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期中评估测试卷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评估测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2题14分)七年级开展了以“涵养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箴言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家国观,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支撑,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精(hún)。岁月长河激荡民族精神,百年沧桑砥砺家国情怀。正__①__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闻一多__甲__(慷慨淋漓/慷慨大方)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戈壁,鞠躬尽(cuì)扬国威;边防官兵热血青春铸界碑,军中英豪写忠诚;闽宁干群携手共圆小康梦,接力同迎盛世春eq\x()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__乙__(凝视/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闪耀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延不绝。从历史到现实,这份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精(hún)________鞠躬尽(cuì)__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jiān)气冲斗牛(dǒu)B.箴言(zhēn)气冲斗牛(dǒu)C.箴言(jiān)气冲斗牛(dòu)D.箴言(zhēn)气冲斗牛(dòu)(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甲:________乙:________(4)文段中①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因为B.即使C.虽然D.只有(5)请在文段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6)文段中加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下图,推测“跨”字的意思,填写在横线上。(2分)第二部分(3~20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默写(6分)3.小冀对学过的古诗文进行了分类整理,让我们和他一起完成这份“古诗文知识梳理单”。(6分)古诗文知识梳理单关键词例句感悟草木寄情(1)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草木有情,尽显才思思亲怀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东望故园,泪雨滂沱(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折柳笛音,无尽思乡成语理解成语:(4)________(出自《孙权劝学》)拭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看待(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回答4~6题。(6分)【甲】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乙】送崔子还京①岑参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②北,雪里题诗泪满衣。注:①此诗作于西州。西州属于唐朝北庭节度使辖区,辖区相当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及托克逊、鄯善等县地。此诗应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所作。②交河:汉交河城,唐西州交河县。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请你说说这两句妙在哪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品析“扬鞭只共鸟争飞”中“争”字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诗与甲诗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都写到了“泪”,但流泪的原因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1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选自《三国志·魏书》)注:①彰:曹彰。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少善射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十万骑驰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2分)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9.翻译下列句子。(2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从征伐,志意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篇文章在“劝人读书”这个问题上结果是否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说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11分)文本一: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他去美国深造,在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引起美国军界、科学界极大震动。【A】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1950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获悉后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国。”于是,钱学森被司法部逮捕了。经过朋友们的多方努力,钱学森才被保释,但仍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直到周恩来总理指示王炳南大使与美方进行交涉,钱学森才于1955年回到祖国。