详解】
A.氨碱法原料有: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燃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联合制碱法原料有:食盐、氨
气、二氧化碳,A错误;
B.氨碱法可能的副产物为氯化钙,联合制碱法可能的副产物氯化铁,B正确;
C.氨碱法循环物质:氨气、二氧化碳,联合制碱法循环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C错误;
D.氯碱法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
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设备复杂;能耗高,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联合制碱
法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废弃物少,D错误。
答案选B。
7、C
【解题分析】
A.溶质葡萄糖和溶剂水中都含有O原子,溶液中所含0原子物质的量n(0)
100^x9%100gx(l—9%)
7^7—:----7X6+——-----------Xl=5.36mol,A错误;
180g/,18^/mol
B.F2通入足量饱和食盐水,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F和(h,不能置换出Cb,B错误;
CN2是反应物,NH3是生成物,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断裂NA个N三N键,同时断裂6NA个N・H键,表示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
D.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H4)=C(OH)+C(CH3COO),溶液的pH=7,则c(H)=c(OH),因此c(NH4)=c(CH3COO),
但该盐是弱酸弱碱盐,NH4\CH3cOO-都水解而消耗,因此二者的物质的量都小于ImoL则它们的数目都小于NA,
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8、A
【解题分析】
A.氢气和氯气分别作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和正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产生HCL选项A正确;
B.N2、出放错电极,交换后才能达到目的,选项B错误;
C.这是侯氏制碱法原理,能得到NaHCCh,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提供电能,选项C错误;
D.生成的PbSO4附着在电极上,不能分离,供循环使用,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9、C
【解题分析】
反应CN+OFT+a2-CO2+N2+Cl-+H2O中C1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价,化合价总共降低2价,C元素化合价由+2
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2[(4-2)+(3-0)]=10价,故CN系数为2,
C12系数为5,由元素守恒反应方程式为2CN-8OH-+5cL=2CO2+N2+10C「+4H2O,以此来解答。
【题目详解】
A.反应CN+Oir+a2TCO2+N2+C「+H2O中C1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
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可知。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若有ImoICN•发生反
应,则有[(4-2)+(3-0)]NA=5NA电子发生转移,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CN+8OlF+5C12=2CO2+N2+10C「+4H2O,反应中是CN•是还原剂,CL是氧化剂,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故C错误;
D.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C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故
D正确。
故选:C。
10、D
【解题分析】
A、P4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P,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ImolPKP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
故A错误;
B.H2+I2=2HI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0.lmolH2和O.lmol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等于0.2M,
故B错误
C.20mLiOmol/L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生成NO?和N0,转移电子数不是0.1刈,故C错误;
D.1个NIG-含10个电子,0.加。1帆-所含电子数为6.02X1023个,故D正确。
11、C
【解题分析】
A.连接Ki,电极1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H2T+2OI匕氢气在阴极生成,故A错误;
B.电极2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子被氧化生成氧气,电极方程式为40H.4e=2H2O+O2T,故B错误;
C.电极3可分别连接Ki或Kz,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NiOOH=Ni(OH)2的转化,提供电子转移,故C正确;
D.连接心,电极3为阴极,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电极2为阳极,电极反应为40H.4cHWO+Ozf,
总反应为4NiOOH+2H2O=4Ni(OH)2+。23反应消耗水,则溶液碱性增强,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12、D
【解题分析】
A.水浴加热可保持温度恒定,即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故A正确;
B.浓硫酸稀释放热,为了防止暴沸,则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为防止苯挥发,待冷却后,将苯逐滴滴入,故B
正确;
C.球形冷凝管可冷凝回流反应物,则,义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C正确;
D.反应完全后,混合体系分层,应分液分离出有机物,再蒸储分离出硝基苯,故D错误;
故选:Do
13、D
【解题分析】
A.碳不完全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碳酸钠;理论上正确,反应过程中产生、利用污染环境的物质CO,不符合绿色化学,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碳在
氧气中燃烧生成的进行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且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引起爆炸,操作上较为
