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1页
语文-湖北省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2页
语文-湖北省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3页
语文-湖北省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4页
语文-湖北省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湖北省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高二期末联考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项根基性、核心性要素。因为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也是最能体现现代性精神和追求的至高价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由价值的基因、根芽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的个人主体性思想中存在着自由价值的基因、根芽。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9”在孔子看来,一个人选择仁、践行仁,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他人决定的。显然,孔子说的“由意义上呈现的。“为仁由己”中的“己”,是与他人相区别的自己,这是从人己关系肯定作为自由主体为受动的、被动的人。一个人是否要选择仁、实行仁,不是由他人决定的,而是自己决定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的,由此可见,“为仁由己”说出了自由的基本含义。美义9这一名词侧重在个体的自主性,也就是说人可以顺着自我的性格倾向而行。”个人对善的选择不受他人决定和驱使,这是对自由主体、自由本身的自觉和确认。性的己来克制、约束感性的己。朱熹在解释“克己复礼为仁”句时说:“仁者,本心之全德。在结构。“为仁由己”中的“己”,是具有对仁、善欲求能力的能动主体,其能动性、主体性表明“己”能够成为自由的主体。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一种根本能力,这就是人所特有的辨别善、追求善的能力。康德将此称为人所特有的“欲求能力”。“为仁由己”思想中蕴含着“己”是具有欲求能力的主体。钱穆先生说:“行仁道当由己,不由人。克己,由己克之;复礼,亦由己复之。能克己,斯能由己矣。所以欲克己,即为欲由己。而克与由则分指两项工夫。”中国哲学中的工夫观念同马克思的实践观念是有相通性的,实践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精神。正因为儒家重视“己”,所以钱穆说中国文化同样是个人主义的文化。他说:“中国人不称重视个体自我,重视自由主体,重视自由的内在精神。(摘编自刘进田《孔子“为仁由己”主体性思想与自由核心价值观之通契》)材料二:孔子思想的核心,一般都说是“仁”。《论语》中提到“仁现代学者分析、比较、综合下来,认为两处最重要:一是“为仁由己”,把自己当人;一是“仁者爱人”,把别人当人。共同点:都强调个人选择,强调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人类很多时候是怯懦的动物,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甘愿放弃自由的情况比比皆是。孔子比较傲气,他觉得自己对,那就和社会现实杠到底。孔子的一生,个人奋斗的色彩其实相当重。他人生里的成功和挫折,基本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很少依赖传统的社会组织。近代以来,中国人和西方接触,很容易产生一种印象:中国文化讲集体主义,西方文化高二语文试卷第3页(共10页)讲个人主义。拿古代的中国和已经现代化的西方比,这个印象是对的。但若以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就不对了。西方的个人主义是现代的产物。同时代比较的话,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比中国的春秋战国更讲究集体主义。亚里士多德有个著名的比喻:城邦好比一个人,个人就好比一只手。脱离了城邦的人,也就好比是被砍断的手。但孔子在鲁国待得不爽,就离开了鲁国,在其他哪个国家不爽,就离开哪个国家。孔子开了头,先秦时代的无数士人都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之邦,他们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砍断的手了吗?他们觉得自己的生命失去价值了吗?恰恰相反,他们在流浪漂泊中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所以孔子强调“为仁由己”,也就强调了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实际上是为中国文化撕开了一个注重个人的口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性要素,因此自由最能体现现代性精神和追求的最高价值。C.《论语》中多处提到“仁”,但表述不一样,现代学者一般认D.