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部分中考新考法练新考法2创新实验题习题课件沪教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26/wKhkGWeavSaAFeFlAAC7TBxJnHc804.jp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部分中考新考法练新考法2创新实验题习题课件沪教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26/wKhkGWeavSaAFeFlAAC7TBxJnHc8042.jp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部分中考新考法练新考法2创新实验题习题课件沪教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26/wKhkGWeavSaAFeFlAAC7TBxJnHc8043.jp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部分中考新考法练新考法2创新实验题习题课件沪教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26/wKhkGWeavSaAFeFlAAC7TBxJnHc8044.jp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部分中考新考法练新考法2创新实验题习题课件沪教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1/26/wKhkGWeavSaAFeFlAAC7TBxJnHc8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上第二部分中考新考法练新考法2创新实验题1.
用W形玻璃管进行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
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
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12345678910(第1题)A.
若a处物质是红磷,能看到有白烟生成B.
若a处物质是木炭粉,实验过程中看到木炭燃烧冒白烟C.
若a处物质是硫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
焰(第1题)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B123456789102.
[2024合肥一模]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创
新实验(如图所示),取三通U形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
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并点燃高低不同的蜡烛,做实验
①,然后拔下三通U形管,并夹紧上端,做实验②。(第2题)12345678910A.
实验①、②都是低处蜡烛先熄灭B.
实验①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大,不助燃,一般情况下不可燃C.
实验②中U形管内壁可能会变黑D.
从实验②中得到的启示是:从着火的高层房间中逃
离,沿墙角俯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第2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123456789103.
[2024靖江期末]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
置。向大烧杯的水中通入气体A后,静置一段时间,再将
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
管内收集到气体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该反应把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C.
图中试管内气体B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第3题)12345678910【点拨】由光合作用的原理可知,试管中的气体B是氧
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正
确;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
确;试管内的液面高于外界液面,说明试管内气体B的
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C错误;12345678910
【答案】C123456789104.
[2023成都月考]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实验”:利用铁生锈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将用饱和食盐水浸润的铁丝绒放入集气瓶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加快铁丝绒的锈蚀),再塞紧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末端浸入彩色水中)进行实验。已知: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反应而锈蚀。12345678910A.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铁丝绒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铁锈B.
彩色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是因为瓶内压强减小C.
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对实验的影响D.
该实验也可以将铁丝绒换成足量的铜丝绒(第4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12345678910【点拨】铁丝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丝表面会生成一层
铁锈,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铁丝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物
质,A正确;铁锈蚀时会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
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彩色水沿导管倒流入
集气瓶中,B正确;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
某些成分对实验的影响,C正确;若将铁丝绒换成足量的铜丝绒,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但因为空气中CO2含量低,铜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D错误。【答案】D123456789105.
(多选)[2024泰州期末]使用耐热耐腐材料封隔并固定V形管
底部,向左、右两个支管中分别加入10
mL相同浓度的稀
盐酸,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和镁片,立即塞紧橡胶
塞。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D
)A.
两个支管内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
反应过程中观察到锌粒表面逐渐变为黑色C.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均升高D.
若反应结束后镁和锌均有剩余,则两个注射器中收集
到的气体体积:镁>锌12345678910【点拨】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镁和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两个支管内都观察到有气泡产
生,A正确;反应过程中观察到锌粒逐渐减少,表面产生
气泡,表面不会逐渐变为黑色,B错误;金属和酸反应属
于放热反应,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均升高,C正
确;若反应结束后镁和锌均有剩余,则稀盐酸完全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两个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D错误。【答案】BD123456789106.
[2024成都期末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U形管对
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不同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左侧液面约上升至刻度1处,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单质12345678910C
实验室制取O2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D红墨水变为无色,因为红墨水与活性炭发生了化学反应12345678910【点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
生成了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变,则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B错误;二氧化锰为粉
末状固体,带孔塑料隔板不能起到固液分离的作用,故不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错误;红墨水变为无色,是
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吸附过程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答案】A123456789107.
[2024西安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微型实验模拟铁的冶炼。12345678910(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氧化铁粉末
,写出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应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的原因
是
。(2)右侧直玻璃管中
(填“b”或“c”)处棉花变红,
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发
生反应的结论。逐渐变黑
+3CO2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c
能123456789108.
[2024重庆期末]小勤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多米诺”实验,
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实验时向A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稀盐
酸引发后续连锁反应。12345678910(1)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C中出现的现象是
。(4)试管D外壁发烫的原因是
。CaCO3+2HCl
CO2+Ca(OH)2
试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内液面
上升,水沿导管进入试管D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123456789109.
[2023安徽期中改编]图1是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
图,图2是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12345678910(1)用玻璃三通管将图1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
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
是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产生尖锐的爆鸣声
12345678910(3)图1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内产生的气体的名
称是
,a、b两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
为
。(4)图2装置的优点是
;与图1装置相
比,用图2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氢气2∶1
环保和节约资源硬质塑
料管没有刻度,无法测量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2345678910【点拨】图2装置中的仪器均是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制得的,体现了环保和节约资源的理念;图1装置中的
刻度管上有刻度,可以方便地读出产生气体的体积,便
于比较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而图2中的硬质塑料管没有
刻度,无法直接比较两种气体的体积。12345678910(5)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
(填字母)。A.
氢气的燃烧B.
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水C.
过氧化氢的分解 D.
水的沸腾 E.
水的电解AE
1234567891010.
[2024永州期末]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
探究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2345678910(1)①如图1所示,1、2号瓶中充满氧气,3号瓶中装满
水。将三个透明玻璃瓶同时放入盛有80
℃热水的水槽
中,观察到三个瓶中的现象分别为2号瓶中
,1、3号瓶中无明显现象。②用注射器把3号瓶中的水抽出,发现3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白磷燃
烧【实验步骤】12345678910【分析讨论】(2)对比1、2号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3)对比
号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3
12345678910【实验反思】实验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化学小组对实验装置进行了
改进。【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白烟发生化学反应,将白烟吸收。12345678910【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1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学习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 2025年度环保治理项目终止与污染修复协议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营销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海参产品国际贸易结算与外汇兑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居间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1
- 2025年度工业产品市场调研与推广服务合同示范
- 现代教育中网络教育平台的推广与影响
- 春节民风民俗随笔范文7篇
- 生态旅游与学生环保责任心的提升
- 2025年度建筑材料进出口贸易合同-@-1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物流公司员工守则以及管理制度
- 2024人形机器人产业半年研究报告
-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及司法认定问题浅析10000字(论文)】
- 市政管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购买演唱会门票的合同模板
- 顶管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
-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风险探究文献综述4100字】
- 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正式版)
- 安全警示教育的会议记录内容
- 燃烧爆炸理论及应用 课件 第1-3章 绪论、燃烧及其灾害、物质的燃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