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斗争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了解鸦片斗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唯物史观”角度相识两次鸦片斗争爆发的必定性。2.结合两次鸦片斗争的示意图和中国人民抗拒外来侵略的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驾驭两次鸦片斗争的历程,从“家国情怀”角度体会中华民族面临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热忱、培育社会责任感。3.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同等条约内容,从“历史说明”的角度相识鸦片斗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概述晚清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相识林则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学问点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世界中国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固执的君主专制统治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渐渐占主导地位,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猛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军事热兵器,战斗力强八旗和绿营作战实力低下,以冷兵器为主要武器外交主要殖民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驾驭资本主义世界霸权闭关自守,对世界形势的改变浑然不觉社会冲突—阶级冲突激化,各地农夫起义此起彼伏学问点二两次鸦片斗争1.鸦片斗争(1)导火线——虎门销烟①缘由: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政治腐败,减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人民负担。②概况:道光皇帝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将英美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③影响:向世界表明白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政府借此宣布对华发动斗争。(2)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斗争,清政府虽然组织了反抗,但仍以失败告终。(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等大量不同等条约,丢失众多权益。条约时间签约国家内容主要危害《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英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英、美、法三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虎门条约》1843年中英—《望厦条约》1844年中美—《黄埔条约》1844年中法—(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同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斗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其次次鸦片斗争(1)缘由①根本缘由: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②干脆缘由:英国等侵略者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③重要缘由:未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④借口:“亚罗号”事务。(2)经过①1856年,英、法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斗争,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②1859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据天津。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烧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同等条约。条约时间影响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依据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峻侵扰,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阅读教材P90“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库”图,从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提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是中国鸦片的主要来源地,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批注:2.阅读教材P90“引言”与P92“史料阅读”: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缘由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提示:缘由:在正值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出现贸易逆差,要借助鸦片走私寻求贸易平衡。影响:鸦片大量输入,不仅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遭遇重大的破坏和损失,也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批注:3.阅读教材P91“思索点”:分析鸦片斗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思索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境况。提示: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纷纷进行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主要殖民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批注:4.阅读教材P92“英军占据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史学价值?提示:历史信息:1841年5月,英军占据广州。为补充军需,劫掠了广州城北一带的乡村,引发了乡民极大的愤慨。史学价值:图片是鸦片斗争期间英国对中国侵略掠夺的真实写照。批注:5.阅读教材P92“历史纵横”: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务与其次次鸦片斗争有何联系?英国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的真正缘由是什么?提示:联系:“亚罗号”事务是英国发动其次次鸦片斗争的借口。真正缘由: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批注:6.阅读教材P93“学思之窗”:阅读以上材料,思索其次次鸦片斗争中中国反抗英国侵略的正值性?提示:英军在中国的残暴行径,说明两次鸦片斗争均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斗争,中国人民的反抗是反抗侵略的正义行为。批注:学问点三开眼看世界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仍旧封闭、愚昧与腐朽。2.表现(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学问,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2)魏源:编成了《海国图志》,被誉为了解外国学问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3.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见。7.阅读教材P93“历史纵横”:结合材料,你如何看待与评价两次鸦片斗争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提示:两次鸦片斗争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抗拒、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极大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他们充分相识到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批注:[思维导图]“天朝上国”迷梦的惊醒史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斗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史料三这是近代中国最具远见卓识的救国思想之一,开创了近代提倡改革、引进西方器物和思想的新风尚,成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中的思想先导和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陈晓飞(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学问说明“界碑”的含义。提示:中国由主权完整的国家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社会由封建落后起先走向近代化。(2)史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提示:鸦片斗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小农经济起先解体。(3)史料三中提到的“救国思想”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提示:该“救国思想”指的是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作用:推动了中国的民族觉醒。鸦片斗争导致中国社会剧变(1)政治上:鸦片斗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丢失,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冲突、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改变。(2)经济上:鸦片斗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斗争后,西方列强疯狂地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并进行早期资本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猛烈变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形态在中国产生并发展。(3)思想观念上:鸦片斗争前,理学占统治地位;鸦片斗争后,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相识,一些爱国的学问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起先关注世界,了解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迈出了学习西方的脚步。(4)对外关系:清政府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由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由盲目自大转为对外妥协,中外反动势力起先公开勾结。鸦片斗争总体上促使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鸦片斗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胜B.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D.民族冲突取代了阶级冲突C[鸦片斗争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的主要缘由,A、B两项均是鸦片斗争的影响;D项说法有误。]2.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A.表明中国关税主权起先丢失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D[1842年《南京条约》协定关税的内容说明中国海关主权已经丢失,故A项错误;题干不能表明清政府是否失去民心,故B项错误;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进一步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故C项错误;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鸦片斗争时期中国军民的抗争史料一虎门销烟史料二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因率众而下,约数百人。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与夷决战。……——摘编自《广东军务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史料三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反抗。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攻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旁边,都有民众自发起来抗击侵略军。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斗争。”两次鸦片斗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虎门销烟是林则徐爱国思想最辉煌的体现,这一壮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向全世界表明白中国人民抗拒外来侵略的坚毅意志;向世界表明白清政府禁烟的决心和弃绝毒品的道德心,是百年来禁烟运动的宏大成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其次次鸦片斗争期间(广州)人民群众英勇反抗侵略军,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情怀,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斗争精神。3.2024年,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击毒贩的牺牲精神。早在180多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