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和答案_第1页
语文-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和答案_第2页
语文-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和答案_第3页
语文-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和答案_第4页
语文-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题人:白华志(江华一中)盘虹(道县一中)杨雅林(永州二中)审题人:杨振华(永州市教科院)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3.全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生活、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教学、学习和管理手段不断丰富,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在学生学习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发展。在教师教学方面,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智能课程设计、智能课堂管理、智能教学分析、智能作业批阅等场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减负。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深度融合,为学习型社会、智能教育和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行动支撑。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其他省市推出的一系列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重大举措,必将推动教育领域全方位的变革,助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节选自《按下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加速键”》)人工智能影响教育,是颠覆式、多尺度、两面性的。人工智能介入知识生产环节,改变了人类的知识观,Sora、文心一言让人类不禁疑问“眼见未必实”,“一图胜千言”之外又有了“一文生千图”。人工智能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人才观,即博闻强识的知识容器、重复机械劳动的执行者将被具备创造力和高阶技能的新质人才所取代。Sora“物理世界模拟器”的数字具身认知、类GPT工具的人机协同智能问答能力、基于智能助手的个性化精准教学,以及应对智能化疾风式挑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跨学科终身从正面影响来看,人工智能宏观上从外部驱动教育变革人工智能通过促进社会经济智能化,引领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革新,深刻影响着未来产业生态和人类生产方式。社会需要教育系统为其提供适应的创新人才,倒逼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从外部驱动教育形态变革。二是人工智能直接融入教育场域,为教育系统提供创生动力,推动教育场域各要素的结构重组和全方位的流程再造,生成灵活、弹性、智能和可持续的教育生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环境从信息化升级为数智化,教学内容从静态学科知识转向动态综合任务,学习方式从师生互动延展为人机协同,育人理念从以知识为主转向强调“素养为重、价值为先”。在中观上,人工智能为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发挥连通教育优质内容资源、倍增教育服务供给规模、加速师生能力升级发展、促进智能精准高效助学、颠覆传统教育服务为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个性化服务质量不高、教育评价欠精准、教育治理粗放化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推动形成高质量智能化教育体系。在微观上,创新了智能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模式与方法。一是支持教学流程再造,依托智能技术收集、分析学习数据和学习建模,有助于精准把握学情、智能化调整教学流程;二是智能服务变革知识供给方式,依托知识图谱、知识追踪等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精准化推荐与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三是数据驱动优化教学及测评模式,通过对学习全程伴随式、无感知的多模态(节选自《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全球态势与中国路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现象。B.人工智能既从外部驱动教育变革,又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取科学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不断融入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一些大型语言模型在生成文本时,有时会虚构信息,学生可能会将其当做真实知识。B.使用搜题类软件可高效便捷、随时随地解决问题,但也可能影响学生自主思考习惯养成。C.教育算法简约化容易背离教育规律的复杂性,出现由性别、区域、种族等导致的算法偏见。D.AI交互式智能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等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路径和学习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荀子《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教育赋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秋收①(节选)直到旧历五月尽头,老通宝那场病方才渐渐好了起来。“唉!总共不过困了个把月,怎么就变了样子!”望着那蹲在泥灶前吹火的四大娘,老通宝轻轻说了这么一句。没有回答。这位向来少说话多做事的女人现在也是淌眼泪。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老通宝的儿子阿四回家了。