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C/21/wKhkGWeZsZ6AcnC0AAG1fGZuPZU699.jpg)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C/21/wKhkGWeZsZ6AcnC0AAG1fGZuPZU6992.jpg)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C/21/wKhkGWeZsZ6AcnC0AAG1fGZuPZU6993.jpg)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C/21/wKhkGWeZsZ6AcnC0AAG1fGZuPZU6994.jpg)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1C/21/wKhkGWeZsZ6AcnC0AAG1fGZuPZU6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八区的区时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C.120°E的地方时D.北京天安门(116°E)的地方时2、下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3月10日至15日的天气资料;对其在该时段内天气状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地15日受暖锋影响B.该地气温日变化逐渐增大C.该地出现连续性降水D.该地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3、设M(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下列正确的是:()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B.每年不可能有某一时刻Hm=HnC.每年约有9个月Hm>HnD.任何时候都Hm≥Hn4、读下面的“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增城迟菜心热卖季节相对应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5、南美洲西侧安第斯山脉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抬升B.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挤压抬升C.小板块与南美洲板块挤压抬升D.小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抬升6、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旋中心气压低,反气旋中心气压高B.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反气旋气流下沉辐散C.气旋过境时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D.气旋的气流是由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反气旋的气流是由四周顺时针流向中心7、关于中亚和西亚地理特征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B.外流区域面积广大C.以灌溉农业或游牧业为特色D.以阿拉伯人为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____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_____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____。9、读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
(2)C海区较B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D海区较A海区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E海区盐度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相比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5)安第斯山脉是纵贯南美洲西部的高大山脉,南段山脉以东为草原和荒漠,南段山脉以西为森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10、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中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出现____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
(4)图中A、B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此时B城市刮____风。11、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________点;此后,直射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当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位置C时;节气名称为_______;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下列诗句符合此时节气的是_______。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秋阴不散霜飞晚C.雪花三尺如玉盘D.白雨跳珠乱入船(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5)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北京植物园建有“北纬40°地理标志纪念碑”,纪念碑主体建筑以北纬40°为基本构图元素,上面有镂空的半圆形造型,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下图为某日某时摄影爱好者小李逆光拍摄的该纪念碑照片,其中角1约38°。
(1)纪念碑中间的线条指代____,拍摄者拍摄照片时大致位于纪念碑的____(填方位)。
(2)北京位于____(填热量带)的____(选填“沿海”或“内陆”)地区,照片中能反映北京地带性植被的树是____(选填“甲”或“乙”),这种与当地气候____特点密切相关。
(3)判断照片拍摄的时间为当地地方时____前后,判断理由是____。该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北京____(填昼夜长短情况)。1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______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______;河网稀疏区;耕地连片,乡村规模相对较大。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_____带状分布;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AB两个聚落哪个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5、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_____)A.正确B.错误16、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7、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18、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1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20、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1、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22、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高压切断。(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3、资料一;二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
资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年较差(℃)日较差(℃)年平均1月4月7月10月7月10月昆明12.111.113.914.87.28.8贵阳19.186.99.387.5
(1)根据资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
