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铁铜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铁铜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铁铜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铁铜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铁铜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化学:铁铜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汇

01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的结构

1.铁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属于过渡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主要化合价:+2,+3

2.铁在金属的分类中属于黑色金属,重金属,常见金属。纯净

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为7.86g/cm3,熔沸点高,有

较好的导电、传热性,能被磁铁吸引,也能被磁化。还原铁粉

为黑色粉末。

二、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4Fe+3O:=2Fe304

占燃

2Fe+3cL(Brz)冬餐2FeCl3

2.与水反应:

高温

3Fe+4H:0(g)FesO^H:1(置换)

3.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与氧化性酸反应

①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②与浓硫酸反应:

4,与盐反应:2Fes>Cu=2Fe2++Cu2,Fe+2Fe3=3Fe2\

Fe+Cu2+=Fe2>Cu

三、铁的化合物

L铁的氧化物

FeOFe2O3Fe3O4

铁的化合价+2+3+2、+3

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

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

水溶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H化物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

FeO-2H'=Fe*+/0.3FeA+8H*=2Fe"+

「『气化性酸Fe2O3+6H*=2Fe*+3a0

2

反应Fe*+4Hz0p

9还原剂反应

喜温占燃

(H2、CO、Al高温3FeQ+8A1^^9Fe+4Al2O3

FeO+CO------Fe+CO:Fe2O3-3CO===2Fe+3CO2

等)

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

用途是炼铁原料

2.铁的氢氧化物

(1)Fe(OH)2的制备

Fe(OH)2易被氧化,在制备时应注意:

①FeSO,晶体中不能有Fe3-;

②配制后的FeSO,溶液中要加入少量铁粉;

③配制溶液的蒸储水以及所用NaOH溶液均须煮沸以除去其

中溶解的氧气。

实验:溶液中加NaOH

a.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

红褐色

b.为了防止滴加NaOH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收NaOH的长滴

管伸入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c.为了防止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煤油

或其它密度比水小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化学方程式:

2

FeSO4+2NaOH=Fe(OH)2I+Na2SO4Fe'+20H'=Fe(OH)2l(白色)

4Fe(OH)2+0z+2HzO=4Fe(OH)3(红褐色)〃

(白色一灰绿色一红褐色)“

(2)Fe(OH)3胶体的制备

向加热沸腾的蒸懈水中加入FeCA溶液,待出现红褐色时,停

止加热,便可得到“(0田3胶体。

制备时要注意:①不可长时间加热,因为加热会使胶体凝

聚;②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电解质也可使胶体凝

聚。

FeCl2+2NaOH=Fe(OH)2I+2NaCl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2.FQ-的氧化性、Fe?-的还原性

(1)Fe3+的氧化性:

向FQCL溶液中加入铁粉,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对应离子方程式:2Fe,•(棕黄色)+Fe=3Fe"(浅绿色)

Fe,+还可以与HI、H:S发生

2Fe3+2F=2Fe2+I:2Fe*+H2s=2Fe2++2H+SI

(2)FE-的还原性:FH-在较强的氧化剂的作用下会被氧化

为Fe3+

向FeCb溶液中通入氯气,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23

对应离子方程式:2Fe*+Cl2=2Fe>2Cr

除杂:FeCLTeCb)滴加氯水,FeCh(FeCh)加入铁粉

3.亚铁盐、铁盐溶液的保存

(1)FeCb、FeSO’等亚铁盐溶液保存时,要加入少量铁屑

(防止FM-被氧化)和滴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抑制FM-水

解)o

另外要注意,保存Fe(\O3)2溶液时,只要加铁屑防止氧化即

可,不能加HNOe来防止水解。

(2)FeCh.Fez(SOJw等铁盐溶液保存时,要加少量相应的酸

溶液(抑制F9+水解)。

4.Fe3-盐的水解

Fe>为典型的弱碱阳离子,通常情况下,在水溶液中只有少部

分发生水解。但在一定条件(如加热,遇AlOz-、CO?.、

CI°等)下,水解程度会增大,甚至会发生彻底的双水解。

3+

Fe+3A1O2"+6H:O==Fe(OH)3I+3AI(OH)3

2

2Fe*+3CO3"+3H2O=2Fe(OH)3I+3CO2t

Fe>+3C10一+3L0=Fe(OH)3I+3HCI0

另外,加热并蒸干FeCL的水溶液,由于

FeCb+3H2』Fe(0H)3+3HCl为一吸热反应,且HC1易挥发,加

热会使平衡不断向右移动,FeCL最终变成Fe(0H)3,再灼烧,

2Fe(0H)34Fe2O3+3H2O,最后留下的物质为FeO

而加热并蒸干F&lSOjs的水溶液,由于Fez(S0;)3水解产生的

HzSO,难挥发,加热不会使平衡不断右移,只能使水份减少,

酸度增强,最后仍留下FR2(SO)

