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少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洪武年间,朱元璋颁行《教民榜文》,宜讲“圣谕六条”,强调以里甲为基础在基层推广教化;永乐年间,明成祖将《蓝田吕氏乡约》颁降天下,令人诵行;正德以后,一些硕儒乡绅倡行乡约,视乡约为维持地方秩序之妙方。这说明A.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得以强化C.百姓对封建政府依附关系松弛D.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2、1867年一位德国人在《自由的法律职业:对普鲁士司法改革的首要要求》中提到:“英国的经验显示;律师就像是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看门狗,他们在代理当事人的同时,也代理了所有阶层的利益。律师是为人们的福祉而努力。”正是在这种形势下,1878年,德国颁布《国家律师法》,奠定了德国近现代律师制度的基础。以下对德国律师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使所有人直接参与法律事务②单纯为被审判者的利益考虑。
③有利于减少法官对法律误读④有利于维护人权和司法正义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朝御外朝,加强皇权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侍中掌控决策,位高权重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4、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形成。右面示意图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官员分类。□相应填写()
①刺史②御史③博士④通判⑤巡抚⑥太尉。【监察官】:□、_______
【政务官】:司徒、司空、少府_______
【文化官】:太史、□_______
【军官】:□_______、中尉、国尉_______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5、商周政体中,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求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了A.商周沿用原始社会的制度B.商周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C.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有制约作用D.商周政权由国人主导。6、清代对官员的考核分为京察和大计,分别对京官和外官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A.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是吏治澄清的表现C.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体现了人治的色彩7、1883年初,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明确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一规定旨在()A.倡导主权在民的思想.B.保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C.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D.确保官员选拔公平公正8、拉吉、德赛等人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A.中国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被其取代C.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10、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1、(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2、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5、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6、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7、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8、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A.正确B.错误19、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20、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21、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乡约又叫乡规禁约;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的规约,最初它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乡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礼·地官·族师》曰:“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是北宋学者吕大钧、吕大临等兄弟制定的《吕氏乡约》(《蓝田公约》)。它的内容十分丰富,约规包含四大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后经南宋朱熹重新发现整理后,成为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守乡约的百姓要受族规、乡约处罚,甚至被递解官府治罪。清朝的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的内容变成了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材料二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劝良善。诫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雠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乡约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乡约制度的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萌芽,秦汉时期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监察体制,隋唐时期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监察网,宋元时期得到强化,出现了独立机构―谏院,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我国历代监察都实行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不对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监察官员是“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整理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材料二根据宪法规定,国会通过法律,必须得到参、众两院的同意。两院通过的法律,如果总统不同意,可以行使否决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还有搁置否决权。总统及其政府的活动经费必须由国会通过预算法案,国会可以2/3的多数票推翻总统的否决权,国会可以弹劾总统,国会与外国签订条约、任命联邦高级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联邦法院法官由总统取得参议院同意后才能任命,国会可弹劾法官,可通过法律来决定法院的编制,联邦最高法院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和总统发布的命令有权进行司法审查并宣布违宪而使之无效。美国所实行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再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之间的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某一个人和某个集团的独裁,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也造成了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扎、全力配合的缺失。——摘编自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建立监察制度的原因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监察体制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区别。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改土归流,胤祯即委派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办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事宜。自此,清廷即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等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按照内地的府、州、县行政制度,委派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统治。军事上解除了土司的土兵,清廷另派军队到土司原来的管辖区进行驻扎。经济上由中央政府统一丈量土地,然后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在实施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使用了武力进剿的手段。