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A.B.C.D.2、为了解决甲图的现象,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造成了乙图的结果,该措施是()A.分割诸侯王封地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焚书坑儒D.统一文字3、唐朝时期,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出入长安,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旒,liú,指古代帝王礼帽前后下垂的玉串)的盛大景象。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统一B.经济文化领先世界C.疆域辽阔D.文化发达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保京师”,反映的是谁的主张()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5、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洗刷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重大历史事件,牢记历史,展望未来,某校兴趣小组准备举办抗日战争图片展览.请你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有关内容()

A.1234B.3456C.1345D.234676、下面所列是某一协议的部分内容。据此内容,可知该条约是()。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

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A.《凡尔赛和约》B.《联合国家宣言》C.《九国公约》D.《四国条约》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A.巴黎和会上B.华盛顿会议上C.慕尼黑会议上D.万隆会议上8、与图1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戚继光B.雅克萨之战C.郑成功收复台湾D.左宗棠收复新疆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1)代表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____;代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____。(填图的序号)

(2)请你找出图片中同一时期存在内在联系的成果;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上图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列举一项来说明它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请回答:

(4)两段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5)两次工业革命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出现了新能源,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反映了怎样的历史潮流?10、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虎门销烟,反抗侵略--____

(2)视死如归,血战黄海--____

(3)救亡图存,变法牺牲--____

(4)百团大战,彰显精神--____

(5)舍本逐末,实业救国--____。1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节日的时间或历史事件。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______;

(2)今年是建军90周年,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事件是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年月日)是______。12、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主席。______(判断对错)1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新航路开辟后;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______,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2)到18世纪后半期;______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3)殖民头目______率军侵占了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被英国议会以“对国家作用巨大贡献”予以表彰。14、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15、下图中的五位人物分别是谁;请你写出他们的名字,并且举出一件与他们有关的大事件。

图1姓名____事件____

图2姓名____事件____

图3姓名____事件____

图4姓名____事件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县令,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____(判断对错)17、敦煌莫高窟有一千多个洞窟,又称千佛洞,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____(判断对错)18、《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19、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日《马关条约》.____(判断对错)20、唐朝科举考试,明经科录取极严,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____。(判断对错)21、春秋时期的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____(判断对错)22、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____(判断对错)23、(判断题:请你根据题目表述的内容判断正误)

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8分)24、船,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友谊之船】材料一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材料二如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遣唐使船、郑和宝船,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侵略之船】材料三如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2分)(3)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什么?(2分)【革命之船】材料四1921年,中国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也开始启航,宣告了一个“伟大的巨人”呱呱坠地,中国从此走向光明!(4)嘉兴游船上诞生的“伟大巨人”指什么事件?她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材料五如图是苏联第一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其水下排水量5500吨,水下航速22节,自给力60昼夜,潜深300米。(5)核动力所代表的是一场和平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发源地在哪里?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25、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显示了坚强的决心和勇气,也显示了超强的凝聚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⑴材料中反映了“新皇帝”对地方的管辖实施了哪一制度?(1分)材料二为顺利完成统一大业,皇帝先是派人偷渡过江,烧毁陈朝的储备粮,同时疏通进攻江南的水路。589年,皇帝沿长江分八路全线出兵,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⑵材料中“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请写出完成这次统一的朝代名称。(1分)材料三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相继遭到日本、荷兰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⑶写出材料中抗击荷兰殖民者侵略的民族英雄的名字。(1分)材料四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刘宗绪《历史学科学专题讲座》⑷根据材料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1分)材料五2012年3月23日胡锦涛会见吴伯雄时强调:像一家人一样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⑸材料中胡总书记强调两岸是“一家人”,追溯历史,两岸共同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1分)为实现两岸统一,我国现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⑹统一是大势所趋,请你谈谈推进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1分)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21分)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法制制度建设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保证之一。为了系统学习法律制度的演变,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帮助他完成。。制定法律国家法律文献名称法律制定时期法律地位评价古巴比伦(1)___________公元前18世纪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美国《美国联邦宪法》(2)_______年根据宪法的规定,美国成立了联邦政府法兰西第一帝国(3)_______1804年是资产阶级第一部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4)_______类型的宪法27、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1)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主张“____”;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2)隋唐创立并逐步完善的____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我国恢复了____制度.28、列举17-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领导人.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4题,共28分)29、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分别产生于哪些大河流域?请将它们与它们的产生流域连接起来。1古代巴比伦文明A黄河和长江流域

2古代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

3古代印度文明C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4古代中国文明D印度河流域

1——()2——()3——()4——()30、26、将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李春天可汗司马光《清明上河图》李世民《天工开物》宋应星赵州桥张择端《资治通鉴》31、请将下列人物与两边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A.民族英雄a.詹天佑①《海国图志》B.思想家b.聂耳②收复新疆C.音乐家c.魏源③《新青年)D.新文化运动领导人d.左宗棠④《义勇军进行曲》E.铁路工程师e.陈独秀⑤京张铁路32、连线题(将下列人物与其对应的成就用线段起来)。(共1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解析】【解答】C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故选C.2、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解析】【解答】西汉初年;王国问题严重,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分割诸侯王封地,逐渐解决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故选A.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解析】【解答】由于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对周边各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促使各国庞大的外交使团来到长安,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景象.