(2)根据资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3)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上述气候特点与哪种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24、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说明甲图中河流的主要的补给水源及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该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25、下面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为____月___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
(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有一箭头标错),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及三大类岩石,a、b、c代表作用过程。
(1)指出①②③④中代表岩浆岩的序号;并说出判断依据。
(2)说出b代表的地质过程;并简述其形成的岩石类型的主要特征。
(3)图中方向错误的箭头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试题考查北京时间。
【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ABC正确。北京天安门(116°E)的地方时是北京的地方时,不是北京时间,D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D。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3月10日-3月15日该地气温降低,风力先增大后减小,气压升高,气温日较差减小,说明有大风、阴雨天气出现,并伴有降温过程,因此应为冷锋过境。D正确。该地15日受冷锋影响,A错误。该地气温日变化逐渐减小,B错误。出现连续性降水的为暖锋天气,C错误。故选D。3、C【分析】【分析】
【详解】
M位于赤道;N位于南回归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Hm和Hn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A错。每年有某一时刻,太阳直射在MN中间位置,Hm=Hn,B错。每年约有9个月直射点在MN之间中点以北,Hm>Hn,C正确。每年约3个月,Hn>Hm,D错。故选C。
【点睛】4、B【分析】【详解】
题干“增城迟菜心热卖季节”主要是冬季(12;1、2月)。由纬度变化规律(向北递增是北纬;向南递增是南纬)可知甲北半球,乙、丙是南半球,丁跨南北半球。甲气压带向北移,北半球的夏季(7月);乙、丙气压带均向南移,北半球的冬季(1月);丁气压带分居赤道两侧,南北半球对分,是秋季或春季。所以综合来看乙、丙符合要求,B正确,ACD错误,选B。
【点睛】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5、D【分析】【详解】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安第斯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安第斯山脉是由小板块(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抬升而成,D正确;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小板块与南美洲板块挤压抬升的说法都不正确,ABC错误。故选D。6、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特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地理原理;规律应用能力及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
依据相关地理知识可知;反气旋的中心气压高,在北半球,气流是由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在南半球逆时针流向四周;气旋的中心气压低,在北半球,气流是由四周逆时针流向中心,在南半球顺时针流向中心,D不正确,符合题意。ABC选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7、C【分析】【分析】
【详解】
中亚处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因深居内陆,水汽少,气候干旱,其气候特征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无关,西亚的气候特征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密切相关,A不符合题意;西亚和中亚气候干旱,外流区域面积小,内流区域面积广大,B不符合题意;西亚和中亚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适合发展游牧业,光热资源丰富,水源缺乏,有水源的地方发展了灌溉农业,C符合题意;西亚有大量阿拉伯人,但中亚不是阿拉伯人聚居地,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详解】
(1)从40°N由大陆东岸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过度。A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温带草原带,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C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耐干旱、善奔跑。【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干湿度地带水分条件温度条件中纬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耐干旱、善奔跑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附近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示意图为主要资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根据图中海水等盐度线可判断B>A>C>34‰,而D<34‰;所以四海区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为BACD。
(2)C海区和B海区位于同一纬度;且附近都无河流注入,可排除纬度和河流因素。C地有秘鲁寒流经过,海区温度低于B地,蒸发弱,盐度低。
(3)D海区和A海区位于同一纬度;同样可排除纬度因素的影响。但D海区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盐度被稀释,所以D海区盐度低于A海区。
(4)E海区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盐度高。因为E地纬度接近南纬60°;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稀释海水。
(5)安第斯山脉南段受到盛行西风影响;南段山脉以西地区为迎风坡,降水多;南段山脉以东地区为背风坡,降水少。
【点睛】【解析】BACDC点附近有寒流经过,C处水温更低,蒸发弱,盐度低D位于近岸处,有陆地河流注入,稀释盐度高北半球60°附近陆地广阔,有较多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有稀释作用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10、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难度较低。
【详解】
(1)甲地气压高于周围;应为高压中心;其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辐散,属于反气旋系统。乙处中心气压低于周围,受气压梯度力影响,水平方向周围气流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2)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
(3)根据等压线分布;①地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移动影响形成冷锋,②地受来自南侧的暖空气影响形成暖锋。
(4)A地位于暖锋锋前;受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B地位于暖锋锋后,受暖空气控制,气温较高。B地受东南方向高压影响,吹东南风。
【点睛】【解析】甲反气旋上升阴雨甲①B东南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
(1)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我国国庆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C。此后直射点向南继续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先变慢后变快。
(2)读图可知当直射点位置位于C时;直射赤道,为秋分;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直射点在向南运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为冬至,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春季景色,A错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写秋季,B错误。“雪花三尺如玉盘”描写冬景,C正确。“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夏景,D错误。故选C。
