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2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A.明清中央集权弱化抗灾能力下降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时期政府抗灾机制比前代退步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后,中国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逐渐演变为A.奴隶集体协作B.小农户个体经营C.田庄经营D.互助式经营3、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其中,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的是A.《昭文新报》B.《中外纪闻》C.《强学报》D.《时务报》4、清朝前期,湖北部分山区的地主参与煤矿开采,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这种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这表明当地A.农业生产走向衰落B.经营方式出现变化C.雇佣关系逐渐形成D.土地兼并有所缓解5、下表列举了甲午战争前中国三类新式企业的资本构成(单位:万元)自此可知下列企业中属于丙类的是。

A.开平煤矿B.发昌机器厂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7、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8、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9、中国古代的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所有权。A.正确B.错误10、到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中心。A.正确B.错误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A.正确B.错误12、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A.正确B.错误13、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中共八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正确B.错误14、第一组;请将上边的国际组织标志与其相对应的组织名称进行连线。

A.国际货币基金组。

B.世界银行。

C.亚太经合组织。

D.欧盟。

第二组;请将左边的经济政策与下边其相对应的领导人名字进行连线。

(1)余粮征集制A.戈尔巴乔夫。

(2)农业集体化B.赫鲁晓夫。

(3)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C.斯大林。

(4)“加速发展战略”D.列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的“中国潮”是在16世纪下半叶,由欧洲王室贵族掀起的崇拜中国器物之风拉开序幕的。16世纪之前,欧洲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亚洲交换,只能以金银购买亚洲产品。16世纪下半叶,美洲的白银打破了欧亚贸易的传统均衡,欧亚贸易规模扩张,供给增加。王室贵族和社会名流对中国产品的大加追逐和赞美,使瓷器、饮茶等成为上流社会追逐时髦,附庸风雅的一种时尚,促进中国产品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王室贵族与商人经营的垄断贸易公司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7世纪中叶以后,大量关于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出版发行,将中国的文化文明推向了人类文明的极致,把中国的政体夸奖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尽管那些赞美之词言过其实,但却是政府和商人合二为一的欧洲商人集团所迫切需要的。欧洲的“中国潮”是在16世纪下半叶,由欧洲王室贵族掀起的崇拜中国器物之风拉开序幕的。16世纪之前,欧洲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亚洲交换,只能以金银购买亚洲产品。16世纪下半叶,美洲的白银打破了欧亚贸易的传统均衡,欧亚贸易规模扩张,供给增加。王室贵族和社会名流对中国产品的大加追逐和赞美,使瓷器、饮茶等成为上流社会追逐时髦,附庸风雅的一种时尚,促进中国产品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王室贵族与商人经营的垄断贸易公司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7世纪中叶以后,大量关于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出版发行,将中国的文化文明推向了人类文明的极致,把中国的政体夸奖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尽管那些赞美之词言过其实,但却是政府和商人合二为一的欧洲商人集团所迫切需要的。18世纪中叶,中国的形象在欧洲开始发生变化,在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人的笔下变成一个专制、野蛮、落后、愚昧的国家。为了刺激本国丝织工业的发展,英国、荷兰等国都曾明文限制和禁止进口和穿戴亚洲丝织品。19世纪60年代后英国大力宣传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红茶,饮茶又被拔高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是为英国经济作贡献的爱国主义行为。广告中的印度和锡兰红茶可以美容健身、治疗胃病,是高雅与品位的象征,而中国绿茶则会损害肠胃。中国茶叶在英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材料二18世纪中叶,中国的形象在欧洲开始发生变化,在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人的笔下变成一个专制、野蛮、落后、愚昧的国家。为了刺激本国丝织工业的发展,英国、荷兰等国都曾明文限制和禁止进口和穿戴亚洲丝织品。19世纪60年代后英国大力宣传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红茶,饮茶又被拔高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是为英国经济作贡献的爱国主义行为。广告中的印度和锡兰红茶可以美容健身、治疗胃病,是高雅与品位的象征,而中国绿茶则会损害肠胃。中国茶叶在英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在整个“中国潮”的潮起潮落中,中国政府和商人基本上处在一种无作为的状态,既没有意识和愿望在海外宣传中国文化、制造中国热、推销中国产品,也没有愿望去了解和参与当时的欧洲“中国潮”,甚至可能对当时在欧洲流行的“中国潮”都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摘编自张丽等著《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视角——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国潮”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中国产品在欧洲畅销和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中国潮”潮起潮落过程中,中国政府和商人无所作为的原因,并谈一谈欧洲“中国潮”带来的启示。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时期、唐朝时期、北宋时期)的经济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7、仔细观察对比下列两幅图;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求,商人使其厚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5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推行重商主义。该理论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奕”。

——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选读(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两段材料,指出两个经济理论产生的共同背景。

材料二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者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第二部分》(2)材料二“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是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李斯特提出“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原因。

材料三在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和核算体系,在内部贸易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却把各国账面上贸易差额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甩给了各国政府。为缓解由此形成的贸易逆差和各种国内矛盾,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强权,加强了对这些发展中出口国的贸易制裁,以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中大国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

