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第二章区域发展新课导入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处,可谓全国的门户;上海背靠富庶的苏南地区和杭嘉湖平原,可谓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北依长江,东滨东海,有黄浦江穿越其境,可谓得天独厚的水陆枢纽。上海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是其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其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图2-1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1.分析上海能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2.议一议,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可能包括哪些地区?核心素养大都市在集聚和辐射过程中,会对周边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产生影响。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大都市的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也需要保持协调。上海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需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地协调观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使得上海能够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上海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上海的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但其土地资源相对紧张,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高度的经济发达水平和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其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对周边地区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区域认知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产业和科技的扩散上。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其产业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大都市集聚了大量的人才和信息资源,这些资源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上海通过完善的人才市场和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和信息的流动和共享,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信息支持。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还体现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上。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对先进和开放,对周边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综合思维通过对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大都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这有助于为其他地区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实地考察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这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基于对大都市辐射功能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可以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例如,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以促进大都市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地理实践力要点导学重点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上海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及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难点以某大都市为例,分析大都市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途径和表现方法分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弱的思路目录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01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02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03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PART01大都市的概念大都市是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知识拓展大都市的衡量标准人口规模大都市的中心城区及其邻近地域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行政等级大都市通常具有较高的行政等级,如许多国家的首都就是大都市城市功能大都市一般具有较多的城市功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中心城市的作用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中心城市周边地区资源集聚辐射带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阅读区域空间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形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从城乡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共同组成的。在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获得较快增长,成为增长极,引导资金、信息、人才集聚,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增长极为依托,区域发展上升到点轴开发形式。“点”指增长极,“轴”指交通干线,形成区域经济优先发展地带。它会对人口和产业产生吸引力,导致人口与产业沿轴线集聚,形成新的增长带,使集聚与辐射过程在空间上沿着特定方向连续进行。在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成现代区域的空间开发结构,实行网络开发。网络开发可以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可以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合。abcd图2-2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阅读区域空间发展理论abcd图2-2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形式组成从城乡的角度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21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共同组成阅读区域空间发展理论abcd图2-2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增长极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增长极资金、信息、人才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成为引导阅读区域空间发展理论abcd图2-2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点轴开发以增长极为依托点轴开发形式点轴增长极交通干线区域经济优先发展地带对人口和产业产生吸引力人口与产业沿轴线集聚新的增长带使集聚与辐射过程在空间上沿着特定方向连续进行阅读区域空间发展理论abcd图2-2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网络开发经济格局基本形式的,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系统进一步开发现代区域的空间开发结构实行网络开发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的扩散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组合探究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处,可谓全国的门户;上海背靠富庶的苏南地区和杭嘉湖平原,可谓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北依长江,东滨东海,有黄浦江穿越其境,可谓得天独厚的水陆枢纽。上海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是其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其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图2-1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1.分析上海能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答案】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探究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处,可谓全国的门户;上海背靠富庶的苏南地区和杭嘉湖平原,可谓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北依长江,东滨东海,有黄浦江穿越其境,可谓得天独厚的水陆枢纽。上海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是其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其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图2-1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分布2.议一议,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可能包括哪些地区?【答案】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包括与上海邻近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区以及其他长江下游地区。知识拓展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上海市上海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上海大都市的辐射范围以上海市为核心,向外分为上海大都市区、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和长江经济带。上海大都市区核心城市辐射范围与上海具有交通通勤、产业分工、文化认同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地区作为辐射范围,交通出行圈在90分钟以内的地域组合,具体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上海大都市区上海对上海大都市区的辐射作用上海上海大都市区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的范围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范围涉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辐射作用上海向周边地区释放大量物流、资金流河技术流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础设施、创新治理模式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最具有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由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美丽的中国建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
