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6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6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6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6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6辛弃疾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辛弃疾词两首[基础运用层]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随天去秋无际 际:边际B.鲈鱼堪脍 脍:把鱼、肉切细C.赢得仓皇北顾 顾:回头,回头看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饭:饭量D[“饭”是名词用作动词,吃饭。]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说明无误的一组是()A.eq\b\lc\{(\a\vs4\al\co1(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B.eq\b\lc\{(\a\vs4\al\co1(断鸿声里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eq\b\lc\{(\a\vs4\al\co1(无人会会:理解,明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风度,气质))D.eq\b\lc\{(\a\vs4\al\co1(赢得仓皇北顾赢得:落得,舞榭歌台榭:楼台))A[B项,“断鸿”指失群的孤雁;C项,“风流”指英雄业绩;D项,“榭”指建在高台上的房子。]3.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须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B[A项,应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C项,应为“早岁那知世事艰,北望中原气如山”;D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4.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照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找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打算,仓促北伐导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见)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的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B[B项,应是“赞扬当年刘寄奴北伐的英雄气概”。]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B.辛词热忱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其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全部词都必需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需读者去体会。B[A项,辛弃疾为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词人;C项,认为全部词都必需有题目,不妥;D项,认为辛弃疾也会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是正确的,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豪放词的代表作。]6.辛弃疾一生坎坷曲折,但他靠着矢志不移的斗志,卓越的文学才华,创作了很多不朽的词作。假设辛弃疾被评比为“感动中国的历史人物”,请你为他写一则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披着千年的铠甲,他从孤独中走来。800多年前他投身沙场,最终却以文为业。一首首龙腾虎掷的稼轩词,是他留下的人生写照。他是威震八方的爱国将领,心系国家安危、百姓安乐;他是震撼宋朝文坛的“词中之龙”,刚柔并济;他还是有雄才伟略的政治精英,《美芹十论》留名千古。高楼危处,他的叹息声与拍栏声还在回荡。7.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在文后的横线上填写结论性的句子。辛弃疾以杰出的爱国词,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传世词六百多首,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占三分之二以上,数量之大,自有“词”这种诗体以来,一千四百年间,尚无人能望其项背。爱国是辛词的一大主题,生态则是辛词的又一大主题。一册《稼轩词》,展卷读去,从卷首到卷末,满纸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让人目不暇接,间以风雨之声、鸟虫之鸣,让人心动神驰。还有词人与青山的深情对视,与苍松的幽默调侃,与鸥鹭的真诚结盟,更有对白鹭的生态建议,让人的心灵受到难得的洗礼和升华。辛弃疾的生态词,是我们尤其应当珍惜的人文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个语段写了两个内容,第一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爱国词的贡献,其次个语段写辛弃疾对生态词的贡献。因此,我们就可以整体把握文意,找到结论句的答案了。[答案]辛弃疾是我国最宏大的爱国词人,也是我国最宏大的生态词人。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现出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方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到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闻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①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日苍茫”既点明白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调;“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显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妙,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运用了争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争论句。B[B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运用这种手法。]10.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临江仙①辛弃疾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②听夜雨,出藓辘轳青。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③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注】①作者罢官闲居时,与友人一起游园后写下本词。②井床:井边的栏杆。③乌丝:印有墨线的纸。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分别从听觉角度和视觉角度写春天的景色。B.“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两句,写得绘声绘色,却给人以萧瑟凄清之感。C.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物描写细腻、清爽,很好地衬托了词人情感。D.从上阕“晓莺”“夜雨”两词可以看出,前三句写白天晴天,后两句写夜晚雨天。B[B项,“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两句写出了春雨过后的郁郁青青。]12.本词最终三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最终三句是词的结尾句,也是整首词的情感所在。“强扶残醉”表明白词人借酒浇愁的苦闷,联系注释可知,“强”是“牵强”,是词人壮志难酬的无奈。“绕云屏”是词人夜不能寐的表现。而“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正是以乐景衬哀情。[答案]①表现了作者去职闲居、壮志难酬的烦躁和无奈。②作者用乐景来反衬内心的烦乱。借酒浇愁之后,似醒未醒之中,词人围着室内的屏风转个不停,说明心绪不宁,烦躁担心。正在此时,窗外一枝鲜花映入眼帘,花蕊上还带有晶莹的露珠。作者透过花之美来衬托情之哀。(意思答对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注】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13.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安静而又充溢朝气的仲春之景。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然自由,生活井然有序。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B[B项,应是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溢朝气。]14.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