孔子的一生,就是个人奋斗的一生,他很少依赖传统的社会组织,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选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哲学中的“工夫观念”注重社会实践,体现主体性精神,可见中国哲学是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学问。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也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个人主义”与现在一般所说的“个人主义”涵义并不相同。C.亚里士多德关于“人”和“手”的著名比喻,可以说明古希腊的人其实是比较讲究集体主义的。D.春秋战国时代的很多士人都有在他国任职的经历,他们可以在这种经历中寻找自己的生命价值。3.下列《论语》中的句子,最适合填在文中横线处的一项是(3分)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材料一中,作者既引用了一些中国学者的话,又引用了一些外国学者的话,这种中西兼顾的引用方式有什么好处?(4分)高二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5.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公元前496年,孔子因与鲁定公政见不合,离开鲁国,率弟子这些国家未能得以完全实现,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事业和古代文献整理。请结合材料一、二对此加以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千里江山图(节选)孙甘露夜晚,董家渡口江风萧瑟。黄浦江上这一段,船只不多。因为没有灯火,对面塘桥的沿江岸线已辨认不清。董家渡外马路上,停下一辆汽车。过了一会儿,有人打开车门,先下车的人是卢忠德。陈千里躲在一家木行仓栈的平房顶上,手里拿着一副望远镜,远远地看着卢忠德。借着路边灯光,他认出了随后下车的浩瀚同志。陈千里开始快速奔跑,趁着夜色跑到江边,纵身跃入寒冷的黄浦江。他盘算了很久,推断叶启年一定已在塘桥布置了大批军警。黄浦江西岸这边,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黑暗中一定也藏着很多敌人。这个时间,摇橹摆渡船早该停运,船工们躲进了渡口木屋里,正在喝酒吃肉。下午五点不到,有人来到渡口,说他是警备司令部侦缉队的人,让他们准备好一艘渡船,船工待命,七点左右有人要用船。并且,所有船工休工后都不准离开渡口,违者以通共论处,抓到龙华枪毙。说完,这个人又从里马路回民馆子叫来几只锅子,请大家晚上在渡口喝酒吃涮羊肉。夜色浓重,卢忠德引着浩瀚上了栈桥,有人在栈桥那头等着,下午在正元旅社,叶启年让他见了这个人。“都安排好了吗?”卢忠德远远问了他一句。那人朝停靠在码头边的木船挥挥手。对岸的塘桥,此刻一片黑暗。游天啸坐在车里盯着江边的渡船码头。从塘桥镇过来报信的手下告诉他,有几个陌生人进了镇,敲开一家小饭馆的门,坐在店里吃晚饭。他们没有过去仔细看,怕惊动了对方。远远望去,桌上有不少人,他们认出了董慧文。游天啸一得到这个消息,马上让人到江边向对岸打灯光。等卢忠德到达渡口,等在渡口的上海站特务会悄悄暗示他,一切准备就绪,让他过江。对岸董家渡渡口,卢忠德让浩瀚先上船。等两个人坐定,船工解开缆绳,小船慢慢离开码头。高二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塘桥镇上这家小饭馆,平日一到晚上根本没有生意,今天却来了一群客人。饭馆并没有准备,但客人一点都不挑剔,让老板随便炒盘青菜,蒸一块咸肉,再加一锅米饭。老板安排好客人,自己也跑到后面自家饭桌上去了。客人们很少说话。秦传安、董慧文、田非,每个人都来了,连梁士超也来了。陈千里曾对他说:“老梁不用去江边,他们认为你离开了上海。”梁士超却说他也要去。夜里,只要他稍微改变一下外貌衣着,敌人从远处就分辨不出他是谁了。这里需要他,塘桥镇上出现的人越多,特务就越相信他们的“鱼饵”起作用了。同志们心甘情愿进人敌人设好的“陷阱”,心中充满豪情,无所畏惧。陈千里游得很快,在黄浦江河道中间,他追上了那艘船。他游到船工所站位置的另一侧,把头伸出水面观察。现在是落潮时刻,这段江面上水向北行,摇橹船为了准确靠到对岸码头上,船工先将船朝东南方向奋力划行,到了江心船头就开始折向东北。从水下潜游到船边后,陈千里悄无声息地把手搭在船板上,一动不动地等了一会儿,身体完全放松,让自己跟着船漂行。当听见船上开始说话时,他用力抓住船板,身体向上一跃,翻身滚到船上。他早已看好方向,一上船就将煤油灯打落黄浦江。卢忠德一惊,抓着手电筒向他照过来。陈千里没有站起身,就势扑到卢忠德面前,手中的匕首刺过去。慌乱中,卢忠德用手电筒一架,手电筒也落到了水里。陈千里知道不能拖延,他不能让对方有喘息之机,他不知道如果卢忠德叫喊起来,埋伏在两岸的军警特工会不会听见。灯光一灭,他就跳起身,只一脚,就把卢忠德踢进了黄浦江。他随即也跟着跳进水里,合身扑向卢忠德。他抓住卢忠德的衣服,把他往水里拖。他想用匕首结果卢忠德,但对方一个挣扎,匕首在衣领上划了一下,脱手落进江底。陈千里屏住呼吸,潜入水底,抓着卢忠德的两条腿,把他死死地往黄浦江水底拖。他坚持了一两分钟,直到感觉卢忠德的身体不再挣扎。他把卢忠德的脑袋拖到近前,在水下用手指关节狠狠捏了一下他的喉结部位,然后松开手,看着这个特务顺着黄浦江水越漂越远。陈千里望着黄浦江右岸,天地变得越发黑暗。他知道那些同志马上就会被敌人逮捕,还有兄弟千元。为了“千里江山图计划”,他们义无反顾,勇敢地让自己成为“钓饵”,为了把“钓饵”直接下到叶启年、卢忠德的嘴边,卫达夫故意被特务抓去,假装叛变。在顾家宅公园门口,他心里忽然一动,让卫达夫不要再跟着卢忠德回去,他是想把卫达夫拉出魔掌,但卫达夫微笑着拒绝了那也许是唯一的逃生机会。但他却不能去营救他们,他要负责把浩瀚同志安全地送到瑞金。年初一晚上在茂昌煤栈向同志们布置任务时,早已安排了一明一暗两组任务。在凌汶和卢忠德去广州时,他自己带着梁士超去了汕头。另外打通了一条绝密交通线。陈千里再次翻身上船,抹去脸上的水,望了一眼船舱,命令船工把渡船转向苏州河方向。