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5/02/wKhkGWeYT4CAJ7JTAAFTA1ctheU478.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5/02/wKhkGWeYT4CAJ7JTAAFTA1ctheU4782.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5/02/wKhkGWeYT4CAJ7JTAAFTA1ctheU4783.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5/02/wKhkGWeYT4CAJ7JTAAFTA1ctheU4784.jpg)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5/02/wKhkGWeYT4CAJ7JTAAFTA1ctheU4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9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A.太阳高度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相同D.地方时相同2、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底地壳断裂带上,一般认为此处岩浆上涌通道固定。读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示意图,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
A.由中间向两侧B.由两侧向中间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南向西北3、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4、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A.入海河流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C.风力的侵蚀D.海浪的侵蚀5、东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A.海洋性特征明显B.气候类型多种多样C.季风气候显著D.大陆性气候普遍6、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对人类生产乃至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东部从南方到北方,农作物类型、生长期和熟制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A.非地带性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C.垂直地带性分异D.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带性分异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材料二“一带一路”路线图。
(1)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马六甲海峡附近常年受_______带控制,风浪较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最东端地区有世界典型的________自然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8、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______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______;河网稀疏区;耕地连片,乡村规模相对较大。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_____带状分布;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AB两个聚落哪个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______。9、意义: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地球上________的平衡。10、自转方向:____(如图A)。
(1)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11、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的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___处,其名称是___。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___处,其判断依据是___。
(3)该图表示的是___(“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___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与上海不同的原因是___(具体说明孟买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3、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_____)A.正确B.错误14、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_____)A.正确B.错误15、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____A.正确B.错误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均与副热带高压有关。(_____)A.正确B.错误17、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18、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茂密森林中,多数树栖,以果子为食。猴面包树喜热、耐旱,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南沿海。其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概况。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所属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猴面包树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3)相较于甲地,从地形角度分析在塔那那利佛建首都的优势。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形成图甲处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口,河流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沉积物厚度和颗粒变化较大,形成图乙处的地貌景观;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处沉积,形成图丙处的地貌景观。材料二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及景观示意图”。
(1)乙处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为呈扇形分布,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沉积物颗粒由________变________。
(2)甲处多峡谷地貌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丙处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20、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______(经线);乙:_____弧,丙:_____弧,丁:_____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________。
(4)甲图中,北京时间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丙图中,北京时间为6月22日________时。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虫灾属于有害生物繁殖过量型灾害,是危害人类社会发展的十大灾害之一。沙漠蝗是蝗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个种类,高温天气利于其繁殖,其虫卵必须产于土壤之中,主要以植物花、叶等为食。为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一般为散居,但蝗虫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快速繁殖并聚集大规模蚕食植物,形成蝗灾。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水异常变化造成当地严重蝗灾,并于2018年12月向东非迁移,2019年6月开始迁移到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地,甚至有直逼中国之势。材料二:降水距平百分率是反映某地某年降水与多年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当年观测值-多年平均值)/多年平均值×100%,下图为阿拉伯半岛近60年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1)分析2018年阿拉伯半岛沙漠蝗大量繁殖的自然条件。
(2)推测沙漠蝗2019年6月迁移到印巴地区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列举当地为减少蝗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4)有专家指出,本次印巴沙漠蝗难以向我国新疆、西藏和云南迁移,即便侥幸迁移也很难在当地生存繁殖,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对。纬度与地方时无关,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太阳高度不同,AD错。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相同与运动方向有关,C错。故选B。
【点睛】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线速度相同。2、D【分析】【详解】
由材料可知;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底地壳断裂带上,此处岩浆上涌通道固定,所以移动的是板块,形成最早的岩石在西北方向,所以板块的移动方向就是向西北,D选项正确。
【点睛】
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比较活跃。3、A【分析】【详解】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岛弧和海沟,故A正确。海岭和裂谷都位于板块涨裂处,故B、C、D错。4、C【分析】【分析】
【详解】
海岸线的变迁与河流堆积作用;海浪搬运、堆积作用以及地壳升降运动等密切相关;如:入海河流沉积的泥沙在入海口会形成三角洲,使海岸向海洋延伸;地壳运动会改变地势的高低及河流的流速,进而影响海岸线的变迁;海浪对沿海地区有侵蚀作用,会使海岸向陆地方向推进;风力的侵蚀作用对沿海地区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故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5、C【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主要的气候为季风气候,最大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C正确;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并不明显(除日本地区外),A错;东亚气候类型多样,但相比于季风气候而言,B选项不是其最大的特征,C错;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普遍,而大陆性气候在东亚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及蒙古国等地区,D错。故选C。
【点睛】6、D【分析】【分析】
【详解】
我国东部从南方到北方;农作物类型;生长期和熟制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热量条件从南到北越来越差,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D。
