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A.更广的销售市场B.更多的工业原料C.更好的机器动力D.更大的生产场地2、“文化大革命”中的“二月逆流”指的是()A.造反派的夺权活动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篡权活动C.江清反革命集团的篡权活动D.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抗争活动3、唐朝时,我国与各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当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A.日本B.新罗C.天竺D.波斯4、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是()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设置台湾府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5、201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更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6、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

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

7、“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未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B.C.D.8、20世纪50、60年代,经常看到在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你对此的看法是()A.这种口号违背了客观规律B.只有大胆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C.只有胆大才能敢作敢为D.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9、“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诗不会早于()A.1927年B.1935年C.1937年D.1945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秦朝的建立者是____(人名).秦朝在地方上推行____(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11、北伐军中的贺龙独立团英勇善战;为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

错误:____;改正____。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汉代丝织品的代表作品是西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朝时我国能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朝贾思勰的《九章算术》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2.19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时期,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1)____是近代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早期工人运动。(2)____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14、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______定律和______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15、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挺进大别山。______(判断对错)16、“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1)在古代,参与《农桑辑要》编写的我省农学家是__________。(2)1952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使土地的性质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所有制。

(3)为了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7、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

18、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割让苏台德地区,历史上称之为慕尼黑阴谋。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9、(2016•苏州)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表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0、从北宋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____(判断对错)2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____(判断对错)22、618年,李世民(即唐太宗)建立唐朝,其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产生活安定,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____(判断对错)23、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制剪辫。”报道中的“剪辫”事件应该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____(判断对错)24、秦朝疆域广大,东至辽东,西到陇西,南达南海,北至长城。____(判断对错)2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巨变,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学术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____(判断对错)26、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玄宗首创殿试和武举.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1题,共9分)27、阅读《隋大运河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开凿的?写出图中ABC三处的地名。(2)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除了开凿大运河外,隋朝还完善和创新了哪些制度?(2分)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2题,共10分)28、福建泉州的安平桥,并创造性地在桥基、桥墩上种牡蛎以“固其基”。错误:____改正:____29、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无偿地获得了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题干里的“水力”、“风力”等词语告诉我们本材料主要讲的是,带动机器的动力的问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与蒸汽机【解析】【答案】C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967年2月;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捍卫党的原则,挺身而出,同林彪、江青等人进行了一场大义凛然的英勇斗争.由于这一斗争批评“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这一抗争被诬蔑为“二月逆流”.

故选D.3、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与新罗交往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来往频繁。新罗强盛后,派遣遣唐使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故选B。【解析】【答案】B4、C【分析】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地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为了加强对台湾管理,设置了台湾府.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巩固祖国统一的措施.【解析】【答案】C5、A【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正好是14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和历史影响。【解析】A6、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绘画的有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描写北宋时汴京在清明时节繁盛景况,是很普遍的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时期的繁荣景象。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东晋的,《步辇图》是唐代的。排除ABC,故选D。【解析】D7、D【分析】由材料“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可知,这强调的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而选项D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故选:D。

本题以四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我国古代对外开放和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解析】D8、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大跃进”运动中的口号.【解析】【解答】题干给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是“大跃进”运动中提出的,它明显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故选A.9、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解析】【解答】“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依据所学可知,诗歌讲述的是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赣边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受挫后,转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史实.

故选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解答】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为巩固统一,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

嬴政;郡县.11、贺龙叶挺【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叶挺独立团的事迹.【解析】【解答】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在北伐战争中,率先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部队赢得了“铁军”称号.团长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故答案为:

错误:贺龙;改正:叶挺.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西汉的丝织业的相关史实。汉代丝织品的代表作品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故此题错误,把“西安”改为“长沙”。(2)本题考查战国历法的相关史实。战国时我国能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故此题错误,应把“商朝”改为“战国”。(3)本题考查东周建立的相关史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此题正确。(4)本题考查北朝贾思勰的的相关史实。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九章算术》秦汉时期的数学著作。故此题错误,应把“《九章算术》”改为“《齐民要术》”。【解析】(1)【×】把“西安”改为“长沙”;(2)【×】把“商朝”改为“战国”;(3)【√】(4)【×】把“《九章算术》”改为“《齐民要术》”。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宪章运动的准确识记。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提出《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这场运动被称为宪章运动,它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2)本题考查的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准确识记。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3)本题考查的是对巴黎公社的准确识记。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于蒙马特尔高地起义,迅速占领巴黎,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最终于5月28日被反动政府残酷镇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解析】(1)宪章运动(2)《共产党宣言》(3)巴黎公社14、略

【分析】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故答案为:

运动三大;万有引力。

本题考查牛顿的贡献。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成就。【解析】运动三大;万有引力15、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中央红军因左倾错误和国民党的围剿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出发,后三大主力会师于西北,历史上称长征.长征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意义非凡.所以“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解析】×16、略

【分析】(1)本题考查了《农桑辑要》的相关知识。《农桑辑要》是元代专管农桑、水利的中央机构“大司农”主持编写的,主要讲述中国北方的农桑技术,具体的编写人是孟祺、张文谦、畅师文、苗好谦等。孟祺是安徽宿县人,1270年出使高丽,回国后任山东东西道劝农副使,他是唯一在《农桑辑要》中署名的作者。故本题填:孟祺。(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后,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从1950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使土地的性质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故本题填:农民土地。(3)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随后在党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和农村富裕。故本题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1)孟祺。(2)农民土地。(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分析】图片WTO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图片“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当今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是政治格局多极化。

故答案为:

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

本题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解析】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18、略

【分析】试题分析:1938年9月,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开会,签订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历史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解析】【答案】A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9、√【分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最终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史实.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解析】【解答】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答案为:

×.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侵略中国的史实.【解析】【解答】根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故答案为:

√.2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建立者.【解析】【解答】618年;建立唐朝的是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不是李世民,李渊在位时没有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故答案为:

×.2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其中以“先生”“君”,取代“老爷”“大人”等称呼.

故答案为:

√.24、×【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的疆域.【解析】【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2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析】【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井田制中“千耦其耕”的奴隶集体耕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的变法运动,期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著书立说,发表见解,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故答案为:√.2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知识.【解析】【解答】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故答案为:

×.四、识图题(共1题,共9分)27、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