故选B.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点.【解析】【解答】“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反映的是左宗棠的主张.大意是:重视新疆,是因为新疆是蒙古的战略屏障和缓存,而蒙古是京师的屏障,新疆不稳,蒙古受威胁,京城就有危险.左宗棠的主张反映了把国家防御重心放在西北边陲的重要性,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①重庆谈判②挺进大别山发生在抗日战争后;⑦北京学生示威游行发生在抗日战争前五四运动时期,③④⑤⑥选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故选B.6、C【分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和“机会均等”可知这是《九国公约》的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九国公约》的内容。7、D【分析】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召开;由于帝国主义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从而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故选D.

本题考查亚非万隆会议的知识点;重点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本题考查学生对亚非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解析】D8、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和识图能力。图1《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17世纪中期,沙俄趁清军入关之际,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组织两雅克萨之战,最后迫使俄国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在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②④⑥①③⑤【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代表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本题主要考查同一时期存在内在联系的成果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史实.

(4)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

(5)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两个新时代.

(6)本题主要考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的历史潮流.【解析】【解答】(1)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②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③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贝尔发明的有线电话;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⑤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⑥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故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②④⑥;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①③⑤.

(2)如: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为火车提供动力.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

(3)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陆上交通工具汽车,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4)据材料一“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和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可知,科学技术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

(5)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19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历史上发生了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由此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

故答案为:

(1)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②④⑥;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①③⑤.

(2)蒸汽机与火车;蒸汽机为火车提供动力.

(3)先要举出成果;影响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是积极影响.

(4)科学技术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作用.

(5)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6)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使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10、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彭德怀张謇【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2)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3)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

(4)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

(5)本题考查的是状元实业家张謇.【解析】【解答】(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林则徐.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血战黄海,壮烈牺牲的人物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是邓世昌.

(3)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谭嗣同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1898年,谭嗣同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他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留有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戊戌变法中牺牲的谭嗣同.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彭德怀.

(5)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实业救国的是张謇.

故答案为:

(1)林则徐.

(2)邓世昌.

(3)谭嗣同.

(4)彭德怀.

(5)张謇.11、略

【分析】(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

故答案为: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立).

(2)南昌起义.

(3)1949年10月1日.

(1)本题以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本题以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南昌起义.

(3)本题以1949年10月1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史实.【解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昌起义;1949年10月1日12、略

【分析】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准确识记十月革命的背景、内容与意义【解析】√13、略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因此,题干空处填写:葡萄牙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因此,题干空处填写:英国.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印度进行赤裸裸的抢劫,侵占孟加拉时,殖民头子克莱武一人,就从金库抢走价值20多万英镑的金银珠宝.被英国议会以“对国家作用巨大贡献”予以表彰.因此,题干空处填写:克莱武.

故答案为:

(1)葡萄牙人.

(2)英国.

(3)克莱武.

本题以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为主线综合考查了三角贸易和英国的殖民扩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角贸易和英国的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解析】葡萄牙人;英国;克莱武1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唐玄宗的统治时期的内容识记.【解析】【解答】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故答案为:

×.改正:唐玄宗.15、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或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校)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或创办《新青年》杂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书记)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重庆谈判、领导湖南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张学良、杨虎城及其历史功绩.【解析】【解答】观察图1可知;这是孙中山;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创办了黄埔军校.

观察图2可知;这是陈独秀;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创办《新青年》杂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书记.

观察图3可知;这是毛泽东: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重庆谈判、领导湖南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

观察图4可知;这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张学良和杨虎城在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了“兵谏”.

故答案为:

图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或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校).

图2: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或创办《新青年》杂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书记).

图3: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重庆谈判、领导湖南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

图4: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故答案为:

×.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敦煌莫高窟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有一千多个洞窟,这些石窟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和其他艺术珍品,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据所学知;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该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到唐朝时科举制不断完善,唐朝时常设科目很多,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期中进士科录取极严,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故答案为:

×.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长平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点.【解析】【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8年三国形成时期发生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斗英雄.【解析】【解答】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

故答案为:

√.23、√【分析】【分析】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所以本题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知识,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四、论述题(共2题,共8分)24、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船有关的历史史实。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是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洋务运动。嘉兴游船上诞生的“伟大巨人”指中国共产党诞生。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核动力所代表的是一场和平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革命及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一场革命的发源地在美国,这场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解析】【答案】(1)大化改新(1分)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1分)(2)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分)②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分)(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洋务运动(1分)(4)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共一大;(1分)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分)(5)美国;(1分)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分)2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史实。材料一中反映了“新皇帝”秦始皇对地方的管辖实施了郡县制。材料二中“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是指隋朝的统一。材料三中抗击荷兰殖民者侵略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追溯历史,两岸共同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为实现两岸统一,我国现行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两岸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解析】【答案】(1)郡县制(1分)(2)隋朝(1分)(3)郑成功(1分)(4)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分)(5)炎帝和黄帝;(1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6)从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等角度回答(1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21分)26、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知识。回顾已学史实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3)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法典》的相关知识。依据已学史实可知1804年法国公布施行的《法国民法典》即《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近代民法典,是第一部资本主义国家的和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民法典。(4)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联系已学史实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解析】13、《汉谟拉比法典》、1787年、《法典》、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7、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孔子教育.

(2)本题考查科举制.

(3)本题考查高考.【解析】【解答】(1)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是指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要进行教育.

(2)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3)197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