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五校联考2024届高考化学押题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储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B.用蒸溜法可由含有Fe3+的自来水获取较纯净的水
C.焰色反应后用稀盐酸洗涤粕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进行其它物质的测试
D.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覆盖
2、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包括灼烧、浸取和过滤、氧化、萃取、反萃取等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
B.过滤中用到的仪器只有烧杯、漏斗(带滤纸)、铁架台
C.萃取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反萃取是在有机相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再向水相中滴加45%硫酸溶液,过滤得固态碘
3、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SO2和N.2O2反应可能有Nn2s04生成
B.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C.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D.探究向滴有酚配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酚猷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1O的漂
白性所致
4、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不受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或反应条件影响的是
A.SO2与NaOH溶液反应B.Cu在氯气中燃烧
C.Na与Ch的反应D.H2s与02的反应
5、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商代后期制作的司母戊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
()-1
D.屠呦呦发现的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16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0族元素的原子
C.同一主族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
D.主族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只有Be
7、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
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O.lmol/L氨水中,c(OH')=lxlO'5mol/L
B.b点代表溶液呈中性
C.c点溶液中C(NH4+)=C(C「)
++
D.d点溶液中:c(Cl')>C(NH4)>c(OH')>c(H)
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中可循环利用的气体为NH,
B.先从a管通入N%,再从b管通入CO2
C.为吸收剩余的NH3,c中应装入碱石灰
D.反应后冷却,瓶中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纯碱
9、将一定量的SO2通入BaCL溶液中,无沉淀产生,若再通入a气体,则产生沉淀。下列所通a气体和产生沉淀的离
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为HzS,SO2+2H++S2-T3S1十2H2。
2++
B.a为Ch,Ba+SO2+2H2O+Cl2->BaSO31+4H+2Cr
2+++
C.a为NO2,4Ba+4SO2+5H2O+NOj^4BaSO4l+NH4+6H
2+++
D.a为NH3,Ba+SO2+2NH3+2H2O->BaSO4l+2NH4+2H
10、己知在1OO・C、l.oixiospa下,1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也吸收436kJ能汇演J棒放厂
:(g):::930kJ能量
।।।।rljU1
当5;吸收2MU能量30U:(i);
二⑥-7'W
甲乙M
A.1mol/O(g)分解为2molH与1moiO时吸收930k.J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AH=-490kJmor,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kJ
11、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I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二一.二・二.■二
---•、•-M--
匕7二J匚二姬
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X清0.1molL-1
N«CI»M
4
D.3Y«0.1mol3验证AgQ溶解度大于Ag2s
Na,S溶液,
2mL0.1mo!LJ日RJ
A0O,溶液一^国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可合成环状化合物,其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0
(2)D物质中的官能团为o
(3)C物质的结构简式为,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的结构简式为,X的名称为,
(4)B,D在一定条件下除能生成环状化合物E外,还可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试写出R、D反应生成该高分子
化合物的方程式O
18、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⑵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o
(4)有学生利用FeCb溶液制取FeCb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滴入过量盐酸,、冷却结晶、过滤。过滤
操作除了漏斗、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
⑸高铁酸钾(RFeCh)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b与KCI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
取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2滴0.01molL1
,上一KSCN溶液一二4
2mL0.80mol-L*12mL0.80mol-L-1
FeSCh溶液SH-4.5)(NH4hFe(SO4的溶液(pH7.0)
实验I
物质0minIminlh5h
FeSOi淡黄色桔红色红色深红色
(NIL)2Fe(S04)2几乎无色淡黄色黄色桔红色
(1)上述(NH,zFe(SO,溶液pH小于FeSO,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工溶液的稳定性:
FeS04(NH4)2Fe(S04)2(填或"V")°
(2)甲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MWzFelSODz溶液中的NH;保护了Fe",因为NH;具有还原性。
进行实验H,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现象
取____一加一___,观察。与实验I中(NHDieCODz溶液现象相同。
(3)乙同学提出实验I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皿:分别配制0.80mol-171pH为1、
