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实验探究题》专项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2.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该组同学在某一次观察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2)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选填“甲”或“乙”);

(3)该晶体的熔点是℃;

(4)该晶体在76℃时,处于(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以下是我们前不久做的两个实验:A.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依据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热.B.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2)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3)图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4)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在10分钟时处于态.;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min.(5)分析丙图可知,该物质固态比液态时升温.(选填“快”或“慢”)4.在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小亮从42℃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43℃时,海波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2)海波的熔点为℃.(3)海波是(选填“晶本”或“非晶体”).(4)在3min~7min这段时间内,海波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中,海波热量.(选填“吸收”或“不吸收”)5.如图甲是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在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2)实验中,如果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选填“升高”或“降低”),液体的内能将(选填“增加”或“减少”).6.小海在劳动课实践中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如下探究。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1)小海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了相应的点,如图乙所示;①请你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②根据绘制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③实验数据表明:实验所在地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被这样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同温度的水会大量的热;(3)小海发现,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溅。7.小明和小华在学习熔化和凝固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烛蜡和冰;(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烛蜡和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填“①”或“②”)是蜡烛熔化的图像。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所处的状态是(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8.小邵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C;(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均匀受热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通过水浴法来加热试管中的物质(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冰的温度一时间图像,老师发现小邵和小高两位同学的图像略有不同,如图丙所示,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A.冰的质量不同 B.酒精灯火焰不同C.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 D.冰的初温不同9.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装置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2)图乙中读数的错误之处是: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3)图丙是正确实验后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填“不变”或“升高”).10.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时间/h0123456甲水温/°C100503022202020乙水温/°C100806552402920(1)下列有四支测量范围不同的温度计,小明实验选择的温度计应为:;A.-10~110°C

B.35~42°C

C.-40~50°C

D.0~50°C(2)请根据表格,绘制甲温杯中水的冷却,时间温度图像图;(注意补充数轴的名称和标度)(3)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4)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C。1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他用搅棒器不断搅动烧杯里的水,目的是为了让海波;他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发现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判断海波是(填“晶体”或“非晶体”)。1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13.小科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如图是小科同学测量水温时的情况,请指出他操作上的两个错误:;.(2)改正错误后,他记录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表.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当时室温大约为℃,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分钟.(3)如图是小科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14.小明要制作一个能让药品在山高路远、气温较高时在0℃以下存放的医用冷藏盒.如图是该冷藏盒的设计效果图.小明为确定用于“包装盒中填充物的做保温性能”进行实验.分别取泡沫塑料①和卫生纸②两种保温材料用于包装盒填充物,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装置如图(a)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1)根据图象分析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2)在上述实验中你认为小明在操作时,就要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只要写出一条)(3)根据图象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开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随时间的增加,降温速度.(4)选材料(①/②)做包装盒填充物保温性能较好.15.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3)另一组的小华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了纸片,这种做法的优点是;(4)实验后,大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将一杯刚停止沸腾的水放进密封玻璃罩中,如图丙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再次沸腾起来。你的解释是。参考答案1.均匀侧壁4648晶体a【详解】(1)[1]将装有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2]用温度计测量固体粉末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侧壁,否则测得的温度更接近于外界温度,不准确。[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6℃.(3)[4][5]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4)[6]比较图像a和b可知,a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b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a是晶体,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a。2.67甲78固吸收【详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甲从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但第10min温度为67,明显下降,所以错误.(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甲从第8到14分钟,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是晶体,而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3)甲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78℃不变,所以海波的熔点是78℃.(4)晶体在76℃时,温度还没有达到晶体的熔点,处于固态.(5)晶体熔化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点睛】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要判断晶体的熔点,首先要了解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并且要了解熔点的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低于熔点时,晶体处于固态;晶体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晶体在高于熔点时,晶体处于液态.3.紫色碘蒸气固态碘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液态碘放受热均匀较小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0固液共存10快【详解】A.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固态碘.依据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液态碘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放热.B.(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3)根据“温度-时间”图象,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有熔点,所以冰属于晶体.(4)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的熔点是0℃;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至第15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15min-5min=10min.在第10min时,冰在熔化过程中,因此处于固液共存状态.(5)由图丙可以看出,物质在固态时加热5min温度升高10℃,该物质在液态时5min升高了5℃,所以该物质固态比液态时升温快.4.固态48晶体吸收【详解】解答: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3分钟到第7分钟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说明海波是晶体,所以43℃时,海波是固态.在3min~7min这段时间内,海波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5.86吸热升高增加【详解】(1)温度计上每10℃分成10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因此液体的沸点为86℃;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2)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升高;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加.【点睛】掌握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液体沸腾时,保持不变温度即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内能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100等于液化放出高【详解】(1)[1]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用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根据绘制的图像,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上升到100℃后不再上升,可知水的沸点是100℃。[3]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实验所在地的大气压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2)[4][5]水蒸气烫伤时,水蒸气在人体皮肤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放出热量,所以比同温度的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会放出大量的热。(3)[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表明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要高一些,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沸腾,引起油花四溅。7.B受热均匀-4②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详解】(1)[1]由于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在安装实验器材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先固定B部件。[2]水浴法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便于测量温度,还能使烛蜡和冰受热均匀。(2)[3]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液面在0℃以下,因此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3)[4]蜡烛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因此蜡烛的熔化图像是图②。[5][6]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此物质的熔点是0℃,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8.(1)-14(2)B(3)D【详解】(1)如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零刻线下,读数为-14℃。(2)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是因为外焰温度高,不能使冰均匀受热,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水浴法来加热试管中的物质,物质和热源的接触面较大,能均匀受热,故B符合题意。故选B。(3)ABC.由图像可知,冰的初温相同,开始熔化的时间、熔化时间不同,说明冰的质量可能不同,也可能是冰的质量相同,酒精灯火焰不同或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冰的初温相同。假使冰的质量相同、初温不同,则冰开始熔化前的加热时间不同,熔化时间相同,而图中熔化时间也不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9.(1)②④①③;(2)相平;(3)不变【详解】试题分析:(1)此实验装配时,为了保证各部分顺利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所以顺序应是②④①③;(2)在读温度计示数时,要求视线与液面的上表面相平;(3)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水从第7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定位】水的沸腾10.AB20【分析】(1)本实验所需要测的最高温度为100°C,据此分析;(2)先规定标度,根据描点法作图;(3)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据此分析;(4)由图像可知,当温度降到20°C时,温度不再变化,据此分析。【详解】(1)[1]本实验所需要测的最高温度为100°C,只有A温度计的量程合适,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横坐标每4个小格表示1小时,纵坐标每4个小格表示20°C,根据描点法作图,如下所示:(3)[3]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交果好,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4)[4]由图像可知,当温度降到20°C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室温为20°C,第5小时室温当然也是20°C。【点睛】本题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考查温度计选择、描点法作图、数据分析能力。11.受热均匀晶体【详解】[1]实验过程中他用搅棒器不断搅动烧杯里的水,这是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2]晶体在熔化前吸热温度升高,温度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完成后继续吸热温度再次升高,海波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12.自下而上9698小98【详解】(1)凡是有酒精灯加热的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便于一次性安装成功到位.(2)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即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96℃..(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水温达到98℃时,吸热温度不再升高,可知水的沸点是98℃;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时,沸点降低,低于100℃,故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小.(4)沸腾的最大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仍是98℃..点睛:本实验中除掌握水沸腾的特点以外,安装器材的顺序是个细节问题,要注意,从下到上安装合理,可以一次性安装成功.1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液面相平3012D【详解】(1)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液面相平,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错误为: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液面相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