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文本二: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B】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为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直肠癌切除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文本三:钟南山,曾经,他为了抗击非典,日夜奋战,无私奉献,让全中国人民刮目相看。新冠疫情来袭时,又是他临危不惧,甘冒风险,第一时间冲到前线。【C】事前,他曾严厉警告老百姓:“千万不能去疫情重灾区,危险!”可刚一转身,他却奋不顾身去了!到了那里,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夜奋战,马不停蹄,视察调研,团结战友,寻找病源。接着飞离疫情重灾区,去往北京,接受任务,来回往返。经过努力,很快找到病根儿!为了人民的生命,为了百姓的安全,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找到抢救的良方,为了寻求斩魔的利剑,钟南山跟时间赛跑,一时一刻也不得闲。困了,坐那儿闭闭眼;饿了,冲碗方便面。八十多岁的老人哪,干起活儿来胜过小青年!几天下来,他累瘦了脸,熬红了眼;可他精神抖擞,劲头不减,始终冲在第一线。11.下列对上述三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学森克服困难回到祖国,将一腔热血献给当时贫弱的祖国。这启示我们: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B.文本二的最后一段与前文描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关系不大,放在此处导致赘余,删去更合适。C.文本二中最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D.文本三中钟南山告诫老百姓不能去疫情重灾区与他转身去了疫情重灾区的行为形成对比,反映了他爱护民众、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品格。12.文本一中钱学森和夫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文本二中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按捺不住”与“立即”这两个词分别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态度?(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结合上面三个文本,简述A、B、C三处画线内容体现了三人哪些共同之处。你读完有什么感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3分)飘香的酸菜陈柏清①在老一辈东北人心中,家里过日子有两样东西少不了,一个是压缸石,另一个是酸菜。东北酸菜一度只为当地人所熟知、享用,近些年随着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化的宣传,才逐渐流行于大江南北,成为东北菜的一张名片。②东北酸菜制作方法简单。民间流传一句话,百家酸菜百家味。就是说,酸菜的制作方法基本一致,但腌好的酸菜味道却各有不同。村里谁家酸菜腌得好,是件有面子的事。酸菜腌好的时候路过他家,那种特殊的酸香,让人闻了便忍不住流口水。好酸菜不但味道好,颜色也极诱人,是那种淡淡的黄色,帮如琥珀,叶如黄绸,一片片扒开来,最后的酸菜心就像嫩黄的蜜蜡。直接取来装盘,便已十分赏心悦目。③腌酸菜的大白菜是有讲究的。9、10月份,中秋节一过,菜农便开着三轮车排着队到市镇来。车停在市场里,挡板打开,脆白鲜绿的大白菜一棵棵整齐地摆在车里。菜农们不用吆喝,只顾倚车看景,自己的白菜在哪个价位,心里门儿清。白菜并不是个头大就受欢迎,有些人家腌酸菜专挑个头小、叶子少的,这样的人家一般人口不多,家人喜欢把酸菜炖着吃。而那些喜欢棵大叶子多的,多是喜欢用酸菜作馅的人家。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卖白菜,有买不到的,没有卖不出的,因为在很多东北人心中,秋天不腌一缸酸菜,那还叫过日子吗?白菜买回来,摆在阳台、院子晾两天,把外头的老帮子掰掉,顶上不新鲜的叶子摘去。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大锅里烧上开水,一个人把晒好的大白菜往滚水里放,另一个人用长筷子将白菜来回翻个儿,焯到两三分熟,扎出来按到备好的大瓦缸里。瓦缸是最好的腌酸菜器皿,如今也有用塑料桶的,但老人们往往不以为然。我九十二岁的姑姥姥看见,总会摇着头说:“糊弄,糊弄!”焯过的大白菜在瓦缸里整齐排好,便有一样东西要郑重出场——压缸石。压缸石是一块很重的石头,压在白菜上,然后往缸里倒淡盐水,热的凉的都可以,但一定要没过白菜。最后用器皿或者塑料布把缸蒙上,环境温度最好保持在零到四摄氏度。酸菜入缸,个把月后便可酸香面世。④东北酸菜之所以流传甚广,招人喜爱,跟东北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有关。东北冬季寒冷,过去没有大棚蔬菜,冬天除了白菜土豆萝卜,就没有什么其他蔬菜了。酸菜味道百搭,与许多食材在一起烹饪都很融洽,可炒可炖可剁馅,酸菜炖粉条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寒冷的季节,外面飘着雪花,一家人团团坐,酸菜、五花肉、血肠、冻豆腐,加上溜滑筋道的粉条,热气腾腾地在火盆上咕嘟作响。夹一筷子,在自制的辣椒酱里蘸一下,酸菜的酸香与肉的油脂香,互相中和又相得益彰,化作绝妙的味觉体验。酸菜汤也是保证让你喝一口就放不下。酸菜也许是因为腌制日久而滋味醇厚,炖的时间越久越好吃。除了炖汤,酸菜炒粉、涮酸菜火锅、凉拌酸菜、酸菜馅饺子包子,也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⑤酸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百姓冬季餐桌的主角。过去邻里之间送棵酸菜,是很重的情谊。那年借住我家里的下乡知青,想吃水果,可过去的乡下冬天哪有水果?父亲便给他们捞了几个酸菜心,他们吃得欢呼雀跃,连说好吃。现在的东北酸菜,不光是东北人冬日餐桌的主打菜,还走出东北,走向各地,甚至走向国外,不但丰盛了各地的餐桌,也为东北人增添了收入,带给人们热腾腾的好日子。(选自2022年9月24日《人民日报》,有改动)14.阅读选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飘香的酸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品味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卖白菜,有买不到的,没有卖不出的,因为在很多东北人心中,秋天不腌一缸酸菜,那还叫过日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选文第③段中老人们为什么对用塑料桶腌酸菜往往“不以为然”?(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白菜买回来,摆在阳台、院子晾两天,把外头的老帮子掰掉,顶上不新鲜的叶子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选文第⑤段中父亲给下乡知青捞了几个酸菜心,他们为什么“欢呼雀跃,连说好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整本书阅读结合你对名著《骆驼祥子》的理解,阅读下面选段,回答19~20题。