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特点以问题为取向(problem-oriented);鉴定伦理问题或伦理难题;探索解决伦理问题或伦理难题的办法;尝试为解决办法提供伦理辩护:理由、推理、论证、反论证。生命中的伦理问题导致科学家良心危机的三大事件
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一个抽象的科学理论导致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1945年的纽伦堡审判:旨在发现真理的科学研究竟能以如此野蛮和残酷的方式进行,造成了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丧生。1960年代春天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全球污染威胁到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其它物种的生存。所有这些事件使科学家和公众开始认真关注科学成果给人类、社会和生态带来的后果,以及科学研究本身的行为。它促使了科学技术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问世。
日本731部队灭绝人性的“实验”
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建立了一批从事人体细菌战实验的杀人工厂,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位于中国东北辽宁省平坊的731部队,即石井支队。731部队的工作人员总数达到5000名,包括300-500名医生和科学家,600-800名技术员。大多数受害者是中国爱国者或游击队员,其他是无家可归者、吸鸦片者、智残者、战俘、“外国间谍”和罪犯。受害者的国籍包括中国人、俄罗斯人、朝鲜人、蒙古人和欧洲人。实验内容包括:强迫使人感染鼠疫、炭疽、气性坏疽或伤寒细菌;对染上疾病的人行活体解剖,收集血液和新鲜组织器官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在严寒和野地进行冷冻和细菌弹联合实验等。在1941-1945年间至少有3000人死于石井支队。这个数目不包括1941年以前死亡的人以及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死于其他死亡工厂的人。有人估计,至少有5000-6000人死于长春、牡丹江、南京等地的细菌战死亡工厂。Willowbrook肝炎研究Willowbrook州立学校是纽约州专收严重智力低下儿童的学校,共有住校学生6000名。有许多人排队等着进入这个学校。如果家长答应进医院参加研究,接触有活性的肝炎病毒,那么学校就让儿童入学。1956年,纽约大学医学院在该校进行了一项病毒性肝炎研究,在14年内共从700名儿童获取25000份血清标本。研究者还故意使身体健康的新入学的儿童感染肝炎,以获取感染前、潜伏期、感染期、恢复期的全面系统资料。这项研究得到纽约州、美国陆军和纽约大学的批准和支持。Tuskegee梅毒研究这是一项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历时40年的声名狼藉的研究(1932-1972)。目的是研究男性黑人梅毒患者的自然发展史,以及梅毒在黑人和白人所侵犯的主要器官是否有区别(以心脏或以神经系统累及为主)。这些黑人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在被做实验,研究过程中也没有给予任何治疗,尽管早在1945年青霉素就已问世,尽管那时“纽伦堡法典”及其他伦理准则已经众所周知。本研究引起了激烈的伦理争论和种族质疑,直至1972年这项研究才被迫终止。安乐死一、历史发展人类在史前时代就有加速死亡的措施;在古希腊罗马,社会允许病人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时也依靠外人帮助;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禁止结束病人的生命;近代的培根主张:“医生的职责是不但要治愈病人,而且还要减轻他的痛苦和悲伤。这样做,不但会有利于他健康的恢复,而且也可能当他需要时使他安逸地死去。”17世纪以前,“安乐死”指“从容”死亡的任何方法,如生活要有调节,培养对死亡的正确态度等;19世纪开始,“安乐死”被看作是一种减轻濒临死亡者不幸的特殊医疗措施;20世纪30年代,欧美各国都有人积极提倡安乐死,美国“无痛苦致死学会”,英国“自愿安乐死亡协会”;希特勒先是以安乐死的名义杀死有生理缺陷的和身体畸形的儿童,后推广到精神不正常的成人,最终演化为屠杀犹太、斯拉夫等民族的手段。