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的观察及护理》课件_第1页
《脉搏的观察及护理》课件_第2页
《脉搏的观察及护理》课件_第3页
《脉搏的观察及护理》课件_第4页
《脉搏的观察及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脉搏的观察及护理》本课件将深入探讨脉搏的定义、重要性、生理特征、种类以及观察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临床应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脉搏评估的技巧。脉搏的定义及重要性定义脉搏是指动脉血管中血液流动产生的搏动,它是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的反映,是人体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之一。重要性通过观察和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功能,及时发现心脏病、血管病等疾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脉搏的生理特征频率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分钟脉搏跳动60-100次,称为心率。节律正常脉搏的节律是规律的,每个搏动间隔时间基本一致。强度脉搏强度是指搏动时的力量大小,正常情况下,脉搏强度适中,易于触及。充盈度脉搏充盈度是指动脉血管内血液充盈的程度,正常情况下,脉搏充盈度良好,触之有充实感。脉搏的种类1桡动脉脉搏位于手腕内侧,是常用的脉搏测量部位。2颈动脉脉搏位于颈部两侧,可用于判断颈动脉血流情况。3股动脉脉搏位于大腿内侧,可用于判断下肢血流情况。4足背动脉脉搏位于足背外侧,可用于判断足部血流情况。如何观察脉搏指尖触诊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压动脉血管,感受搏动。观察节律注意脉搏搏动是否规律,是否有间歇或不规则。评估强度判断脉搏搏动时力量的大小,是否强劲、适中或微弱。记录时间记录观察脉搏的时间,并与之前的记录进行比较。观察脉搏的常见部位桡动脉位于手腕内侧,桡骨的内侧。颈动脉位于颈部两侧,喉结下方,可用于评估脑部血流。股动脉位于大腿内侧,腹股沟下方,可用于评估下肢血流。足背动脉位于足背外侧,可用于评估足部血流。正常成人脉搏的特点频率每分钟60-100次,规律的节律。强度适中,易于触及,有充实感。充盈度良好,动脉血管内血液充盈的程度,触之有充实感。影响脉搏的因素1年龄新生儿和儿童脉搏较快,老年人脉搏较慢。2性别女性脉搏通常比男性略快。3情绪兴奋、紧张、恐惧等情绪会使脉搏加快。4运动运动时,脉搏会加快,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5药物某些药物会影响心率,从而影响脉搏频率。6环境温度寒冷环境会使脉搏减慢,炎热环境会使脉搏加快。7疾病心脏病、血管病、发烧等疾病会影响脉搏。常见异常脉搏的特点心动过速每分钟超过100次,脉搏跳动快,常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心动过缓每分钟低于60次,脉搏跳动慢,常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脉搏不规则脉搏搏动时间间隔不规则,常见于心律失常。脉搏弱脉搏搏动力量弱,触之不明显,常见于心衰、休克等疾病。异常脉搏的原因心脏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疾病。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等疾病。感染发烧、感染等疾病会使脉搏加快。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会影响心率,导致脉搏异常。其他因素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饮酒等因素。脉搏异常的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2调整药物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3改善睡眠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压力和焦虑。4提供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5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脉搏,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异常脉搏的临床意义1诊断疾病某些异常脉搏是特定疾病的典型症状。2评估病情脉搏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程度。3指导治疗医生根据脉搏变化调整治疗方案。4预后判断脉搏变化可以预示疾病的预后。动脉搏动的观察技巧选择部位选择容易触及的动脉血管,如桡动脉、颈动脉等。指尖触诊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压动脉血管,感受搏动。观察节律注意脉搏搏动是否规律,是否有间歇或不规则。评估强度判断脉搏搏动时力量的大小,是否强劲、适中或微弱。静脉搏动的观察方法1观察部位观察颈静脉、肝颈静脉回流等部位。2观察充盈度判断静脉血管内血液充盈的程度。3观察搏动观察静脉血管是否有搏动,搏动是否明显。新生儿和儿童脉搏的特点120-160频率新生儿脉搏频率较快,每分钟120-160次。80-120儿童儿童脉搏频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一般为80-120次/分钟。老年人脉搏的特点60-80频率老年人脉搏频率通常比年轻人慢,一般为60-80次/分钟。不规则节律老年人脉搏节律可能不规则,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脉搏与体温的关系发热发热时,体温升高,脉搏会加快,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时,脉搏会减慢,以减少能量消耗。脉搏与呼吸的关系呼吸加快呼吸加快时,脉搏通常也会加快,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减慢呼吸减慢时,脉搏通常也会减慢,以减少能量消耗。脉搏与血压的关系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时,脉搏可能加快或减慢,具体取决于血压升高的原因。血压降低血压降低时,脉搏通常会加快,以维持血压稳定。脉搏与心率的关系心率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与脉搏频率一致。观察脉搏通过观察脉搏频率,可以间接了解心率。脉搏与心律的关系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率不规则,会导致脉搏不规则。心律正常心律正常时,脉搏通常规律。脉搏的测量方法指尖触诊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压动脉血管,感受搏动,数60秒的搏动次数。电子脉搏仪使用电子脉搏仪测量,可自动记录脉搏频率和节律。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部位选择容易触及的动脉血管,如桡动脉、颈动脉等。2避免过度按压过度按压会阻断血流,导致脉搏测量不准确。3保持安静测量时保持安静,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影响脉搏频率。4记录时间记录脉搏测量的时间,便于与之前的记录进行比较。脉搏测量的标准化操作1准备准备合适的测量工具,如秒表、电子脉搏仪等。2选择部位选择容易触及的动脉血管,如桡动脉。3指尖触诊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压动脉血管,感受搏动。4计数数60秒的搏动次数,并记录结果。5分析分析脉搏频率、节律和强度,判断是否异常。脉搏测量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记录记录脉搏测量的时间、部位、频率、节律和强度。分析分析脉搏测量结果,并与之前的记录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变化。评估根据脉搏测量结果,评估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脉搏测量的常见问题及处理脉搏难以触及更换部位或使用电子脉搏仪测量。脉搏节律不规则记录不规则的节律特点,并向医生汇报。脉搏测量结果异常重复测量或向医生汇报,进行进一步检查。脉搏评估的临床应用诊断疾病某些异常脉搏是特定疾病的典型症状。评估病情脉搏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轻重程度。指导治疗医生根据脉搏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脉搏异常的临床表现与护理心动过速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心动过缓乏力、头晕、昏厥、呼吸减慢。脉搏不规则心慌、气短、胸闷、头晕。脉搏弱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神志不清。脉搏监测的仪器设备脉搏监测的指导原则1频率根据病情选择监测频率,如每小时、每4小时或持续监测。2部位选择合适的监测部位,如桡动脉、颈动脉等。3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指尖触诊、电子脉搏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