2、3、4的FeSO,溶液,观察,发现pH=l的FeSO,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2>+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024-10H20=4Fe(0H)54-8H
由实验HL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0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稳定性的措施有o
20、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制取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
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0C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1)指出图中的错误_、
(2)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o
(3)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_色,其中主要物质是一(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
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能看到_。(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d.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4)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
①水洗、分离;
②将粗碓基苯转移到盛有_的烧杯中洗涤、用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③一;
④干燥;
⑤_。
(5)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
分析:
①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一;
②产率高于埋论值,原因是
21、双氧水(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双氧水常用于伤口消毒,这一过程利用了过氧化氢的(填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⑵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脐(N2H6和强氧化剂液态过氧化氢。已知0.4mol液态脐与足量的液态过氧化氢反
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256.652IU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
⑶双氧水能将碱性废水中的CN一转化成碳酸盐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CIST的电子式为,写出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o
(4)下图是工业上制备过氧化氢最常见的方法,写出实际发生反应的总方程式o
⑸下图是一种用电解原理来制备H2O2,并用产生的H2O2处理废氨水的装置。
①Ir-Ru惰性电极吸附02生成H2O2,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②处理废氨水中溶质(以N%计)的质量是34g,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mo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用蒸馈水洗涤后不能用待装液润洗,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项错误;
B.Fe"难挥发,可用蒸馆法制得纯净水,B项正确;
C.为排出其它元素的干扰,做焰色反应时,应用稀盐酸洗净饴丝,力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能蘸取其它溶液来进行
焰色反应的实验,C项正确;
D.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覆盖,以隔绝空气,D项正确;
答案选A。
2、D
【解析】
A.灼烧时应使用用烟和泥三角,不能用蒸发皿,故A错误;
B.过滤时还需要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分液时应从下口放出,故C错误;
D.有机相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碘单质与碱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物溶于水相,分液后向水相中滴加硫酸,含碘
物质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微溶,所以会析出固态碘,过滤得到碘单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解析】
A、SO2具有还原性,Na2(h具有氧化性,所以探究SO2和Na2(h反应可能有Na2s04生成有意义,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有意义,故B不符合题
意;
C、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不可能与水反应生成02,所以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02生成没有意义,故C符合题
意;
D、CL能与NaOH反应,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h与H2O反应生成了HCIO,HC1O具有漂白性,所以探究向滴有酚
歆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2,酚配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1O的漂白性所致有意义,
故D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
A.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Ch足量时生成亚硫酸氢钠,选项A错误;
B.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物只有氯化铜,选项B正确;
C.Na与02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钠,点燃或加热生成过氧化钠,选项C错误;
D.H2s与Ch的反应,若氧气不足燃烧生成硫单质和水,若辄气充足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5、D
【解析】
A.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需要高温加热,逐渐去除了有机物,无机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
A正确;
B.司母戊鼎由青铜制成,青铜中含有铜元素、锡元素、铅元素等,属于合金,故B正确;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即碳酸钠,故C正确;
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千百个原壬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属
于混合物。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
6、D
【解析】
A.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8、18、18、32等,不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16,如锂和钾,故A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例如钠离子,故B错误;
