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化学-高考冲刺二轮-“15+2”小卷练(六)-(附解析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15/wKhkGWeZi4GARANTAAJ6cuQ2lyo742.jpg)
![2020-化学-高考冲刺二轮-“15+2”小卷练(六)-(附解析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15/wKhkGWeZi4GARANTAAJ6cuQ2lyo7422.jpg)
![2020-化学-高考冲刺二轮-“15+2”小卷练(六)-(附解析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15/wKhkGWeZi4GARANTAAJ6cuQ2lyo7423.jpg)
![2020-化学-高考冲刺二轮-“15+2”小卷练(六)-(附解析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15/wKhkGWeZi4GARANTAAJ6cuQ2lyo7424.jpg)
![2020-化学-高考冲刺二轮-“15+2”小卷练(六)-(附解析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15/wKhkGWeZi4GARANTAAJ6cuQ2lyo7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实用文档“15+2”小卷练(六)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68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①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港珠澳大桥出现了百部无人驾驶汽车。大力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节约资源②KMnO4、C2H5OH、H2O2等常见化学物质都可作医用杀菌、消毒剂③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但与氯气不同的是不产生有机氯对人体造成危害④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⑤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⑥“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描述的是我国驰名于世的陶瓷,陶瓷是一种硅酸盐产品⑦“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⑧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A.5个 B.6个C.7个 D.8个解析①大力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但不能节约资源,故错误;②KMnO4、H2O2具有强氧化性,C2H5OH能使蛋白质变性,KMnO4、C2H5OH、H2O2等常见化学物质都可作医用杀菌、消毒剂,故正确;③K2FeO4中Fe元素化合价高,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被还原为铁离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表面积很大,可以吸附悬浮物起净水作用,但与氯气不同的是不产生有机氯对人体造成危害,故正确;④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过氧化钙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⑤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正确;⑥“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描述的是我国驰名于世的陶瓷,陶瓷是一种硅酸盐产品,故正确;⑦“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利用萃取原理,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⑧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与高级脂肪酸钠反应可生成高级脂肪酸钙沉淀,去污能力减弱,故正确;正确的个数为6。答案B2.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eq\o\al(+,4)、Fe2+、Al3+、Cl-、SOeq\o\al(2-,4)、COeq\o\al(2-,3)、AlOeq\o\al(-,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mol/L。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eq\o\al(+,4)、Fe2+和Ba2+C.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D.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eq\o\al(+,4)、Fe2+、Cl-、SOeq\o\al(2-,4)解析加入过量稀硫酸无明显变化,说明无碳酸根离子,无AlOeq\o\al(-,2);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气体生成,因为前面已经加入了硫酸,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说明有亚铁离子存在且被氧化,沉淀为硫酸钡;加入NaOH溶液有气体,说明存在铵根离子,气体为氨气,沉淀B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通入少量CO2产生沉淀,先与OH-、Ba2+反应,沉淀C为碳酸钡,不能说明存在Al3+。因为存在的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出发,只能含有NHeq\o\al(+,4)、Fe2+、Cl-、SOeq\o\al(2-,4)才能保证电荷守恒,K+必然不能存在,A、B、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3.前20号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列四个不同周期和四个不同主族。其中A为Y元素组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常温下乙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YB.反应①为吸热反应C.反应②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D.X、Y分别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一定相同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可知,常温下乙为液体,乙为水,W为氢元素,Y为氯元素,A为氯气;甲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X为氧,Z为钙;化合物丁和化合物戊可能为氯化钙或次氯酸钙;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Ca2+<Cl-,A错误;氧化钙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为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反应原理,C正确;过氧化钙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氯化钙只有离子键,D错误。