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6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A.启B.桀C.汤D.盘庚2、宋元时期有许多科技发明和技术革新.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是中医在世界取得的荣誉。下列属于中医贡献给世界的一部医药学重要文献是:A.B.C.D.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分封制中受封者所尽义务的是()A.镇守疆土B.交纳贡赋C.出兵勤王D.修筑长城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陈B.沛县C.大泽乡D.渔阳6、【题文】“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7、【题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文天祥B.岳飞C.忽必烈D.怀仁可汗8、《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9、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提到的“靖康耻是指()
A.宋夏和议B.南宋灭亡C.宋金对峙D.金灭北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商朝青铜器被大量用于()A.饮食B.祭祀C.军事D.生产11、小东同学在学习“美国的诞生”一课;分析了独立战争爆发前的社会矛盾,请你把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A.政治B.经济C.种族D.民族12、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主要用途包括()A.烧烤食物B.驱赶野兽C.制作工具D.冶炼钢铁13、17世纪时,英国国王鼓吹“君权神授”,遭到了国内哪些阶层的人极力反抗()A.封建贵族B.议会上下议院C.新兴资产阶级D.新贵族14、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说法中,属于“评价”的有()A.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领巴士底狱B.《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大革命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D.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15、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A.严刑酷法,中央集权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题文】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现在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______________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的选举制度指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____________发明与西传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17、历史上的“战国七雄”指的是齐、____、秦、____、____、魏、韩七个国家。18、______统一南北,励精图治,进行改革,促进了隋朝社会的繁荣。19、东汉时期,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20、春秋时期,______衰落,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政治权威,为了争夺地盘,取得号令诸侯的______,诸侯国之间多次发生激战。21、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原译为“瓷器”。唐朝时期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_________白瓷和___________最为有名;南宋时期哥窑烧制的_____________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2、半坡人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24分)2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开元盛世”。______(判断对错)2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也就是河南开封。A.正确B.错误25、禅让制选人的标准是财产的多少。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27分)2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材料三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历史贡献。
(2)据材料二两幅图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3)据材料三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27、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材料二经过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江南经济区”开始形成和最终形成于什么时候?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两宋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海外贸易兴盛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8、纵观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你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2题,共10分)29、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项羽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破釜沉舟晋文公30、连线搭配唐太宗建立隋朝唐玄宗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隋炀帝贞观遗风隋文帝修造大运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盘庚以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选D.
本题考查盘庚迁都.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到殷.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答案】D2、B【分析】根据课本所学;我国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故造纸术的改进不是出现在宋代.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宋代的科技成就.
此类题是基础知识,在历史课本上基本上每讲一个阶段就会有对应的科技文化成就,需要同学在识记的时候刻意的按时间、朝代比较区别加深记忆.【解析】B3、B【分析】略【解析】B4、D【分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对全国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给亲属、功臣和先代的贵族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故ABC都是受封诸侯所尽的义务.“修筑长城”不属于受封者的义务.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实力强大的诸侯也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不可以称霸.
本题旨在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需要准确掌握相关知识点.【解析】D5、C【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C6、B【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选B。【解析】【答案】B7、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天祥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文天祥是南宋大臣,坚持抗元,拒绝投降,他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表达他宁死不屈的决心,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忽必烈建立元朝【解析】【答案】A8、C【分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禅让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点。【解析】C9、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ABC【分析】略【解析】ABC11、BD【分析】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由于经济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故选BD.
本题以美国的诞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解析】BD12、AB【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使用天然火来烧烤食物,驱赶野兽.CD选项都不是北京人时期的现象,排除.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人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B13、CD【分析】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权利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革命爆发.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英国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权利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革命爆发.
解答本题要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解析】CD14、CD【分析】评价是对某个对象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评估;从而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CD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选项AB都是对历史史实的描述.
故选CD.
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为依托;考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相关知识.【解析】CD15、AD【分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是老子的主张;C是墨子的主张。
故选:AD。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识记韩非的思想主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解析】A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2)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国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当今中国教育制度类似于科举制度,应试教育就是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完全将中国的应试教育废除,真正实行素质教育,还需要教育各界在这一道路上继续努力。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解析】【答案】(1)阿拉伯数字(2)科举制度(3)指南针17、楚燕赵【分析】【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故答案为:楚;燕、赵。
【点评】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18、略
【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答案为:
隋文帝(杨坚)。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注意识记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及意义。【解析】隋文帝(杨坚)19、略
【分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便利了文化的传播。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
蔡伦;张仲景。
本题考查蔡伦和张仲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掌握蔡伦和张仲景的贡献。【解析】蔡伦;张仲景20、略
【分析】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政治权威,为了争夺地盘,取得号令诸侯的霸权,诸侯国之间多次发生激战.出现了齐桓公;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五大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故答案为:
王权;霸权.
