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选修一生物下册月考试卷43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2、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B.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C.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D.刚果红染液能与纤维二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3、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A.温度、pH、酶用量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D.温度、酶活性、酶用量4、钙果又名欧李,果实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其钙元素的含量比一般的水果都高。钙果用途广泛,叶可做茶,花、仁、根能制作中药,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酵母菌进行钙果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30℃B.在钙果果酒发酵期间,为保持无氧条件,不能拧松发酵瓶的盖子C.制作钙果果酒、果醋时,应将原料钙果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D.钙果果酒的颜色是钙果果皮和果肉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5、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黄色染料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6、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四组实验中酒精作用相同的是()
①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②制作果酒和果醋③DNA的粗提取④植物组织培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柱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柱底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B.将柱顶橡皮塞下部用刀切出凹穴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D.将尼龙网剪成比橡皮塞上部略大的圆片,将橡皮塞上部包好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化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9、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10、高温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是对菌液进行稀释,过程②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1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C.1号、II号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时,应先进行灭菌再调节pHD.应从1号培养基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上11、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研究者从牛的瘤胃中筛选产生纤维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丙中的菌悬液转接于含有稻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刚果红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过程是涂布器取乙中的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属于液体培养基,主要作用是稀释菌种C.Ⅰ号、Ⅱ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配置时先灭菌后调节pHD.可挑取图2中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12、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昆虫之一,原因是白蚁消化道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白蚁消化道中分离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复合酶,其中催化纤维二糖水解的酶是葡萄糖苷酶B.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且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提供充足氧气C.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不能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直接滴加刚果红染液D.要长期保存菌种,可将菌液与灭菌后的甘油1∶1混合,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13、下列关于造成相关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大,造成泡菜腐烂发霉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果胶酶能够分解___________,瓦解植物的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15、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16、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________上,使酶既能与_________接触,又能与__________分离。17、新鲜的柑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和水分,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____________去水,并用______________浸泡。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_____和5%的_______________,并调节pH至___________________。1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以及多种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人类跨入了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时代。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1)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是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来分离蛋白质。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_____和纯度鉴定。
(3)血红蛋白因含有_____而呈现红色,采集血液时需要预先加入柠檬酸钠,目的是_____。在血红蛋白样品处理和粗分离中需要用到很多试剂,如在红细跑的洗涤中需要用到生理盐水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在血红蛋白的释放过程中需用到蒸馏水和40%体积的_____,目的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将透析袋放入20mmol/L的_____中。
(4)本实验用的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其中“G”表示_____,“75”表示凝胶得水值,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收水分7.5g。在装填凝胶时色谱柱内不能出现气泡的原因是_____,给色谱柱添加样品的具体操作是_____。
(5)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选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19、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________、粗分离、______和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15分)20、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有重要作用;为确定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使用的最佳条件,某科研单位选用苹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将苹果制成苹果泥,取10mL苹果泥进行相关实验,最后用滤纸过滤获得所需果汁。实验中使用的是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所用酶量均为1mL。回答下列问题:
表1酶的作用时间对苹果汁的影响。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果胶酶作用时间(min)
0
1
5
10
15
20
过滤后苹果汁体积(ml)
4.5
5.9
7.8
8.0
8.0
8.0
过滤后苹果汁澄清度。
混浊。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表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果胶酶作用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过滤后苹果汁体积(ml)
6.8
7.5
8.0
7.0
5.5
4.8
4.8
过滤后苹果汁澄清度。
澄清。
澄清。
澄清。
澄清。
半混浊。
混浊。
混浊。