答案C4.(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考)下列各组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遇KSCN变血红色的溶液:Na+、Mg2+、CH3COOH、Cl-B.某无色溶液:OH-、K+、HClO、Ba2+C.0.1mol·L-1Na2S溶液:K+、NHeq\o\al(+,4)、NOeq\o\al(-,3)、Al3+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18的溶液中:Na+、Cl-、COeq\o\al(2-,3)、SOeq\o\al(2-,4)解析遇KSCN变血红色的溶液中有Fe3+,而Fe3+、Na+、Mg2+、CH3COOH、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OH-和HClO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Na2S溶液中含大量S2-,可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H2S气体,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0-18,则水电离出的c(H+)=10-9mol·L-1<1×10-7mol·L-1,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强酸性或强碱性,若溶液呈强酸性,COeq\o\al(2-,3)与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A5.(2019·黄冈市高三调研)有机物是制备镇痛剂的中间体。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一氯代物有五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D.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解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6H12,环己烷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6H12,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该有机物含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B项错误;该有机物可看做2个—CH3、1个—CH2CH3取代乙烯分子中的3个氢原子,由于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故形成碳碳双键的碳原子及与其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结合甲烷的结构,知—CH2—中碳原子可与相连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故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可处于同一平面,C项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项正确。答案B6.用下列装置(尾气处理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A比较H2CO3、H2SiO3的酸性醋酸溶液碳酸钠硅酸钠溶液B比较Cl2、I2的氧化性浓盐酸高锰酸钾碘化钾溶液C证明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苯和液溴铁粉硝酸银溶液D证明C2H2有还原性饱和食盐水电石酸性高锰酸溶液解析醋酸有挥发性,会随着二氧化碳气体一起逸出,进入硅酸钠溶液中,也会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无法证明是碳酸酸性强于硅酸,选项A错误。高锰酸钾会氧化盐酸生成氯气,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溶液显黄色,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单质碘,选项B正确。溴是易挥发的液体,苯和溴的反应会放热,放热使溴挥发,进入硝酸银溶液,一定会得到淡黄色溴化银沉淀,无法证明是取代生成的HBr进行的反应,选项C错误。电石中会有CaS杂质,与水反应生成H2S气体,该气体遇高锰酸钾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无法证明褪色表现的是乙炔的还原性,选项D错误。答案B7.用CuS、Cu2S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eq\o\al(2-,7),发生反应如下:反应Ⅰ:CuS+Cr2Oeq\o\al(2-,7)+H+→Cu2++SOeq\o\al(2-,4)+Cr3++H2O(未配平)反应Ⅱ:Cu2S+Cr2Oeq\o\al(2-,7)+H+→Cu2++SOeq\o\al(2-,4)+Cr3++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和Ⅱ中Cu2+、SOeq\o\al(2-,4)都是氧化产物B.处理1molCr2Oeq\o\al(2-,7)时反应Ⅰ、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C.反应Ⅱ中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D.反应Ⅰ、Ⅱ中每处理1molCr2Oeq\o\al(2-,7),转移电子数不相等解析反应Ⅰ:3CuS+4Cr2Oeq\o\al(2-,7)+32H+=3Cu2++3SOeq\o\al(2-,4)+8Cr3++16H2O,反应Ⅱ:3Cu2S+5Cr2Oeq\o\al(2-,7)+46H+=6Cu2++3SOeq\o\al(2-,4)+10Cr3++23H2O。A项,反应Ⅰ中铜的化合价未变化,错误;B项,处理1molCr2Oeq\o\al(2-,7)时,反应Ⅰ消耗8molH+,反应Ⅱ消耗9.2molH+,错误;C项,反应Ⅱ中硫化亚铜是还原剂,重铬酸根离子是氧化剂,正确;D项,反应Ⅰ、Ⅱ中每处理1mol重铬酸根离子,均转移6mol电子,错误。答案C8.在一定条件下,H2S能发生分解:2H2S(g)S2(g)+2H2(g),利用此反应可制备氢气和硫黄。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H2S,不同温度下测得H2S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B.从开始到图中P点,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mol·L-1·s-1C.根据图中P点的数据可求出95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D.11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小于4.44×10-3解析升高温度,H2S的转化率增大,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温度升高时,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A错误;图中P点,H2S的转化率为20%,反应生成0.02molH2,v(H2)=eq\f(0.02mol,2L×1.25s)=0.008mol·L-1·s-1,B正确;P点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利用P点的数据无法求出95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C错误;1150℃,当H2S的转化率为40%时,反应的Qc约为4.44×10-3,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而1150℃平衡时,H2S的转化率大于40%,故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4.44×10-3,D错误。