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基础达标(限时5分钟)1.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录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下面与公车上书有关的历史事务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废除科举制2.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提倡博爱、同等、自由、人权。这些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逝,相反更加深化人心。以上内容旨在表明变法()A.对新思想在中国社会传播起到推动作用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3.“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打算的状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行避开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C.指责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4.“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变更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看法和观念,深刻相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行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A.洋务运动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C.戊戌维新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5.某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丢失最严峻、赔款数目最浩大的不同等条约。它的签订,标记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6.戊戌变法期间出现了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学问分子,这些人成为最自觉的担当时代使命的社会力气。这说明戊戌变法()A.壮大资产阶级的实力 B.实现救亡图存的任务C.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D.增加了革命社会基础7.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实行消极观望看法。这反映了()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懦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8.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C.阻挡了列强瓜分中国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9.下图所示的状况,最早应出现在()A.19世纪40年头 B.19世纪60年头C.19世纪90年头 D.20世纪初10.闻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A.革命任务不明确 B.指导思想不科学C.革命目标不清楚 D.具有空想性11.一百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戌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协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其次,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很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康广仁曾说: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实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张元济编《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缘由,据此判定变法的性质。(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戊戌变法的措施与不足之处。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基础达标1.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与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给光绪帝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见,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B项符合题意。2.A【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戊戌变法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就是说变法对新思想在中国社会传播起到推动作用,答案为A。3.D【解析】题干材料指出了维新派缺少政治阅历,急于求成而造成了混乱状况,说明变法配套措施不完善,D项正确。4.B【解析】材料中“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变更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看法和观念”,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故B项正确。5.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标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条约是《辛丑条约》,答案为D。素养提升6.C【解析】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期间出现了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学问分子,这些人成为最自觉的担当时代使命的社会力气”说明戊戌变法促进了学问分子明确了时代使命,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正确。7.B【解析】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8.D【解析】以上称呼反映了义和团不能区格外国的侵略和外国的文明,带有盲目排外倾向,故D正确。9.D【解析】据图可知,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此现象与1901年《辛丑条约》有关,即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D项正确。10.B【解析】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