(1)表1和表2对应实验中用滤纸过滤后均可获得所需果汁,这说明包括_____、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复合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两实验的观测指标为_____,能够较准确、定量地反映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指标是_____。
(2)进行表1实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最佳;从表1判断,1mL2%的果胶酶溶液完全处理10mL苹果泥大概需要_____min(填写时间范围)。表1实验中,每支试管达到实验时间后,先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处理,然后再过滤,置于沸水中处理的目的是_____;以停止反应,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3)在实际生产中,常将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处理,固定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____。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两点)。21、胡萝卜营养极为丰富;既可生吃;炖煮,又可以制作成泡菜;胡萝卜中还含有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如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夜盲症等由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胡萝卜制作泡菜时,所选用的菌种是___________(填“好氧”或“厌氧”)菌。在腌制一周时间内,胡萝卜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泡菜腌制不当,会存留过量亚硝酸盐,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泡菜和不吃存放时间过长的剩菜或变质的蔬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萝卜的种子含油量达13%,胡萝卜籽油具有难溶于水、挥发性强等特点,据此推测,可以采用_______法得到胡萝卜籽油。
(4)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主要是β一胡萝卜素,可以用它来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是因为该种胡萝卜素_________;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_________法进行鉴定。
(5)实验小组从陈泡菜水中分离出制泡菜用的乳酸菌:可以采用_________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2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并在米饭中挖一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一段时间后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1)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增加_____(1分)的含量,保证酵母菌在一开始时进行_____________(1分),从而有利于酵母菌数量的增加。(2)在家庭酿酒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3)上述过程中,酵母菌所进行的两种代谢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4)请你在左图的坐标上画出发酵坛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在右图的坐标中绘出发酵坛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的曲线图,用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4分)23、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______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_________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第三种酶继续分解成葡萄糖。
(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
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4、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泡菜的制作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等,均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害人体健康。某研究小组以“测定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为课题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分析回答:
①取3个泡菜坛;分别编号为A;B、C。
②向3个泡菜坛内分别加入调味料和0.6kg洗净的新鲜大白菜。
③向3个泡菜坛内分别加入2L浓度依次为3%;5%、7%的食盐水。
④密封后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发酵。
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在封坛前进行第一次测定;以后定期测定,并将测定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1)制作泡菜的主要菌种是___能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使泡菜酸甜香脆。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实验中食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浓度为3%的食盐水的最后测定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色染料,再将显色反应的样品与________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筛选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测定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葡萄糖量进行定量的测定,故B正确。2、C【分析】【分析】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
【详解】
A;斐林试剂为蓝色;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蓝色变成砖红色,A错误;
B;厌氧发酵产生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B错误;
C;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C正确;
D;刚果红染液能与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故选C。3、A【分析】【分析】
1;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果汁的体积,pH、酶用量、果泥用量、反应时间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
2;研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果汁的体积,温度、酶用量、果泥用量、反应时间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
3;研究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用量,因变量是果汁的体积,温度、pH、果泥用量、反应时间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
【详解】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pH值;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果胶酶的用量。
故选A。4、D【分析】【分析】
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果醋发酵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果酒发酵的菌种才是酵母菌,A错误;
B;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发酵过程中密闭,但需要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B错误;
C;制作果酒时;原料钙果果汁不需要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附着在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C错误;
D;钙果果酒的颜色是钙果果皮和果肉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D正确。
故选D。
【点睛】5、C【分析】【分析】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盐水要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详解】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错误;
B.绿色食品中也可能含有亚硝酸盐;只是含量在安全范围内,B错误;
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C正确;
D.亚硝酸盐转变成亚硝胺后才是致癌物,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可以用于食品的加工,D错误。6、B【分析】【分析】
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等。
【详解】