答案B9.(2019·安徽江南十校质检)钴酸锂电池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用它作电源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通电后,a电极上一直有气泡产生;d电极附近先出现白色沉淀(CuCl),后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钴酸锂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6C,则Li1-xCoO2作负极,失电子B.当外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电极b处有2.24LCl2生成C.电极d为阴极,电解开始时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ClD.随着电解的进行,U形管Ⅱ中发生了如下转化:CuCl+OH-=CuOH+Cl-解析由Li1-xCoO2+LixC6=LiCoO2+6C可知正极为Li1-xCoO2得电子,负极为LixC6失电子,故A项错误;由于未指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生成Cl2的体积,故B项错误;由“a电极上一直有气泡产生”可知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电极c为阴极,电极d为阳极,故C项错误;随着电解的进行,U形管Ⅱ中溶液碱性不断增强,CuCl沉淀发生如下转化:CuCl+OH-=CuOH+Cl-,故D项正确。答案D10.常温下用Na2S沉淀Cu2+、Mn2+、Fe2+、Zn2+四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时向ZnS悬浊液中加入ZnSO4固体,Ksp(ZnS)将随之减小B.Na2S溶液中:c(OH-)<c(H+)+c(HS-)+c(H2S)C.为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可加入适量Na2S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D.向100mL浓度均为1×10-5mol·L-1的Fe2+、Z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ol·L-1Na2S溶液,Fe2+先沉淀,证明Ksp(FeS)<Ksp(ZnS)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sp不变,故A项错误;根据质子守恒,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2c(H2S),因此c(OH-)>c(H+)+c(HS-)+c(H2S),B项错误;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Na2S固体,引入了Na+,故C项错误;FeS、ZnS属于同类型沉淀,且Fe2+、Zn2+的起始浓度相等,加入Na2S溶液,Fe2+先沉淀,说明Ksp(FeS)<Ksp(ZnS),故D项正确。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1.(2019·盐城三模)化合物X(5-没食子酰基奎宁酸)具有抗氧化性和抗利什曼虫活性而备受关注,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4H15O10B.分子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C.1molX最多可与4molNaOH反应D.1molX最多可与4molNaHCO3反应解析A项,C、H、O组成的有机物,H为偶数,错误;B项,左边六元环上有支链的4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正确;C项,1molX最多可与5molNaOH反应(羧基1mol,酯基1mol,3个酚羟基3mol),错误;D项,1molX最多可与1molNaHCO3反应(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错误。答案B12.(2019·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1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eq\o\al(+,4)+HCOeq\o\al(-,3)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解析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故A正确;B.NH3在水中溶解度大,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故B正确;C.③中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离子方程式为Na++NH3+CO2+H2O=NHeq\o\al(+,4)+NaHCO3↓,故C错误;D.制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条件与制氢气相符,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故D正确。答案C13.(2019·苏锡常镇一模)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由图甲可知,2SO3(g)2SO2(g)+O2(g)ΔH=(E1-E2)kJ·mol-1B.图乙表示Al3+与OH-反应时溶液中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a点溶液中存在大量Al3+C.图丙表示温度在T1和T2时水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则阴影部分M内任意一点均满足c(H+)>c(OH-)D.图丁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n(N2)/n(H2)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αA(H2)=αB(H2)解析A项,题给反应为吸热反应,ΔH为正,为(E2-E1)kJ·mol-1,错误;B项,铝元素的变化为Al3+→Al(OH)3→AlOeq\o\al(-,2),a点溶液中主要是AlOeq\o\al(-,2),错误;C项,由图结合横、纵坐标数值可知M区域c(H+)>c(OH-),正确;D项,由横坐标可知,n(N2)/n(H2)增大,可以理解为n(H2)不变,增大N2的量,H2的转化率增大,错误。答案C14.(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试)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Pd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kJ·mol-1C.Pd为固体催化剂,其表面积大小对催化效果无影响D.C2Heq\o\al(*,2)+H*→C2Heq\o\al(*,3)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解析A项,从C2H2→C2Heq\o\al(*,4)为吸附过程,由题目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正确;B项,由题目知,C2Heq\o\al(*,3)+H*=C2Heq\o\al(*,4)的活化能最大,为85kJ·mol-1,正确;C项,反应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表面积越大催化效果越好,反应速率越快,错误;D项,C2Heq\o\al(*,2)+H*→C2Heq\o\al(*,3)既有旧键的断裂,又有新键的形成,错误。