他并没借到钱,但居然带回了三斗米。“吴老爷说没有钱。面孔很难看。可是后来他发了善心,赊给我三斗米。他那米店里囤着百几十担呢!怪不得乡下人没饭吃!今天我们赊了三斗,等到下半年田里收起来,我们就要还他五斗糙米!这还是天大的情面!有钱人总是越拌越多!”老通宝闷闷地望着猪棚边的儿子和儿媳。这时候,前面稻场上也响动了人声。村里“出去”的人们都回来了。但是他的脑子里却忙着想一些别的事。他在计算怎样“教训”那野马似的多多头,并且怎样去准备那快就来到的“田里生活”。然而多多头并没回来。还有隔河对邻的陆福庆也没有回来。据说都留在杨家桥的农民家里过夜,打算明天再帮着“摇船”到鸭嘴滩,然后联合那三个村坊的农民一同到“镇上”去。“不回来倒干净!地痞胚子!我不认账这个儿子!”这一晚上,老通宝睡不安稳。朦胧中他又听得阿四他们床上叽叽咕咕有些声音,突然他浑身一跳,他听得阿四大声嚷道:“多多头,爹要活埋你呢!——咳,你这话怕不对么!老头子不懂时势!可是会不会弥天大罪都叫你一个人去顶,人家到头来一个一个都溜走?”这足忖话叫1老通宝听得清楚时,浑身汗毛直置,眼睛也睁得大大的。他撑起上平身,叫了一声:“阿四I”没有回音。接着又是声大震。现在老通宝腿意全无,晚眼看着黑暗的虚空,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他想到三十年前的“黄金时代”,家运日日兴隆的时候;但现在除了一登旧账簿以外,他是什么也没剩。他又想起本年“蚕花”那样熟,却反而赔了一块桑地。他自己也是从二十多岁起就死心塌地学着镇上老爷们的“好样子”,——虽然捏锄头柄,他“志气”是有的,然而现在他落得个什么呢?天老爷没有眼睛!并且他最想不通的,是天老爷还给他多多头这孽种。难道隔开丁五六十年,“小长毛”的冤魂还没转世投胎么?——于是突然间老通宝冷汗直淋,全身发抖。想到白天黄道士说的“吃大户,抢米囤”,多多头也在内,天哪1多多头的行径活象个“长毛”呢!老通宝什么都想到了,而且愈想愈怕。只有一点,他没有想到,而且万万料不到;这就是正当他在这里咬牙切齿恨着多多头的时候,那边杨家桥的二三十户农民正在多多头和陆福庆的领导下,在黎明的浓雾中,向这里老通宝的村坊进发!鱼肚白从土壁的破洞里钻进来了。稻场上的麻雀噪也听得了。接着,锽锽锽!是锣声。“谁家火起么?”老通宝一边问,一边就跑出去。可是到了稻场上,他就完全明白了。稻场上的情形正和他亲身经过的光绪初年间的“闹漕”一样。杨家桥的人,男男女女,老太婆小孩子全有,乌黑黑的一簇,在稻场上走过。“出来!一块儿去!”他们这样乱哄哄地喊着。而且多多头也在内!而且是他敲锣!而且他猛的抢前一步,跳到老通宝身前来了!老通宝脸全红了,眼里冒出火来,劈面就骂道:“畜生!杀头胚!……”“杀头是一个死,没有饭吃也是一个死!去罢!阿四呢?还有阿嫂?一伙儿全去!”“长毛也不是这样不讲理的,没有这样蛮!”老通宝到底也没弄明白那是怎么一回事,就轻声儿骂着,却不敢看着他们的脸骂,只把眼睛望住了地下。同时他心里想道:好哇!到镇上去!到镇上去吃点苦头,这才叫做现世报,老天爷有眼!那时候,你们才知道老头子的一把年纪不是活在狗身上罢!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两口大锅子,已经摆在稻场上了。东村坊的人和杨家桥的人合在一伙,忙者淘米烧粥。清早的浓雾已散,金黄的太阳斜照在稻场上,晒得那些菜色的人脸儿都有点红喷喷了。在那小河的东端,水深而且河面阔的地点,人家摆开着五六条赤膊船,船上人兴高采烈地唱者山歌。就是这些船要载两个村庄的人向镇上去的!当天晚上全村坊的人都安然回来,而且每人带了五升米。这使老通宝十分惊奇。他觉得镇上的老爷们也不像“老爷”了;怎么看见三个村坊一百多乡下人闹到镇里来,就怕得什么似的赶快“讲好”,派给每人半斗米?而且因为他们“老爷”太乏,竞连他老通宝的一把年纪也活到狗身上去!当真这世界变了,变到他想来想去想不通,而多多头他们耀武扬威!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开篇就交代了阿四三斗米是赊来的贫困处境,也暗示了地主阶层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阶级矛盾激化。B.老通宝听到阿四的梦话后睡意全无,想起过去家运兴隆与现在的穷困,他认为这些都是因为有多多头这个孽种。C.老通宝被逼得几乎走投无路,还坚决反对多多头“造反”,表明他宁可被黑暗势力压迫致死,也要循规蹈矩走所谓的“正路”。D.结尾“当真这世界变了……而多多头他们耀武扬威!”展示了以多多头为代表的青年逐渐觉醒,革命的力量正在兴起。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人物形象鲜明。画线句子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外貌,写出了四大娘和小宝因饥饿瘦得不成人形的样子。B.文中人物心理描写细腻,如“天老爷没有眼睛”“‘小长毛’的冤魂还没转世投胎”,体现了老通宝的因循守旧和农村的封建迷信。C.小说的标题“秋收”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希望,他们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已经被物质上的收获所弥补。D.小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状况,具有强烈的纪实性。8.选文情节安排巧妙,采用双线结构。请分析双线结构的具体表现及其效果。(4分)9.茅盾曾说“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本和历史知识分析小说的社会意义。(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材料二: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蓄然①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已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束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节选自《荀子·修身》)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致乱A而恶国人之非回己也回致不肖回而欲F人之贤G己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结构助词,的,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B.治,治理,与“不效则治臣之罪”中的“治”意义不同。C.厌,满足,与《论语》中“学而不厌”中的“厌”意义相同。D.于,表被动,“小人役于物”与《师说》中“不拘于时”的句式特点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展示了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只有做到“八目”才能治理好国家,天下才能太平。B.材料一的“八目”包涵“内修”和“外治”两个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C.