(9分)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①一年,两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②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19.请你从内容情感、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个人见解或困惑等角度中任选其一,给文段中画横线的两处各作一个批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在“走进北漂打工青年的世界”读书活动中,有同学在某网站上为祥子创建了一个账号,你认为祥子会选择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张作为账号头像?请结合祥子前期的人物形象说明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21题5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生活中,榜样给予我力量;阅读中,书籍给予我力量;成长中,亲情给予我力量;困境中,微笑给予我力量……请以《____给予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详解答案】1.(1)魂瘁(2)B解析:“箴言”的“箴”正确读音是“zhēn”;“气冲斗牛”的“斗”正确读音是“dǒu”。(3)甲:慷慨淋漓乙:仰望(4)A解析:“正__①__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和“闻一多__甲__(慷慨淋漓/慷慨大方)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华天”之间是因果关系,应选择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5)……(6)在“朴素”后面加上“情感”。2.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3.(1)杨花榆荚无才思(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刮目相待(刮目相看)4.这两句直率真切,浑然天成,脱口而出,字浅意深。“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于是托返京使者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深情。“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全家最挂怀的消息。朴实的描写中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5.“争”字写出了崔子还京时的欣喜轻快与急切之情。6.《送崔子还京》中一是因为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而流泪,二是诗人由朋友的回归想到自己仍要滞留异域而产生的苦闷心理流泪,三是因久戍塞外思乡而流泪。《逢入京使》中流泪的原因是思念家乡。白话诗歌【乙】独自骑马从西方那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像与鸟儿争飞。九月我在交河以北送别你,风雪中题诗不觉泪洒征衣。7.(1)只,只是(2)另外,再(3)擅长(4)带领8.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9.(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多次跟从(太祖)征战,意气慷慨,斗志昂扬。10.不相同。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发奋读书,学有所成。曹操批评曹彰不读书,曹彰没有接受曹操的建议,一心想做将军。参考译文【乙】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少时擅长射箭骑马,力大过人,徒手与猛兽搏斗,不躲避险阻。多次跟从(太祖)征战,意气慷慨,斗志昂扬。太祖曹操曾批评他说:“你不想读书、敬慕圣贤之道,却喜好骑马击剑,这只是匹夫之勇,哪值得看重啊。”(太祖)督促曹彰读《诗》《书》。曹彰对左右的人说:“大丈夫若想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军,就应该率领十万骑兵驰骋大漠,驱逐异族,建功立业,怎么能做博士呢?”太祖曾经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曹彰说:“爱好做将帅。”太祖说:“做将帅应该怎样?”(曹彰)回答说:“穿坚硬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而面临灾难义无反顾,作士卒的表率,奖赏一定实行,惩罚一定信守诺言。”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为鄢陵侯。11.B解析:B项有误,文本二最后一段是对邓稼先一生的高度评价,不能删去。12.“按捺不住”形象地写出了钱学森夫妇在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欣喜与激动之情,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渴望早日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急切心情。“立即”写出了邓稼先回国在时间上非常紧迫,在思想上毫不犹豫,表现出邓稼先热爱祖国,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己任的崇高思想品质。13.共同之处:热爱祖国,为祖国无私无畏、甘于奉献。感悟: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作准备。14.以《飘香的酸菜》为题目,不仅明确了写作的对象,也表达了作者对酸菜的赞美喜爱之情。15.运用了引用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引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也形象地说明了被用来腌制酸菜的白菜倍受东北人的追捧。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句子更加生动,也强调了酸菜是东北人的挚爱。1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老人们认为用塑料桶而不用瓦缸和压缸石腌酸菜,其缺失的不仅是酸菜的传统味道,更是对传统腌制方法的亵渎。17.“摆、晾、掰、摘”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不仅真实再现了人们腌制酸菜前细致而烦琐的准备工作,也表达了作者对东北人腌制酸菜的熟练技能的赞美之情。18.示例:他们通过“欢呼雀跃”的兴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