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E/2F/wKhkGWecyVyAJCV-AAGj8HQBCD868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E/2F/wKhkGWecyVyAJCV-AAGj8HQBCD8682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E/2F/wKhkGWecyVyAJCV-AAGj8HQBCD8682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E/2F/wKhkGWecyVyAJCV-AAGj8HQBCD8682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3E/2F/wKhkGWecyVyAJCV-AAGj8HQBCD86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和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A.碳酸盐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B.含碳有机物、二氧化碳C.碳酸盐和二氧化碳、含碳有机物D.二氧化碳、葡萄糖解析: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盐和二氧化碳,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答案:C2.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确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呼吸作用D.煤和石油的燃烧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而无机环境中的CO2必需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有机物,才能被消费者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的有机物一部分可以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将碳回来到无机环境中,还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返回无机环境,B项正确。答案:B3.(2024年福建泉州一中期中)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 B.碳酸盐C.碳酸 D.碳水化合物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A项正确。答案:A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应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运用清洁能源,能削减CO2释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解析:生物圈中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A正确。清洁能源中碳含量少,氢含量多,供能时产生CO2少,B正确。植物中的碳元素和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给动物,C正确。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开发新能源,削减CO2的排放量,D错误。答案:D5.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快速增加形成的,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我们供应一个将来“低碳城市”的缩影。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B.削减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将碳固定到生物群落中解析: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快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所以解决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措施是削减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A6.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为分解者,B为消费者B.大力增加过程①可肯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解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大气中的CO2库(无机环境),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A错误;温室效应形成的缘由是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过程①主要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因此大力增加过程①可肯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过程③为消费者的摄食作用,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到环境中,所以经过程③的碳只有部分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C错误;过程⑦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促进生产者的根细胞对无机盐的汲取,不能加强过程⑦,D错误。答案:B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代表生产者,A代表CO2B.碳元素在A、D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A、B、D共同构成一个群落D.若图中的“→”仅表示CO2的流淌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③④⑦解析:A~D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的CO2库,A错误;碳元素在A、D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B错误;图中A、B、C共同构成一个群落,C错误;①②⑤⑥过程以CO2的形式传递,③④⑦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答案:D8.(2024年江苏盐城中学高三一轮检测)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下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中能量以CO2为载体进行流淌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加过程②而削减大气中CO2的含量C.削减对过程③的依靠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解析: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能量不是以CO2为载体进行流淌的,A错误;植树造林,有利于植物通过增加过程②光合作用汲取大气中的CO2,从而削减CO2的含量,B正确;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缘由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因此削减对过程③的依靠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C正确;由于温室气体CO2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低碳生活方式削减大气中的CO2,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正确。答案:A9.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试验设计,其中不符合试验目的的步骤是()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试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C.将灭菌的土壤设为试验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比照组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视察腐烂状况解析:本题是通过试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先找出试验目的,然后依据试验目的设计试验,并结合选项描述分析推断。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分布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试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A正确;由试验目的可知,试验分两组,一组试验组,一组比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正确;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比照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试验组,C错误;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视察腐烂状况,D正确。答案:C10.(2024年北京西城区测试)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B.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解析:④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呼吸越旺盛,释放的CO2量越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大于③表示的呼吸量;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答案:A1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淌方向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解析:A.图中甲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说明甲是生产者,为绿色植物;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甲乙丙都有箭头指向丁,丁最可能是分解者,A正确;B.图中箭头表示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正确;C.依据题意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丁是分解者,所以食物链为甲→乙→丙,因此在能量流淌中丙获得的能量是最少的,C错误;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D正确。答案:C12.下列关于碳循环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大气圈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碳,其循环与氮循环不同,带有全球性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与在生物群落内的流淌形式不同C.“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D.变更传统生产模式,应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方法,有利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解析:氮循环也具有全球性;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流淌,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流淌;“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模式可实现无废料生产,既有利于物质循环,又可减轻环境污染。答案:A13.气候变更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亲密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状况。时期碳汲取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1)生态系统碳的汲取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2)表中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__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更。(4)人们正在主动开发新能源以削减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仿照类囊体汲取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汲取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干脆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解析:(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CO2的汲取主要依靠光合作用实现,其次还有化能合成作用;CO2的释放主要依靠呼吸作用实现,其次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2)表中A时期碳汲取量等于碳释放量,生态系统维持稳定,而B时期碳汲取量小于碳释放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3)过度的人工碳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CO2排放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更。(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中,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其中有机物(葡萄糖)可作为发酵的干脆原料。答案:(1)光合呼吸(2)A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汲取量(3)碳平衡CO2浓度(4)光反应有机物14.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淌的示意图,其中A、B、C构成生物群落,a、b、c为碳元素的转移量。请据图回答:(1)从生物圈的角度分析,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并不完整,缺少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C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3)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夏季生长旺盛的森林中,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____________b+c(填“>”或“=”或“<”)。解析:(1)该图缺少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呼吸作用。(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所代表的生物成分为次级消费者。(3)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特点是单向流淌、逐级递减。(4)该生态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生态系统输入的碳元素总量大于全部生物获得的碳元素之和,即该生态系统中a>b+c。答案:(1)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2)A次级消费者(3)单向流淌、逐级递减(4)>15.如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淌状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状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淌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填数字)。(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__________,①过程表示的主要是________。(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102kJ·m-2·a-1。(4)图丙若添上________________可以构成生物群落,再添上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5)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解析:(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图甲中的过程③④⑦表示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不能表示二氧化碳的流淌方向。(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大气中的CO2库,①过程表示的主要是光合作用。(3)表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家具品牌授权合作协议-@-1
- 2025年中国银行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建筑工地临时施工合同(绿色建筑认证)
- 2025年可达灵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重型自卸汽车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数码摄录一体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真空采血设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新材料供应商保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金融科技产品开发与推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政府项目规范性文件编写合同
- 幕墙施工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2024年执业医师考试-医师定期考核(口腔)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0-17章 律师收费制度-律师非诉讼业务(二)
-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
- 中国移动行测测评题及答案
- 精神科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宣教
- 设备维保的维修流程与指导手册
-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课件
- 招标代理服务的关键流程与难点解析
- GB/T 5465.2-2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