——明洁《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与应对》(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当今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3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曹雪芹(1715年—1763年)作品《红楼梦》;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小说情节摘编如下:

第十六回;凤姐和赵嬷嬷谈话时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第八十八回;贾芸求情风姐时说:“听见老爷总办陵工,侄儿有几个朋友办过好些工程,极妥当的。”贾府建造偌大一座“省亲别院”只花了一年工夫,主要就是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来完成的。

第九十三回;叙述衙门差役打击客商的情景:“更可怜的是那买卖车,客商的东西全不顾,掀下来,赶着就走。那些赶车的但说句话,打得头破血流的。”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依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单位:亿元)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6年。

产值。

3678.7

18667.8

100280.1

401512.8

744127.2

表2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统计表(年末)

。重要年份。

1978年。

1985年。

2012年。

2018年。

农村贫困人口数。

7.7亿。

6.6亿。

9899万人。

1660万人。

时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六年减贫。

每年农村脱贫人口数。

1650万人。

1232万人。

1442万人。

1240万人。

1289万人。

1386万人。

8239万人。

表3我国贫困地区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变化表(年末)

2018年。

2018年。

居住条件。

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

39.2%

67.4%

竹草土坯房。

7.8%

1.9%

1.9%

耐用消费品。

(百户)

电冰箱。

47.5台。

87.1台。

洗衣机。

52.3台。

86.9台。

86.9台。

彩色电视机。

98.3台。

106.6台。

106.6台。

汽车。

2.6辆。

19.9辆。

19.9辆。

计算机。

5.3台。

17.1台。

17.1台。

基础设施条件。

电话。

93.3%

99.2%

有线电视信号。

69%

88.1%

88.1%

寬带。

38.3%

81.9%

81.9%

垃圾集中处理(自然村)

29.9%

78.9%

78.9%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重大成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表与表之间、某一表中任意部分,拟定一个论题,并简析其原因。(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材料二下图为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图

材料三新中国火车机车的发展历程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对中国近代或现代铁路交通发展认识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政策,因此政府治灾防灾能力应该是不断增强,抗灾机制应该不断进步,故AC项错误;表格数据表明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剧增,而经济重心在两宋之际后已经完成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增加,这说明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故D项正确。2、B【分析】【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3、A【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其中,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所以A符合题意;《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中外纪闻》不满足,所以B不符合题意;《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强学报》不满足,所以C不符合题意;《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时务报》不满足,所以D不符合题意。4、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煤矿的经营,只是凭土地所有权参与分配企业收益,这种收益往往大于地租收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表明“清朝前期”出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反映了经营方式出现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前期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不能说明农业生产走向衰落,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雇佣关系、土地兼并的信息点,排除。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丙类企业是买办、官僚、一般商人创办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属于民间或者个人的投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B;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都是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属于官督商办,形式有国家资本,不符合题意,排除AC;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国家投资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9、A【分析】【分析】

【详解】

自耕农耕种的是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所有权,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是佃农。本题说法正确。10、A【分析】18世纪英国殖民贸易强国,大西洋成为世界航运中心,是世界贸易中心。本题正确。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外国人的船坞工厂,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题干表述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故题干说法正确。13、B【分析】【详解】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本题错误,故本题判断为错误。14、B【分析】第一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33是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故对应C选项;图34是欧盟标志,故对应D选项;图35是世界银行,故对应B选项;图36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对应A选项。

第二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余粮征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实施,故对应D选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推行的政策,故对应C选项;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故对应B选项;“加速发展战略”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故对应A选项。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15、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王室贵族和社会名流对中国产品的大加追逐和赞美”可知,16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推崇中国器物;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以后,大量关于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出版发行,将中国的文化文明推向了人类文明的极致,把中国的政体夸奖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可知,17世纪中叶开始推崇中国的制度与文化;根据材料“18世纪中叶,中国的形象在欧洲开始发生变化,在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人的笔下变成一个专制、野蛮、落后、愚昧的国家”可知,18世纪中叶后中国形象变为野蛮与落后。第二小问原因,畅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白银大量流入欧洲,而一些王室贵族为了获取利润,大量宣传中国的产品,再加上中国的产品做工精美,质量上乘,所以非常畅销;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产品在欧洲热销会对欧洲产品形成竞争关系,并且中国长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欧洲人崇尚自由,并且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积极对外宣传,所以造成了衰落。

(2)第一小问原因,中国是小农经济为主并且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再加上中国政府重农抑商,所以导致中国政府和商人无所作为。第二小问启示,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进行交流,并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大对外宣传,不仅宣传本国的文化,还要宣传本国的经济,以此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解析】(1)历程:16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推崇中国器物;17世纪中叶开始推崇中国的制度与文化,18世纪中叶后中国形象变为野蛮与落后。

畅销的历史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亚贸易规模的扩大(商业革命使贸易规模扩大);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提高了欧洲的购买力;王室贵族和商人为获取利润,大力宣传和推销中国产品;中国产品制作精美,弥补了欧洲生产的不足。

