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9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合浦县城污水处理厂2010年9月29日正式运营;每日处理污水占城区污水排放总量的90%以上,处理后排放尾水达到国家现行一级B排放标准.在污水净化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乳酸杆。

B.甲烷菌。

C.大肠杆菌。

D.曲霉菌。

2、【题文】与蜜蜂酿造蜂蜜不属于同一种性质的行为是()A.母猪给一群小猪喂奶B.一群蚂蚁将一块肉丁拖进蚁穴C.仓鼠储存过冬的食物D.松鼠将蘑菇挂在树枝上晒干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下列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C.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4、从生物进化历程看,狗比鱼高等。下列不能作为证据的是A.比较狗和鱼的心脏结构B.比较狗和鱼所繁殖后代的成活率C.比较狗和鱼的神经系统D.比较狗和鱼个体的大小5、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A.海龟、鱿鱼B.蜘蛛蟹、章鱼C.海蜇、青蛙D.鲤鱼、河蚌6、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A.TB.F7、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错误的是()A.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D.少数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能够产生定向变异8、关节的所谓“支点”作用是指()

A.关节自身可以转动。

B.肌肉围绕它转动。

C.关节可以支持其人体。

D.骨围绕它转动。

9、关于体育锻炼作用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最全面?A.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B.能加强骨的营养C.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粗壮D.以上三项都是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11、下列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A.水螅B.蛔虫C.蚯蚓D.珊瑚虫12、如图为生物进化历程的示意图“生物进化树”,关于生物进化树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①是指食肉目动物B.图中的②是指绿色开花植物C.图中的③是指裸子植物D.图中的④可做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3、下列对如图人体心脏及其所连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1是主动脉B.8与7之间无瓣膜C.7的壁最厚D.4、5内均是动脉血14、下列物质是抗生素的是(多选)()

A.红霉素。

B.青霉素。

C.胰岛素。

E.肾上腺激素。

E.肾上腺激素。

15、在探究骨成分的实验,小明将鱼骨浸泡在稀盐酸溶液中,下列相关现象及推论正确的是()A.骨变柔软B.实验说明骨中含无机物C.实验说明骨中含有机物D.骨变得硬、脆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下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细菌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①____④____

⑤____⑥____

(2)、细菌的基因存在于图中数字____所指的结构中。

(3).这种细菌会运动是根据图中数字____所代表的结构作出推断的。

(4).当数字____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17、《饭没了秀》的魔力宝宝一一一四岁的悦悦要执行一次特殊任务;你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知识来做陪伴她的志愿者吗?

(1)悦悦选择了一只巨型蜥蜴来吓唬曾主持过《冒险王》的明道,她很好奇地发现蜥蜴的体色能变化,你会告诉她:这是动物对周围环境的一种____.

(2)悦悦一进入明道的摄影棚,灯光刺的眼睛很不舒服,但是一会就适应了,你会告诉她:这时眼睛的____在缩小;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

(3)悦悦不小心在路上跌倒了,手上有些许擦痕,有一点血丝慢慢渗出来,悦悦吓得哭起来,你会告诉她;这只是____血管轻微受损;清洗一下伤口,贴个创可贴就可以了.

(4)悦悦勇敢地接受明道的挑战,准备攀岩,这时她紧张的心跳加快,你会安慰她:这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调节,深深吸几口气就会好一些.你的身体里还有一种更厉害的____调节;可以让你的身体平稳;协调、顺利地完成任务!

(5)悦悦在录制节目期间感冒了,嗓子发炎,大夫为她静脉注射消炎药物,你会告诉悦悦:药物从手背静脉开始,____次经过心脏,____次经过肺;就能到达嗓子发挥作用了.