①生物组织脂肪鉴定中用酒精洗去浮色;②制作果酒和果醋中酒精产物或中间产物;当酒精积累时可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③DNA的粗提取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蛋白质;析出DNA;④植物组织培养用酒精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表面消毒,综上,②制作果酒和果醋、④植物组织培养中酒精均有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消毒)的作用,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7、A【分析】【分析】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详解】
AB;凝胶色谱柱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A正确,B错误;
C;插入玻璃管的上部不得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部;C错误;
D;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上部一样大小的圆片;D错误。
故选A。
【点睛】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B:C【分析】【分析】
1;分析甲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酯酶和游离酯酶的活力均先升高后下降,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比固定化酯酶在下降阶段变化明显,说明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更容易受高温的影响。
2;分析乙图;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固定化酯酶的活力先增加后下降,当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酶的活力最高。
3;分析丙图;固定化酯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酶活力显著下降。
【详解】
A;据分析可知;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比固定化酯酶在下降阶段变化明显,说明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更容易受高温的影响,即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A正确;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时,酶活力最强,即包埋效果最好,B正确;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显著下降,C正确;
D;固定化酶的优点是易于产物分离;可反复使用,能连续化生产且稳定性好,而不是增加了和底物接触的面积,D错误。
故选ABC。
【点睛】9、A:B:C【分析】【分析】
果酒、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
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
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详解】
果酒发酵后期;酵母菌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降低,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A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水的产生,故发酵液的密度减小,C正确。制作腐乳时是逐层加盐,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以减小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D错误。故选:AB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应用。10、A: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①过程是梯度稀释;②过程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的是筛选单菌落。从功能上看,Ⅰ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来说属于固体培养基;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采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
【详解】
A;据图可知;过程②为释涂布平板法接种,A错误;
B;1号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目的是选出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故培养基应以淀粉作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先调节pH,后灭菌,C错误;
D;嗜热菌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细菌释放淀粉酶越多,要挑出接种到II号培养基进行培养,D正确。
故选AC。11、A:B:C【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
A;根据Ⅰ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②过程是用涂布器取乙中的样品稀释液均匀的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即乙中是分解纤维素菌的样品稀释液,不是菌液,A错误;
B;液体培养基的作用是让菌体增殖;而不是稀释菌种,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样品稀释液,捕食液体培养基,B错误;
C;配置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故需要先调pH,再灭菌,C错误;
D;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进行了分解,可挑取该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该菌体,D正确。
故选ABC。12、A:D【分析】【分析】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葡萄糖苷酶;
2;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有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维生素)。
3;纤维素分解菌常采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物质,纤维素分解菌由于能够将纤维素分解而在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出现无色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
【详解】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A正确;
B;从白蚁消化道中分离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呼吸类型应该为无氧呼吸,B错误;
C;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向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直接滴加刚果红染液,C错误;
D;要长期保存菌种;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方法,将菌液与灭菌后的甘油1∶1混合,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D正确。
故选AD。13、C:D【分析】【分析】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详解】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少,易造成豆腐腐败变质,加料酒的量多,成熟期延长,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小,造成泡菜腐烂发霉,B错误;
C;醋酸菌为好氧菌;最适温度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C正确;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酶与污垢不能充分接触,进而造成洗涤效果差,D正确。
故选CD。
【点睛】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果胶细胞壁胞间层半乳糖醛酸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载体反应物产物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干燥石灰水NaHCO3Na2SO47~818、略
【分析】【分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由四条肽链构成,两条α肽和两条β肽链,每条肽链围绕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一个血红素基团可携带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
【详解】
(1)分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又叫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分子直接穿过凝胶颗粒间的空隙,路径短,移动速度快,优先可收集到;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分子进入凝胶珠的内部,路径长,移动速度慢,可在后收集。
(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3)血红蛋白因含有亚铁血红素基团而呈现红色;采集血液时需要预先加入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在血红蛋白样品处理和粗分离中需要用到很多试剂,如在红细跑的洗涤中需要用到生理盐水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在血红蛋白的释放过程中需用到蒸馏水和40%体积的甲苯,破坏细胞膜,释放血红蛋白;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将透析袋放入20mmol/L磷酸缓冲液,除去无机盐和小分子蛋白质。