清廷在云南、贵州、四川裁去土司的"土官"称号,取消其权力的同时,继续授予"土舍""土弁"等名目,以此作为封建基层统治的工具以及中央委派来的流官的助手。———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帮助少数民族人民发展,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一贯坚持的政策。在经济上,大力帮助各族人民发展农业、牧业、手工业和工矿业生产,减轻各种负担,优先给予货款,并在粮食、种子、食盐、布匹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在文化教育方面,设立各种形式的民族学校,开办各种训练班,出版各种民族文字的书籍报刊,派汉族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作等。———卢印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的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政策的认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注重国民教育的发展。1906年,学部咨行各省推行义务教育并颁行《强迫教育章程》,名为“强迫”但实施的弹性较大。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决议《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提出国库补助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可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个章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摘编自梁雯娟《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时期普及义务教育之比较》材料二废除科举制后;清政府创办了大批新式学堂,包括引入女学堂。新政期间,清政府还先后多次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鼓励自费留学,并规定学成回国后,经过考核,予以任用。然而,不少留学生回国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周焱东《清末“新政”与教育的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推行义务教育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教育变革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6、P41“史料阅读”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从《考试法》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选拔应试人有何特点?此法有什么进步性?又有什么局限性?27、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
(2)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3)“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4)从你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中任选一个谈谈它的历史意义?28、P56左下角的“思考点”,思考: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和影响?29、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朱元璋时期的社会教化措施合编的《教民榜文》;永乐年间的《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和正德以后用乡约维持秩序,可看出儒家的教化功能,这有利于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B项正确;当时的地方行政体制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封建政府加深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南宋以后,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2、D【分析】【分析】
【详解】
①中“所有人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表述错误;材料表明由律师代理当事人,排除①;根据“他们在代理当事人的同时,也代理了所有阶层的利益”可知,律师不仅为被审判者的利益考虑,排除②;根据“律师就像是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看门狗”可知,律师有助于有利于减少法官对法律误读,有效制约政府权力,③正确;“他们在代理当事人的同时,也代理了所有阶层的利益”体现出律师制度有利于维护人权和司法正义,维护所有阶层的利益,④正确;③④正确,故D项正确;①②错误,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3、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可知,汉武帝通过加官的方式增加了皇帝为首中朝势力,有利于削弱丞相为首的外朝力量,从而加强了皇权,A项正确;“参与机要,取代相权”,表述有误,排除B项;“侍中掌控决策,位高权重”,表述有误,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丞相位高权重,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4、C【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形成,御史属于监察官,太史、博士属于文化官,军事官职有太尉、中尉、国尉,C项正确;西汉设立刺史,排除①,排除AB项;宋朝设立通判,排除④,排除D项。故选C项。5、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求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可知,民众的建议对统治者存在一定的影响,反映出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有制约作用,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商周沿用原始社会的制度,而是体现国人对统治者的影响,排除A项;商周时期还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国人只是可以提建议,而不能说明其主导政权,排除D项;6、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被引见给皇帝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可知清代官员的考核最终取决于皇帝个人的决策,会经常出现被改动的现象,体现了人治色彩,D项正确;官员考核只是皇帝强化对百官控制的一般手段,历代封建王朝都存在,难以体现“达到顶峰”的程度,排除A项;“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说明清代官员的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会受到封建皇权的干扰,不利于吏治公平的发展,排除B项;“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说明清代官员的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排除C项。故选D项。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可知,《美国文官法》要求任何公务人员没有权力去干涉及影响其他的政治活动,体现了严格保持中立的原则,这种做法有利于使政府行政避免受到政党政治的影响,旨在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项正确;主权在民的思想,与文官中立原则没有关系,排除A项;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也与文官的中立原则没有关系,排除C项;保证选拔公平都与材料中的文官中立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A【分析】【详解】
结合“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可知,由于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没有话语权,所以中国主导成立了亚投行,表明中国要积极参与和建立新的国际新秩序,故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形成牙买加体系至今,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多极化,主要侧重是讲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高,要求发挥更大的作用,排除C;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故D错误。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10、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1、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2、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5、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6、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规定输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故题干表述正确。1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20、A【分析】【详解】