二、死亡标准呼吸停止说,Ifspiritisthoughtofasessentialandisequatedwithakindofthinairorbreath,thenthepresenceorabsenceofthislifebreathwillindicatewhetherapersonisliving.心脏停止说,Whenheartfunctionisregardedasthekeyelementoflife,thenpeoplewillfeelthebodytoseeifitiswarminordertoknowifthepersonisstillliving.Acase:Isanindividualwhoseheartfunctionisbeingartificiallymaintainedbutwhohasnobrainfunctionconsideredlivingordead?脑死亡说,Someoneshouldbeconsidereddeadifheorshehaspermanentlylostalldetectablebrainfunction.Thisconditionisnowknownaswholebraindeathandistheprimarycriteriausedforthelegaldeterminationofdeath.Acase:Neitherapersonina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norapersoninacomaisdead.Inthesecases,euthanasiaquestionaboutwhethertoletthemdiecanberaised.Ontheotherhand,ifsomeoneisdeadbywholebraindeathcriteria,thendisconnectingequipmentisnotanyformofeuthanasia.Wecannotletsomeonediewhoisalreadydead.是指确定死亡的生理标准的方法。确定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的方法:如观察脉搏、呼吸、血压或/和心电图描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而言,观察瞳孔、脑电图等。确定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如《哈佛标准》、《悉尼宣言》中的“脑X摄影”标准、1969年美国的“脑电图标准”等。。死亡的方法学概念1985年11月10日,一个星期日的早晨5点41分,美国费城“飞行”球队的明星守门员PelleLindbergh在新泽西州开车撞到了水泥墙上。他的大脑广泛受创,脊髓也受到严重损伤。第二天,《华盛顿邮报》以“飞行队守门员PelleLindbergh被宣布为脑死亡”为标题刊登了一段消息。同一天《纽约时报》报道说,Lindbergh“脑已死亡并且恢复无望”。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对这一事情的报道继续称他“大脑死亡”,然而又说他在生命支持措施下“活着”,说他“在死亡的上空盘旋”并且“毫无生还机会”。另有一条新闻报导说他已经在星期一被宣布为“临床死亡”。最后,在事故发生并被明确宣布脑死亡之后两天的星期二的新闻报道中说:“在他家人的请求下”,外科医生摘除了他的器官以供器官移植。不过,《时报》在星期三报道中说:Lindbergh“于昨天下午在历时5个小时的器官摘除手术结束时死亡”。在美国港市奥克兰,有一个名叫玛莎尔的女人为了钱而闯进了一位双腿均被截肢的残疾老人的家里。这位以前曾遭过抢劫而早有准备的老人用枪击中了玛莎尔的脑袋。两天之后,住在奥克兰市Highland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玛莎尔被宣布为脑死亡。但28岁的玛莎尔是一个已经妊娠17周的孕妇。尽管玛莎尔大脑已经死亡,但是呼吸器维持着她的呼吸,她的心脏还在跳动着。她的亲友都希望医院尽一切可能使孩子生下来。3个半月之后,呼吸器继续将空气通入玛莎尔的肺脏,鼻饲管将营养送达她的胃里,她的心脏继续跳动着。护士们不断活动她的肢体以免她的关节强直,不断变换她的姿势以免她发生褥疮,还经常不断地清洁她的身体。8月3日,通过剖腹产手术,玛尔莎的胎儿出生了。胎儿稍微早产了一点,但是健康。三、安乐死类型主动安乐死,Activeeuthanasia:Doingsomething,suchasadministeringalethaldrugorusingothermeansthatcausetheperson’sdeath.Itusedtobecalled“mercykilling”.