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第3节比热容第十三章内能1.用水作为暖气中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A.沸点高B.密度大C.比热容大D.导电性强【答案】C【解析】用水作为暖气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和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降低相同温度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故选C。2.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依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上升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B.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上升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C.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上升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D.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上升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上升的高;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时间里汲取的热量是一样的,依据公式探讨可知,汲取相同的热量,甲物质升温高,因此甲物质比热容比乙物质比热容小,B正确。故选B。3.0℃水遇冷变成零下3℃的冰,不变的是()A.密度 B.质量 C.比热容 D.温度【答案】B【解析】A.0℃水遇冷变成零下3℃的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和温度无关,0℃水遇冷变成零下3℃的冰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0℃水遇冷变成零下3℃的冰时比热容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0℃水遇冷变成零下3℃的冰,温度变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比热容越大B.物质的比热容与其汲取的热量有关C.物质的比热容与其变更的温度有关D.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比热容的大小与它汲取的热量、温度的变更无关【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比热容的大小与它汲取的热量、温度的变更无关。故选D。5.沿海地区的气温不如内陆地区的气温变更显著,主要是因为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A.热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海水多,而内陆地区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汲取相同的热量,海水的温度上升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所以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选C.点睛: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常用来做散热剂、冷却剂.6.质量之比为1:2的甲、乙物体汲取相同的热量,上升的温度之比为2:1,那么甲乙比热容之比为()A.1:1 B.1:2 C.2:1 D.1:4【答案】A【解析】∵Q吸=cm△t,∴c=,∴===××=,故选A.7.下列各种状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更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聚成冰C.一块铁块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态无关.水凝聚成冰,物质状态发生变更,比热容也因此变更.8.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依据得知()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更成反比D.汲取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更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答案】D【解析】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其比热容为恒定值,与质量、温度、热量不成比例,公式中汲取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更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故D正确。9.下列4个物理量中,与其他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不同的是()A.功 B.比热容 C.内能 D.热量【答案】B【解析】全部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功、内能、热量都属于能量,单位都是焦耳,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实力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故B正确。故选B。10.在下列几种状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更的是A.20℃的水变成4℃的水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水结成冰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答案】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与质量、温度、形态无关;水结冰状态发生变更,所以比热容发生变更,故C符合题意.11.水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A.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B.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用水来冷却汽车的发动机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快【答案】D【解析】水的比热容大,故其吸(放)热本事越大,所以汽车的发动机常用水来冷却,暖气片中常用水作为热的载体,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这都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作用,故选D.12.下列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蓖麻油1.8×103甘油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依据表中的数据,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1kg铝的比热容是2kg铝的比热容的B.工厂里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汲取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更较大【答案】B【解析】A.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所以1kg铝的比热容和2kg铝的比热容相同,此选项错误;B.在全部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液体、上升相同的温度时,由Q吸=cm△t知,水汲取的热量最多,所以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剂,此选项正确;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冰是水的两种状态,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此选项错误;D.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水>c煤油,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汲取相同的热量时,依据知,水的温度变更小,此选项错误.故选B.13.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好玩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热量了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确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答案】D【解析】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有或者没有热量,故A项错误;B.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内能,故B项错误;C.固态的冰会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故空气中充溢了水蒸气,故C项错误;D.冰可以从固态的冰干脆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故D项正确。14.在中心电视台进行天气预报时展示的气象云图中显示,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缘由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C.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答案】A【解析】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汲取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上升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选A。15.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汲取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物质种类确定时,比热容大小与物体吸放热、温度变更大小、质量多少都没有关系,故选D。16.水与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已知水的密度为,比热容c水=4.2J/(kg),凝固点0℃,沸点100℃;酒精的密度,比热容c水=2.4J/(kg),凝固点-117℃,沸点78℃。现给质量及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加热,待它们汲取相等的热量后再倒在一起混合,则A.在混合过程中,热量将从酒精传递给水B.匀称混合后,混合液的凝固点将高于C.匀称混合后,混合液的密度将小于D.匀称混合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将小于c水=2.4J/(kg)【答案】CD【解析】A.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因为,质量m相同,放出的热量相同,所以水比酒精降低的温度值小,因为二者的初温相同,即水的末温高,即t水>t酒精,所以热从水传到酒精,故A项不符合题意;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