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作业-第八单元-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作业-第八单元-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作业-第八单元-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作业-第八单元-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5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右图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坚持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某一事件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某一事件”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3.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插国民党军队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它”()A.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B.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4.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1947》一书。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的是()A.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B.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C.人民解放军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D.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5.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军委佳亥(9日21~23时)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6.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7.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35年B.民国37年C.民国38年D.民国36年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主要是我们的力量和态度。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趋势和人心所向,经过我们的奋斗,把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材料二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1945年9月27日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材料三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归纳材料一中毛泽东对内战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的具体内涵。(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内在的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