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A.军功大小B.门第高低C.地方推举D.科举考试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改革开放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4、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向汉武帝提出上述建议的人是()A.董仲舒B.卫青C.主父偃D.霍去病5、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是这一“恶瘤”的延续和扩大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五代十国D.宦官专权6、下列两幅图中涉及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题文】(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蒙古军队灭亡南宋后,实现统一大业的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8、都江堰由秦国的蜀郡太守____主持修建,是一项综合性的____工程。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开始。1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1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整下面历史知识。

(1)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采用了______方法。

(2)______(人名)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的学说后来集中在______一书中。

(3)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______”“______”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非正义战争。

(4)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把______文字作为通用的文字颁行全国。同时,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统一为______货币,在全国流通。12、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______》是一部______的通史巨著。13、改错题: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改正:【】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王羲之。改正:【】北宋时兴起的扬州,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改正:【】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南宋灭亡。改正:【】《送子天王图》是“画圣”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改正:14、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最盛。清朝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阻碍了社会进步。16、如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蜀;西晋、隋。()

17、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______(判断对错)18、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19、舜死后,将位置禅让给了尧。()20、汉武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21、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其间商业区“市”、居住区“坊”;错杂交替,商业气息浓厚。

22、禅让制是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例如尧-舜-禹。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3题,共30分)23、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材料二《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我代(按:代,郡名,今山西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着,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的A;B、C、D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名称;分别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的什么现象?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24、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海上丝绸之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

材料三当前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贸易和投资低速,发展不平衡加剧。战乱和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突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习近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3)根据材料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25、这次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3题,共21分)26、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长安,史称北宋。

错误:____改正:____。27、为加强南北交通;隋文帝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大运河。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8、唐朝鼎盛时期是“贞观之治”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4分)29、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每个1分,本题共计8分。)()纸上谈兵a牧野之战()阵前倒戈b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退避三舍c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卧薪尝胆d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揭竿而起e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四面楚歌f陈胜、吴广起义()约法三章g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问鼎中原h项羽兵败垓下30、根据“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0分)(1)指出在“商鞅变法”的六条主要措施中,最不受当时特权阶级奴隶主旧贵族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3分)(2)指出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3分)(3)商鞅变法由于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旧贵族的车裂之刑而死,但变法却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也受到了守旧势力的种种阻拦,但孝文帝不顾一切进行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这两个事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隋朝正式创立科举制;所以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故选D。

【点评】关于科举制度,学生还要知道,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度;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武则天时期设立殿试和武举。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使科举制僵化,选拔的只是皇帝的忠实奴仆;戊戌变法废除了“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2、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南巡讲话的相关知识。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全社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形成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和姓“社”问题的困扰,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要胆子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的视察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南方讲话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共同特点是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故选A。【解析】A3、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说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D说法错误。ABC说法准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儒家思想的地位。【解析】D4、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把王国分给其他子弟,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管理,从而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这不是为了笼络人心而是为了进一步削弱封国势力,使他们无力与朝廷对抗。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解析】C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五代十国的相关内容。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故选C。

【解析】C6、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首先仔细观察图片,可判断出他们是玄奘和鉴真。结合教材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鉴真都是唐朝对外交往的杰出代表。其中,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一取一送”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中双向交流的特点。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元朝完成了大一统。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解析】【答案】B8、李冰防洪灌溉【分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故答案为:李冰;防洪灌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都江堰知识的把握。9、略

【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夏朝;商朝.

本题考查了夏朝的历史地位和我国文字历史.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夏朝的历史地位和商朝甲骨文的相关史实.【解析】夏朝;商朝10、略

【分析】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唐高宗体弱多病,唐高宗后期武则天逐渐掌握大权,后来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

故答案为:

武则天.

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

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武则天11、略

【分析】(1)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采用了泥范铸造方法.我国在商代早期就有了泥范铸造,商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用这种方法,古代工匠们创造出了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这样的旷世珍品.

(2)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后来集中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利;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

(4)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同时,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在全国流通.

故答案为:

(1)泥范铸造.

(2)老子;《道德经》.

(3)兼爱;非攻.