02

铜及其化合物

一、铜

1.物理性质:颜色:红色(紫红色)金属

2.化学性质:价态:+1(不稳定)+2(稳定)

3.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氧气反应:2Cu+02=2CuO

(2)与硫反应:2Cu+S=Cu:S(黑色物质)

占•班

(3)与氯气反应:Cu+Cl2多TCuCL(棕黄色的烟)

4.与酸反应:(非氧化性酸不反应)

Cu+2H2s0/浓)=CuS04+S02t+2H2

+

Cu+4HN03(浓)=CU(NO3)22NO2t+2H:0

3Cu+8HNOm(稀)=3Cu(NO。2+2N0t-4HzO

5.与某些盐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印刷电路板)

二、铜的氧化物

LCuO(黑色),Cii20(红色)

2.与酸反应:

C112O+H2SO4=CuSOs-Cu+H£O

3.与还原性物质(如氏、CO、C等)反应:

Cu0+co=Cu+C02

三、铜的氢氧化物及其反应

Cu(OH)2:蓝色物质,不溶性弱碱

1.受热分解(是难溶碱的共性)

Cu(0H)2旦CuO-HzO

2.弱氧化性: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配制新制的Cu(OH)z悬浊液:

2ml10%NaOH+2%CuS044"8^------►蓝色絮状沉淀0.5血乙醉、加热红色沉淀Cu9

CHsCHO-2Cu(OH)2ACH3COOH-CU2OI+2H2O(检验醛基)

四、铜盐及其反应

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

Cu式OH))CO3跃uO+COQ+HQ

03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Mg、Al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反应

1.与02反应。

常温下与空气中的0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

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铝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2Mg+C>2^B2MgO

4AH-302^^2AI2O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

Mg+CL叁丝MgCL

2A1+3cb疸整2Aleb

2A1+3S^=AI2S3(用于工业制备)

Mg+S=MgS

【特别提醒】

(1)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

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

生:

2Mg心^B:2MgO

占燃

3Mg-HN2^=Mg3N2

2Mg-K:O2^^2年CKC

(2)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

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3)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集气瓶炸裂。

(二)与H2O反应

Mg、Al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物和氢气

Mg+2H2。^=Mg(OH)2+H2t

2A1+6H2O^=2A1(OH)3+3H2t

(三)与酸反应置换出H2

Mg、Al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2,

其中铝在冷浓H2so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

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四)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

【特别提醒】:“CO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2对

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

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1+F反032Fe+A12O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

等c

【特别提醒】:

(1)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

物可以是:Fe2O3、Fe0>Fe3O4、Cr2O3>V2O5、Mn02

等。

(2)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

液态。

(3)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4)KC10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O2代替。实验时可以

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

方法来点燃。

(五)与碱反应

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

2Al+2NaOH+6H2O^=2NaAlO2+4H2O+3H2]

二、氢氧化铝

(一)物理性质:A1(OH)3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

具有吸附性。

(二)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A1(OH)3+3HC1=A1C13+3H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1(OH)3+3H+=AI3++3H2O

2.与碱反应:Al(OH)3+NaOH=NaAIO2+2H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3+OH-=NaAlO2+2H2O

3.A1(OH)3的制取

(1)铝盐与碱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时采用过量的氨

水,而不用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

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

(2)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02

的方法制取Al(0H)3o

当CO2不足或适量时:2A1O2・+CO2+3H2O=2A1(OH)3I+

CO32-

当CO2过量时:A1O2-+CO2+2H2O=A1(OH)3;+HCO3-

4.A1(OH)3的用途:由于A1(OH)3具有吸附性,既能凝聚水中

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因此A1(OH)3可作净水剂和色素吸

附剂。

【特别提醒】:

(1)制取A1(OH)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控制加

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A1(OH)3转化为偏铝酸

士rm卜o

(2)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

A1(OH)3溶解。

三.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一)镁的知识主线

上图的1・13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MgX)2=21VfeO

点燃

(2)3Mg^N2=MgjN2

占燃

③Mg+Cb^^MgCb、Mg+2HCl=MgCl2+H2t

熔融

®MgCh言=Mg+Cbt

⑤MgCH-H2O=Mg(OH)2

⑥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