(有删改)高二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写江风的萧瑟、江水的寒冷,暗示了革命的艰难险阻,也衬托出陈千里执行任务时的激动紧张。B.文中写“客人们很少说话”,主要原因是他们彼此之间都不熟悉,以防“千里江山图C.结尾写陈千里翻身上船、抹去水、命令船工等动作,展现其干练、有决策力,同时望船舱处留白,引发读者的遐想。D.本文以繁驭简、以浓写淡,浓墨重彩地叙述了重大的事件,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现出宏大的历史画卷。7.关于文中陈千里与卢忠德生死搏斗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踢”“跳”“扑”等一系列动词,展现了陈千里主动出击的果敢和坚决,也体现他要铲除卢忠德的决心。B.陈千里竭尽全力地杀死卢忠德,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不杀死卢忠德,同志们马上就会被逮捕。C.陈千里“看着这个特务顺着黄浦江水越漂越远”,内心既有除掉内奸的释然,也有对同志们慷慨赴死的悲痛。D.这一部分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一生死之战,增强了场面的真实感和画面感。8.文中两次出现“钓饵”一词,请分析其用意。(4分)9.本文与孙犁《荷花淀》都属于革命文学,两者在叙述节奏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材料一: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颞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迁为济南相,国有十馀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高二语文试卷第7页(共10页)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灬。,,,。。,,,。,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材料二:【注一】《魏书》曰: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①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注释】导从:随从。(节选自《裴松之注<三国志.武帝纪>》)材料三: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迂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节选自曹操《十二月已亥令》)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为亭长A所疑B执C诣县DE或窃识之F为请G得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高二语文试卷第8页(共10页)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书》记载了济南淫祀盛行的历史原因、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及曹操处理该事B.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谋诛杀宦官的计划未获太后同意,何进便召董卓入京,董卓废黜了皇帝,另立弘农王,史称汉献帝。C.曹操在《十二月己亥令(节选)》中叙述了自己从举孝廉到中平六年的人生经历,与《三国志》中的记述可以相互印证。D.曹操各阶段的人生理想,从建立名誉、为人明知到隐居乡里、待天下清,再到建功封侯,与时代形势及个人际遇紧密相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2)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14.曹操说自己早年有“除残去秽”的志向,材料一中有哪些事实可以佐证他的话?请简要概括。(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5~16小题。经天姥寺王又曾天姥峰阴天姥寺,竹房涧户窈然通。老僧敲磬雨声外,危坐诵经云气中。禅榻茶烟成夙世,天鸡海日又春风。回头却意十年梦,梦与山东李白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以简洁的笔触,交代了天姥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B.颔联敲磬与诵经,既是佛教仪式的体现,也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雨声与云气,又增添了场景的神秘与空灵。C.颈联上句描绘了禅榻上茶烟缭绕的悠然场景;下句则通过天鸡、海日等意象,展现了天姥山的自然美景。D.本诗风格偏于写实,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多用想象夸张,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这两首诗的情感都较为含蓄内敛。16.有人认为,本诗主要体现了诗人对老僧生活方式的羡慕与追求;也有人认为,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李白人生态度的认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高二语文试卷第9页(共10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借用《论语?