被动安乐死,Passiveeuthanasia:Stopping(ornotstarting)sometreatment,whichallowsthepersontodie.Theperson’sconditioncausestheirdeath.CaseofQuinlanandNancyCruzan.Onetypeofactionmaybeconfusedwithactiveeuthanasia:givingpainmedicationtoveryillanddyingpatients.Principleofdoubleeffect:itisonethingtointendanddosomethingbadasameanstoanend,anditisanothertodosomethingmorallypermissibleforthepurposeofachievingsomegoodwhileknowingthatitalsomayhaveabadsecondaryeffect.医生帮助自杀???,Physician-AssistedSuicide:thephysiciandoesnotactuallyinjectapatientwithadeath-causingdrugasinactiveeuthanasia,butratherprovidespatientswithdrugsthattheywilltakethemselves.AcaseofJackKevorkian.130peoplein8years.Thejuries:notguiltyThefamilies:speakhighlyofhimThiskindofeuthanasiaisindebate.普通与特殊的医疗手段:Ordinarymeasures:Measuresortreatmentswithreasonablehopeofbenefit,orthebenefitsoutweightheburdenstothepatient.Extraordinarymeasures:Measuresortreatmentswithnoreasonablehopeofbenefit,ortheburdensoutweighthebenefitstothepatient.自愿安乐死,Voluntaryeuthanasia:Thepersonwhoselifeisatissueknowingandfreelydecideswhatshallbedone.非自愿安乐死,Nonvoluntaryeuthanasia:Personsotherthantheonewhoselifeisatissuedecidewhatshallbedone.四、安乐死与道德:自愿还是非自愿Anindividual’srightsoverhisorherownlifearehighlyvalued.Andyettherearelimitstothisright.Underwhatconditionsandforwhatreaso-nsshouldaperson’sownwishesprevailineuthanasiamatters?Howimportantisvoluntaryconsent?Consequentialistconsiderations:Respectingpeople’sownchoicesabouthowtheywilldiesurelywouldhavesomebeneficialConsequencesonhimselfandonotherswhoarealsorelevanttothemoraldecisionmaking.However,individualdecisionsarenotalwayswiseanddonotalwaysworkforthegreatestbenefitofthepersonmakingthemorforothers.Nonconsequentialistconsiderations:Toappealtothevalueofpersonalautonomyineuthanasiadecisionsistoappealtoanonconsequentialistreasonormoralnorm.Autonomyisagoodinitselfandthereforecarriesheavymoralweight.However,inmanyeuthanasiacasesaperson’smentalcompetenceandthusautonomyiscompromisedbyfearandlackofunderstanding.思考题:运用道德理论,试对其它几种类型的安乐死作出道德推理。克隆一、两种克隆生殖性克隆:克隆人研究;治疗性克隆: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使之培养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人体器官;治疗性克隆在中国没有引发多少伦理争论,人们普遍认为:在病人急需医治的特殊情况下,胚胎的生命应让位于病患者的生命。人类的感受性起决定作用;真正引起争议的是生殖性克隆。