C.同一主族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可能降低,如碱金属,也可能升高,如卤素,故C错误;
D.主族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只有Be,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
次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Ar,不是主族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关系,最外层核外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判断元素的种类、以
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点,解题中注意掌握规律的同时,注意特例。
7、B
【解析】
1014
A、由图可知,常温下,O.lmol/L的氨水溶液中c(H+)=10-Ilmol/L,则c(OFT)=—-=1x103mol/L,故A
1011
错误;
B、b点为NH4G和NH3・H?O的混合溶液,溶液中NH〈+促进水的电离程度和H+抑制程度相等,所以水电离的氢离子
浓度为ItT’mol/L,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c点溶液为NH4cl溶液,呈酸性,c(H+)>c(OH),电荷关系为c(NHJ)+c(H+)=c(OH)+c(CD,
所以c点溶液中c(NH4+)<C(Cf),故C错误;
+++
D、d点溶液为NH4a和HC1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c(H)>c(OH),电荷关系为c(NH4)+c(H)=c(OH
')+c(CD,所以d点溶液中;c(CI)>c(NHZ)>c(H+)>c(OH),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①将足量NM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再通入CCh,溶液中会生成高浓度的HCO-与原有的高浓度Na+结合成溶解度较
小的NaHCCh析出:NaCH-NH3+CO2+H2O=NaHCO3j+NH4CI;
②将析出的沉淀加热,制得Na2cCh(纯碱):2NaHCO3Na2cO3+CO2T+H2O,生成的CO2可用于上一步反应(循
环利用);
③副产品NH4a可做氮肥。
【详解】
A.侯氏制碱法中可循环利用的气体是CO2,A项错误;
B.先通入N%,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吸大,为了防止倒吸,应从a管通入,之后再从b管通入CO2,B项正确;
C.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不能吸收NH3,C项错误;
D.反应后冷却,瓶中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HCCh,将其加热得到纯碱(Na2co3),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侯氏制碱法中,要先通入足量NM,再通入CO2,是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先通入NH,使食盐水显碱性,
能够吸收大量COz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与高浓度的Na+结合,才能析出NaHCCh晶体;如果先通入C(h,由
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即使之后通入过量的N%,所生成的HCO3-浓度很小,无法析出NaHCCh晶体。
9、C
【解析】
A.H2s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2S-3S1+2H2。,故A错误;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应生成BaSO4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2+2H2O+Cl2TBaSO“+4H++2Cr,故B错
误;
C.NO2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身可以被还原为钱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4Ba+4SO2+5H2O+NO3->4BaSO41+NH4+6H,故C正确;
D.通入氨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该生成BaSO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Ba+SO2+2NH3+H2O->BaSO31+2NH4%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后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以生成NH4+。
10、D
【解析】
A.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1口】0111209)分解为211]0111与11]1010时吸收930。热量,A项正确;
B.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H(g)+yO(g)=HO(g)A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
2乙22
二(436+249・930火山】】10「二・245打1】0「,贝1」热化学方程式为:2^129)+02(?)=21120值)AH=-245kJmoF,x2=-490kJmol
r,B项正确;
C.甲吸收能量生成乙,乙释放能量生成丙,乙的能量最高,甲生成丙为放热反应,则甲的能量高于丙,则甲、乙、丙
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C项正确;
D.乙->丙的过程中生成气态水时,释放930kJ的能量,若生成液态水,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会继续释放能量,则释
放的能量将大于930kJ,D项错误;
答案选D。
11、B
【解析】
A.由图可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不能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在圆底烧瓶中存在化学平衡:2NO2UN2O4,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利用颜色的深浅,可说明温度对二氧化氮与
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平衡的影响,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食盐水为中性,铁发生吸氧腐蚀,不会发生析氢腐蚀,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NaCl溶液后,溶液中Ag+还有剩余,再滴入Na2s溶液后,会生成黑色沉淀,不存在沉淀的转化,因此无法
判断AgQ与Ag2s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Bo
12、A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是一种情洁能源,则W为C元素;Y是非金属
性最强的元素,则Y是F元素;X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X为N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
金属元素中最大的,则Z是Na元素。
【详解】
A项、、”为C元素,Y是F元素,两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H,故A错误;
B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F元素非金属性强于C元素,则氟化氢的稳定性强于甲烷,故B正确;
