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葱茏妥当橙澈头衔B.狩猎纂夺预兆堕落C.喑哑瑟缩虐杀匿笑D.决别孪生笑柄贪婪2、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木兰/不用尚书/郎D.安能/辨我/是雄雌3、下列画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人不知而不____(生气)B.吾日三____吾身(自省)C.思而不学则____(疑惑)D.好之者不如____之者(快乐)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____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____。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____,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____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法国著名作家.C.《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伤仲永》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6、下列画线词语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____杆∕____计____起∕____楚____车∕古____料____∕俊____B.____大∕____言开____∕复________障∕____息规____∕____具C.匀____∕名____竹____∕____草____育∕逮________布∕涂____D.____桥∕深________绕∕____拨转____∕装________浪∕笨____7、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像一只饥饿的野兽了出的吼叫。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绿洲。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D.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中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8、朗读句子,选择最佳答案。(3分)()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_______的,我的心还在_____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_______着一种热情。(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A.①跳动②涌动③生出B.①跳动②喷涌③泛滥C.①跳跃②喷涌③生出D.①跳跃②涌动③泛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1.(juān)刻2.浩(miǎo)3.____(chōng)憬4.____(chóu)怅10、请按提示默写填空。

(1)《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______,______”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______,______”呈现莲花的体态正值,喻君子的行为方正;“______,______,______”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2)全文主旨句是______。

(3)语含讥讽;表现对世俗鄙夷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1、文学常识:

课文《伟大的悲剧》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______方面。12、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______(A.派遣B.委托C.委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______(A.壮烈牺牲B.光荣献身C.以身殉职)。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A.挑肥拣瘦B.拈轻怕重C.挑挑拣拣)。

(4)这对于一班______(A.三心二意B.见异思迁C.马马虎虎)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13、现代诗常用借助诗人的____和____创作丰富的诗歌形象,如本诗中“波浪啊!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作者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波浪即温柔又坚强的形象。14、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____。

根深蒂固:____

②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____

15、完成下列词语;将相应汉字规范地写在括号内。

____不可及九____连环心有余____扑____迷离16、【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猪)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1)翻译下列句子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非屠,乌能作此谋?(2)14;生活中;我们如何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谈谈你的看法。

17、阅读《渔夫的故事》回答问题,用“的、地、得”填空。①你听一听我__________故事就什么都明白了。②魔鬼摇身一变,变成青烟,慢慢__________钻进胆瓶。③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怪物,把渔夫吓__________不知所措。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共6题,共12分)18、《爱莲说》写的菊、牡丹、莲都有其象征意思,请再写一两种花,说说其象征意思。19、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觉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20、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参照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那一刻,我的心里。____,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团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黎明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答:____22、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风:______

雪:______。23、他是一个______(充满正气,不吝啬)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帮助其他人。评卷人得分四、书写(共1题,共8分)24、请在下面的方格内写出以下句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评卷人得分五、多选题(共2题,共20分)25、以下属于男子汉特点的是()A.率真爽气B.自主独立C.刚强坦诚D.沉着勇敢26、下列属于珍惜时间的名言()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B.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C.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4题,共12分)27、请以“那段快乐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28、作文鲁迅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是一段记忆,每当回忆的时候,幸福总充满着我的心灵,时时温暖我渴望的心灵;这是一段过往,尘嚣已经远离,留在心里的只是梦似的温暖,回望曾经的温暖时光,总会安慰我们孤独的心灵。

请以“温暖的记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29、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为了内容充实,字数不少于600字。30、写作: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害,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请以“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为题目写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A、澄澈;B、篡夺;D、诀别。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解析】【答案】C2、C【分析】A.正确;

B.正确;

C.木兰/不用/尚书郎;