二、生殖性克隆争论人类有权利克隆羊,是因为人认为自身的生命价值高于羊。所以,如果有些人认为自身的生命价值比他人高,例如某些科学家,他也克隆其他人。“力量越大,权利越大”只是自然法则。人类需要遵循自然法则,更要遵循社会法则。强势人群和弱势人群的地位差异,并不能说明人们的生命价值不平等。注释:多莉羊衰老快,患严重风湿,每天吃药,后患进行性肺炎,安乐死。生命是个奇迹,但不是独特的奇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也是奇迹。自然赋予人类尊严,也赋予其他生命形式以尊严。人类既非特别,也非神圣,只是因为人类认为自己是神圣的,比其他动物更具有自恋的倾向。即使人类是神圣的,但为什么神圣的东西就不能克隆呢?确认人的神圣性和尊严,是人们的共识,并且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人应该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权利,其中包括生育后代的权利。克隆人能够满足某些先天或后天没有生育能力的父母对孩子的渴求,甚至满足单身男女对孩子的渴望。克隆满足了父母生育后代的愿望,却以牺牲儿女在自然属性和遗传特性上完全的开放性、独特性、唯一性为代价。至今,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甚至最合适的社会制度。故人不可起死回生,但若对他进行克隆,克隆人拥有着的与故人近似相同的外形,可以唤起人们对故人的回忆与思念,满足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克隆人的工具性地位表现如此明显。人们对克隆人的关爱对象究竟是谁呢?每个人的DNA是他的私有财产,每个公民均有权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来复制它。权利并不总是要通过行使的方式体现它的存在,某些权利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必须在不同的权利之间进行权重。克隆人可改良未来人类的自然禀性,从而塑造“新人”。人们改良自身必须出于当事人的自主意志,尊重人的自决权。克隆人符合活着的人们的自主性,但未必合乎被克隆者的自主性生命伦理学基本伦理原则尊重Respect不伤害/有利Non-maleficnece/Beneficence公正Justice案例1:精子库的孩子R是个女孩,她父亲脾气很坏,经常殴打她们母女。她觉得她不像父亲。22岁母亲去世时告诉她,她是用精子库的精子出生的。她就执意要寻找她的“生身”父亲。她通过妇科医生的助手找到了母亲的病历。知道精子提供者是妇科医生在医学院的同学。她购买了医学院的年鉴,在学生照片中找到了一位与她相象的男学生,认为他就是她的父亲。打听到这个现在已经50多岁的人在另一城市当神经科医生。她给他打电话,但对方一知道她干什么后就立即挂断电话。她一连打了三次,每次都得鼓起勇气。但都被回绝。最后一次,他还甚至要报警。她感像到被抛弃一样。她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到那个城市去找他。找到了他家,见到他妻子。他妻子答应帮她,因为她太像她女儿了。但是他坚决不肯见她。半个小时后,她只好离开。一路上不断哭泣。她觉得自己就出生在一个人多余的几滴精液中,在她的出生中没有人考虑过对孩子的感情。她对“精子库”非常痛恨。问题:对人工授精的孩子应不应该在他/她成年时告诉他/她真相?为什么?供精者是孩子的“生身父亲”吗?为什么?是否应该满足孩子寻找其供精父亲的愿望?根据以上讨论,是否应该在人工授精管理办法中增加些什么?案例2:代理母亲N市一对医生夫妇S结婚12年没有孩子。女方患多发性硬化症,不能怀孕。1985年找到一代理母亲,她生过两个孩子,失业,丈夫是清洁工。用丈夫的精子做人工授精,由代理母亲生出孩子后将孩子给他们。1986年3月27日孩子M出生。代理母亲后悔。出院3天孩子交S夫妇抚养。S夫妇负担代理母亲怀孕期间一切费用,孩子交回时再给一笔费用。但不到24小时,代理母亲来要求将孩子带回住一周。S夫妇同意了。代理母亲拒绝接受费用,把孩子留了5周。
S夫妇状告法院,带法警去领孩子。代理母亲带着孩子从楼上窗户逃走。
S夫妇雇了侦探花了3个半月发现孩子在代理母亲的南方娘家。S将孩子夺回,由S夫妇监护。
法院花了6周时间审查此案,在M一周岁时做出判决:代理合同有效,中止代理母亲与M的关系。代理母亲不服上诉高等法院。1998年2月3日在M两岁时判决:(1)代理母亲不合法;(2)M已经由S夫妇监护两年,为孩子利益计,监护权判给他们;(3)代理母亲仍是M的合法母亲,可以每周有探视权。问题:M的母亲究竟是谁?是怀她的代理母亲,还是养育她的S医生?亲子关系应该如何认定?孩子出生后引起的争夺孩子的纠纷应该如何解决?代理母亲商业化是否应该?为避免这种种纠纷,代理母亲是否应该全面禁止?