(4)纯度鉴定中;用的是交联葡聚糖凝胶,其中“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和分离范围。在装填凝胶时色谱柱内不能出现气泡,气泡会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给色谱柱添加样品的具体操作是吸管吸1mL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滴加样品时,吸管管壁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同时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
(5)经过凝胶色谱法获得的蛋白质;为了确定其是否达要求,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
【点睛】
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凝胶色普的操作、异常原因分析,要求考生熟记课本相关知识,并理解运用。【解析】凝胶色谱法(又叫分配色谱法)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纯化亚铁血红素基团防止血液凝固甲苯磷酸缓冲液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气泡会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吸管吸1mL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滴加样品时,吸管管壁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同时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9、略
【分析】【详解】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大步,包括: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首先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即样品的处理;再经过透析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即样品的粗分离;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最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解析】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四、实验题(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分析】
果胶酶是一类酶;其中包括果胶酯酶,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酶。酶和细胞的固定方法:1.载体结合法(包括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2.交联法;3.包埋法(网格型、微囊型)等。
(1)
果胶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果胶酶是指分解植物主要成分—果胶的一类酶类。由表格可知;两实验的观测指标为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和果汁澄清度,能够较准确、定量地反映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指标是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
(2)
根据表2可知;温度为30℃时,过滤后苹果汁体积最大,说明果胶酶的活性最强,表1中果胶酶的活性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应为活性最大时,所以进行表1实验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0℃最佳;表1中过滤后苹果汁体积达到最大8时需要的最短时间为5-10分钟,所以1mL2%的果胶酶溶液完全处理10mL苹果泥大概需要5~10min。表1实验中,每支试管达到实验时间后,先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处理,然后再过滤,置于沸水中处理的目的是使果胶酶失活,以停止反应,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3)
由于酶分子比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泄露出来,所以固定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具有能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易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品质等优点。
【点睛】
本题考查果胶酶分解果胶的实验以及酶的固定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的能力。【解析】(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和果汁澄清度过滤后苹果汁的体积。
(2)30℃5~10使果胶酶失活。
(3)酶分子比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泄露出来能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易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品质等(答出两点,合理即可)21、略
【分析】【分析】
1;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泡菜的制作流程是:选择原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发酵;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泡菜制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为厌氧菌;在开始腌制泡菜时,坛内环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所以在腌制一周时间内,胡萝卜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增加。
(2)由于腌制肉制品;泡菜、存放时间过长的剩菜或变质的蔬菜含有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有毒且有致癌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泡菜和不吃存放时间过长的剩菜或变质的蔬菜。
(3)胡萝卜籽油具有难溶于水;挥发性强等特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
(4)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主要是β-胡萝卜素;在人体小肠;肝脏等器官中,一分子β-胡萝卜素可以被氧化生成两分子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可用来治疗维生素A缺乏症;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使用纸层析法。
(5)将分离得到的乳酸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可以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泡菜的制作、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等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识记这些实验的原理、方法、过程、结果与结论等,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解析】厌氧升高泡菜、存放时间过长的剩菜或变质的蔬菜含有亚硝酸盐水蒸气蒸馏(在人体小肠、肝脏等器官)可被氧化成维生素A纸层析法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22、略
【分析】【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4;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1)制作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后密封,其中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由于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因此通常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为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2)当豆腐上长出毛霉后;对豆腐要进行加盐腌制处理。酒精浓度过高则腐乳的成熟时间会延长;酒精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因此腐乳制作的后期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3)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点睛】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解析】(1)氧气有氧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母婴用品专业代购服务合作协议
- 遗产纠纷调节协议书
- 装修公司结算协议书
- 银行承兑抽屉协议书
- 酒店经营合伙协议书
- 首饰工厂订购协议书
- 乡村党建宣传栏协议书
- 餐厅设备租售协议书
- 跳舞团队免责协议书
- 解除劳务协议协议书
- 转让店铺轮胎协议书
- 2025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 完整版新修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课件)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8生 会考】2022-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中考初二会考生物试卷(3年真题)
- 202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河北承德辰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体能科学训练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