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解析】C3、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D乐:以为快乐。D中解释有误,故选D。【解析】D4、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辨析词语运用是否正确,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等。A中“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笑了起来”重复;B中“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不符合语境;C中“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不符合语境;D中“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符合语境。故选D。【解析】D5、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对于课本上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故选D。【解析】D6、B【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辨析。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A组读音分别为:“wéi/guǐ”“qiào/qiáo”“shā/chà”“qiào/qiào”;B组读音分别为:“ruò/nuò”“pì/b씓píng/bǐng”“mó/mú”;C组读音分别为:“chèn/chēng”“gāo/hāo”“bǔ/bǔ”“mā/mǒ”;D组读音分别为:“zhàn/qiǎn”“liáo/liáo”“zǎi/zài”“zhuó/zhuō”。从以上读音可以看出,B不完全相同,故选B。【解析】B7、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辨析能力。比喻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句的含义。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作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解析】A项,比喻,把狂风呼啸声比作野兽吼叫声;B项,比喻,把他比作绿洲;C项,不是比喻;D项,比喻,把房子比作马蜂窝。故选:C。8、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我的心"的谓语动词应用"跳动",因为“跳跃”一般用来指两脚用力离开原地向上或向前跳,即形容肢体动作."热血"的谓语当然是"喷涌",因为"涌动"一般用来形容心情,比喻人或事物像水一样冒出流动。第三个空"生出"在句中与空后面的"着"合起来不通顺,而"泛滥"则既通顺又形象地写出了热情漫延兴起的情状.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短语搭配的把握能力。【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镌”容易误写为“隽”;“淼”容易误写为“缈”;“憧”容易误写为“幢”;“惆”容易误写为“绸”。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解析】【答案】1.镌2.淼3.憧4.惆10、略

【分析】答案: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注意“涟”“亵”,抓住关键词“纯洁质朴,洁身自好”等语)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淤”“濯”抓住关键词“主旨句”)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抓住“世俗鄙夷”等词语)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该题要求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理解性默写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提示词语。【解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1、略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文学常识的把握;文《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答案: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做本题时注意文章作者、国籍及影响的把握.【解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奥地利;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12、略

【分析】(1)委派;指委托安排;委任派遣的意思,“派遣”差使人到某处做某事,后者符合语境;

(2)同样是表达牺牲;“以身殉国”,更侧重于表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符合事实;

(3)“挑肥拣瘦”;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拈轻怕重”,则表现挑选轻的事情去做,故意躲避“重”的事情,符合语境.“挑挑拣拣”只表达挑选,选择的意思.

(4)“三心二意”与“马马虎虎”都是表现做事不专心的意思;而“见异思迁”则表现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符合语境所述.

答案:

(1)A;

(2)C;

(3)B;

(4)B.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此题作答,可结合语境的理解,体会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后作答.【解析】A;C;B;B13、联想想象【分析】【分析】根据题干答点“思维方式”和“创造”提示;关照举例,判断答案。“联想”是由一物想到相关相似的另一物;“想象”是创作出另一种全新的形象或情景。

【点评】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离不开的思维方式,这是现代诗重要的知识点,学习现代诗要有所了解。14、比喻根基深厚稳固,不容易动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根据词的解释来判断词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

【点评】根据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15、遥曲悸朔【分析】【分析】首先根据已示的三字判断完整的成语;并理解它的意思,再根据词意来判断所填汉字,注意同音字和形似字,不要混同,如“遥”不是“摇”,“曲”不是“屈”,“悸”不是“季”,“朔”不是“塑”。

【点评】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1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或翻译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本题中要注意“并”、“故”、“乌”等词语的解释。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这篇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解析】【小题1】①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②如果不是屠夫的话,怎么能够想到这个计策呢?【小题2】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抱有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言之成理即可)17、的地得【分析】此题考查词语运用和辨析短语结构的能力。词语运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同时要掌握各种短语类型,如定中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等。本题中“的”长用在定中短语中(其后往往为名词),“地”用在状中短语中(其后往往为动词),“得”用在中补短语中,其前为动词或形容词。故本题答案为:的、地、得。

【解析】的地得三、语言表达(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

本题为开放类试题;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课下多积累特殊花的象征意义。【解析】答案:竹子象征着清高不俗,紫荆象征兄弟和睦。19、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技巧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可知描写景物的角度一般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判断景物描写的角度时,要结合具体语句,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来分析。根据“吹面不寒”和“抚摸”这两个词语,可知第(1)句是从触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根据“全白了”、“一道银边”,可知第(2)句是从视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根据“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可知第(3)句是从嗅觉角度描写景物的;根据“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可知第(4)句是从听觉角度描写景物的。【解析】(1)触觉(2)视觉(3)嗅觉(4)听觉(4分)20、略

