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_第1页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_第2页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_第3页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_第4页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放映35mm数字立体声电影之观众厅的建筑工艺、建筑声学、电一声特性、放映光学特性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35mm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工艺设计、设备配置、技术管理、质量监督及考核。

2

引用标准

GB

4959—8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Y/T

112—93

电影院鉴定放映室声光技术条件

GB/T

15397—94

电影录音控制室、鉴定放映室及室内影院A环、B电声频率应特性测量方法

GB/T

3557—94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

GB/T

4645—94

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

ZBN

40004—88

电影放映画面抖动等级

ZBN

40005—88

电影放映画面清晰度等级

3、观众厅建筑工艺

3.1、观众厅容积与座位数

3.1.1、观众厅的最小容积宜不小于500m³;其座位数不少于100座。

3.1.2、观众厅的最大容积宜不大于500m³;其座位数不多于800座;一般应无楼座。

3.2、观众厅长、宽的关系

3.2.1、观众厅的长度宜不大于30m。

3.2.2、观众厅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2~1.7):1。

3.3、视线、视距与银幕画面宽度的关系

3.3.1、放映35mm普通银幕、遮幅宽银幕、变形宽银幕影片的观众厅,其视觉条件均以银幕上的变形宽银幕画面宽度为基准。

3.3.2

、最远视距宜不大于2.0倍,应不大于2.5倍变形宽银幕画面宽度。

3.3.3

、最近视距应不小于0.6倍变形宽银幕画面宽度。

3.3.4、变形宽银幕画面的宽度宜不小于8m。

3.3.5、设计视点宜不高于2m。

3.3.6、观众厅的每排视线超高值(C值)宜不小于0.12m。

4

、观众厅建筑声学

4.1、观众厅混响时间(RT60)

观众厅混响时间,可按实际容积V(单位:m³)从图1中查得RT60的上限及下限值。

[图1中RT60的限值亦可由公式RT60≤0.07652V0.287353(S)求得]

4.2、观众厅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的允差范围如下表:

f(Hz)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T/T

1.4

1.2

1.0

1.0

1.0

1.00.8~1.00.7~0.9

4.3、观众厅混响时间的检测与评价

4.3.1、用粉红噪声信号(63Hz~8kHz)倍频程档检测(如用1/3们频率程档,应换算为倍频程)。

4.3.2、取座位区内均匀分布的3~7点测量,而后求出平均值。

4.3.3、一般应按有观众的状态检测与评价。当观众厅内使用吸声性能接近于人体之软件椅时,可按空场检测值评价。

4.3.4、应将检测值与主观试听相结合,做出综合评价。

4.4、观众厅的声场分布

4.4.1、用总声级85dBC的粉红噪声信号检测。

4.4.2

、将座位区按井字形划分为九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附近选测点。凡对称形影厅,其纵向轴线上的三个测点须在偏离纵向轴线1~2个座位处选取。

4.4.3、观众厅内各测点声压线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宜不大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宜不大于3dB。

4.5、观众厅背景噪声

4.5.1、测量稳态噪声时,须开启放映、空调及电声系统。

4.5.2

、用声级计在座位区取前、中、后三点测量,求出平均值。

4.5.3、观众厅的稳态噪声宜不高于NC25噪声评价曲线,应不高于NC30噪声评价曲线。或采用A计权测量时应不高于35dBA。

5、观众厅电一声技术特性

5.1、A环

5.1.1、SR·D数字声头的输出信号,应符合DOLBY

DRAS10计算机程序显示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良好的Cat.No.251D数字立体声快速检验片还音时,数字声信号处理器显示的误码率,应在数字“5”以下。

5.1.2、DTS处理器的输出信号,应符合还音系统中对相关声道用其声压级的要求。

5.1.3、SDDS处理器的输出信号特性应符合规定的频率响应与声压级要求。

5.1.4、SR·D、SDDS、DTS三种数字声迹如因故信号中断,其还音系统均应能自动切换到杜比SR模拟声状态继续工作。

5.1.5、模拟信号的A环特性,应符合杜比SR的要求,即在31.5~14kHz频率范围内,频率特性要求平直,其允差在±]dB内;在16kHz频段处,其衰减不超过3dB。

5.1.6、还音抖动(DIN计权)应满足0.15%的要求。

5.2、B环

5.2.1、主声道

、主声道的频率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倍频程中心频率f频率特性要求允差50Hz以下—6dB/倍频率≤±3dB50Hz~2kHz平直2kHz~10kHz—3dB/倍频率10kHz~16kHz—6dB/倍频率

、主声道的峰值声压电平为103dBC。

、主声道的功率配置,宜在峰值声压电平的基础上留有不小于3dB的功率余量。

、主声道宜采用电子分频网络。

、主声道的调试电平为85dBC。

5.2.2、环绕声道

、环绕声道的频率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倍频程中心频率f频率特性要求允差100Hz以下—4dB/倍频率≤±3dB100Hz~4kHz平直4kHz~8kHz—4dB/倍频率8kHz以上—9dB/倍频率

、左右两边环绕声道的峰值功率电平为100dBC。

、每边环绕声道的功率配置,宜在峰值功率电平的基础上留有不小于3dB的功率余量。

、应根据观众厅容积的大小及对声场均匀性和峰值功率电平的要求,配置环绕扬声器的数量。每边环绕声道的扬声器数量组合,应符合阻抗和功率匹配的要求。

、每边环绕声道的调试电平为82dBC。

5.2.3、次低频声道

、次低频声道为独立声道,其频率范围为20Hz~120Hz。

、次低频声道的峰值功率电平为113dBC。

、次低频声道的功率配置与其数量、安装位置及阻抗有关,宜在满足峰值功率电平配置要求的基础上,留有不小于3dB的功率余量。

、次低频声道的调试电平应高出主声道中路调试电平10dB。

6

、放映光学技术特性

6.1、银幕中心亮度应为55±7cd/m²,两台放映机之间的亮度差应小于7cd/m²。

6.2、银幕亮度分布的均匀度应为银幕中心亮度的65%~80%。

6.3、银幕反射光的相关色温应为5400±400K。两台放映机色温差尖小于70K。

6.4、银幕干扰光应不大于银幕中心亮度的0.25%。

6.5、影片在片槽里的横向抖动应不大于0.020mm,纵向抖动应不大于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