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2:3D.A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9.01%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开关闭合时,能观察到导体棒ab沿金属导轨运动.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

A.电热器B.发电机C.电动机D.电磁继电器3、如图甲所示;重为8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内铁块做匀速运动B.在2~6s内铁块经过的路程为10mC.在2~6s内拉力F做的功为120JD.在2~6s内拉力F的功率是40W4、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0.8AD.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5、飞机黑匣子的电路等效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信号发射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1表示,用开关S1控制,30天后自动断开,R1停止工作;另一部分为信息储存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2,用开关S2控制,能持续工作6年,如图所示.关于黑匣子的等效电路中正确的是()A.B.C.D.6、(2014.台州)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个现象表明____;烤熟的地瓜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8、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

9、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填“上浮”或“下沉”),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N.10、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1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5%的NaCl溶液,需食盐____g;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配制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12、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黑板上写字是利用粉笔与黑板之间的____摩擦;在路上行走是利用鞋底与地面之间的____摩擦;乘车出行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摩擦。13、小楠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____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____m乙(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14、小宇同学想自制一个滑线变阻器,在他的手头上有同规格的铁丝和锰铜丝供他选择,根据下表他应该选择____做变阻器的电阻丝.原因是____.如图组装好电路后,要使灯泡亮些,导线夹应向____端移动.

下表为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Ω)。银0.016铁0.096铜0.017锰铜0.44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6、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7、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8、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9、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40分)20、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对物体B的压力F。21、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面的力。

①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

②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22、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23、左图说明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请用笔划线代表导线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正确的连入电路。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24分)24、图甲所示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插线板.小宇同学在使用中发现: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描述,请在图乙中画出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把接线板与电源线接通.

25、根据图中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括弧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或S极,以及电源的“+”或“﹣”极.

26、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极;请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小磁针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7、如图所示;请你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出小磁针的N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以及电源的正负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9分)28、安全用电至关重要,如小明家某天正在煮饭,突然跳闸,所有电器不通电,请帮他分析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解答】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

A;由上述分析可知D物质是水;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即为硫化氢和氧气的质量比是:(34×2):(32×3)=17:24,故C错误;

D、A为硫化氢,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4.1%;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2、C【分析】【解答】本实验研究的内容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现象”;人类利用该现象制造了电动机,所以选项A.B.D是错误的.

故选C.

【分析】首先要弄清该实验所研究的是什么现象或原理,然后再根据现象或原理查对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C【分析】【解答】A;由图乙知;在0~2s内物体的速度加快,做加速运动,A错误;

B;在2~6s内;物体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s=vt=3m/s×(6s﹣2s)=12m,B错误;

C;F拉动物体匀速上升;则F=G+f=8N+2N=10N;

在2~6s内拉力F做的功W=Fs=10N×12m=120J;C正确;

D、功率P===30W;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图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判断运动情况;

B;根据公式s=vt判断铁块通过的路程;

C;根据W=Fs计算F做的功;

D、由P=计算出F的功率.4、D【分析】【解答】解:

A;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普通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与此差不多,在50cm=0.5m左右.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104g左右.不符合实际;

C、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发光的电流在I==≈0.18A左右.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5、B【分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R1、R2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它们为并联连接,并且它们都有相应的开关控制,故B选项的电路图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

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6、D【分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碳的特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A;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能,故A错;

B;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很多,例如氧气、氮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错;

C;振荡汽水瓶瓶子变瘪;出来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C错;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正确的,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析】【解答】(1)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该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烤熟的地瓜香气扑鼻,是因为地瓜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故答案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8、t2饱和33.3%【分析】【解答】(1)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答案为:t2;

(2)T3℃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3.3%;故答案为:饱和;33.3%;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在该温度下有交点;T3℃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因此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3.3%.9、8上浮5【分析】【解答】解: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8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排=8N;

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8N大于物体的自重5N,因此物体要上浮,最后处于漂浮,则浮力F浮′=G=5N.

故答案为:8;上浮;5

【分析】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浮力大于重力,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悬浮;浮力小于重力,下沉10、倒立放大投影仪能【分析】【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

故答案为:倒立放大;投影仪;能.

【分析】(1)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11、16.5偏小搅拌,加快溶解速度【分析】【解答】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5%的NaCl溶液,需食盐的质量为100g×16.5%=16.5g;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配制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故答案为:16.5;偏小;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分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结合配制溶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12、滑动静滚动【分析】【分析】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同一部分总是不脱离另一个接触面,这时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两个接触面虽然接触但是总是不断改变接触部分,这种摩擦力是滚动摩擦力.

【解答】

(1)写粉笔字时粉笔总是在黑板面上没有离开黑表面,粉笔和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力.

(2)我们在路上行时,利用鞋底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使人能前进.这时候鞋底要向后蹬地面,相对地面有向后滑动的趋势,就受到地面给鞋子一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人前进.

(3)圆珠笔在纸上写字,笔和纸的接触面总是在改变,这种摩擦是滚动摩擦力.13、<=【分析】【分析】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两图中都是漂浮,而且是相同的密度计,所以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可知排开液体的质量相同,由此解答两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密度计漂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解答】∵是相同的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

∴F浮=G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F乙=G

∴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

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

∴ρ甲<ρ乙

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排甲=G排乙

∴m甲=m乙。

故答案为:<;=14、锰铜|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锰铜的电阻最大|A【分析】【分析】①滑动变阻器是依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的;②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电阻成反比.

【解答】解:

由不同金属电阻比较知: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一定时;锰铜的电阻最大,所以用来作电阻线变阻效果最好;

要使灯泡亮些;也就是电路电流增大,所以要减小电路电阻,即导线夹向A移动.

故答案为:锰铜;长度、面积相同时锰铜的电阻大;A.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6、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7、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8、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9、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40分)20、如图:

【分析】【分析】画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受力物是B,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所以此力的方向向下,由于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所以物体B受到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10N,在图中要描述清这些特点.

【解答】

(1)确定一个标度为5N,如图;(2)确定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3〕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等于标度的2倍,〔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标识F=10N21、【分析】【分析】力的图示的画法:首先画出标度;然后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线段的末端标出力的大小.

【解答】

(1)

画出标度3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竖直向上6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6N.如图:

(2)

画出标度50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与地面成30°角150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150N.如图.22、【分析】【分析】要使两螺线管互相排斥;则应使两磁铁同名磁极相对;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B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A的磁极;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绕法.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其中对于安培定则要求我们不但能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还要能根据磁场方向判断出线圈的绕向及电流方向.

【解答】解:由安培定则可知;B螺线管右侧为N极;故为使两磁极相互排斥,则A螺线管的左侧应为N极;

故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侧,则可知A线圈的绕向如下图所示:

23、【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零线直接接入灯泡,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五、其他(共4题,共24分)24、解:由题意可知;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说明两者是并联,且都有开关来控制.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