案例3:器官移植中的公正问题某医院住有两位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一位是Z,男,45岁,因多年饮酒导致严重肝硬化;另一位是L,男,25岁,待业青年,在一次购物时因抓歹徒而致肝脏破裂,生命危在旦夕。现有一肝脏可供移植,两位患者组织配型都符合,但Z能交出手术费,而L不能。肝脏应该移植给谁才是公正的?性与色情的问题一、性的定义pleasurablebodilycontactwithanother,includingpassionatecaressesandkissesaswellassexualintercourse.Butitwouldnotincludeactivitythatdoesnotinvolveanotherindividual,suchasmasturbation,lookingatsexuallystimulatingpicturesoreroticdancingorphonesex.Problem:notallkissesorcaressesaresexual,thecontactsportoffootballissupposedpleasurableforthosewhoplayit,butpresumablynotinasexualway.Amending:Itseemsreasonabletothinkofsexualpleasureaspleasurethatinvolvesoursocallederogenouszones—thoseareasofthebodyaresexuallysensitive.二、性与道德ConsequentialistorUtilitarian:Ifweweretotakeaconsequentialistpointofanactutilitarian,wewouldjudgeouractionsormakeourdecisionsabouthowtobehavesexuallyoneatatime.NonconsequentialistorKantian:Ifweweretotakeanonconsequentialistpoint,suchasKant,IshouldonlydowhatwouldseemacceptablenomatterwhoseshoesIwereinorfromwhoseperspectiveIjudged.Inaddition,therelationwouldhavetobefreelyenteredinto.NaturalnessConsideration:Thatisgoodwhichfurthershumannatureorisfittingforit,andthatisbadormorallyobjectionablewhichfrustratesorviolatesorisinconsistentwithhumannature.三、根据伦理理论归纳出的性的伦理原则性爱统一原则,排斥任何没有情爱的性行为,比如强奸、包办和买卖婚姻、卖淫嫖娼等;平等自愿原则,排斥强奸行为,包括婚内强奸;无伤害性原则,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对方,同时也不伤害第三者,伤害不仅指身体上的伤害,也包括心理、精神上的伤害,因此,禁欲主义或纵欲主义是不道德的权利对等原则,你有你的性权利,我也有我的性权利,你不能因为你的性权利而侵害我的性权利,任何人在性关系中均是平等的权利主体,都拥有平等的性权利。责任承担原则,人们在把握自身的性行为时,必须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选择及其后果承担责任,反对纯粹的情感冲动;呼唤着责任意识和道德良心;专一守诺原则,反对性行为的无序和滥交,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性的滥交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损害;私密勿涉原则,性权利不受组织机构、团体或他人干涉与侵害。政治-行政的问题一、权力:影响力(一)权力的来源1.基于职位的权力(1)法定权力(2)对资源和福利的控制(3)对惩罚的控制(4)对信息的垄断2.基于个体的权力(1)专业知识(2)友谊和忠诚(3)人格魅力二、权力滥用(一)可能性或必然性1.一切权力都存在滥用的可能。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休止。2.权力滥用,既是人性先天存在的可能的缺陷,又是制度后天不足的后果。(二)现实性权力滥用主要表现为:范围过大,或手段不正当,或目的不正确,或偏离方向。4.权力滥用的后果主要表现为:重大责任事故、政治信任危机、公共资源浪费、政治资源流失、败坏社会风气等。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诽谤政府罪”
→“不能说政治,不能说官员,不能说腐败,不能说体制……”