【点睛】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景观变化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森林的变化,该景观变化主要是水分因素不同造成的。马六甲海峡附近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浪较小,由于终年高温多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地区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远近和饲料供应。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东端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最东端地区多为有世界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该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是该地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点睛】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成因及影响总结:(1)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从东亚来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冬季风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当夏季风盛行时,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3)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解析】水分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市场饲料(气候)水稻种植业温带落叶阔叶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联系和运输小带状。
(2)B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西向东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高低气压的判断;直观的读图看中心气压值与周边区气压值对比即可。图示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该图陆地上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所以该季节上海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南亚夏季盛行东北风,北半球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
【详解】
(1)图示亚欧大陆及太平洋地区;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直观看出,甲是低气压中心,甲位于亚欧大陆,乙位于太平洋,甲是印度低压。图示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受热快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冷形成高压,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①;②两处中,①处等压线更密集,所发风力较大。
(3)该图陆地上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应是北半球夏季,表示的是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风是由高气压吹向低气压的,所以该季节上海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此时,孟买盛行风向盛行东北风,孟买地处亚欧大陆南部,北半球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
【点睛】【解析】甲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7东南风(或偏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南风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3、√【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正确。
【点睛】14、×【分析】【分析】
【详解】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错误。
【点睛】15、×【分析】【详解】
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枯水期,河漫滩露出水面,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发育在山前地带的流水沉积地貌是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据此分析可知,本题的结论是错误。16、√【分析】【分析】
【详解】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控制,形成“伏”旱。本题描述正确。17、×【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四、综合题(共4题,共24分)18、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马达加斯加岛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材料;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城市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
结合材料“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茂密森林中”及马达加斯加岛概况图可知;狐猴集中分布区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是,纬度低,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地处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从海洋来,水汽充足;位于山地东侧,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显著,降水丰富。
(2)
根据材料“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分布在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根据气温降水柱状图可知,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全年气温高于20℃以上,因此猴面包树分布区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木质疏松且根系发达,有利于在湿季大量吸收水分。由材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和图示可知,猴面包树树干粗大,利于储存水分,以备干季时消耗;猴面包树树皮坚韧结实,湿季时枝叶繁茂,有利于蒸腾散热,干季时落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3)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热带;全年高温。甲地位于该岛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于甲地,海拔在1200米以上的塔那那利佛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甲地等高线比塔那那利佛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塔那那利佛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相对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
【点睛】【解析】(1)热带雨林带位于热带;气温高;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2)猴面包树分布区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木质疏松且根系发达,有利于在湿季大量吸收;储存水分,以备干季时消耗;猴面包树树皮坚韧结实,干季落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
(3)相较于甲地,塔那那利佛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建设。19、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东南亚河流上中下游河流地貌景观图的判读及地貌成因;对农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
(1)乙处地貌景观是冲积扇;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据图可以看出其形态呈扇形分布,自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由厚变薄,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2)甲处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地势落差大,受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多峡谷地貌。
(3)丙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有利: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耕;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当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多发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解析】(1)粗##大细##小
(2)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降水较多,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3)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20、略
【分析】(1)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据此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150°E(经线),乙:AC,丙:OA弧;丁:AB弧。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春秋分日。在地球上,一天中晨昏线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3)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180°。
(4)甲图中,60°E为3月21日0点,故北京时间为3月22日4时;丙图中,75°E为12点,故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5时。【解析】(1)150°EACOAAB(2)春分秋分相反(3)180°(4)322415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蝗灾为材料;涉及沙漠蝗大量繁殖的自然条件,沙漠蝗6月迁移到印巴地区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少蝗灾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沙漠蝗向我国迁移的不利条件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
根据材料可知;“高温天气利于其繁殖”,阿拉伯半岛位于低纬度,属热带地区,气温较高,利于沙漠蝗生长繁殖;“其虫卵必须产于土壤之中”,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沙漠广布,植被覆盖低,沙土裸露,利于蝗虫产卵;材料指出“蝗虫食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其快速繁殖并聚集大规模蚕食植物,形成蝗灾”。根据“阿拉伯半岛近60年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图,可知,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水异常增多,土壤湿度增大,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植物数量大量增加,为沙漠蝗提供了充足食物,使其快速繁殖并聚集,形成蝗灾。
(2)
迁移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规模蚕食;阿拉伯半岛的植被已经基本没有了,蝗虫离开是为了寻找新的食物来源;6月印巴地区盛行西南风,沙漠蝗可顺风向迁徙到印巴地区;南亚6月~9月降水较多,植被茂盛,比较干燥的印度河中下游地区,因为有河流,所以水源也较充足,绿色植物较多,总体来看,印巴地区食物较充足;巴基斯坦多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裸露,利于蝗虫产卵;繁殖。沙漠蝗对农业不利影响:沙漠蝗“主要以植物花、叶等为食”,沙漠蝗到达印巴地区,会蚕食大量绿色植物和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险行业中的个性化需求挖掘与满足
- 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作用
- 科技赋能校园紧急避险智慧教育探索
- 日常习惯养成与疾病预防的关系
- 2025年青果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语文字词教学课堂互动艺术
- 2025年煤矿用风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己唑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压皱围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黑色聚酯薄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应收培训》课件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