衰落的历史背景: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的工农业产品与中国产品形成竞争关系;欧洲各国针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启蒙运动的开展使欧洲人崇尚民主;反感专制;欧洲社会舆论对中国的批判甚至恶意诋毁;中国政府在强化专制的同时,未能主动发展中外贸易,宣传中国文化。

(2)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缺乏商业扩张的动力;中国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和华夷观念;欧洲国家垄断东西方贸易,中国商人难以参与远洋贸易竞争。

启示:文化现象背后有深层次的经济因素在起作用;中国应积极利用有利形势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在对外发展经济贸易的同时,重视文化宣传;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注意产品虚拟价值的营造和提升等。16、略

【分析】【详解】

根据图1可知,以海路为主要商路,陆上以东京(开封)为贸易中心,这与北宋时期以东京(开封)为政治中心,西北民族政权并立,陆路贸易受阻,沿海对外贸易兴盛的状况相吻合;根据图2可知,经济带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相对落后,这与西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根据图3可知,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并举,陆路贸易以长安为中心、南北经济基本平衡,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等状况相吻合。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图1是北宋时期,图2是西汉时期,图3是唐朝时期。【解析】图1:以海路为主要商路;陆上以东京(开封)为贸易中心。这与北宋时期以东京(开封)为政治中心,西北民族政权并立,陆路贸易受阻,沿海对外贸易兴盛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对应的历史时期为北宋时期。

图2:经济带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相对落后。这与西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对应的历史时期为西汉时期。

图3: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并举,陆路贸易以长安为中心;南北经济基本平衡。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等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对应的历史时期为唐朝时期。17、略

【分析】【详解】

信息:题干要求从“周王城”和“战国齐临淄城”这两幅图中提取信息;并加以说明。对于没有过多的文字信息,只能从图中去寻找两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进行说明。“周王城”我们可以看到道路南北和东西向非常宽大笔直(经涂和纬涂),规划有条理,宫城位于正中心,前朝后市,社稷和宗庙在宫前。而“战国齐临淄城”的宫殿偏在西南一角,并且与作坊区连在一起。作坊区较多。可以加以总结得出答案。

说明:可以从两幅图的画面布置得出此时期的周王朝,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严格按照礼制规定进行的建设,显示着正规。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有作坊较多可以知道经济发展较好,成为了商业中心,排水沟则显示城市配套功能的强大。【解析】周王城宫城居中;前朝后市,左祖有庙,中正有序。周王城道路整齐,经涂和纬涂整齐分布;齐国临淄城宫殿区处于城中一隅,遍布作坊区且有排水沟的设置。

说明:可以从西周礼乐制度完善,有严格的等级规范;东周时期礼崩乐坏,齐国国内政局变动,田氏代齐;西周城市功能以政治和军事功能为主,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诸侯国的都城经济功能增强,成为商业中心。18、略

【分析】【详解】

(1)材料一中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和西方15世纪末的重商主义思想。二者产生的背景具有相似性。政治上,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2)第一问,“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根据材料“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可知英国以“自由贸易”为幌子,奉行的贸易保护政策。第二问,李斯特提出“幼稚工业保护论”。原因涉及英国和德国两个方面。从英国方面来讲,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企图利用工业优势进行经济扩张。从德国方面来讲,政治上德意志政治上分裂;经济上,民族工业脆弱,无力抗衡;思想上,民族反抗意识的觉醒。(3)当今世界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由材料“市场经济制度逐步演化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而竞争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可知当今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竞争;由“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和核算体系,在内部贸易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但却把各国账面上贸易差额的此消彼长以及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甩给了各国政府”,可知跨国公司贸易的发展加剧贸易摩擦,区域经济组织的排外性;由“为缓解由此形成的贸易逆差和各种国内矛盾”,可知为解决经济危机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由“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强权,加强了对这些发展中出口国的贸易制裁”,可知发达国家利用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发难;由“发展中大国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相近,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可知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也是新贸易主义抬头的原因。【解析】(1)背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2)梯子:英国工业革命前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原因: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企图利用工业优势进行经济扩张;德意志政治上分裂;民族工业脆弱,无力抗衡;民族反抗意识的觉醒。

(3)当今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竞争;为解决经济危机引发各种社会矛盾;跨国公司贸易的发展加剧贸易摩擦;区域经济组织的排外性;发达国家利用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发难,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五、论述题(共4题,共32分)1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贾府建造偌大一座“省亲别院”只花了一年工夫,主要就是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来完成的。”可得出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现象。需要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政府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压制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析】示例:情节:贾府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短期内就完成了“省亲别院”。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十八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概述和评价:中国十八世纪上半期;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下,市民阶层依然受到打压,但新的市民阶层在反对封建势力中开始发展壮大,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受到挑战;工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大批雇佣劳动力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侵入,对。

中国有所影响,促进了这一发展;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官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0、略

【分析】【详解】

本小问的解读,依据题干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表格内容从从护照上的文字、护照的签发数量、护照的技术等方面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新中国50年代、70年代前期、80年代的国际形势、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解析】示例:

从护照上的文字看;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