18、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____的作用.19、相对性状就是指两种不同的生物之间不同性状的比较.____.20、【题文】所有的生物都有社会行为。()21、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你认为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在光学显微镜下,你能看到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不同点是____

(2)其他三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没有规范操作(如丁同学的盖玻片破碎等).请你给操作不规范的三位同学提出改进建议;使他们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

①若你指导的是____同学,建议是____

②若你指导的是____同学,建议是____

③若你指导的是____同学,建议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22、在血液成分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凝血。()2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原理就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2分)24、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做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灭菌。

灭菌后接种细菌。

不做任何处理。

保存方式。

无菌环境。

无菌环境。

自然条件。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__。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_______。25、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

(1)将燕麦胚芽鞘放在暗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

(2)使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

(3)用单侧光照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______。

问题之一:由上述______过程;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及弯向光源与尖端有关,于是推测______产生了影响胚芽鞘生长和向光源弯曲的某种物质。

(4)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______。

(5)将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______。

问题之二:由(4)和(5)对照实验可以说明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______。设置(5)对照的目的是排除______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26、蚕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昆虫,有的同学注意到蚕总是吃桑叶,不吃其他的叶子。为了弄清楚这是不是一种先天性行为,于是就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2)做出假设:____(3)制定计划:

①实验用的蚕要选择____。A.个体大的B.个体小的C.刚由卵孵出的D.孵化一段时间以后的②将蚕分成______组(填数字),分别放入____和其他植物的叶子,以形成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③实验过程中不同组蚕的其他生活条件如温度等应保持____。④实验时不能只用一只蚕做实验,目的是____。(4)分析结果:你的预期结果是____。

(5)得出结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

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据此答题.

2、A【分析】【解析】A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行为,所以又叫做学习行为。【解析】【答案】A3、B【分析】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

故选:B。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的形成.【解析】B4、D【分析】​【分析】本题生物进化的趋势的有关知识。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解答】A.从生物的进化来看脊椎动物的心脏也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狗属于哺乳动物;A错误;

B.鱼是体外受精;受精几率较低;卵生,无亲体的保护,繁殖后代的成活率较低。狗是体内受精,受精几率较高;胎生哺乳,有亲体的保护,繁殖后代的成活率较高,B错误;

C.狗比鱼的神经系统更加发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C错误;

D.生物是否高级与个体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D正确。

故选D。【解析】D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难度中等,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熟记两类动物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解答】

A.海龟属于脊椎动物,鱿鱼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

D.蜘蛛蟹;章鱼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正确;

C.海蜇属于无脊椎动物;青蛙属于脊椎动物;C错误;

D.鲤鱼属于脊椎动物;河蚌属于无脊椎动物,D错误。

故选B。

【解析】B6、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基因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是成对存在的,而在生殖细胞中是单个存在。【解答】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基因也和染色体一样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可见,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基因也是单个存在的。故基因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是成对存在的,而在生殖细胞中是单个存在的,可见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7、D【分析】解:A;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A正确;

B;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必然导致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生物普遍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不定向的,而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正确;

C;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

故选: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据此解答: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解析】D8、D【分析】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选: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9、D【分析】试题分析: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和骨密质的厚度,并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因而可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同时,由于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骨骼肌的营养,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肌纤维)变粗,体积增大,肌肉粗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体育锻炼的益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C【分析】试题分析: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故不符合题意;B、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只有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性状的表现率要远远大于隐性性状的表现率,因此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形性状,故符合题意;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和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故符合题意;D、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C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BC11、AD【分析】解: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题干中;AD水螅;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可见AD正确.

故选:AD.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目.【解析】【答案】AD12、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的历程,掌握生物进化历程的示意图是解答的关键。【解答】生物进化历程的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知①是指哺乳动物,食肉目属于哺乳动物;②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③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④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可做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叶由一层细胞组成,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敏感,因此可做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BC符合题意。

故选BC。

【解析】BC13、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首先明确心脏各部分的结构名称。【解答】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是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左心室;6下腔静脉;7右心室;8右心房;9肺静脉;10上腔静脉。

A.1是主动脉;故A符合题意;

B.7是右心室;8是右心房,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心脏的结构中;由于心房是把血液压向心室,而心室是把血液压向全身,需要的动力足,所以心室壁要比心房壁要厚;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线比较短,而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经过的路线比较长,需要的动力比较足,所以5左心室要比右心室要厚,故C不符合题意;

D.血液循环路线为:

所以4左心房和5左心室内流的都是动脉血;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解析】AD14、AB【分析】

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此外,红霉素;链霉素等都是常见的抗生素的例子.胰岛素和肾上腺素都属于激素.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作答.

