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下列物理量中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相同的是()A.力臂B.热量C.功率D.电阻2、下列有关物体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受外力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3、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给车轴加润滑油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4、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放热5、海蛎煎是厦门传统美食。煎好的海蛎煎香气扑鼻,这是因为()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空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6、一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小车两边的细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桌面平行,如图所示.当小车静止在桌面上时,A、B的物重GA和GB的关系为()A.GA>GBB.GA<GBC.GA=GB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游泳池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8、关于图中所示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a)表示ρ甲>ρ乙B.图(b)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C.图(c)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D.图(d)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9、如图所示轻质滑轮组恰处于静止状态.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质量比是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静止时,甲、乙受到的合力都为零B.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和甲的重力之比为4:3C.乙如图放置和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相比,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5D.甲如图放置和甲浸没在水中时,乙受到的拉力之比为10、小莉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解释正确的是()A.睡觉前脱毛衣时有噼啪声是摩擦起电产生放电现象B.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C.木块可以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木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重力大D.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低11、定值电阻R与一个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已知R=3R.当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大位置调到中点位置时(电源电压不变)则()

A.R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64/25

B.R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8/3

C.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4/5

D.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8/9

12、下列关于电阻和电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阻是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电流越大,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D.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B.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C.当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改变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4、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A.4.3=4.3×100=430cmB.4.3m=4.3×km=4.3×10-3kmC.4.3m=4.3×1000mm=4.3×103mmD.4.3μm=4.3×m=4.3×10-4m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小王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若将10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填“改变”或“不变”).如果小王用燃气灶把剩下的水从20℃的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____J的热量.16、(2013•鄂尔多斯)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17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人对绳的拉力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17、(2006•河西区二模)某一同学家中某天电能表的示数是图1,一个月后,电能表的示数是图2,该同学家中这个月用电____度,相当于____J.18、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V,电能表的示数是____kW•h.

19、吊在室内天花板上的电风扇,静止不动时对固定吊杆的拉力为Fl,电风扇水平匀速转动后,对固定吊杆的拉力为F2,则Fl____F2(填‘=”、“>”、“<”).20、用同一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0.41cm、10.42cm、10.440cm、10.43cm,其中错误的测量记录是____cm,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取____cm.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1、小刚学习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觉得不过瘾;在学习了欧姆定律后他就想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请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进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该探究实验除电源、导线、开关、6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阻值已知.(每次实验用2个电阻)外还需要______和______.

(3)在虚线框内帮助小刚画出实验电路图.

(4)小刚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计算出三组电阻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R1/ΩR2/ΩR3/Ω110212251636814观察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是______.22、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____A.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如图a所示的实物电路.

(3)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选填“A”或“B”)端.

(4)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V;要获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数据,滑片P应向____(选填“A”或“B”)移动.

(6)改变滑片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得如图c所示的I-U图象.由图象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是1.5V时,其电阻是____Ω,额定功率是____W.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2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和____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有A、B、C三个带电小球,若A吸引B,B排斥C,若C带正电,则A的带____电.24、(2011春•常熟市期末)如图所示,歼击机飞到A点正上方的高空时投弹,炸弹最后最有可能落在图中的____点.(选填“A”、“B”、“C”)25、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盛产反季节瓜菜和海产品.在北运海产品的包装箱中,一般都选用泡沫塑料制作.据你认为,在利用该材料的过程中:

优点是:____和____.

缺点是:____和____.26、夏天,小亮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撕开包装纸,发现冰棒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末”,同时看见冰棒周围出现了“白气”,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形成白色“粉末”和“白气”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

对选项中的概念进行分析,符合此定义方法的就是正确选项.【解析】【解答】解: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力臂;不是两个物理量相比得到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热传递过程中;改变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不是两个物理量相比得到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是“功”和“时间”相比得出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D;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不是两个物理量相比得到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2、D【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解析】【解答】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状况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3、B【分析】【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合题意;B、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

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合题意;

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4、C【分析】【分析】(1)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是放入的过程。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物态变化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解答】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的,故B错误;

C.秋天;大雾消散是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冰棍熔化;熔化过程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C

5、A【分析】解:

煎好的海蛎煎香气扑鼻;这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析】A6、C【分析】【分析】解此题需要明确两点:

1;小车静止时;说明小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而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2、定滑轮是不省力的.【解析】【解答】解: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所以重力等于拉力;

小车静止了;说明受到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相等,可以得到拉力相等;

∵拉力又等于重力;所以两物体的重力相等.

故选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C【分析】【分析】(1)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

(3)能够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射到镜面上,反射后仍平行为镜面反射,例如反光现象;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光线杂乱无章,则为漫反射.【解析】【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从游泳池边看池中的水变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是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黑板反光属于镜面反射;符合题意.

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手挡住了光而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C.8、AC【分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

A、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从图(a)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大的密度也大,所以可判断ρ甲>ρ乙.故本选项正确;

B、图(b)表示的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本选项错误;

C;图(c)表示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变化;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

D;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当是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图(d)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恰好相反,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C.9、ACD【分析】【分析】(1)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2)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等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即P=;

(3)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解析】【解答】解:(1)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如图所示;

可见,①甲受到重力G甲和绳子拉力F1的作用,因为静止,所以G甲=2F1;

②乙受到重力G乙、绳子的拉力F1、地面的支持力F2三个力的作用,因为静止,所以G乙=F1+F2.