自然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该说法正确。21、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8分)22、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乡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可归纳出渊源流长;根据材料“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可归纳出强制力逐渐增强;根据材料“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可归纳出与法律合流;根据材料“它的内容十分丰富,约规包含四大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可归纳出内容不断丰富细化等。
(2)影响:根据材料“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可归纳出规范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和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材料“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可归纳出加强了基层社会治理和利于发展生产;根据材料“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劝良善”可归纳出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约制度主要是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等。【解析】(1)特点:①渊源流长;②强制力逐渐增强;③与法律合流;④内容不断丰富细化等。
(2)影响:①规范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③加强了基层社会治理;④有利于发展生产;⑤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⑥强化了专制主义等。23、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可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一“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可知,避免君主用人失误;根据材料一“防止官吏腐败”可知,有效规范官僚队伍,防止官吏腐败。评价:结合所学进行辩证分析,既要看到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局限。积极层面看,结合所学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角度分析;从局限来看,结合所学从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其实际效能有限、监察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的角度分析。
(2)不同:根据两种体制所处的国情和时代不同去分析,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的监察体制是皇权专制下的监察,监察机构对皇帝负责;美国三权分立具有分权与制衡性质,相互独立。由材料一“我国历代监察都实行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不对地方行政长官负责”并结合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史实可得,中国监察官员与其对象属于单向制约;由材料二“不是简单的权力之间的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及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可得,美国的三权分立具有双向制约性;结合所学从目的上看,中国监察体制为了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专制的体现;西方的分权是保证民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解析】(1)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避免君主用人失误;可有效规范官僚队伍;防止官吏腐败。评价: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其实际效能有限;监察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不可能真正阻止贪赃枉法等情形出现。
(2)不同:①中国的监察体制是皇权专制下的监察,监察机构对皇帝负责;美国三权分立具有分权与制衡性质,相互独立。②中国监察官员与其对象属于单向制约;美国的三权分立具有双向制约性。③中国监察体制为了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专制的体现;西方的分权是保证民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24、略
【分析】【详解】
(1)措施:根据“,胤祯即委派鄂尔泰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办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事宜”得出由中央派遣官员负责实施;根据“自此,清廷即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等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得出废除土司,改派流官,解除土司军队;根据“经济上由中央政府统一丈量土地,然后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得出统一税收标准。
(2)意义:根据材料“大力帮助各族人民发展农业;牧业、手工业和工矿业生产,减轻各种负担,优先给予货款”“派汉族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作等”等信息可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卫生事业发展等角度概括。
(3)认识:结合材料信息,可从必须维护国家统一、要努力改善各民族的生活;要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概括。【解析】(1)措施:由中央派遣官员负责实施;废除土司,改派流官,解除土司军队;统一税收标准。
(2)意义:推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减轻少数民族的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的发展。
(3)认识:必须维护国家统一;要努力改善各民族的生活;要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发展。25、略
【分析】【详解】
(1)据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后”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清朝的社会状况可知;社会动荡是推行义务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据材料一“1906年,学部咨行各省推行义务教育并颁行《强迫教育章程》,名为‘强迫’但实施的弹性较大”可得出缺乏决心;据材料一“提出国库补助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可得出经费不足;据材料一“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个章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可得出王朝覆灭。
(2)据材料二“废除科举制后,清政府创办了大批新式学堂,包括引入女学堂”概括得出为我国近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据材料二“清政府还先后多次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鼓励自费留学,并规定学成回国后,经过考核,予以任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传播西学,培养了新式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说明新政教育变革的影响;据材料二“不少留学生回国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可得出培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解析】(1)原因:社会动荡;缺乏决心;经费不足;王朝覆灭。
(2)影响:废除了科举制,建立了一系列新型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基础;传播了先进的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培养了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科技物资供货计划
- 护理毕业班级
- 园林绿化文明施工措施
- 咯血介入治疗护理
-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外辅导计划
- 客户关系管理框架
- 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计划
- 消防培训与演练管理措施
- 动物骨科手术护理
- 餐饮行业设备保养计划及实施细则
- 2024年升级版:清水混凝土买卖协议2篇
- 2024财务共享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 委托办理供电委托书模板
- 三年级语文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及相关拓展考查
- 2024年代收居间费协议书模板下载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杭州银行春招在线测评题
- DB42-T 2286-2024 地铁冷却塔卫生管理规范
- 门窗施工安全承诺书
- 高度近视并发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