贯通我国东西,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长江经济带
上海对长江经济带的影响上海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建设的平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平台国际贸易中心、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长江经济带上的城市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通过港口合作、水运合作,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互补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基础利用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过程集聚形成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结果多种部门和资源的集聚导致地区经济核心的形成和发展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过程集聚产生的问题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阻碍集聚的不利因素日渐凸显当某区域汇集了一定量的某部门或行业的企业之后,会产生排斥其他企业的推力当企业生产经营超过一定规模后,会导致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上升,经济利益开始下降,促进集聚的有利条件逐渐消失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过程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渠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形成大都市以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商务以及高科技为主,将原有的部分工业转移到周边地区,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从而形成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长、紧密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结果020103集聚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PART02上海大都市的概况上海大都市的概况重要地位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发展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理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030102知识拓展上海的城市性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指出,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阅读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0年,国家做出开发浦东的决策。1993年1月浦东新区式成立位置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东岸,长江三角洲东缘面积和人口土地面积1210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557万,是上海市第二大行政区阅读上海浦东新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基本形成,成为我国新兴的国际化经济枢纽区域,被誉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浦东率先建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01上海浦东机场成为主要的国际航空港,有磁浮列车与城区对接02外高桥港和洋山港成为特大型集装箱港03陆家嘴成为上海市新兴的中心商务区04张江高科技园是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05浦东现已成为我国乃至远东、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06浦东拟建设成科学发展先行区,金融、航运、贸易核心功能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开放和谐生态区07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影响因素上海拥有世界级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01优越的地理位置07庞大的城市规模02广阔的经济腹地06雄厚的综合实力03便捷的交通运输05发达的教育科技04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带动功能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表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原有的低端产业逐步退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医药等产业显著加强,金融、证券、国际商贸等领域得以全面提升。以上海为核心,形成了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庞大产业集群说明生产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劲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都市核心功能上海设立领事馆的国家已达60多个,2018年11月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表现上海强力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着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说明上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型窗口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枢纽功能上海作为长江流域门户,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心城区已建成立体交通网络表现图2-5上海交通网络分布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交通运输枢纽功能上海拥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区作用图2-6上海虹桥枢纽中心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占地26平方千米,距离市中心12千米。该枢纽具有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等枢纽换乘功能,集散客流量平均为48万人次/日,能够吸引大量商务和旅游客流,形成都市交通枢纽。阅读上海港图2-7上海洋山深水港位置上海港扼长江入海口,港区位于黄浦江两岸、长江入海口南岸和杭州湾口位置经济腹地广阔,除长江三角洲外,还包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发展条件年外贸吞吐量约占全国的1/5。上海港为综合性、多功能的
世界级大港规模阅读上海港图2-8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浙江嵊泗列岛的崎岖列岛,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我国首个在海岛上建设的特大型智能化港口,通过东海大桥与上海连接,已发展成具有全球意义的集装箱港区洋山深水港区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黄浦区、陆家嘴一带金融中介机构云集,许多世界级大银行在此设立了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上海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表现上海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金融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等说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功能上海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科技研发创新功能上海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表现上海作为全国技术创新的排头兵,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研发中心保持频繁的交流。上海建有众多的高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国内广大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说明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9—1978年,上海城市化进程较缓慢,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仍推动了上海的地域扩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在建成区外开辟了许多工业区,并先后建成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青浦、南汇、崇明等卫星城。70年代,为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开辟了金山卫和吴淞两个卫星城,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1979—2000年,上海步入城市地域迅速扩展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确立了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上海建成区与卫星城连成一片,上海大都市初步形成,城市地域迅速扩大。2000年至今,上海逐步形成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基本形成。图2-9上海大都市空间结构示意1.想一想,上海在城区周围建设卫星城,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但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后,又可能会造成哪些新的问题?【答案】建设卫星城的积极作用:疏散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分担中心城区职能,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加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环境压力,人地矛盾加剧。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9—1978年,上海城市化进程较缓慢,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仍推动了上海的地域扩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在建成区外开辟了许多工业区,并先后建成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青浦、南汇、崇明等卫星城。70年代,为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开辟了金山卫和吴淞两个卫星城,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1979—2000年,上海步入城市地域迅速扩展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确立了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上海建成区与卫星城连成一片,上海大都市初步形成,城市地域迅速扩大。2000年至今,上海逐步形成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基本形成。图2-9上海大都市空间结构示意2.从21世纪开始,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案】更好地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辐射带动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PART03上海周边“一核五圈四带”的城市体系空间格局“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一核”“五圈”“四带”通过现代的交通运输网络联系在一起上海周边“一核五圈四带”的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周边城市对上海的支撑作用向江苏方向延伸形成了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为支撑的沪宁产业带向浙江方向延伸形成了以嘉兴、杭州、湖州、绍兴、宁波为支撑的沪杭产业带沿着长江延伸形成了以南通、镇江、扬州、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为支撑的长江下游产业带阅读苏州——新型工业强市苏州又称姑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众多风景名胜。