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2024)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电影演员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描述了工人和穷人在工业社会中的不幸状态。1947年,卓别林主演的《凡杜尔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判资本主义。20世纪40年代后期,联邦调查局秘密收集卓别林的情报并建立了一个秘密档案,试图将卓别林驱逐出境。这一事件反映出A.美国对意识形态的严格管控B.卓别林是一个共产主义者C.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D.电影成为国家的政治工具2、一位同学进行拓展阅读时做了如下笔记;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土地改革:瓦解了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度;打击了传统地主寡头的势力。
国有化运动:提高了国民的民族主义意识;削弱了外国垄断资本。
官方党的改组:使总统选举和权力移交有序进行;有利于后来政局的长期稳定。
A.明治维新B.罗斯福新政C.卡德纳斯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3、“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居住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A.20世纪初期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C.20世纪六七十年代D.20世纪90年代4、明嘉清至万历初年,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制位班次,俱列八部之上”。这-变化表明A.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B.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C.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5、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出重要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农业有了进步,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③元朝对边疆实行了比较有效统治;其管理更多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④元朝实行了“四等人制”以促进民族交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王夫之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以下最符合两人的观点的是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青制7、有学者认为,中国对万降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这表明万降会议A.是特殊时期外交战略的有效探索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C.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D.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8、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
(2)英国国王是_________;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3)内阁名义上对__________负责;实际上是对___________负责。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_________,是国家政治生活的___________和领导者。10、宗教:
①东晋的________从长安出发,经______到天竺。
②唐朝的高僧________,在________初年去天竺取经。
③唐朝高僧________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也派人来长安求法,典型的有_________。11、。
成就。
书法。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东晋________世称“________”
东晋________世称“________”
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________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是________。
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人物是________,被尊为“________”
唐朝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代表人物是________,被尊为“________”
雕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12、代表。
(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________”;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___。
(2)道家:代表是________,崇尚________。
(3)阴阳家:以________为代表,提出“________”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主张“________”“非攻”,还提出了“________”的政治主张。
(5)法家:________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________的政治思想。
13、4世纪下半叶,________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________后前秦政权崩溃14、粮食安全问题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课题。中国古代就有重农的传统;统治者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出了各种措施。请完成下表。
。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历史事例减轻负担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政府鼓励(请勿在此处答题)土地政策(请勿在此处答题)保障农时(请勿在此处答题)15、成立。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________一艘游船上进行的。
(2)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________,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________任书记。16、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________为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________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在他执政期间,建立________,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正确B.错误18、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化。A.正确B.错误19、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A.正确B.错误20、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A.正确B.错误21、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正确主张,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A.正确B.错误22、《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冯子材领导的黑旗军的英勇抗击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7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材料二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
中国传统法律的本位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以致在民国诸政府的法律中,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哪些特点?到近代又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8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刘大鹏(1857~1942);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民国二年。
正月初一。
来给刘大鹏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挡),莫能食其肉而寝其皮,为此生之大憾也!"“恐众怒难犯,不得已偕行抵县”,“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
民国三年。
“大清宣统六年春正月初一日壬子。
自宣统三年;逆首孙文倡行革命扰乱中华。逆臣袁世凯乘势与贼共和,逼君退位。四年壬子春正月,袁即成临时大总统,改行阳历。予本清人,岂能随世沉浮,奉贼之朔乎?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
民国四年。
投资柳子峪西坪窑(煤矿)。担任太原县煤矿事务所干事。被众人推举为太原县商会特别会董。
民国十八年。
元旦“家中包扁食以贺阳历之新年”。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不决意派臣,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不决意派臣,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149211年1月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丽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情节要具体,现象要简要,评价要史论结合,准确全面。)——孙家堃译《哥伦布航海日记》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易》曰:“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因为它以痛苦、失落、屈辱和牺牲抉破了因循和麻木积成的厚膜,迫使人们追穷自身,从种种熟视无睹、见惯不惊的东西中看出衰象与破洞。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成为“变”的起点。——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对“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某一制度之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浏失,它必商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在渐渐地变质。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具体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卓别林批判美国政治,受到了调查并试图将卓别林驱逐出境,说明在冷战时期美国对意识形态的严格管控,A正确;材料不能表明他是共产主义者,排除B;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美国的体制问题,排除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2、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该生笔记学习的内容是卡德纳斯改革,故C正确;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三大政策,效仿西方国家制定宪法,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缓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故B排除;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3、C【分析】【详解】
“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黑色人种居住的大陆”可知,这是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大部分国家独立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C正确;20世纪初期、二战前的非洲仍处于被殖民状态,排除AB;1990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在这之前,非洲大部分国家已经独立,排除D。4、D【分析】【详解】
明中后期内阁权势上升,居于六部之上,而内阁是皇权不断强化的结果,内阁势力的上升说明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D正确;A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不符合史实,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不可能失控,排除;C不符合史实,内阁不是法定以及中央行政机构,不能取代六部,排除。5、A【分析】【详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大力学习汉人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①正确;在辽夏金元统治下,注意学习汉人文化,边疆农业有了进步,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②正确;元朝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对边疆实行了比较有效统治,其管理更多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③正确;元朝实行了“四等人制”体现了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不利于民族交融,④排除。故选A。6、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儒者”“书生”“徒以文字华藻”和“徒讲义理,不揣时势”,体现了要主张“经世致用,学以济世”,根据材料“述往以为来者师也”和“经世”可知王夫之主张把历史天空与研究者自身和时代统一起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八股取士的信息,故A项错误;“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并不是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故C项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7、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对万隆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可知,万隆会议是在冷战环境下,随着亚非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中国外交逐步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探索体现了新中国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判断,故选A项;万隆会议中涉及的是亚非国家,故排除B项;亚非会议并不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故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故排除D项。8、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主权体现的是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可知体现的是主权在民,C选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君主制,D选项排除。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国家元首,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解析】代议制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国王议会立法创议权最高决策者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所以,①处为法显;②处为西域;③处为玄奘;④处为贞观;⑤处为鉴真;⑥处为空海。【解析】①法显西域②玄奘贞观③鉴真空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王羲之书圣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吴道子画圣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得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有。