15、AC【分析】稀盐酸与骨的无机物成分发生了反应,所以剩下的部分是有机物,有机物是决定骨的弹性的,无机物决定骨的硬度,所以用盐酸泡过的鱼骨比较软,弹性大。【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①DNA(遗传物质)荚膜细胞质鞭毛①⑥④芽孢【分析】【解答】(1)(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③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②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⑤细胞质和细胞中间是①DNA集中的区域;有的细菌有长长的⑥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④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3)该细菌具有鞭毛;所以能够运动;

(4)当细胞壁增厚的时候;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结构,结合图帮助识记。17、略

【分析】

(1)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利于动物避敌和捕食,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悦悦从暗处进入明亮的摄影棚,瞳孔由大变小,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

(3)悦悦血管出血的特点是血丝慢慢渗出来;是毛细血管出血,会自然止血,清洗一下伤口,贴个创可贴就可以了.

(4)悦悦准备攀岩时心跳加快;这是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激素的缘故,这种激素可以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属于激素调节,这种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5)大夫为悦悦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从手背静脉开始到达病灶部位的途径是:药物→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处毛细血管.即两次经过了心脏;一次经过了肺.

故答案为:(1)适应。

(2)瞳孔。

(3)毛细。

(4)神经。

(5)两;一。

【解析】【答案】该题涉及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出血的类型和初步护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血液循环的途径等知识;要根据这些方面进行解答.

18、略

【分析】

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故答案为:传递信息。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通讯;解答时可以从动物通讯的方式方面来切入.

19、略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人的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分析作答.

20、略

【分析】【解析】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解答: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在白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其中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白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

点评:营群居生活的动物满足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等动物行为的特点.【解析】【答案】×21、乙洋葱表皮具有细胞壁、液泡,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甲在盖盖玻片时,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放下,避免出现气泡,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丙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刮取材料丁材料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应涂抹均匀【分析】【解答】(1)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可知;只有乙同学物像清晰,没有气泡和杂质,效果最好.洋葱表皮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洋葱表皮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的不同点:洋葱表皮具有细胞壁、液泡,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

(2)①甲同学的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操作有误.在盖盖玻片时,要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放下,避免出现气泡,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

②丙同学的出现杂质;没有用凉开水漱口.建议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刮取材料.

③丁同学的视野中存在一些食物残渣;影响了观察效果.涂抹不均匀造成细胞重叠现象,影响观察.建议材料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应涂抹均匀.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22、√【分析】试题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思考解答.【解析】【答案】对23、×【分析】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明确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注意食品保鲜的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解析】×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2分)24、(1)先天性(或本能)行为。

(2)小白鼠。

(3)实验法。

(4)乙甲;乙两只存在单一变量。

(5)乙、丙【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和微生物的作用,难度中等。(1)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小甶鼠大脑比较发达,学习能力较强。(3)该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法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4)甲、乙组实验中只是有菌和无菌单一变量的区别,故只能用乙组与甲组进行对照实验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5)乙组含有接种的细菌,丙组未做任何处理(含有自然生长的细菌),故乙、丙组中的牛肉块会腐烂。【解析】(1)先天性(或本能)行为。

(2)小白鼠。

(3)实验法。

(4)乙甲;乙两只存在单一变量。

(5)乙、丙25、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1)(2)(3);胚芽鞘尖端;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琼脂块【分析】解:(1)将燕麦胚芽鞘放在暗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

(2)使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用单侧光照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几天后发现燕麦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由上述(1)(2)(3)过程;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及弯向光源与尖端有关,于是推测胚芽鞘尖端产生了影响胚芽鞘生长和向光源弯曲的某种物质。

(4)将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5)将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不生长也不弯曲。

由(4)和(5)对照实验可以说明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设置(5)对照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促进胚芽鞘生长的作用。

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