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的吸收与转化》课件_第1页
《营养的吸收与转化》课件_第2页
《营养的吸收与转化》课件_第3页
《营养的吸收与转化》课件_第4页
《营养的吸收与转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的吸收与转化》本课件将深入探讨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吸收与转化过程,以及与健康的关系。从基础的能量需求和三大营养素的功能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机制、转化途径、以及过剩与缺乏的表现。最后,我们将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预防慢性疾病,并展望未来营养学发展趋势。营养概述营养的概念营养是指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指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并为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人体能量需求1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60%~70%。2食物热效应消化吸收食物所需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10%。3运动消耗体力活动所需的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15%~30%。三大营养素的功能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能量,约占人体总能量的50%~65%。蛋白质构成机体组织,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约占人体总能量的10%~15%。脂肪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约占人体总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的吸收1口腔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2小肠胰淀粉酶进一步消化淀粉,生成麦芽糖。3小肠麦芽糖酶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蛋白质的吸收1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2小肠胰蛋白酶、胰肽酶等进一步分解多肽,生成氨基酸。3氨基酸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脂肪的吸收1胆汁乳化脂肪,将其分解成微小脂肪滴。2小肠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肠绒毛吸收,重新合成脂肪,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主要随脂肪一起吸收,需要胆汁和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不需要胆汁和脂肪酸。矿物质的吸收无机盐钠、钾、钙、磷、镁等,主要在小肠吸收,吸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微量元素铁、锌、碘等,主要在小肠吸收,吸收率较低。营养素的转化1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2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构成机体组织。3脂肪转化为脂肪酸,提供能量。营养素之间的关系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共同提供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转化。脂肪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营养素过剩与缺乏的表现过剩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缺乏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贫血等。营养素过剩的危害1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2高血压心肌梗塞、脑卒中、肾衰竭等。3糖尿病视力下降、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营养素缺乏的危害1贫血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2骨质疏松易骨折,身高矮小,骨骼畸形。3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抵抗力差。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预防疾病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生活品质提高食欲,增强活力,享受美食。均衡饮食的原则多样化摄入各种食物,避免单一营养。适量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营养过剩。搭配合理搭配各种食物,使营养全面。合理用餐的建议定时定量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充分咀嚼,有利于消化吸收。避免油腻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适量运动消耗多余能量,保持健康体重。膳食营养指标的制定蛋白质成年人每天摄入量建议为0.8g/kg体重。脂肪每天摄入量建议为总能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量建议为总能量的50%~65%。国人膳食指南的应用合理膳食根据指南建议,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控制盐糖油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摄入每天摄入至少500g蔬菜和水果。肥胖症的成因与预防成因能量摄入过剩,运动不足。预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高血压的成因与预防成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不良、精神紧张等。预防控制血压,低盐饮食,戒烟限酒。糖尿病的成因与预防成因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等。预防控制血糖,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骨质疏松的成因与预防成因钙质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运动不足等。预防补充钙质,晒太阳,适当运动。慢性病的预防合理膳食控制能量摄入,均衡营养。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的危害。保持良好情绪积极乐观,避免过度压力。食品营养成分的查阅营养标签查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营养数据库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站查询食品营养成分。营养标签的识读能量每100g或100ml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值。蛋白质每100g或100ml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脂肪每100g或100ml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或100ml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膳食方案的制定1评估个人营养需求,根据年龄、性别、活动量等。2制定膳食计划,合理分配各种食物的比例。3根据计划进行烹调,控制盐糖油的用量。常见营养问题的解答营养补充剂是否需要补充营养剂?减肥如何健康减肥?孕期营养孕妇应该如何补充营养?营养常识的普及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传播营养知识。科普活动组织营养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信息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