(2)A;装置静止;说明甲、乙两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它们受到的力都是平衡力;

甲;乙受到的合力都为零;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乙对水平地面压力等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2=G乙-F1=G乙-;

由于甲、乙两物体质量比是4:5,所以G甲=G乙;

故F2=G乙-=G甲-G甲=G甲;因此乙对水平地面压力与甲的重力之比为3:4,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乙如图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强P1==;乙单独放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

所以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①甲如图放置时,乙受到的拉力F1=G乙;

②甲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作用,则2F1+F浮=G甲;

所以乙受到的拉力F1=×(G甲-F浮)=×G乙-×F浮=G乙-ρ水V甲

=G乙-ρ水×=G乙-××G乙=G乙(1-);

③两种情况下,乙受到的拉力之比为;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CD.10、AB【分析】【分析】(1)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

(2)解决此题要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和使用三孔插座的目的.

(3)处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4)根据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解析】【解答】解: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间的摩擦带电,放电产生的劈叭声.符合题意.

B;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符合题意.

C;由于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因此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不合题意.

D;由于高压锅密封效果好;因此当锅内产生较多的水蒸气时,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因此用高压锅做饭熟的快.不合题意.

故选AB.11、AC【分析】

(1)当滑片在最大值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I1==①

当滑片调到中点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I2==②

用②÷①得,I1:I2=5:8;

(2)根据P=I2R可得,两种情况下R消耗的电功率===()2=即R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故A正确,B不正确;

(3)当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大位置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I1R=×3R=

当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中点位置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I2R=×1.5R==U滑;故C正确,D不正确.

故选AC.

【解析】【答案】(1)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进一步得出两者的电流关系;

(2)根据P=I2R结合电流关系求出R消耗电功率的变化关系;

(3)根据欧姆定律分别得出两种情况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进一步得出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

12、ABD【分析】

A;电阻是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但与电流、电压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即使没有电流,电阻也不是零,故B错误.

C;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C正确.

D;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电荷的移动不一定会形成电流;故D错误.

故选A;B、D.

【解析】【答案】根据以下内容答题:

(1)导体电阻阻值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2)电流是电荷的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的;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13、BC【分析】解:A

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引出的磁感线,但磁感线实际并不存在,故A错误;

B;奥斯特实验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故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B正确;

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时,其产生的磁场方向也改变,故C正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其工作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C.

(1)

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而假想的曲线;

(2)

奥斯特实验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3)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4)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两者正好相反,有很大的相似性要区分开.【解析】BC

14、BC【分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包括两个方面:进率和单位.据此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

A;“4.3×100”缺少单位.此选项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C;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D、1μm=m,所以4.3μm≠“4.3×m”.此选项错误.

故选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2)根据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解析】【解答】解:(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将10kg的水倒掉一半,质量减小,比热容不变,剩下的水的比热容仍是4.2×103J/(kg•℃);水结冰后;它的状态改变,比热容将改变;

(2)将10kg的水倒掉一半;质量变为m=5kg;

水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J/(kg•℃)×5kg×(100℃-20℃)=1.68×106J.

故答案为:4.2×103;改变;1.68×106.16、略

【分析】【分析】(1)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2)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解析】【解答】解:(1)有用功:W有用=Gh=170N×2m=34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85%.

故答案为:340;85%.17、略

【分析】【分析】电能表最后一位示数为小数位,单位是kW•h(度)两电能表示数之差是该月用电量.【解析】【解答】解:由图示电能表可知;该月的用电量为:

291.2度-251.2度=40度=40kW•h=40×3.6×106J=1.44×108J;

故答案为:40;1.44×108.18、略

【分析】【分析】(1)电压表的读数:首先明确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2)电能表的读数时要注意单位是kW•h,最后一位是小数.【解析】【解答】解:(1)电压表使用0~3V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示数是1.3V;

(2)电能表的示数是469.5kW•h.

故答案为:1.3;469.5.19、略

【分析】【分析】电风扇静止,静止就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从而判断出G和F1的关系;

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片周围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叶片下面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解析】【解答】解:电风扇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1=G;

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片周围空气流速快,下面空气流速慢,从而产生一个压强差,进而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向上,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固定杆对扇叶的拉力F2、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向上力F′,风扇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G=F2+F′,F2<G.

故答案为:>.20、略

【分析】【分析】刻度尺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所以应估读到0.01cm,多次测量可减小误差,被测物体长度应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解析】【解答】解:刻度尺应估读到0.01cm;所以错误的测量记录是10.440cm;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为=10.42cm.

故答案为:10.440;10.42.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1、略

【分析】解:(1)在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的电压值之和,电流处处相等,根据U=U1+U2,则:IR=IR1+IR2,即;R=R1+R2.

(2)要想求出电阻的大小;需要用电流表测出电流;电压表测出电压,故还需要电流表和电压表;

(3)电压既要测出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还要测出电源的电压,故电路图为: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每个电阻之和.

故答案为:(1)U=U1+U2;(2)电流表;电压表;(3)如图;(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每个电阻之和.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和电流规律分析;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

(3)画电路图使需要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

掌握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U=U1+U2;电流表;电压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每个电阻之和22、略

【分析】【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由灯泡的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2)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灯泡电流;注意正负接线柱.

(3)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

(4)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灯泡以外的地方断路或灯泡短路;灯泡断路时,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灯泡短路时;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量导线电压,示数为0.

灯泡以外的地方断路;整个电路都处于断开状态,灯泡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5)电压表读数:确定使用的量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电压增大时,电路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

(6)由图象得到灯泡在1.5V时的电流,根据R=计算电阻,根据P=UI计算功率.【解析】【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防止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路接通,损坏元件.

灯泡电流大约为:I===0.25A<0.6A;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

(2)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灯泡电流;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出,从负接线柱流出,如图.

(3)滑动变阻器接入右半段;滑片处于A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4)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与电源连通,灯泡断路.

(5)电压表选择0~3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电压为2.2V;

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要使灯泡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