材料二中的“见善”段中,指出了对善与不善所采取的态度,认为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对照自己,看见不善的行为就要反省自己。D.材料二中的“以善”段中,指出了善及致善的方法,认为反复无常是因为兴趣和舍得没有定规,为私利而背信弃义叫做大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14.材料二中指出“人有此三行”,请结合材料谈谈“三行”的具体内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宋)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涯”句深寓词人身世之感,外任多年,类同飘萍。在徐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同时又包涵了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天涯流落,愁思茫茫。B.“既相逢,却匆匆”一句,转写自己在徐州的交往,既有邂逅相逢的喜悦,又有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愁,溢于言表。C.“为问”三句,由浅红想到残春,感叹纵使春光仍在,与谁同春?既写离徐的孤D.结句“流不到,楚江东”,紧承上句,实写因见春水溶溶而洒泪千点,一声绵长一声浩叹,在读者心头久久萦绕,令人肝肠寸断。16.本词极言伤别徐州之情。词的下阙即景抒情,“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相融”。请结合本词下阙谈谈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遥对明月,李太白岂能无酒?《将进酒》中有“”的名句,酒与月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3)“沧海”经常出现在诗词赋中,和其他意象一起构建出独特的意境,或营造广阔无垠之境,或展现豪迈的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A)。必须时刻保持(B)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既应(C),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创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把灾难当作“磨刀石”。B.“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C.充分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D.舍得下“绣花”功夫。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①,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今天我们提倡②_,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重视“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③。“读书种子”与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材料中多次提到“读书种子”,请根据材料内容阐释“读书种子”的内涵。(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辩论赛,辩题是“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请你以正方一辩或反方一辩的身份写一篇辩论词。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题号1267DCBCADDA2.C(原文为“过度关注学生‘数据式'优绩主义的成长,极易陷入功利主义桎梏,则(4分,每点2分)(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6.B(“他认为这些都是因为有多多头这个孽种”有误。由“他想到三十年前的‘黄金时最想不通的,是天老爷还给他多多头这业种”可知,老通宝并没有想明白处境艰难的7.C(丰收的喜悦并未能掩盖他们内心的失落和无奈,反而凸显了他们在面对不公和压②双线结构既展现了底层农民在饥荒中的穷苦凄惨,又表现了年轻农民的反抗,揭示(4分,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题材选择。小说选取农民破产后在饥饿中的不同表现,呈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②人物形象。塑造老通宝勤恳老实逆来顺受和以多多头为代表的年轻农民敢于反抗斗③主题表现。小说在表达对老通宝等受苦农民同情与思考的同时,也呈现了在压迫与(6分,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ADE(3分,每对一处得1分)11.A(意义和用法不同。第二个“之”为取独,无实义)13.(1)每一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本末、终始的先后(2)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天子、诸侯,内心反省注重了,相对)14.①尊敬老年人;②不逼迫困窘的人;③做了好事不求回报(3分,每点1分,用原文答题可酌情给分)15.D(不是实写,是虚写)(6分,每写出一点得2分。)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莫使金樽空对月;江畔何人初见月(3)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东临碣石,以观(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不得分)18.A前所未有B如履薄冰C痛定思痛(3分,每空1分)20.文中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二是成分残缺。应改为: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4分,改对一处得2分)21.①读书种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③才能产生力量(6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22.①“读书种子”是指热爱阅读,重视学习的人。他们通过阅读(4分,每点2分)23.【作文审题】以“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为辩题展开辩论,无论是以正方一辩还是反方一正方观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1)温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