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西藏日喀则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西藏日喀则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西藏日喀则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西藏日喀则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日喀则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根据拼音写词语。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同学们在梳理古诗的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发现。根据提示将下面的学习单补充完整。诗句我的发现有“月”这一景物的诗句:

例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例2:______________我发现:诗人常借助“月”这一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耐人寻味的咏物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2).用上积累的语句,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时光流逝】“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①___________。”我们感到时光流逝得悄无声息;同样“②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又让我们感到时光一去不再回的无奈;

(2)【生活哲理】“树欲静而风不止,③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④____________?曰:非然也。”则告诉我们了学习要专心致志。

(3)【国之脊梁】什么是中国人的脊梁?是西汉司马迁留下的名言:人固有一死,“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是宋朝文天祥的自问自答:“人生自古谁无死?⑦____________。”是鲁迅先生的呼吁:“⑧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3).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厉害了,我的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ɡfǔ(

)成立了!xiānkāi(

)了崭新的一页,全国人民fèiténɡ(

)了。继往开来,优秀的中华儿女励精图治,人工智能、“神舟”返航……pāndēnɡ(

)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一带一路,huìjí(

)力量,十年fènzhàn(

)再出发……中国,以háo

mài(

)的步伐向前挺进,yìlì(

)于世界的东方。4).书法欣赏。

书法是我国国粹之一,与武术、中医、京剧并称我国“四大国粹”。上图是唐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的代表作《玄秘塔碑》,你可以向大家介绍这部书法作品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楷书四大家。5).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2)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

(4)锺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

《伯牙鼓琴》

(5)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6)五谷:______、麦、黍、______、稷

五音:宫、______、角、徽、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观众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冬奥会的精彩赛事。B.瀑布又好像滚滚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天上呼啸飞泻。C.在战斗的紧要关头,敌人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D.我军居高临下,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2).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正在进行豫剧展演。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这位不是(

)的豫剧表演者,以一段《花木兰》惊艳(

)。那威武端庄的扮相,(

)的唱腔和到位的表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本场节目的(

)之作。

①有板有眼

②跑龙套

③亮相

④花架子

⑤压轴

⑥科班出身

⑦字正腔圆

⑧行当A.②⑤①⑧B.④③⑦⑤C.⑥③⑦⑤D.②③①⑤3).下列词语的本义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A.栩栩如生B.科班出身C.有板有眼D.字正腔圆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写一句话,表现人物“馋”美食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连一连,看谁读得准。老师

云彩

乌鸦

发芽

尾巴

影子lǎoshī

wūyā

yúncǎi

wěiba

fāyá

yǐngzi2).把古诗上下句与对应的诗题、作者联系起来。

谁道人生无再少?

为谁辛苦为谁甜

苏轼《浣溪沙》

多情自古伤离别

门前流水尚能西

罗隐《蜂》

梅子留酸软齿牙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采得百花成蜜后

芭蕉分绿与窗纱

柳永《雨霖铃》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________激光测距机不用三秒钟能测出地球距月球为三十八万四千千米远。

________激光能瞄得准,射得远。

________激光雷达本领更大,它能随时测量出敌人目标的准确距离和方位。

________利用它的这个特点可以制成激光测距机和激光雷达。

________激光雷达还能测量和预报出大气层中含有多少极微量的有害气体。2).把下面句子根据诗意排列成通顺的一段话。

(

)远望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山前。

(

)瀑布直泻而下,有三千尺长。

(

)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云烟。

(

)让人怀疑是那高空银河飞落九天。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握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的神话传说,诗中“迢迢”的意思是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这则古诗看似写神话传说,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B.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心情,最后两句突出地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C.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D.诗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表达。

今天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想一想,考试前你在场内都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人,大家都在干什么,哪几个人特别引人注意,周围环境给你什么印象,你心里想了些什么。以《考试之前》为题写一篇作文,描写一下考试前的场景,表达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反映出场景的主要特点。400字以上。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10.薄暮下的刀锋①酷暑之下,他仍穿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②到了楼口,我说:“你等一等。”他笑笑:“好,不急”。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可见他是个成熟的磨刀人。③我拿出的两把刀虽经年使用,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夕照之下,能映出人影。心里说,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而已。他接过刀去,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两把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不信您试一试。”一试,果然没有锋利感觉。④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其实,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如此做来,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便表现出不耐烦,说:“干吗不用砂轮?”他憨然一笑,说:“您这把刀是合金做的,钢口是脆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的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数,一把4块。”说完,他好像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不禁红了。我看到了朴实的模样,便心生一丝惭愧,说:“就依你。”⑤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下去。我觉得那刀口已足够锋利了,但他还是觉得不到火候,一系列的动作不断反复。其间,因为离得近,更看出他皱纹绵密,皮糙骨瘦。我便真切地说了一句:“差不多就行了。”他说:“我自己知道行与不行,您尽管去忙,不必等。⑥这把刀终于磨好了,夕照之下,刀锋闪闪生光。竟用了半个小时。看了一眼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他把刀固定在窄凳之上,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真的有些不耐烦,转身走了,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⑦人在家里,却总是时时地到临街的后窗旁看一眼那人。那个人专注地工作着,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慢慢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⑧料想他快完成工作了,我便出门。掏出10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我说。他坚决把2元毛票塞进我兜里,说:“8块钱是我的手艺,10块钱就是人的贪心了,我一辈子最恨的就是贪。”他表情严正,我内心欢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红灯记》里的一句喊:“磨剪子来戗菜刀。”⑨邻人被惊动,纷纷拿刀出户,磨刀人有了新的商机。没想到他满脸惊慌,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都黑了,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我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是模糊的,会磨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仓皇骑远。⑩最先来到的是张老师,他满脸疑惑。我便把磨刀的经历与他言说。听完叙述,他感叹道:“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小人物不趋时、不趋利,他们不怕辛劳,只怕欺心,这就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⑪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深灯光越明亮,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亦如薄暮下的刀锋。1.结合文章第4自然段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把磨刀人一丝不苟、敬业的特点写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

2.阅读后,有的同学认为故事中磨刀人拒绝生意这一情节不够合理,请你结合文章及我们中国传承的工匠精神,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国有一种传承叫工匠精神。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作品”中倾注自己毕生的精力。这些“作品”大到一项工程,小至一个工具,不仅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有着奉献精神与济世情怀。他们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所带来的金钱。

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磨刀人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

4.关于本文,有的编者略去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张老师那句“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作为结尾。你认为作者这样结尾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选词填空。(填序号)

A.臭名昭著

B.恨之入骨

C.流芳百世

D.肃然起敬

E.舍己为人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