复杂,故A错误;
B.铜与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
用硝酸银、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经济上不合理,故B错误;
C.铁在辄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辄化二铁,因此该方案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故C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理论上正确,操作也只需要加入液体
较为简便,利用碳酸钠获得氢氧化钠,经济上也合理,符合绿色化学,故D正确;
答案选D。
14、C
【解题分析】
2+
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属于弱酸,用食醋除水垢,离子方程式:2CH3COOH+CaCO3=CO2t+Ca+H2O+2CH3COO,
故A错误;
2+2
B.酸性条件下,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3+2H+2NOr=3SO4+2NOT+H2O,故B
错误;
C.Cr(VI)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在酸性条件下,用亚硫酸钠处理工业废水时Cr(V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23+
Cr2O7+3SO3+8H=3SO4+2Cr+4H2O,故C正确;
D.酸性高铳酸钾可氧化草酸溶液,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的离子反应为
+2+
2MnO4+5H2C2O4+6H=2Mn+l()CO2t+8H2O,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
15、B
【解题分析】
A.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热能转变为化学能,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钱与氢氧化钿晶体反应生成氯化钢、一水合氨和水,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题给方程式没有标出各物质的聚集
状态,不是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题目点拨】
考查学生吸热反应和物质能量的转化,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可以确定反应是吸热的;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6、B
【解题分析】
A、含CiP+的溶液呈蓝色,故A错误;B、能使酚猷变红的溶液显碱性,故四种离子都能共存,则B正确;
Kw
C、c(CKr)=lmol・L”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I,故C错误;D、《。彳)=°・5】。卜1/的溶液呈酸性,贝U
CH3COO•不能共存,即D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gOCN2AgOCN=2Ag+N2T+2COT1:2
【解题分析】
已知丙和丁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常见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此可知丁是氮气,丙是一氧化碳。根
据流程图可知氮气的物质的量为O.Olmo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萼>了i=o.02mol,由此
可知甲中C、N、。的原子个数比为1:1:1,化合物由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正价,
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负价,撞击甲容易发生爆炸生成三种物质,则甲中应该有一种金属元素,设甲的化学式为
2^^^+84xx
R(CNO)x,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根据反应2R(CNO)x=2R+2xCO+xN2,有--------=——,所以M=108x,
30.01
设x=L2,3,……,当x=l时,M=108,R为银元素,当x取2、3……时,没有对应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符
合要求,所以甲为AgOCN。
【题目详解】
(1)由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AgOCN,故答案为:AgOCN;
(2)由分析可知,乙为银单质,丙为一氧化碳,丁为氮气,则甲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OCN=2Ag+N2T+2CO],
故答案为:2AgOCN=2Ag+N21+2COt;
(3)根据爆炸反应方程式可知,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氮元素,共2mol,还原产物为银单质和一氧化碳,共4mol,
则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
18、NH4cl4NH3+5O2."4NO+6H2O3cli+8HNOX稀)=3CU(NO3)2+2NOt+4HO
52
2Cl2+2Ca(OH)2=Ca(CIO)2+CaC12+2H2O1:2
【解题分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转化关系,常温、常压下,B、C、D、E、G、H、I均为气体,其中D、G、H为胞质,H为黄绿色
气体则为氯气,I通常为红棕色气体则为NO2,I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的大16,则E为NO;F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
体则为HzO;G能在H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则G为氢气,产物C易溶于水为氯化氢;J是一元含氧强酸且可由
NO2与水反应得到,贝I」为HNO3。NO与D反应生成NO2,D为单质,则D为氧气,B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水,则B
为氨气,A为正盐,加热得到氨气和氯化氢,则A为氯化铉。
(1)A为氯化铉,其化学式为NH4CI;
⑵一定条件下,B(NH3)和D(O2)反应生成E(NO)和F(H2O)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J(HNO3)和金属Cu反应生成E(NO)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M稀)=3Cu(NO3)2+2NOT+4H2O;
(4)11为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12+2Ca(OH)2=Ca(ClO)2+CaCI2+2H2O;
⑸在1和F的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2。
19、白色固体变黑吸收水蒸气,防止影响C的质量变化冷却至室温偏小SO302
2CUSO42CUO+2SO2T+O2T0.128T4温度更高,因为SO3分解为SO2和0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