【分析】首先必须对画线句子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抓住例句的结构、修辞特点进行仿写。【解析】(示例)如同点点风帆犹如我们庄严的誓言21、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解答劝说类试题,首先要有称呼,针对人物的错误行为或做法,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提出委婉的劝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如:同学,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校园卫生需要我们大家来维护,校园公德要靠大家来遵守。【解析】示例:同学;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校园卫生需要我们大家来维护,校园公德要靠大家来遵守。

22、红旗漫卷西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分析】清平乐▪六盘水。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答案:

示例:风:红旗漫卷西风。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解析】红旗漫卷西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3、刨根问底【分析】答案:

(1)刨根问底。

(2)不毛之地。

(3)慷慨无私。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及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直接对词语理解字义,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可通过用记住典型句子的方式记忆词语的意思。【解析】【小题1】刨根问底【小题2】不毛之地【小题3】慷慨无私四、书写(共1题,共8分)24、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汉字书写的要求是:书写正确,不写错字和别字,笔画规范;书写干净,清楚不涂抹;书写工整,字体端正;书写美观,字的结构紧凑协调,间架结构布局合理,运笔舒展,字体美观。本题注意“涯”“作”的写法。

【解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五、多选题(共2题,共20分)25、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以上四点均属于男子汉的形象,故选ABCD。【解析】ABCD26、AB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格言的理解能力。许多格言都表达一定的主题,因此要结合具体的格言具体分析。分析可知,前三项都是“惜时”的,D项属于“勤奋”类名言。故选ABC。【解析】ABC六、写作题(共4题,共12分)27、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从内容上看,这道命题作文没有提供任何提示语。题目所给出的词语“日子”,简洁易懂,审题的难度不大,但如果脱离自身生活选材,难免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题目的核心词“日子”,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选素材是为中心服务的,所以并须选择那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从而更好的突出中心“快乐”,烘托人物的心情。“那段”表明所选素材可以不止一件,但是不能超过三件,可以从多角度来阐述自已所选词语,只是在叙述时切记不可平均用笔墨,应做到详略得当,这样中心主旨才会突出,给别人的感觉也不会过于冗杂。

【解析】略2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时可结合作文导语来分析;由导语来看,此题可写成记叙文,写作主体应是“我”。题目为偏正短语,“温暖”一词是题眼,限定了此文的写作内容。“温暖”表面上指人的肉体感到温暖,也比喻给人以希望;鼓励、安慰、力量的某种精神或情感。此题中的“温暖”应指后者。“记忆”一词则限定了此文的写作范围及重心,即所写对象应是过去了的,且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或事。写作此文,选材要真实,语言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解析】略29、略

【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审清这是一个带有比喻意义的题目,因此写文章时“阳光”的比喻义要写出来,千万不要写成大自然的阳光很温暖,那样文章就写的太浅显了;“温暖”也是一个喻体,也要注意其本体是什么。题目中的“那一天”有一个时间上的限制,要注意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时间点,审清题是写作的基础。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参考例文】那一天,阳光好温暖花儿是土壤的娇儿,收尽天地精华;鱼儿是流水的娇儿,守护幽谷之灵气;友情是心灵的娇儿,遍享宇宙之浇灌。世事都有始终,友情始终都有幸福的那一瞬间!窗外的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小鸟们都躲在鸟巢里,望着窗外那绵绵细雨,我不禁被它所带回到了那段记忆里那天,天空乌云密布,窗外下着大雨,我和妈妈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了,因为我这个人是个牛脾气,所以我一赌气,一气之下冲出家门,雨伞都没带,不听妈妈的呼唤继续向前跑。在雨地里我一个人漫不经心地走着,任凭风雨向我扑来击打着我的脸庞,我踢着路上的小石子,心里想着:为什么大人就有那么多理由,为什么他们就可以管我们,不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