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6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元谋人、山顶洞人D.北京人、河姆渡人2.距今约5900-44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3.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4.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是属于第三种的是:A.河南(豫)、湖南(湘)B.江西(赣)、陕西(陕或秦)C.辽宁(辽)、浙江(浙)D.山东(鲁)、山西(晋)5.“(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翼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此则材料反映秦国实行的制度是A.县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6.战国时期,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先后崛起。下图中序号③代表的国家是A.秦国B.楚国C.燕国D.赵国7.《大美中国》丛书在介绍甲骨文时说道:"有如此丰富的文字档案做资本,殷商从此结束了只在史载和传说中被感知的历史。"这主要强调甲骨文A.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B.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C.使商朝历史有文字可考D.是体系较完整的文字8.某青铜器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此青铜器是9.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1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式浪漫”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其中“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反映了A.农作物品种丰富B.种植技术推陈出新C.耕地面积的扩大D.农历节气指导农耕11.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A.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B.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C.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12.下幅图片反映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是秦半两钱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衡器八斤铜权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①统一货币②发行五铢钱③统一度量衡④商鞅方升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3.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A.以农为本B.戒奢从简C.兴修水利D.重农抑商14.两汉时期,温润绚丽的中国丝绸、神秘的阿拉伯地区青金石制品以及波斯民族服饰等风格迥异的草原艺术,还有附着于雕塑风格、绘画技巧上的来自意大利、印度等多地艺术要素等都在丝绸之路上相遇,激起人类之光。这表明丝绸之路A.传播了儒家思想B.巩固了国家统一C.促进了中外交流D.推动了贸易发展15.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A.屈原应该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B.楚辞体作品缺乏远大志向追求C.被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动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太悲惨16.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全部失传17.西晋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了“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是因为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B.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C.西晋大封同姓诸王D.西晋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18.《三国志》记载孙吴政权“比年(近年)以来,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浮舟百艘,沉滞津岸,贸迁有无(货物买卖,互通有无)。”材料反映了孙吴政权A.大力兴修水利B.改善民族关系C.发展海外贸易D.开发西南地区19.小丽同学收集到以下出自《齐民要术》的谚语。“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反映出《齐民要术》秉持的农业思想是A.节约农业用水B.重视土地养护C.遵循自然规律D.强调勤劳耕作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持续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于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二、辨析改错(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历史知识需要辨别真伪。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公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改正:()(2)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改正:()(3)公元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改正:()(4)汉武帝在位时期,将汉文帝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选官方法加以完善,形成举荐制。改正:()(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是东晋顾恺之。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获稔(re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卷五十四“史臣曰”(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人口流动、自然环境、政权状况等方面分析材料二中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齐国)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到了春秋年间,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冶铸、纺织等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管仲在整饬旧制的基础上,对各项制度加以改进、创新。齐桓公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为邢和卫两国筑了新的城邑,从而保证了这一地区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诸侯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摘编自朱少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4分)材料二战国时期,新旧时代交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在复杂的斗争中生存下去,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变法。除了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亥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变法活动外,赵武灵王还实施“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各国变法都注重任用实干型人才,重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程度地实现富国强兵,推动了封建化进程。(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各国变法的共同点。(答出两点即可)(4分)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3)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为什么要使鲜卑族“整体的汉化”?(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小题,共16分)24.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成语、人物分类——感受传统文化(1)将下面两个表中的成语和人物按照表格中相应分类填写在相应的位置。(7分)①三顾茅庐②草木皆兵③风声鹤唳④草船借箭⑤退避三舍⑥纸上谈兵来源春秋战国《三国演义》淝水之战相关成语典故①汉武帝②蔡伦③陈胜④华佗⑤司马迁⑥秦始皇类别政治家科技医学人物史学家农民起义领袖序号【任务二】运用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2)公元纪年法规定:每100年是一个“世纪”,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示例:西晋的建立可以表述为:西晋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迎期末系列专栏001期-名篇名句默写(教师版)
- 房地产公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15篇
- 感恩节感恩父母演讲稿范文15篇
- 总经理年会致辞(集合15篇)
- 养老保险知识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市场监管案件审核培训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479
- 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消化类药物行业市场全景调查、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信息保密及合作协议2篇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册1月期末考试数学检测试题(附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幼儿园人民币启蒙教育方案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课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 政治丨广东省2025届高中毕业班8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广东一调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卷(5年真题+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