C项、Na+与F-的电子层结构与Ne原子相同,均是10电子微粒,故C正确:
D项、NaOH是强碱,水溶液呈碱性,N%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把握原子结构、元素的
位置、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
13、B
【解析】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h溶液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SO2十坨。+2NH3=(NH“2SO3、
(NH4)2SO3+BaCl2=BaSO31+2NH4CkSO3+H2O+2NH3=(NH4)2SO4>(NH4)2SO4+BaCI2=BaSO4l+2NH4Cl,依据反应定
量关系,结合分解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可知,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镣,Imol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镂消耗氨气2m01,
则4moi氨气和2molSO2反应生成亚硫酸筱,所以得到的沉淀为Imol硫酸肌2moi亚硫酸领,剩余SO2和亚硫酸钢
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领,最后得到沉淀为Imol硫酸锹、Imol亚硫酸的贝IJ:n(BaSO4):n(BaSO3)=l:l;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BaSO』和BaSCh,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钢、1mol亚硫酸钢,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可知,最后得到沉淀为Imol硫酸钢、Imol亚硫酸领,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错误;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2,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质为亚硫酸氢铁与氯化钱,故D错误;
答案选B。
14、B
【解析】
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6,A错误;
B.根据维生素C结构可知维生素C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酯基三种官能团,B正确;
C.1分子维生素C与L发生反应产生1分子脱氢维生素C和2个HI分子,维生素C分子失去两个H原子生成脱氢维
生素C,失去H原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碘遇淀粉变蓝,所以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蓝
色,C错误;
D.羟基属于亲水基团,维生素C含多个羟基,故易溶于水,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比较小,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5、D
【解析】
A.氮的固定是把游离态氮转变成化合态氮的过程,分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是一种人工固氮方法,A正确;
B.侯氏制碱法,应用了碳酸氢钠溶解度小而结晶析出,经分离再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B正确;
C播撒碘化银、干冰都可实现人工降雨,C正确;
D.铁的金属性比较强,不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人类使用金属材料,铜比铁早,D错误;
答案选D。
16、A
【解析】
A.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zCh,NazOz与CO2反应生成Na2cO3,能实现转化,故A正确;
B.Fe与CL燃烧,反应生成FeCh不能生成FeCL,故B错误;
C.在高温下,SIO2与与盐酸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得到三氧化硫,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氯气是强氧化剂,与变价金属单质反应时,金属直接被氧化为最高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加成反应酯化反应・COOH(或粉基)OHCCHOCHj-CHBrz1,1•二澳乙烷
roO-I
11CH2OHCH2OH+11CCOC-COOH一定条件.HO’E—E-O-CHr-CH,-O—H+(2nl)H2°
L22n
【解析】
CH2=CH2和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zBrCHzBr,水解生成B为CH2OHCH2OH,氧化产物C为OHCCHO,
进而被氧化为D为HOOC-COOH,B为CH2OHCH2OH与D为HOOC-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酯,
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可解答该题。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CFLBrCHzBr,B为CH2OHCH2OH,C为OHCCHO,D为HOOCCOOH,E为
⑴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①为CH2=CH2和滨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2BrCH2Br;反应②为CH2OHCH2OH与
/O\
HOOCCOOH发生酯化反应,产生||故反应①类型为加成反应,反应②类型为酯化反应;
(I
⑵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HOOCCOOH,其中的官能团名称为叛基;
(3)C为OHCCHO,A为CHzBrCHzBr,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结构简式为CH.3-CHBr2,该物质名称为
b1•二嗅乙烷;
(4)B为CH2OHCH2OH,D为HOOC-COOH,二者出能反应产生环状化合物E外,还可以反应产生一种高分子化合
物,则B+DT高分子化合物反应的方程式为
r001
HO加一E—O—CH厂59浮(2刈出°。
nCH2OHCH2OH+nCCOC-COOH
18、l~100nm2Fe2++H2O2+21T=2Fe3++2H2O取少量E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试管,若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钱根离子存在蒸发浓缩玻璃棒
3+2
2Fe+3ClO+10OH=2Fe()4+3CI+5H2O
【解析】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则F是Fe(OH)3、D是Fe2(SO4)3、E是NH4CI、A是单质
Fe、B是Fe是C是FeSO4。
【详解】
(1)根据胶体的定义.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中氢氧化铁胶体箱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1-100nm„
3+
⑵C是FeSO4,Fe?+被双氧水氧化为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5匹+$02+2田=2屣3++21120。
⑶E是NH4a溶液,钱根离子与碱反应能放出氨气,鉴定E中钱根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取少量E于试管中,
用胶头滴管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若生成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钱根离子存在。
