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查德威克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从而打开了原子物理大门B.勒纳等人通过实验得出光电效应的四个特征C.玻尔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第一次将量子化引入到原子领域D.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其它粒子组成的2、体积不变的容器内密封有某种气体,若该容器由静止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A.为零B.不变C.减小D.增大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关于光电效应的四个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求得普朗克常量B.由图乙可知虚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实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大C.由图丙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D.由图丁可知电压越高,则光电流越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一锅水中撒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翻滚,这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C.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D.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5、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m1-m2-m3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4m1-m2-2m3)c2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一群原来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的过程中()

A.放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子B.放出六种频率不同的光子C.氢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电子运动的动能将增大D.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最长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国家对环境的日益重视,2019年雾霾天数较以往大幅减少,雾霾现象发生时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性B.南方的冬天冷而潮湿,是因为南方空气湿度大,而冬季温度低,水蒸气的饱和汽压较低导致的C.汽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随着科技发展,能够使发动机的效率达到100%D.北方冬季特别冷,是由于环境中热量少,人体热量多,人体热量传至环境导致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油酸溶液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B.载人飞船绕地球运动时容器内的水呈球形,这是因为液体表面具有收缩性的表现C.运动小球在水平粗糙平面做减速运动停下后,不会自发地内能减小,动能增加而加速,是因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分子密度将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9、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断开电键S,用一束光照射光电管的金属极板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逐渐向右移动,当电压表的读数为U0时,电流表读数恰好为零,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e。则()

A.入射光的频率一定大于K极板的极限频率B.合上电键S,从K极板逸出的光电子向右做加速运动C.根据题干信息可求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D.若保持电压表的读数U0不变,换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电流表的读数仍为零10、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每台机组每年发电量约为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机组利用的是轻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发电B.该机组每年发电使原子核亏损的质量约为0.3kgC.“华龙一号”反应堆中可能存在的核反应D.“华龙一号”反应堆需要用镉棒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带有活塞的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Pb__________Pc,Qab_______________Qac(请填入>、<;=)。

12、分子力F、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则其中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图像的是_________(填“甲图”或“乙图”)。将一个分子固定,另一分子从无穷远处向固定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若分子仅受分子力作用,其速度将__________,加速度将___________。

13、同一种物质也可能以______和______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______.14、思考判断。

(1)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

(2)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4)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5)分子平均速率相同的物体,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

(6)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15、第一个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第一个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科学家是________,第一个证实原子有复杂结构的科学家是________;第一个发现质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第一个发现中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16、质能方程。

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E=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17、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18、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2分)19、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浅盆里倒入适量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③将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从而估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将6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将溶液一滴一滴的滴入量筒中,每滴入80滴,量筒内的溶液增加1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的纯油酸体积为__________油酸膜边缘轮廓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m(此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完成本实验有三点理想化假设:(请将第②条补充完整)

①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

②__________;

③油酸分子紧密排列无间隙。

(4)实验后,某小组发现所测得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小,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A.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B.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C.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溶液的滴数计多了。

D.油酸酒精溶液久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20、如图所示,在“小钢珠连续撞击磅秤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的演示实验中,当将一杯钢珠均匀地倒向磅秤,可观察到磅秤有一个_______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示数。这个实验模拟了气体压强的产生是_______的结果。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24分)2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1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

(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3)在右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22、如图,在热力学温度T0296K的室内放一空导热水瓶,将瓶盖盖上(不漏气),现将水瓶搬至室外阳光下暴晒,使水瓶内空气的温度升至T332K,大气压强恒为将水瓶内的空气视为理想气体。

(1)求暴晒后水瓶内空气的压强p;

(2)若暴晒后在室外将瓶盖打开;使水瓶内;外的压强相同,水瓶内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水瓶内放出的空气质量与剩余空气质量之比。

2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为求:

(1)状态A的温度;

(2)状态C的压强。

24、某行星内部含有氦核(),在一定条件下氦核聚变成碳核().已知质子的质量为中子的质量为氦核的比结合能为碳核的比结合能为真空中的光速为c.

(1)写出核反应方程并求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2)求氦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从而打开了原子物理大门,故A错误;

B.德国物理学家勒纳等人通过实验得出光电效应的四个特征;并试图在经典电磁理论的框架内解释光电效应,故B正确;

C.普朗克第一次将量子化引入到原子领域;卢瑟福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故C错误;

D.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

【详解】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对器壁频繁地撞击产生的,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根据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数密度可知,只要温度和气体的体积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不变,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就保持不变。

故选B。3、C【分析】【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结合动能定理可知

变式可得

斜率

解得普朗克常量为

故A错误;

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则实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虚线大,故B错误;

C.入射光频率一定;饱和光电流由入射光的强度决定,即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光子数越多,饱和光电流越大,故C正确;

D.分析图丁可知;当达到饱和光电流以后,增加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光电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4、D【分析】【分析】

【详解】

A.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是因为气体的压强大,故A错误;

BC.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肉眼看不到,故热水中胡椒粉的运动和空气中尘埃的运动都不是布朗运动,故BC错误;

D.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故D正确。

故选D。5、D【分析】【详解】

AB.由核反应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推断出X为故AB错误;

CD.质量亏损为△m=4m1-m2-2m3

释放的核能为△E=△mc2=(4m1-m2-2m3)c2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B:C:D【分析】【详解】

AB.根据知,一群原来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的过程中,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B正确.