三、权术:权力的弊病?(一)权术内涵的演变1.“权”为权宜、权变,“术”为手段、策略、方法、心术,权术就是权变艺术;权术初无贬义,它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变通办法、灵活处理的手段,是一种智术。2.作为正术的谋略,权术是人生智慧的体现,作为诈术的阴谋,权术是“权力的弊病”。3.西方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及其奠定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强调君主对权术的使用。4.在中国,作为权力行使的策略和手段,权术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集其大成:法、术、势结合,以势为基础。5.当今社会,世俗的权术文化充斥着市场,反映了现世人们对传统权术的渴望与追求。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马基雅维利的话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或者原来使自己作出诺言的理由现在不复存在的时候,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对于一位君主来说,事实上没有必要具备我在上面列举的全部品质,但是却很有必要显得具备这一切品质。我甚至敢说:如果具备这一切品质并且常常本着这些品质行事,那是有害的;可是如果显得具备这一切品质,那却是有益的。你要显得慈悲为怀、笃守信义、合乎人道、清廉正直、虔敬信神。
(二)权术有无伦理?1.一切恶行背后都有善的可能,绝对的恶中也会有相对的善,“盗亦有道”,这就是恶“德”,即行恶中的道德游戏规则。2.作为诈术的权术是恶。其行使应该设定几条原则:生命原则、人性原则、损失最小原则、利益最大原则、事主原则、目标原则。四、权力制约(一)现实主义的态度1.制度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三权分立?从党内到党外?2.社会制约,以权利制约权力:NGO?公民社会?媒体?3.利益制约,以利益制约权力:高薪养廉?在制度方面要走出两个认识上的误区:
A、“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B、“水至清则无鱼”(二)浪漫主义的理想1.道德制约,以良心制约权力:职业荣誉感?伦理精神?2.科技制约,以恐吓制约权力:绝症与贪污关联?五、妥善运用和使用权力(一)为了防止权力的异化,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两种对立的权力观:(1)权力就是地位;(2)权力就是主宰;(3)权力就是支配;(4)权力就是利益。
(1)权力就是责任(2)权力就是服务(3)权力就是信任(4)权力就是考验(5)权力就是舞台(二)领导如何正确地使用权力?领导者用权“八忌”:忌“独”。即独断专横。忌“柔”。即优柔寡断,缺乏魄力。忌“散”。权力太过分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忌“争”。缺乏合作精神,搞权力“内耗”。忌“怠”。有权在手不尽职尽责,懈怠职权。忌“越”。即混淆职权,对上“越权”,对下“侵权”。忌“显”。即行使职权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以权欺人,以权压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盈满,则思江海下百川”。忌“违”。即利用手中的权力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利用手中的权力贪脏枉法,徇私舞弊等。(三)从做事开始(1)不做“违心之事”
“做人”是做自己的人,不是去做别人,所以,“做人”不能“违心”。违心之事会让你丧失自我,既然你说的不是你自己的话,做的也不是你自己的事,那么“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2)不做“亏心之事”
不做亏心事就是做事不整人、不损人、不害人,不做坏事当坏人。“不亏心”是“不亏吾心”,所以,做事要对得起自己,只有不做亏心事,“做人”才坦然。(3)做好“相宜之事”。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并具有相应的社会身份,做“相宜之事”就是要做与你自身的角色和身份相“吻合”之事。对于我们每一个有着特殊角色和身份的社会个体而言,“相宜之事”就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不可推卸,不可逃避,无法选择。
(4)力做“应然之事”。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应然之事”是份外之责。这些事情你可做,也可不做,它仅仅是在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方向性的倡导,“应然”归“应然”,“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自愿。但是,一个人若真正地想要“学会做人”,他自然就应该知道“应然之事”值不值得去做。
结论:不做“违心之事”是要将人“做”得真实;不做“亏心之事”是要将人“做”得清白;应做“相宜之事”是要将人“做”得称职;力做“应然之事”是要将人“做”得高尚。世人皆言“做人”难、“做官”难,难在何处?首先是要不做违心的事难人在社会,身不由己,事事都不违心,可能吗?总结一下我们自己,违心的话说了多少?违心的事做了多少?
其次是要不做亏心的事难。
人就是人,内有七情六欲的冲动,外有名利权色的诱惑,加之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生存竞争的残酷性,要保证一生都不做亏心事,能不难吗?