(4)小篆;圆形方孔钱者(秦)半两钱.

本题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老子的思想主张、墨子的思想主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老子的思想主张、墨子的思想主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解析】泥范铸造;老子;《道德经》;兼爱;非攻;小篆;圆形方孔钱12、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他编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实.

故答案为:

资治通鉴;编年体.

本题主要考查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司马光的有关内容.【解析】资治通鉴;编年体1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本题错误,应将“会子”改为“交子”。(2)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书法家。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故本题错误,应将“王羲之”改为“欧阳询”。(3)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时的瓷都。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故本题错误,应将“扬州”改为“景德镇”。(4)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的灭亡。根据所学知识,1127年,金灭北宋,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故本题错误,应将“南宋”改为“北宋”。(5)本题主要考查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故本题正确。【解析】(1)【×】改正:将“会子”改为“交子”。(2)【×】改正:将“王羲之”改为“欧阳询”。

(3)【×】改正:将“扬州”改为“景德镇”。

(4)【×】改正:将“南宋”改为“北宋”。

(5)【√】14、祭祀【分析】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故答案为:祭祀。

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我国青铜器的主要用途。【解析】祭祀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字狱。顺治皇帝没有大兴文字狱。【解析】【答案】错16、√【分析】【分析】三国鼎立指的是魏;蜀、吴;因此①是蜀;②是西晋,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280年灭吴,统一全国,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因此③是隋朝。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到隋朝建立,朝代更替史实。17、√【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为了增强国力,加大财政收入,制订新的经济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太宗、唐玄宗的相关史实。【解析】√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再到雅克萨之战,说明我国在明清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已面临抵御外敌入侵的新问题。【解析】【答案】对19、×【分析】【分析】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所以“舜死后,将位置禅让给了尧。”错误。应为“舜死后,将位置禅让给了禹”。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禅让制的更替。20、×【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最终开通了丝绸之路,汉朝与西域的往来从此日趋频繁。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认识。21、×【分析】本题考查唐都长安的相关知识。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其间商业区“市”、居民区“坊”。“市”和“坊”界限分明,严格分开。此题错误,应将“错杂交替,商业气息浓厚。”改为“市”和“坊”界限分明,严格分开。故选F。【解析】F22、√【分析】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尧舜禹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尧舜禹禅让制的有关内容。【解析】√四、材料题(共3题,共30分)23、略

【分析】(1)依据材料一“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A;B、C、D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名称分别是:鲜卑、羌、氐、匈奴、羯.

(2)依据材料二“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现象.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才使得江南地区有着如此经济繁荣的现象.

(3)依据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我代(按:代,郡名,今山西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着,姓或重复,皆改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魏主”是指孝文帝.本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是改革姓氏(或改鲜卑姓为汉姓).魏主采取的其它汉化措施还有: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魏主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也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故答案为:

(1)鲜卑;羌、氐、匈奴、羯.

(2)经济繁荣;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3)孝文帝;改革姓氏(或改鲜卑姓为汉姓);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等;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也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本题考查人口南迁的相关知识;要把握西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知识;把握西晋时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3)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明确材料三中“魏主”所指的人物名字;本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及魏主采取的其它汉化措施和魏主改革的影响.

本题以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孝文帝改革的史实为依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鲜卑;羌;氐;匈奴;羯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汉武帝时,张骞两次通西域。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汉朝。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可以从材料中找出。原因有:中国经济重心已南移;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当时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的造船业很发达;指南针的发明,当时的航海技术先进等。(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解析】(1)朝代:西汉(或汉代)。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等。(3)“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25、(1)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卫鞅”指商鞅。

(2)据材料“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可知,变法的相关内容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据“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可知,括变法的相关内容是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3)根据材料三;在那个时代,一个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战场立军功。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

(4)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鞅。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3)战场立军功。

(4)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分析】

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解析】【小题1】(1)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卫鞅”指商鞅。

(2)据材料“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可知,变法的相关内容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据“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可知,括变法的相关内容是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3)根据材料三;在那个时代,一个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理的途径是战场立军功。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

(4)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商鞅。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