(4)利用FeCb溶液制取FeCb・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滴入过量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根据过滤操
作的装置图过滤操作除了漏斗、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5)FeCb与KC1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铁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6,氯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1,
3+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lO+10OH=2FeO4+3Cr+5H2Oo
_1_1
19、NH;+H2OK^=NH3・HQ+H*<取2mLpH=4.0的0.80mol・LFeSO,溶液加2滴0.01mol・LKSCN
+
溶液溶液pH越小,Fe"越稳定溶液中存在平衡4Fe2++02+10H2。=4Fe(0H)3+8H,c(HD大,对平衡的
抑制作用强,Fe"更稳定生成的Fe(OH”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加一定量的酸;密封保存
【解析】
(1)(NH4)2Fe(SO4)2溶液和FeSO4中的Fe?+浓度相同,但中(NH4)2Fe(SO4)2含有浓度较高的NIV;通过表
格中的颜色变化来分析;
(2)由于是要验证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否是由于(NIL)2Fe(SO4)2溶液中的NH』+保护了眺2+导致,根据控制变
量法可知,应除了让NH4+这个影响因素外的其它影响因素均保持一致,据此分析;
(3)由实验ni可知,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则Fe2+越稳定;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O2+10H2O=4Fe
(OH)3+8H+,根据平衡的移动来分析;
(4)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来分析;
(5)根据上述实验来分析。
【详解】
++
(1)(NH4)2Fe(SO4)2溶液和FCSO4中的F/+浓度相同,但(NHj)zFe(SO4)2溶液中含有浓度较高的NH4,NH4
水解显酸性,导致(NH。zFe(SO4)2中的pH更小;通过表格中的颜色变化可知(NH。2Fe(SO4)2中的F*被氧
++
化的速率更慢,即溶液的稳定性:FeSO4<(NH4)2Fe(SO4)2,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
(2)由于是要验证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否是由于(NH4)z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导致,根据控制变
量法可知,应除了让NH4+这个影响因素外的其它影响因素均保持一致,故应取2mLpH=4.0的0.80mol・L」FeS04溶液
于试管中,加2滴0.01mol・L」KSCN溶液,过若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验I中(NH。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则说
明上述猜想不正确,故答案为:取2mLpH=4.0的0.80mol・L"FeS04溶液;加2滴0.01mol・L“KSCN溶液;
2+
(3)由实验III可知,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则Fe?+越稳定;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O2+10H2O^4Fe
(OH)3+8H+,溶液的pH越小,则氢离子浓度越大,平衡左移,则Fe?+的氧化被抑制,故答案为:溶液pH越小,
++
Fe2+越稳定;溶液中存在平衡4Fe2++OrH0H2O=4Fe(OH)3+8H,c(H)大,对平衡的抑制作用强,Fe?+更稳
定;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而同一条曲线上的浓度FeSO«溶液相同,且应随着反应的
进行,Fe2+的浓度减小,故不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此反应为溶液中的反应,故压强对此反应速率无影响;而
此反应中温度不变,故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只有催化剂,故唯一的可能原因是生成的Fe(OH)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故
答案为:生成的Fe(OH)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加入一定量的酸会抑制F/+的氧化,或是隔绝空气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加入一定量的酸,
密封保存。
【点睛】
+
(NH4)zFe(SO4)2溶液中含有浓度较高的NH4+,NHJ水解显酸性,导致(NH4)zFe(SO4)2中的pH更小,NH4
保护了Fe?+是解答关键,也是试题的难点和突破口。
20、缺少温度计大试管接触烧杯底部使苯与混酸混合均匀能及时移走反应产生的热量浅黄色硝
基苯、笨b、d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水洗、分离蒸储温度过高引起硝酸的分解、苯的挥发
温度过高,有其他能溶于硝基苯的产物生成
【解析】
⑴水浴加热需精确控制实验温度;为使受热均匀,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
⑵苯不易溶于混酸,需设法使之充分混合;该反应放热,需防止温度过高;
⑶混合酸密度比硝基苯大,但稀释后会变小,硝基苯无色,但溶解的杂质会使之有色;
⑷粗硝基苯中主要含未反应完的酸和苯,酸可用水和碱除去,苯可用蒸储的方法分离;
⑸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硝酸易分解、苯易挥发,有机反应的一个特点是副反应比较多,这些因素会使产率降低或使得实
验值偏离理论值,而这些因素都易受温度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师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分析及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省考管理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测标准化的试题及答案
- 2024统计学核心知识点测验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工考试题集及答案分析
- 一年级语文考核的全面回顾与考题实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汽车节能减排的技术分析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校园自助厨房创业计划书
- 在线调查的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宠物食品营养成分对比解析考题及答案
- 郑州大学-格兰杰-答辩通用PPT模板
- 投诉案件奖罚制度
- 小班音乐歌唱《小鸡抓虫》原版动态PPT课件
- 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对称与旋转.pptx
- 精装土建移交管理办法
- 《货币金融学》
-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共23页)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申请登记表
- 小学生课堂常规(课堂PPT)
- 我的小秘密(课堂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