再次是要做好相宜的事难。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多重的角色与身份,多重的角色和身份又赋予了我们多重的责任和义务,对此我们无法推卸、更无法逃避,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承载得如此厚重。在多重的角色和身份中要想都做得“称职”,那么,就需要凡事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就意味着你得有成倍的付出与辛劳,并且还要能够很好地协调和处理好角色冲突。
最后是做应然之事难。
做应然之事难就难在它不是我们的“绝对义务”;难就难在它不仅不利己,还要靠自愿;难就难在它有可能好心无好报;难就难在它有可能意味着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对高尚的追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能不难吗?行政责任一、责任的两种含义1.应为或不应为的义务或职责;2.违反上述(1)承担的不利后果。二、责任的两种类型1.客观责任:对法律负责、对上级下级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包括选民)、对公共利益负责等;2.主观责任:基于信仰、价值观而发生的对良知、忠诚等的认同官僚组织的通病之一是:有权力也有义务做决策的人却没有职责做决策。下属因为不想承担责任而将问题逐级向上推诿,或者上级没有权力却自己做了或者允许下属采取了不当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科层制中不仅仅是在问题超出他们的权力范围时将问题上交给上级去解决,而且也要尽可能多地将哪些被认为对决策有必要的信息传递给上级。这才是负责任的行为。客观责任的第四个方面: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义务。判断行为是否是负责任的行为,最终的衡量标准是: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困局:公共利益是界定不清的;而对法律负责和对上级负责确是相当精确的;如何以模糊的公共利益概念指导精确定义的责任?库珀:公共利益只能存在于精神状态中;李普曼:“如果人们能够目光清晰、思维理性和行为公正、仁慈,他们所选择的”就是公共利益三、责任冲突责任冲突并不会消除主体意志的自由选择。而是相反,冲突恰恰是由于人能自由地选择而产生的。因为冲突至少表明自我主体可以在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择,否则,如果行为主体只能如此,别无选择,那就无所谓责任的冲突了。1.权力冲突在对组织和上级负责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法律、对公民负责。然而,在政治活动过程中,两种或多种外部权力对其行为要求不相容或相冲突。例如,法律要求你这样做而你的上司却要求你那样做,或者你的上级给的指令和你从上级的上司那里得到的指令相冲突。“一个简单的情景是:在工作中,你的上级出于组织利益的考虑,要求你把某项政策的不良后果暂时保留;而工作章程和当地民众都要求你及时准确地反馈政策的执行情况。这样,就处于对“上”负责和对“下”服务的两难境地。权力冲突的根本原因就是权力来源的多元化和差异性。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权力冲突就有可能造成代理转换。代理转换是指代理责任关系的置换,也就是在多层责任关系的情况下,最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常侵蚀最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使政治行为呈现一种非道德性。为了实现为公民提供良好服务的最终目的,产生了许多委托代理关系,如政府与公民、政府间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在这些委托代理关系中,虽然对公民负责是政府终极的委托代理关系,但对上级负责则是组织中政治行为最直接的责任关系。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为民直言,为民立政”,就有可能丢掉“官帽”。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许多政治人就把直接的责任关系摆在前面,以上级的要求和命令作为第一考虑的要件,而放弃对公民的最终责任。2.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以及源于个人扮演多重角色(角色的多样性)而导致的同一角色的冲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为不同角色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和行为矛盾;一为一个人多重角色的冲突和在新旧角色的转换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和行为矛盾。既表现为政治人与公民的冲突,也表现在其自身的角色冲突。自身的角色冲突又可分为两个方面:A:一个人从公民角色转化为政治人角色时,产生的适应性角色冲突,这是由于角色突然增加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比较简单;B:政治人同时承担着政治角色、公民以及其他角色时由于多重角色引发的冲突,这是在角色适应后,由于多重角色混乱产生的冲突。角色冲突的表现:(1)权力困境“权力困境”,即权力使用的困境。政治人从公民角色中分离出来,既是公权力集团的成员,同时也是公民。这就造成了对公民的义务和对被建立起来的为公民服务的组织的义务之间的冲突。政治人掌握两种权力,即公权和私权,公权是作为公民代表具有的,而私权是作为公民由宪法赋予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角色冲突就出现了。特别是当我们再加上两个因素后,如何使用权力的难题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是人性的不确定性,二是理性的、经济的行政人假设。西方社会对人性普遍持不信任的怀疑态度,其极端表现为人性恶的观点。詹姆斯·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既然人自私,政治人可能利用自己的公权谋私利,产生权力滥用、失效和腐败,对公民造成危害。