苏州又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其地区生产总值居江苏之首。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为大宗主要工业部门现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苏州、昆山两个高新区,张家港、昆山两个保税区主要工业区阅读苏州——新型工业强市区位优势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苏州东邻上海,借助上海科技、教育、金融、外贸等方面的支持,城市经济与上海一体化发展,旅游服务业也与上海相得益彰交通条件:苏州港(由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0101上海大都市对内、外影响的“两个扇面”图2-12上海大都市“两个扇面”对外影响示意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内辐射区域腹地、对外连接全球网络,形成对内、对外影响的“两个扇面”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已成为世界超级大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对内、外影响的“两个扇面”图2-12上海大都市“两个扇面”对外影响示意对内主要影响区域: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影响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区域主要城市泰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合肥、安庆、芜湖等区域一般城市上海大都市对内、外影响的“两个扇面”图2-12上海大都市“两个扇面”对外影响示意对外主要影响区域: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影响城市: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核心城市莫斯科、法兰克福、马德里、布鲁塞尔、圣保罗、多伦多、悉尼、墨尔本、雅加达、吉隆坡、曼谷等全球主要城市活动1.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上海对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辐射带动作用。【答案】现代制造业产品技术的开发或应用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产业链延伸较长。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其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拥有良好的加工工业基础及相对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利用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抓住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积极承接上海现代制造业的辐射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生产基础,降低生产成本,促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加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活动2.国家正在推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如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和长江上游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发展联系,促进沿江产业转型提升,又切实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答案】上海在长江经济带中应发挥其服务引领作用,成为共抓生态保护的示范者、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协调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对内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引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打造要素配置与服务重要枢纽,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制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沿岸省市的对口支援和产业转移;依靠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依靠创新合作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活动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立了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大伦敦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构建起各区域之间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大都市周边城市职能各异,特色鲜明,分工合理,有利于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和整体功能的提升。【答案】根据城市不同阶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在初期的同心圈规划基础上,逐渐规划发展形成以伦敦为核心,通过放射状的现代交通网络与周边职能各异的卫星城连接起来,构成分工明确的城市群体系。(1)说明伦敦大都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图2-13伦敦都市圈活动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立了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大伦敦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构建起各区域之间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大都市周边城市职能各异,特色鲜明,分工合理,有利于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和整体功能的提升。【答案】伦敦通过多种现代交通与卫星城连接起来,同时将部分人口、工业企业转移到卫星城,卫星城配套生产生服务设施,并提供就业岗位,卫星城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2)结合材料,分析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图2-13伦敦都市圈活动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立了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大伦敦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构建起各区域之间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大都市周边城市职能各异,特色鲜明,分工合理,有利于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和整体功能的提升。【答案】疏散伦敦中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为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引领伦敦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3)议一议,伦敦都市圈对伦敦自身发展有哪些意义?图2-13伦敦都市圈课堂小结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大都市的概念中心城市的作用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过程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上海大都市的概况上海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影响因素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周边“一核五圈四带”的城市体系空间格局上海大都市对内、外影响的“两个扇面”能力提升:以某大城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课堂小练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空间距离
C.城市交通
D.资源配置解析:读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最强的是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其次是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等,从他们共同的特征看,这些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大的都是离上海较近的城市,因此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空间距离,与海陆位置、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等因素相关性相对较弱,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B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强于浙北的绍兴、舟山,原因是宁波()A.水陆交通便利 B.产业结构相似
C.发展水平较高 D.历史文化不同解析:读图可知,宁波与绍兴、舟山与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地区,表明除了空间距离外,影响受上海辐射强度的还有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绍兴、舟山相比,宁波的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符合题意;绍兴、舟山和宁波水陆路交通都很便利,历史文化也相同,排除AD;两城市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关联程度就会越低,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存在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排除B。故选C。C断裂点理论可用于研究城市空间影响力。断裂点位于两个城市的吸引力平衡处,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例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综合实力。根据断裂点位置,可以勾勒出中心城市的主要经济腹地范围。下图示意南京与周边城市的断裂点位置和经济腹地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城市受南京市经济辐射影响最小的是( )A.滁州、宣城 B.巢湖、马鞍山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中医药大学《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识别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理工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山阳县2025届初三第五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安全隐患排查(新)
- 陕西省汉中学市镇巴县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5月模拟(三模)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局中局外人生如棋
-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 中华武术-太极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物理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数学活动《认识8》课件
- 钩机清理合同范文5篇
- 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
-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思维共享的组织与实施》
- 2025年中考英语时文阅读:6篇有关电影哪吒2的英语阅读及相关题目(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