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特征.
本题以春秋时期特征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王权;霸权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唐朝制瓷业和宋朝瓷器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南宋时,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故填:邢窑;唐三彩;冰裂纹。
【解析】邢窑唐三彩冰裂纹22、粟【分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
粟.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知识点,应把握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解析】粟四、判断题(共3题,共24分)23、×【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执政时期,厉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4、×【分析】本题考查宋代手工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后来的“瓷都”,也就是江西景德镇,而不是河南开封。此题错误,故选B。【解析】B25、×【分析】相传;尧年老的时期,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有才德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因此说“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禅让制;知道“禅让制”下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
本题以禅让制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的对禅让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五、材料题(共3题,共27分)26、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嬴政)及其历史贡献.
(2)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重要措施.
(3)本题主要考查秦朝行政系统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统一及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1)据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知,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嬴政)的主要贡献是灭六国,统一中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据材料二两幅图可知;这是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推广使用,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3)据材料三所示信息可知;秦朝行政系统基本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封建统治,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沿用.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
(1)秦始皇(嬴政);贡献:灭六国;统一中国.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3)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封建统治;为以后历代统治者所沿用.27、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曲辕犁和筒车是唐朝农民改进和创造的农业工具。从材料的图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图一是曲辕犁,图二可判断出是筒车。筒车是解决农民灌溉的工具。(2)本题主要考查“江南经济区”相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本题主要考查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的机构。依据所学知识,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解析】(1)曲辕犁;筒车。(2)唐中后期;南宋。(3)市舶司;政府鼓励对外贸易。28、(1)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水利工程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材料二中的生产工具为曲辕犁;筒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诗人是杜甫,被后人称誉为诗圣。这首诗描绘出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底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他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济深远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基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南宋时,完成转移;元代时南方继续发展,形成北方倚重于南方的局面。
(5)纵观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兴修水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和谐。敢于创新,引进人才和技术等。
故答案为:
(1)隋朝;洛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2)曲辕犁;筒车。
(3)诗圣;唐玄宗;开元盛世。
(4)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5)兴修水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和谐。敢于创新,引进人才和技术等。(言之成理即可)【分析】
本题以“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为切入点,考查了隋朝大运河;唐朝经济发展、开元盛世、唐诗的繁荣、经济重心转移等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了隋朝大运河、唐朝经济发展、开元盛世、唐诗的繁荣、经济重心转移等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解析】【小题1】(1)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水利工程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材料二中的生产工具为曲辕犁;筒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诗人是杜甫,被后人称誉为诗圣。这首诗描绘出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底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他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济深远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基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南宋时,完成转移;元代时南方继续发展,形成北方倚重于南方的局面。
(5)纵观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请为家乡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兴修水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和谐。敢于创新,引进人才和技术等。
故答案为:
(1)隋朝;洛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2)曲辕犁;筒车。
(3)诗圣;唐玄宗;开元盛世。
(4)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5)兴修水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和谐。敢于创新,引进人才和技术等。(言之成理即可)【小题2】【小题3】【小题4】【小题5】六、连线题(共2题,共10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退避三舍。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打败楚军,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2)本小题考查的是成语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6-T1818-2023-绿芦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江西省
- DB36-T1624-2022-丘陵红壤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江西省
- 春节前后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中考化学专项突破(课件)专项二 坐标曲线题-课件下载
- 2025年平面设计师专业能力测试卷:平面设计创意灵感与思维拓展能力提升能力培养试题
- 女性时间管理艺术
- 2025年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方案关注教师个性化成长
- 低钾血症护理教学查房
- 计算机二级Delphi学习常见误区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 科学上海会考试卷及答案
- 中小学校园安全风险防控规范操作手册与案例分析
- 大模型备案-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基本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
-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培训
- 封闭管理的疫情防控课件
- 离婚协议书正规打印(2025年版)
- 门诊口腔院培训
- 世界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表
-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项目4 任务4.5行道树整形修剪学习资料
- 房地产交易律师见证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