生成更多的。2
【解题分析】
(1)根据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分析A中的现象,根据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的作用分
析;
⑵气体温度较高,气体体积偏大,应注意先冷却至室温,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说明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测得气体体积偏小;
⑶实验中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E的作用是收集到氧气;
0.64g
(4)0.64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77丁;~7=0.004mol,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0.004molx80g/mol=0.32g;SO2的
160g/mol
0.256g
质量为:0.256g,物质的量为::=0.004moL氧气的质量为:0・64・0・32・0.256=0.064g,物质的量为:
64g/mol
0.064g_
TT—;-7=0.002mol,C11SO4、CuO、S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2:2;1,则实验②中CuSO分解反应方程
32g/moi4
A
式为2CUSO4=2CuO+2sO2T+O2T;
()64。
(5)0.64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一、广।=0.004moL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0.004molx80g/mol=0.32g;SO3的
160g/mol
00^24
质量为:0.16g,氧气的质量为:'x32=0.032g,根据质量守恒实验③中理论上C增加的质量丫3=0.64・0.32・
0.16-0.032=0.128g;
⑹根据表中实验③④的数据可知,T4温度生成氧气更多,因为SO3分解为SO2和0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
更多的。2。
【题目详解】
(1)因为无水硫酸铜在加热至650c时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故实验过程中A中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黑,因为碱
石灰能够吸水,D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装置E中的水进入装置C,影响C的质量变化,故答案
为:白色固体变黑;吸收水蒸气,防止影响C的质量变化;
⑵加热条件下,气体温度较高,在测量E中气体体积时,应注意先冷却至室温,若水准管内液面高于量气管,说明内
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测得气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冷却至室温偏小;
⑶实验中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三氧化硫气体,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E的作用是收集到氧气,故答案为:SO3;
02;
0.64g
(4)0.64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一^~-=0.004mol,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0.004molx80g/mol=0.32g;SO2的
160g/mol
0.256g
质量为:0.256g,物质的量为:—一:一-=0.004mol,氧气的质量为:0.64・0.32-0.256=0.064g,物质的量为:
64g/moi
0.064g
cc/1=0.002moLC11SO4、CuO、SO2、O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2:2;1,则实验②中CuSCh分解反应方程
32g/moi
式为2CuSO4^=2CuO+2SO2t+O2T;
0.64g
(5)0.64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w;~~;=0.004mol,分解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0.004molx80g/mol=0.32g;SO3的
160g/mol
00224
质量为:0.16g,氧气的质量为:—x32=0.032g,实验③中理论上C增加的质量丫3=0.64・032・0.16・0・032=
乙乙•I
0.128g;
⑹根据表中实验③④的数据可知,匕温度生成氧气更多,因为SO3分解为SO2和0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
更多的02,故T4温度更高,故答案为:T,温度更高,因为SO3分解为SO2和02是吸热反应,温度高有利于生成更多
的02。
20、BDCh+2NaOH=NaClO+NaCl+H2OB如果次氯酸钠溶液装在三颈烧瓶中,生成的水合脏会被次氯酸钠氧化减压
蒸馈可使产品在较低温度下气化,避免高温分解淡黄色且半分钟不消失酸式N2H4-H2O+如=N2T+4HI+H2082.00%
【解题分析】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具体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NaOH固体时需要放在烧杯中称,量取水时需要量
筒,溶解时需要烧杯、玻璃棒;
(2)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的锥形瓶中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3)依据制取水合脐(N2H4H2O)的反应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结合反
应产物和反应物分析判断;水合脐(N2H4H2O)具有还原性,易被次氯酸钠氧化;
(4)根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终点;
(5)根据碘溶液的性质确定所用仪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旅馆装修合同解除
- 招聘保安合同协议书
- 建筑工程劳务合同集锦
- 项目组织与管理标准手册
- 法律服务协议书
- 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实战作业指导书
-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手册
- 短信息服务合同五
- 欠款借款合同
- 财务信息咨询合同年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文化演艺代理合作协议书4篇
- 【数学】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2024-2025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高一寒假学习计划表格
- 河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3(J) T 145 201
- 2023年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