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分析_第1页
盖梁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分析_第2页
盖梁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分析_第3页
盖梁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分析_第4页
盖梁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盖梁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与分析

一、LEC辨识方法简介

本项目施工风险评估采用“LEC风险法”,其考虑的危险因素有三个:发生事故或危险事

件的可能性,危险作业出现频率和事故的后果。主要是评估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对评估对象的

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危险程

度等级表。

“LEC风险法”事故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D=LXEXC

式中:D——事故风险大小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率

C——发生事故的可能后果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定性表达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必然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1,规定对应

的分值为10;实际上不可能事故发生的情况对应的分值为0.5;以此为基础确定其取值范围如

表8.1.l-lo

表8.1.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表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备注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上不可能不予列表

(2)人员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人员暴露于风险环境的时间越多,受到的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

越大“规定人员连续出现在风险环境中的分值为10,最小分值为1,其具体取值范

围如表8.3.1-20

表8.1.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取值表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备注

在连续时间内(作业时段必须持续暴

10

露)

仅每天在工作时间内(必须经常暴

6人的置身时间,不是指具体

露)

人,而应考虑

3仅每周一次或偶然(可能经常暴露)

川—

2仅每月一次(偶尔暴露)

冈4立。

1仅每年几次(可能会偶尔暴露)

0.5几乎没有(几乎不暴露)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由于事故造成人员的伤害程度的范围很大,规定把需要治疗的轻伤对应分值1,

10人以上同时死亡对应的分值为100,取值范围如表8.1.3-30

表8.1.1-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取值表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备注

分数值经济损失(万

伤亡人数

元)

100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3

>5000

10

403W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

1000—5000

<10

15人员死亡(含失踪)人数V3100-1000

7重伤人数V3,无人员死亡50—100

3至少1人致残10〜50

1轻伤1-10

(4)相对风险等级标准

该方法规定D值在20以下时为I级风险;当D值在20〜70时为H级风险;在

70〜160之间为III级风险;在160〜320之间为IV级风险;D值大于320时为V级风险。相对

风险等级标准见表8.1.1-40

表8.1.1-4相对风险等级标准

D值危险程度风险等级

极其危险,需经专业人员进行专项技术条件论证后才能

>320五

继续作业

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四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二

<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一卡

(5)处置措施

一级:稍有危险,毋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二级:一般危险,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保持现有做法并进行关注;

三级:显著危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安全控制措施;

四级:高度危险,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

带班制度;

五级:极其危险,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并暂时不能控制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采用LEC法,对盖梁施工过程主要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盖梁施工危险源辨

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如下表所示。

衣8.1.2-1盖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览表

危险、危害因素评价

潜在事故

序作业活动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项FI部技术管理人员未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监督、

1其它1315452

监测等。

2施工准爸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海盖全部参建人员以及是否规范。其它33632

3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不规范。其它16*T422

4施工前未核查工程周边环境、管线,未设立警示标志。其它33*T632

材料进场未经验收或材料存在缺陷,管节尺寸、壁里及焊接质量不

5坍塌16422

盖梁施工满足要求。

钢管桩吊耳设置不合理,钢管桩吊耳强度不足或焊缱强度不足。

6物体打击361263

支架安拆

7钢管桩桩间连接质量不满足要求,坍塌16a422

8平联、斜撵、横梁连接质显、焊接质量不合格或存在跳陷。坍塌0.5615452

作业时无操作平台,或操作平台临边作业未防护或防护不到位。

9高处坠落1615903

危险、危杏因素评价

序作业活动潜在事故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10细氏构件安装时未设置缆风绳。起重伤害167422

11起重吊装未遵守起重作业规范要求。起重伤害363542

12现场焊接及切割作业未按要求假戴防护用品。其它363542

支架拆除顺序不合理或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便进行底模及

13物体打击167422

支架拆除作业。

14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高空坠落363542

15作业区域未设冏警戒区。物体打击167422

梯笼基础承载力不够,或部分悬空:梯笼未按要求设置附墙,梯笼

16坍地3671263

上下通道节与节之间连接不牢固。

17梯笼与盖梁平台之间未按要求设置连接通道。高空坠落16422

18上下梯笼施工人员一次性过多或超过要求人数。坍班167422

19作业平台钢筋集中探放荷载过大或不合理。坍塌1615903

钢筋加工与安

20纲筋吊装至施工平台处时,碰撞作业人员。物体打击363542

21钢筋焊接时未设置警戒区域。仇械伤官661362

危险、危杏因素评价

序作业活动潜在事故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22钢筋机械设备外塔传动部位未设置安全防护瑁。机械伤害33632