(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回归线之间(23°26ꞌN--23°26ꞌS)。
(5)α的度数为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此外,回归线度数与几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扩大,所以温带的范围会变小。【解析】C南先变慢后变快秋分日昼变短,夜变长北京C23°26ꞌN--23°26ꞌS(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大变小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通过北纬40°地理标志纪念碑;考查学生利用北极星高度角判断当地纬度,判断方向;热量带的划分、气候与自然带、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等必备基础知识。强调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详解】
(1)由材料可知;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所以,地球的地轴指向北极星,因此甲一侧为北方,乙一侧为南方,所以纪念碑中间的线呈现东西走向,是纬线,由于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地理纬度是相同的,所以纪念碑中间的线为北纬40°,拍摄者位于西侧。
(2)根据所学知识;北温带范围是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所以北京位于40°N为北温带。根据海陆位置,北京为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对应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根据图中判断乙为落叶林。
(3)由图中的影子可以判断;影子朝正北(甲一侧),所以当地地方时为12时,因此,角1也就是当地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材料可知,角1=38°,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差,可以算出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2°S。因此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点睛】
1.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度数,由北极星的方向又可以判断其他方向。2.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点纬度差。【解析】(1)北纬40度纬线西侧(西偏南)
(2)北温带沿海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12照片中纪念碑的影子朝向正北南昼短夜长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联系和运输小带状。
(2)B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正确。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18、√【分析】【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题结论是正确的。19、√【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20、×【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1、×【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22、×【分析】【分析】
【详解】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较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故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3、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昆明和贵阳的气温特点及其成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
读资料一昆明和贵阳的四季分配示意图可知;昆明春秋季(3-10月)时间长,春秋相连,常年无夏,四季如春;贵阳春秋季;夏季、冬季四季分明,冬季略长。
(2)
读材料二可知;昆明的气温年较差是12.1℃,比贵阳小;但气温日较差比贵阳大,其中4月最大;7月最小;昆明气温日较差的季节变化比贵阳大。
(3)
昆明和贵阳“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气候特点的形成与昆明准静止锋由密切的关系。冬季昆明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控制下;多晴天,气温较高,冬无严寒;夏季,昆明由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四季如春。贵阳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控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点睛】【解析】(1)昆明全年无夏;春秋相连(或四季如春);贵阳四季分明。
(2)昆明的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贵阳的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3)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昆明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冬无严寒;夏季,昆明由于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夏无酷暑,因此四季如春。贵阳冬季处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控制下,处于主要的降水区内,因此冬季降水较多。24、略
【分析】【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水源补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等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甲图中河流与海相通,源头是湖泊,且海拔约为500米,沿途也与一湖泊相连,因此该河的补给水源之一应是湖泊;该河距海洋近,降水丰富,因此该河的主要水源补给类型应有大气降水。湖泊对河流的水源补给稳定,河流径流量变化小;该河径流量要发生变化应受大气降水影响,因为沿海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多,冬季风带来的降水少,因此该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量。
(2)
乙图中河流源头位于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海拔高气温低,山顶上应有冰川覆盖。因此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其径流季节变化受气温影响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河流断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比甲图中的河流大。甲图中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护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 青少年如何养成良好自我管理习惯
- 餐厅厨房家私的设计与健康考虑
- 绿意浓浓的现代展馆-环保、美观两不误的光影艺术展现形式
- 科技公司如何构建创新导向的企业文化
- 2025年沈阳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趣味英语听说训练游戏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科技驱动的家庭财务自由之路
- 2025年度肉类蔬菜冷链物流园区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退休人员劳动解除合同及退休后生活服务协议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EPC项目阶段划分及工作结构分解方案
-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教学设计
- 术后病人烫伤不良事件PDCA循环分析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本
- 家谱、宗谱颁谱庆典讲话
- pp顾问的常见面试问题
-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