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2013·湖州)新鲜藻类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无法得出()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D.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2、下列关于水和氢气两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有一个氢分子B.都含有两个氢原子C.都含有氢元素D.都含有两个氢元素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量筒的读数。

C.加热液体。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根尖根毛区最主要的形态结构特征是()A.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B.能够迅速伸长C.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D.向外突起形成根毛6、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收缩,舒张B.收缩,收缩C.舒张,收缩D.舒张,舒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土壤环境特点一般指的是土壤的温度、____、____、____、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土壤温度可以____测量,其他指标则可以____评价,如土壤的湿度可以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湿润”“湿润”来表述。8、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KCl34.040.045.651.556.7KNO331.663.9110169246246(1)2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

(2)20℃时将20gKCl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上表两种物质中,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9、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常温下B的不饱和溶液,在只要求保持其中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变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____.

(2)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要从中分离出少量A的纯净物,其操作方法是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t2℃时;A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②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在t1℃时;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

④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m2.

10、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

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说明了____的存在.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有关.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____(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____.

11、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是____。12、环形导线(可看做通电螺线管的一匝)能产生磁场,其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则____点(选填“A”或“B”)的磁场较强。若将一小磁针放在环形导线的右侧,小磁针的____极将向导线靠近。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4、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5、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6、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7、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16分)18、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

19、作图题;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和光滑球的受力示意图。

20、左图说明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请用笔划线代表导线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正确的连入电路。

21、如图所示,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

①同时闭合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电灯才能亮;

②三孔插座单独接入。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0分)22、在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在对应位置标出通电螺线管N极和电源“+”极.

23、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S极和电源的正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9分)24、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标明原子核;电子的电性.

25、俗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据调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绿化地区的气温比非绿化地区的气温低0.8℃,森林中的气温比庭院中的气温低1.3~3.2℃。通过这则资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6、有人说,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而滑动变阻器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你认为这种说法确切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根据对信息”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集中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部位“分析解答。

【解答】通过题目中图示信息可知: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770纳米和390纳米左右的两个波长范围。因为好氧性细菌的生存需要氧气,所以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A说法正确;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770纳米和390纳米左右的两个波长范围,而560纳米左右波长处没有好氧细菌,说明此波长不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C、D说法正确。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说法在此实验中无实验变量和实验现象给以支持,B说法不正确。故选B。2、C【分析】【分析】根据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A;氢气中含有氢分子;而水中不含有氢分子,故A错误;

B;每一个氢分子、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而不是氢气、水两种物质含有2个氢原子,故错误;

C;氢气、水都含有氢元素;故正确;

D;元素只能是一种;所以这种说法错误,故D错误。

故答案为C3、B【分析】【解答】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

B;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用外焰加热,并进行预热,故C错;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故D错.

故选B.

【分析】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B、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4、C【分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选项ABD描述的是天气,选项C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C.5、D【分析】【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

【解答】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毛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D6、B【分析】【分析】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解答】解: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当人直臂提水时;处于单纯伸肘状态,但同时,还需用力才能将重物提起,所以,这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必须同时收缩;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可见B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疏松程度湿度光照定量定性【分析】【分析】定性评价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等方法;对事物进行评价。定量测量是采用数学的方法,对对象的特性用数值进行描述。

【解答】土壤环境特点一般指的是土壤的温度;疏松程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状况等环境因素。土壤温度可以温度计测出具体的数值;所以属于定量测量,而土壤的湿度用“干旱”“比较干旱”“比较湿润”“湿润”来表述,这属于定性评价。

故答案为:疏松程度;湿度;光照;定量;定性8、34.0g饱和KNO3【分析】【解答】(1)从溶解性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故填:34.0g;

(2)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表示100g水中溶解34g氯化钾达到饱和,所以将20gKCl固体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7g氯化钾,形成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3)由表格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故填:KNO3.

【分析】(1)运用溶解性表中的数据读出20℃时KCl的溶解度;

(2)根据20℃时KCl的溶解度的概念分析溶液的状态;

(3)根据表格得出结论.9、加入溶质降温结晶③④【分析】【解答】解:(1)要将B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故填:加入溶质;

(2)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分离出A,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降温结晶;

(3)①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若是不饱和溶液则不一定,错误;

②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是溶液的组成不变,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B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此时两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不相等,错误;

③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同,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故溶解的AB的质量相同,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正确;

④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大于B,故A需要的水的质量小于B,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m2;正确;

故填:③④.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答即可.10、大气压强深度飞出瓶外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分析】【解答】解:(1)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该现象说明了大气有压强;

(2)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的水越急,液体压强越大.该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3)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此瓶口处压力变小,瓶内的大气压就会产生一个力把小纸团推出来.

故答案为:(1)大气压强;(2)深度;(3)飞出瓶外;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分析】(1)大气能产生压强;

(2)越往下的孔流出的水喷得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11、光合作用【分析】【解答】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分析】考查光合作用的定义12、BN【分析】【分析】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此题先判断通电螺线管南北极,再判断小磁针的磁极偏转情况。

【解答】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由图可知B点的磁感线比A点密,所以B点的磁场较强;环形导线看做通电螺线管,由图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环形导线的左侧为N极,右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吸引,所以小磁针的N极将向导线靠近。

故答案为:B;N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4、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5、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6、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7、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16分)18、【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安装安全用电原则: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19、【分析】【分析】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本题关键是作力的示意图;注意画力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不能漏力,也不能添加力,基础题.

【解答】解:A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受力如图:

球受重力;墙的弹力和绳子的拉力,如图:

20、【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零线直接接入灯泡,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21、【分析】【分析】只有在光线很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说明两开关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开关控制火线;且火线接入灯尾金属点,零线接入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是要求“左零右火上接地”.【解答】解: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