C.氢原子放出光子后,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则库仑力做正功,所以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

D.n=4和n=3间的能级差最小;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波长最大,故D正确.

故选BCD。

点睛:根据数学组合公式得出放出不同频率光子的种数;根据电子轨道半径的变化,结合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动能的变化.根据能级差分析光子频率的大小,从而得出波长的大小.7、A:B【分析】【分析】

【详解】

A.雾霾中的PM2.5是粒径很小的颗粒物;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性。故A正确;

B.温度越低;水蒸气的饱和汽压越低,南方空气湿度大,冬季温度低,所以南方的冬天相对湿度较大,让人感到冷而潮湿。故B正确;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发电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C错误;

D.人的温度比环境温度高;人体将热量传到环境中,导致人感觉到冷,并不是人体的热量比环境多。故D错误。

故选AB。8、B:D【分析】【详解】

A.“用油膜法估算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是用油酸溶液滴入水中;油酸分子直径应等于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的面积,不是油酸溶液体积,故A错误;

B.载人飞船绕地球运动时;因处于完全失重,导致水与容器无作用力,则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在容器内的水呈球形,故B正确;

C.运动小球在水平粗糙平面做减速运动停下是由于摩擦力做功;由于摩擦生热,小球温度高于地面的温度,停止后会自发地内能减少;不会自发地内能减小,动能增加而加速,是因为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故C错误.

D.由PV/T=C;膨胀则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等压膨胀温度升高,故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9、A:C【分析】【详解】

A.断开电键S;用一束光照射光电管的金属极板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说明已经发生光电效应,故入射光的频率一定大于K极板的极限频率,故A正确;

B.合上电键S;光电管左边电势高于右边电势,电场水平向右,电子受到水平向左的电场力,可见电场力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C.最大初动能

故C正确;

D.若保持电压表的读数U0不变,换用频率更高的光照射,根据

可知;增大频率,动能增大,遏止电压增大,如果光电管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则电路中会有电流,故D错误。

故选AC。10、C:D【分析】【详解】

由题知

A.该机组利用的是重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A错误;

B.根据质能方程

可知每年亏损的质量

B错误;

C.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用中子轰击的核反应可能为

C正确;

D.在“华龙一号”反应堆中;当反应速度过快时,用镉棒吸收过多的中子,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D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略

【分析】【详解】

[1]由

可知图线的斜率越大,压强p越小,故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所以

故【解析】<>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因为在平衡位置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所以甲图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图像;

[2]由乙图可知,两个分子靠近到分子势能为零时分子的动能为零。因此两分子靠近的间距最小距离比小。由图像乙可知,在r减小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根据能量守恒,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

[3]因为靠近过程的最小距离比小,所由图甲可知,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所以加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解析】甲图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晶体非晶体晶体14、略

【分析】【详解】

(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微粒一般是很小的,用肉眼看不见,而尘埃的颗粒较大,是在空气气流作用下的宏观运动,不是布朗运动,故该说法错误;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能够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该说法错误;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该说法正确;

(4)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减小,故该说法错误;

(5)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由于不确定分子质量关系,所以分子平均速率相同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相同,温度不一定相同,故该说法错误;

(6)内能相同的物体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相同,而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却不一定相同,故该说法错误。【解析】错误错误正确错误错误错误15、略

【分析】【详解】

[1]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2]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

[3]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反射现象的研究证实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4]卢瑟福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5]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解析】汤姆孙卢瑟福贝可勒尔卢瑟福查德威克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解析】mc2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17、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18、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2题,共12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

准备浅水盘(④)形成油膜(①)描绘油膜边缘(②)测量油膜面积(⑤)计算分子直径(③)。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⑤③。

(2)[2][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面积超过正方形一般的正方形个数为114个,故油膜的面积为

油酸分子的直径

(3)[4]本实验中做了三点理想化假设:①将油酸分子视为球形;②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③油酸分子是紧挨在一起的。

(4)[5]根据

则有:

A.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测量的面积S偏小,导致结果偏大,故A错误;

B.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则计算时所用的体积数值偏大,会导致结果偏大,故B错误;

C.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溶液的滴数计多了;则一滴油酸的体积减小了,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故C正确;

D.油酸酒精溶液久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变大,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故D正确。

故选CD。【解析】④①②⑤③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CD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