权力困境的本质在于“权力”和“权利”的冲突,即在面临为公还是为私的道德选择中,如何道德地使用权力?(2)道德困境善意的道德抉择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不幸和邪恶的后果,而这些后果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对于政治人来说,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即承认基本上所有的选择都涉及到对某些人的损害,对于所有人都百分百的有利的抉择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道德的悖论。接着:“应该损害哪一部分公民的利益呢”、“又有谁可以判断这种决定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我们仍然不得而知。(3)责任困境责任困境,即道德自主与服从权威的矛盾。一方面,要求高经济地完成上级或者组织制定的工作,认真负责就是最大的道德,服从就是最大的美德。即毫无理由地服从上级和组织的命令,服从权威。另一方面,上级和组织的命令不是每次都正确。伦理可能要求不服从上级,或向上级的上级、向立法者或者公众揭发上级的不道德的行径。这涉及到了两种根本的伦理冲突:(1)官僚政治和宪政体制要求必须服从宪法、法律和上级;(2)民主体制下的政府必须使下级服从人民及其立法上或行政上的民选代表。3.利益冲突公共利益作为微观的行为人-政治人公利与私利作为微观的共同体—政治系统自利性与公利性(1)公利与私利利益冲突的概念是假定,如果某人在某项政策或事务方面有利害关系,那么如果他在这一政策上有决策权,就可能自觉或不自觉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从公共利益出发来做出决策。利益冲突是最重要的腐败源泉,利益冲突的存在会威胁到公众对政治人客观性的信心。政治人由于被授予大量的公共权力和职责,则要求其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以公共原则行事,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政治人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可能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偏离“忠实公共人”的要求,有意非客观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使政府所要承担的责任关系失衡瓦解。利益冲突的几种情形:A:贿赂。贿赂就是非法接受钱财或其他被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政治人在处理公共事务时给行贿者提供特殊优惠。B:权力兜售。这种情况就是为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第三者试图影响政府客观决策。C:信息兜售。信息兜售是指私下把不该公开的信息通知一般公众并利用这些信息为自己取得钱财或其他东西。D:财政交易。财政交易是利用自己的职权给自己创造直接或间接的财政利益。E:组织外就业。这种情况是指利用地位,或将本该用在行政事务中的精力都用在组织外的工作上,以及将政府的服务和设备用于组织外工作。F:裙带关系。这类情形有时候也称之为任人唯亲,是指利用权力为亲属获取理想的雇佣待遇、提高合同优惠或其他可获益的商机。(2)自利与公利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必须破除凡是国家都会全心全意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观念,不应视政府为按公众要求提供公共物品的机器,而要看到政府即是由个人选出也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认为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政治组织系统内外面临的可能冲突不同层级的政治组织系统间的利益分配争夺政治组织系统与非政治组织系统之间利益的拉锯战政治组织系统内部利益冲突的表现A:不同层级的政治组织系统间的利益分配争夺政治组织系统按其等级制的不同层级划分,其组织间的关系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高层次的政治组织系统掌握着各项权利资源的分配,它在将分配的利益向下转移的过程中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低层次的政治组织系统在自身组织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争取权利资源的最大配置,极力调动起各种能量向上要权。权力越向上移,级别层次越高,其利益视角势必越宽泛,但同时它也未必能照应具体的低层次的微弱利益,因此由于利益的分配而带来的高层与低层的公共组织的争议从来未停止过。横向:争先恐后争夺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rbp的岗位说明书
- 餐饮业超流体冷藏技术应用合同2025热力学突破
- 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
- 出纳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 学生网课学习总结
- 房屋财产所有权赠与合同
- 虚拟股奖励合同
- 2025年重庆c1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贲门松弛的健康宣教
- 企业总经理任职合同标准文本
- 江苏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9篇(含答案)(2003-2023)
- 港口液体危化品装卸管理人员理论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港口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与升级
- 川剧讲解课件
- 《争当时代好青年》班会课件
- 地板防火检验报告
- 报表模板-土地增值税清算申报表(自动计算申报表)可填写数据
- 国家八年级数学质量测试题(六套)
- 医院院外会诊申请单、医师外出会诊审核表、医师外出会诊回执
- 脑外伤治疗中通窍活血汤的应用探究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