(1)儒家:战国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提出“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着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5)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人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解析】仁政隆礼重法庄子逍遥自由邹衍相生相胜墨子兼爱尚贤韩非子中央集权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由于内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所以,①处为前秦,②处为淝水之战。【解析】前秦淝水之战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的措施,以保障粮食生产;依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的土地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例如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北魏和隋唐时期实行均田制;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王安石推行募役法,这都是为了保障农时而实行的。【解析】。保障粮食生产的措施历史事例减轻负担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政府鼓励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土地政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北魏和隋唐实行均田制保障农时唐太宗实行“庸”制,王安石推行募役法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进行。一大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陈独秀是第一任书记。【解析】上海嘉兴南湖无产阶级专政陈独秀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按照地域划分为十个地域部落,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解析】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十个地区部落十将军委员会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A【分析】毛泽东说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线的主要是领导权的问题,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领导阶级,所以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本题正确。18、B【分析】【详解】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1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故题干说法正确。20、B【分析】【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题干的表述不准确。21、A【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正确主张,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正确。22、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的英勇抗击。故题目表述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7分)23、略
【分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据材料二“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集团本位、公权优于私权、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等方面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哪些特点。再据材料二“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家族本位削弱、国家本位强化等方面说明到近代又有何变化。
(2)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专制统治、儒家思想、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民族国家观念;西方商品经济、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等方面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再从中国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西方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等方面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解析】(1)特点:集团本位突出;公权优于私权;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
变化: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国家本位强化;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2)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
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
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积极影响:中国法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
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
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
响;五、论述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可提取信息是:在清亡后第二年,他出仕民国,并且接二连三的出任了一系列地方官职。在任职期间,他依然标榜自己的遗民立场,日夜期盼复辟帝制。结合上述分析的信息可拟定论点是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关于阐释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社会转型的艰巨性及守旧派混进民国政府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示例:信息:在清亡后第二年;他出仕民国,并且接二连三的出任了一系列地方官职。在任职期间,他依然标榜自己的遗民立场,日夜期盼复辟帝制。
论题: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
阐述:辛亥革命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思想动员不足,群众基础薄弱,导致民国建立后的社会转型充满矛盾性;复杂性。刘大鹏的表现就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他自称“大清遗民”,守护纲常伦理,对民国政府口诛笔伐;但同时为自身利益考虑,又出任民国地方官职,投资实业,逐步接受阳历,表明其已慢慢向现代社会靠拢。这种矛盾性导致了民国时期近代化道路的坎坷。
(说明:示例只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5、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要求,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情节展开论述即可。如选择情节: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重大历史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概述与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各国急需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奥斯曼上耳其帝国阻断陆路交通使得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成为必要。从地理位置上看,西班牙处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连接处,地理位置优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在政治上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信奉基督教。获得东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经济动因,向东方传递基督福音是强大精神动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科学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达,人文主义的发展都成为西班乐王室支持哥伦布开辟新大陆的重要条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获取了大量东方财富。但这些财富没有转化为生产资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解析】答案一:情节: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哥伦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
重大历史现象:新航路开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概述与评价: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各国急需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奥斯曼上耳其帝国阻断陆路交通使得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成为必要。西班牙处于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连接处,地理位置优越,政治上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信奉基督教。获得东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经济动因,向东方传递基督福音是强大精神动因。自然科学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达,人文主义的发展都成为西班乐王室支持哥伦布开辟新大陆的重要条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获取了大量东方财富。但这些财富没有转化为生产资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
答案二:情节:1492年11月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历史现象:14;15世纪西欧社会兴起了寻金热。
概述与评价: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使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各国急需获得东方的商品和黄金,一种寻金热迅速弥漫开来。自新航路开辟出来后,东方的黄金源源不断被运往欧洲,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西班牙、葡萄牙获得的贵金属用于自我消费,没有转化成资本,从而日渐衰落。
答案三:情节: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统治之下。
历史现象:伴随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之路。
概述与评价: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之路,它们亚非拉许多地方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从中获得大量财富。自贸易中心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后,促进了荷兰、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了加快原始资本积累,这些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是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了西欧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严重灾难。26、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氧气的制备说课课件
- 气旋反气旋说课课件
- 广电局事业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 民法知识课件
- 大学食堂采购管理办法
- 大型比赛经费管理办法
- 吐哈油田公寓管理办法
- 大学技术转移管理办法
- 大宗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 司法救助公示管理办法
- 猪场技术员述职报告
- 上海春季高考英语真题试题word精校版(含答案)
- 上尿路感染教学查房
- 20道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理赔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水上光伏施工组织设计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全球通史》课件感
- 顶管工程施工检查验收表
- 2023电动汽车快换电池箱通信协议
- 市场走访报告(模板)
- DB53-T+1176.15-2023云南省行政村、社区编码+第15部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2022年永州市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