23模板在安装过程中,没有设置有效防倾置的临时固定谀施。坍塌33151353

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少于四

24起重伤害33151353

个吊点。

25模板安装吊运散装模板没有捆绑牢固。起重伤害336542

265级风及乂以,•没有停止愎板用运作业.起更伤害3115452

27未对进入现场的模板进行验收。坍塌等1315452

28模板安装时没有统一指挥,未设置警戒区与通信设施。起瓯伤害33151353

29未对混凝上提.乍进行进场验收,版车质量存:在缺陷。车辆伤在16n422

3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设人员施工平台及防护措施。高处坠落1615903

3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汽车泵甭管探幅过快。物体打击32*T422

32振捣器等设备绝缘强度不够,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触电33632

33驾驶员无操作证,未经培训或疲劳驾驶。车辆伤害16422

危险、危者因素评价

序作业活动潜在事故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高处坠落

拆除工程施工前,未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34167422

35拆除工程施工区域未设置醒目警示标志。物体打击1103302

模板拆除

36拆除施工存在立体交叉作业。物体打击3671263

高处坠落

37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未停止进行拆除作业.1315452

38现场的跳板、墩顶等作业面未采取防滑措施.高处坠落3103903

39雷雨时,未停止露天作业。雷击等0.5615452

夜间施工时,作业场所未设置照明设备,照度不满足施工要求,光

40其它363542

束直接照射工程机械操作和指挥人员。

特殊季节施工

夜间施工时,作业现场的上下道口及存在预留口等危险部位未设置

41高处坠落3103903

夜间警示标志和警示灯。

作业时间未避开高温时段,必须在高温条件下的施工作业未采取防

42中暑363542

署降温措施”

危险、危杏因素评价

序作业活动潜在事故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43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未采取防晒措施。火灾1103302

A

44大于6级风时,未停止作业。坍塌等310J903

焊接和切割未采用不可燃或耐火屏板(或屏罩.)加以隔离保护.

45火灾等0.5615452

46焊接和切割区域未设置警告标志.其他伤害661362

47气割、电焊作业地点未设置灭火滞。火灾167422

容器爆

氧气、乙焕,瓶混放或间距不够:在乙焕、氧气气瓶附近吸烟或动

480.5615452

炸、火灾

焊接切割火:气瓶阀门或压力表坏损。

49气瓶搁置不规范或固定不牢、高温气瓶未遮盖.容器爆炸167422

火灾:容

气割割抢、气管坏损或漏气;气瓶未安装防回火装置或装置失效。

50167422

器爆炸

中毒、室息

51气割、电焊作业环境不通风。167422

危险、危杏因素评价

序作业活动潜在事故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电焊机使用前未检验或出现故障;电焊钳使用自制产品;使用钢筋

52触电0.5615452

或其他工件代替回路线。

电焊机固定不牢固、未有效接地:电焊机无二次降压俣护器或装置

53触电167422

失效:电焊机检修时、作业完成后未切断电源。

焊接不同规格的钢板或钢筋未及时调整电流:焊接作业或敲除焊渣

54其他伤害167422

时未带护目镜。

存:在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5触电363542

的现象。

56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没有分路配电。触电363542

57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未分设。触电363542

临时用电

58配电箱、开关箱周围没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触电167422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没有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

59触电363542

60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不能防雨.防尘.触电363542

危险、危杏因素评价

序作业活动潜在事故危害

活动内容危害因素D=LEC

号单元类型级别

LECD

分配电箱未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

61触电363542

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

开关箱未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

62触电363542

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采用了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63触电363542

64未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编号。触电661362

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没有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没有使用

65触电363542

电工绝缘工具。

66配电箱、开关箱内放置了杂物。火灾661362

施工作业环境复杂,线路长,项目位于山区,道路狭窄、弯曲,施

67道路交通工机械车辆多,现场作业人员密集,运输空间狭小,机械车辆故障机械伤害1107703

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交通事故。

三、风险分析结论

根据盖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共辨识出危险有害因素67项,通过评价,

得出危害级别为二级(20<DW70)的风险有53项,级别为三级的风险(70<DW160)的有

14项,需要制定针对性安全措施。

表8.1.3-1显著危害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表

作业

活动潜在

序单元活动内危害

危害因素事故控制措施

号容级别

类型

钢管桩吊耳进行设计验算,

钢管桩吊耳设.置不合理,钢管

物体吊耳按设计材料下料和焊接

1桩吊耳强度不足或焊缝强3

打击要求进行焊接并检查。

度不足。

支架安

构件安装作业时需使用简易

作业时无操作平台,或操作平操作平台等作为操作平台,

高处

2台临边作业未防护或防护不到3操作平台应设置防护栏杆、

坠落

位。安全网等防护设施。

盖梁

施1.

安装前由试验检测人员对基

梯笼基础承载力不够,或部分础承载力进行测试,不符合

施工通

3悬空;梯笼未按要求设置附墙,坍塌3要求时进行换填。同时根据

梯笼羊与节之间连接不牢固。方案要求对每处梯笼进行脸

收签字挂牌。

钢筋加作业平台严格按照限定荷载

作业平台钢筋集中摆放荷载过堆放,施工中严禁一次性将

4工与安坍塌3

装大或不合理。钢筋全部堆放至施工平台,

采取分批次起吊安

第11页共13页

作业

活动潜在

序单元活动内危害

危害因素事故控制措施

号容级别

类型

装。

模板在安装后未设置有效防倾采用钢丝绳对拉固定或型钢

5坍塌3

覆的临时固定设施。临时支撑固定措施;

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竖向吊运不少于两个吊点,

起重

6模板安吊运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3水平吊运不少于四个吊点。

伤害

装少于四个吊点。

模板起吊安装设专门指挥,

模板安装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