答案AB15.尿素(H2NCONH2)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氮肥,工业上可通过2NH3+CO2eq\o(=,\s\up7(一定条件))H2NCONH2+H2O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O>N>CB.1mol尿素分子中δ键的数目为6NAC.CO2分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晶胞中距离CO2分子最近的CO2分子的数目为12个D.NH4NO3、(NH4)2CO3也是两种常用氮肥,NOeq\o\al(-,3)、COeq\o\al(2-,3)互为等电子体解析A项,第一电离能N>O>C,错误;B项,1mol尿素分子中δ键的数目为7NA,错误;C项,CO2分子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正确,D项,NOeq\o\al(-,3)、COeq\o\al(2-,3)互为等电子体,正确。答案AB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16.(14分)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生产牙膏、医药和化妆品等,化学式为4MgCO3·Mg(OH)2·5H2O,某碱式碳酸镁样品中含有SiO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方案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纯度。(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________,丁的作用是________。(3)当样品充分反应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方案Ⅱ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1g。(4)下列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填标号)。(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6)有同学认为方案Ⅱ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3+SiO2eq\o(=,\s\up7(高温))MgSiO3+CO2↑,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测定碱式碳酸镁纯度”实验的评价,涉及碳酸盐受热分解和二氧化碳性质等。(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MgCO3·Mg(OH)2·5H2O+5H2SO4=5MgSO4+11H2O+4CO2↑。(2)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通过干燥管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干燥管的方向是“粗进细出”;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量化二氧化碳质量的干燥管,需要再连接一个干燥管。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ebcb,丁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出被完全吸收。(4)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E。(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本实验加热前需要称量坩埚的质量、坩埚与药品的质量和,加热至质量恒重,至少称量两次,一共至少需要称量4次。(6)错误。理由: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生成CO2和水蒸气的量。答案(1)4MgCO3·Mg(OH)2·5H2O+5H2SO4=5MgSO4+11H2O+4CO2↑(2)d→e→b→c→b除去生成的CO2中的水蒸气(3)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出,使其被完全吸收(4)E(5)将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6)错误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生成CO2和水蒸气的量17.(14分)氧化锆(ZrO2)可用于生产压电陶瓷制品、日用陶瓷、耐火材料,还可用于生产钢及有色金属、光学玻璃和二氧化锆纤维。以锆砂(主要成分为ZrSiO4,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氧化锆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ZrO2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rO3,Na2ZrO3与盐酸反应生成ZrO2+。②部分离子在溶液中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离子Fe3+Al3+ZrO2+开始沉淀时pH1.93.36.2沉淀完全时pH3.25.28.0回答下列问题:(1)ZrSiO4为硅酸盐,其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锆砂中加入NaOH熔融,锆砂成分中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加入过量盐酸酸浸时生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安全方案协议书(2篇)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观察物体(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表格式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影响世界的宋元科技成就》听课评课记录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8课《大变革的时代》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5.5 分数基本性质》(4)-北师大版
-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听评课记录
- 八年级思想读本《8.2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口算竞赛题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口算题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父亲归来那一天(2022年四川广元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卷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3年汉中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