雍也》中的“,”两句话,来引导学(2)中秋之夜,小明在湖边赏月,眼前浮现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3)古人面对自己头发颜色的变化,常会流露复杂的情感,如“,”。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题。20世纪70年代,世界科幻遭遇创新瓶颈。在科幻曾经A的西方国家,科幻文学尽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甲),被认为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地摊读物”。最终,“新浪潮运动”将科幻文学立意的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作品思想深度得以充分开掘,科幻才在文学界有了B。新中国成立之初,科学知识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无疑陌生而新鲜,所以,(乙)。叶永烈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通过讲述一名小记者游览未来城市的见闻,畅想科技怎样赋能人类生活,成为读者理解科学的生动读本。当科普使命完成后,中国科幻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后来,一些融合奇幻、悬疑风格的科幻作品出现,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今天,中国科幻界提出了“大科幻”概念,即把科幻与奇幻、软科幻与硬科幻都涵纳于作品之中。这样,①科幻文学可以获得更充分的发展空间,②吸引不同读者的口味,③促进科幻繁荣。④“大科幻”理念的指引下,⑤这些年陆续出现了融合情感、悬疑、武侠等元素的科幻小说,中国科幻乃至中国文学“物种库”不断丰富,彰显了科幻文学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大科幻9概念与我的思考撞了个满怀。”科幻作者海灌说,“在一些人看来,科幻代表未来,历史代表过去,二者似乎水火不容,科幻难以从‘故纸堆9中寻找养料。但史书自带故事性,以史为鉴也是为了启迪未来,这与科幻预示未来的底色不谋而合。仰望星空时,我们‘寄蚪蟒于天地9,对浩瀚宇宙产生深深好奇;走进历史时,我们‘哀吾生之须臾9,灬灬灬灬灬灬对无尽的时间展开新的想象。凝视宇宙,回望历史,我们可以收获相同的震撼。”发掘历史之于科幻创作的价值,将历史素材融入科幻写作,也是科幻文学的特别打开方式。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高二语文试卷第10页(共10页)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o(4分)21.请赏析文中第四段“撞了个满怀”的表达效果o(4分)2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的引用,有人说恰当,有人说不恰当o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o(4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o(60分)2021年东京奥运会跳高比赛中,卡塔尔名将巴尔希姆和意大利选手同样跳出2.37米,在挑战2.39米的高度时二人都是三次失败,且之前每个高度二人都是一次过。按照规则,二人可以选择加赛(降高度)直至分出胜负,也可以分享金牌。二人经过短暂交流后,选择了共享金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跳高比赛中,相似的一幕发生在美国选手麦克尤恩和新西兰选手基尔之间(二人都是跳过了2.36米)。二人均不愿共享金牌,经过加赛,最终基尔夺冠,麦克尤恩则收获银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o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o4.【答案】①既引用中国学者的话,又引用外国学者的话,论据丰富,使论述更加全面客观,增强了说服【解析】论述类文本中引用名人的话,一般都具有增强说服力的作用。本文的特殊之处是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但作者在论述时又引用了一些外国学者的话,这样可以体现孔子思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责任,比较注重个人奋斗,其人生的成功和挫折,基本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③孔子的“为仁由己”可以对应材料二第四段中“孔子在鲁国待得不爽,就离开了鲁国,在其他哪个国家不爽,就离开哪个国划”的成功以及领导同志浩瀚的安全转移,凸显了他们行动的危险性和自我牺牲精神。②“钓饵”让情节分本文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1分让人感受到我党发展的至暗时刻地下工作的艰险与危急(1⑵【答案】想用泥水(在农田里劳作的方式)来掩藏自己,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这个愿望没有能【参考译文】太祖儿时就机灵能干,有谋略,行侠仗义,放纵自己,不注意德行和学业的修养,所以当时的人都没几个县,各县长官大都讨好攀附皇亲国戚,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太祖上奏皇帝,罢免了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